世界通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欧洲

(公元前5000~前1200年)

公元前2800年左右,人们在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开始建造石室墓和巨石群,其影响遍及整个欧洲。公元前2800年左右,在克里特岛,青铜器开始普遍使用。不久,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就经由西欧传到不列颠群岛。克里特文明持续了数百年,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被当时不断壮大的希腊本土的迈锡尼文明所代替。

神奇的巨石群

在欧洲有两处著名的巨石群,一处在英格兰的索尔兹伯里平原,另一处在法国的布列塔尼。索尔兹伯里的史前石柱是环形的石群,布列塔尼的巨石群主要是指在卡纳克村庄附近的一系列的石头,又称为行列石群。在这两个地方附近有许多其他的史前纪念物,如小的环形与队列石柱、土方、坟墓墩以及单个直立的石头。这些加在一起使得整个地区成为与宗教相关的神圣地方。

巨石群的建造者搬移巨大的石头,挖掘长沟,并堆积巨大的土墩。然而青铜时代的人们没有先进的机器,只有滚轴、杠杆、绳子以及简单的手工工具。因此需要众多的人力花费好多年来移动这些石头。显然,必定需要一个组织,可能还有一个权威的统治者来使得每个人不停地工作。规划是重要的,这样建造者才可以计算出石头放置的确切位置。这些巨大的石阵表明:青铜时代的社会远比我们的想象——他们仅仅使用简单的工具——要更为先进。

湖边的村庄

欧洲阿尔卑斯山脉的湖岸多由沼泽与湿地组成,人们不容易穿越,并且在上面建房子也困难。但是考古学家在阿尔卑斯山脉发现了几百处青铜时代村庄的遗迹。这些由简易木屋构成的小型定居地存在于现在瑞士、法国与德国边界的康士坦茨湖与纳沙泰尔湖岸边的沼泽中间。为什么人们在这些潮湿的、多沼泽的环境中建造房屋呢?

湖泊给人们带来丰富的鱼,鱼可以晒干也可以烟熏,在食物短缺的时候可以帮助人们渡过难关;在湖岸边的草场可以放牧动物;阿尔卑斯山的山脚是茂密的森林,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木头,用以建房与取火。最为重要的是,潮湿的环境意味着村庄可以轻易地防范敌人的入侵。

许多村庄建在湖上。人们从阿尔卑斯山脚砍伐树木,建造他们的房子。屋顶用取自湖边的芦苇作材料。每个房子都用打入河底的坚固的木头柱子做支撑,建在沼泽上。木材也被用来建穿过沼泽的路,以及村庄周围坚固的围栏。

绝大多数的村庄很小,约由20个房子组成。一般30~40年后,作为支撑柱子的木头会被水侵蚀而烂掉。人们或者重修,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

尽管深深陷入水中,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村庄存在的一些证据被保存下来了。考古学家从水下保留的房子和道路中打捞出一些木头还有青铜器。某些情况下,食物与衣服也在寒冷的水中被保存下来。

一些定居地至少有一间大的房子,可能是村庄头领的房子。考古学家在这些屋子中,发现了装饰过的青铜武器以及项链,表明这些首领是富有和强力的。

爱琴海上的米诺斯

伊文斯将这些青铜时代的岛民,用希腊神话中爱琴海地区杰出的统治者米诺斯王的名字命名为“米诺人”。根据传说,众神之王宙斯曾爱上一位美丽的凡人——巴勒斯坦的公主欧罗巴。他先以公牛后以鹰隼的形象出现在她的面前。欧罗巴为他生了几个儿子,其中之一就是米诺斯。米诺斯建立了一个令人惊诧的王国。米诺人成了他们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海上商人,他将几个重要的贸易中心联系起来。船只从克里特北、东、南三面海岸的港口,装载上木材、橄榄油、葡萄酒、釉陶和手工作坊里打制出来的青铜器、银器就启航了。岛民们用这些货物,从塞浦路斯换来铜;从埃及换来黄金和象牙;从希腊换来白银;从爱琴海诸岛换来黑曜岩。在叙利亚,他们换到商队从中亚带回的天青石。米诺人建立的殖民地遍布于基克拉迪群岛,包括米洛斯和凯欧斯,在希腊大陆也扎下了根。公元前1450年,那些居住在装饰典雅的建筑中的地方诸侯们,都处于克诺索斯国的控制之下。该王的名字也叫做米诺斯,这也可能是所有克里特统治者的共同称谓。

米诺斯王朝的王宫遗址壁画

湿壁画是一种绘于泥灰墙上的绘画艺术,这种创作手段是米诺斯文明的主要艺术形式。

拼音文字

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的氏族社会,曾产生几种较为复杂的表意和拼音文字。这些书写系统之间关系密切。克里特人的线形文字A和亚该亚人的线形文字B,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种。这当中,线形文字B又是从线形文字A发展而来——克里特人为了把希腊语所表述的内容记录下来,对线形文字A作了适当改进。在近500年的使用中,线形文字B变化不大,显示了相当的稳定性。在米诺斯,曾相继出现三种书写系统。前两种为“象形文字”,后一种为线形文字(即线形文字A)。三种文字皆未能破译,人们甚至无法得知,这些文字分别记录何种语言。对于这三种书写系统的了解,一度仅止于假设:会不会是闪族语言?早期印欧语系?或更古老的语言?线形文字B,可能是公元前17世纪在线形文字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宫殿文字。最先在迈锡尼使用,亚该亚人征服克里特岛后,继续沿用。此种文字有88个符号,其中大部分来自线形文字A。

迈锡尼文明的兴衰

就在米诺斯文明在克里特兴盛之时,阿卡亚人正在希腊大陆积聚力量。公元前2200年左右,他们侵入希腊半岛,并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开始组建小型城市。最初是由于贸易联系,文化发展逐渐受到米诺斯人的影响。希腊因素与米诺斯的交融产生了“迈锡尼文明”,它得名于约公元前1600~前1200年希腊居主导地位的城市迈锡尼。公元前1500年以后,在爱琴海世界(爱琴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处于希腊和小亚细亚之间)居主导地位的正是这一文明,它甚至在克里特也占居优势地位。迈锡尼人曾生活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部的阿尔哥斯平原。他们势力的扩大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在提令斯派罗湖、迈锡尼建造带有屏障的城市。其中,在迈锡尼的城市,由山丘上巨大的城堡守护。在城堡的入口处,由将前足搭在祭坛上的两头狮子监视,也就是有名的“狮子门”。他们的文化除了这个壮观的城堡外,还因大规模的竖穴式坟墓和金属工艺品而闻名。迈锡尼人在罗得斯岛和塞浦路斯岛建设殖民城市,并进入到西地中海,与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半岛的人作交易。迈锡尼在公元前12世纪数次受到多利斯人的侵略,终于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它的文化覆灭了。

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

特洛伊战争的始末,在荷马的史诗中有详细的叙述。相传特洛伊战争的年代在公元前1230~前1220年,海伦是其中关键人物。年轻俊美的阿奇里斯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女俘虏,虽然他战功赫赫,但国王拒绝把海伦许配给他。阿奇里斯悲愤交加,痛不欲生。著名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就是以这对年轻人的缠绵爱情作为故事的开头。阿卡亚人组织起远征军,围困特洛伊城,一战便是10年。历史学家认为,由于特洛伊城地处交通要道,货物经此转运可避免海上航行的风险,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特洛伊城遗址发掘出来的金银器,充分说明此地区与北安纳托利亚的内陆国家(即西台帝国)及地中海各港口间的交往甚密。可以想象,此城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阿卡亚人攻打特洛伊城,是为了掠夺城中的财富。特洛伊城在历史上从未被异族长期占领过。阿卡亚各君主结成联盟,推举势力最大、被称为“王中之王”的阿伽门侬为盟主。他们觊觎地中海沿岸的富有,极欲占有那里的财富,是特洛伊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在西台帝国的大门口打仗,而没有引起西台人的抗议和干预,这也说明阿卡亚人当时仍然相当强大。这正是荷马史诗《奥德赛》所要告诉人们的。阿卡亚人远离家乡,在异域浴血奋战。当他们历尽艰辛,终于回到祖国时,却没有受到国人隆重的欢迎。

迈锡尼建筑中的狮子门,以宏伟坚固著称。

希腊部落大迁移

公元前2000~前1000年,希腊发生了一次部落大迁移。多利斯人是北方的希腊人,受当地人的压迫向南迁入希腊内陆,并直接占领了迈锡尼王国的中心、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阿尔哥斯地区,在这些地方建立起多利亚诸邦。在多利斯人入侵的同时,特萨利亚人(大概是西北希腊人)占领了特萨利亚(奥林匹斯山以南,品都斯山以东,以拉里萨为中心的一片广阔草原),打破了北部和中部迈锡尼时代诸国的政治地理格局,成立了爱奥利斯诸国。由于受多利斯南迁的影响,爱奥利斯人也向外移民,迁往爱琴海北部的列斯堡岛和小亚西岸北部一带。阿提卡(雅典)和优卑亚(这两个地区以后称为伊奥尼亚)也向外移民于昔加拉第群岛(希腊半岛东南)和小亚西岸中部地带。经过长时间的部落大迁移,到公元前20世纪初,希腊逐渐形成爱奥利斯、伊奥尼亚和多利斯三个人种语系集团。

大事年表

公元前4000年,在欧洲,埋葬地位高的人时,长形古墓与巨石墓是常见的形制。

公元前3200年,欧洲的人们开始建造环形石群。

公元前3000年,在欧洲,许多土地被清理用来耕种。

公元前3000年,在黑海岸边,建立了许多贸易村庄;居民们熔炼铜与金,沿着河流与别人交换。

公元前3000年,人们在欧洲阿尔卑斯地区沿着河岸定居。

公元前2100年,在原来由沟和土堤组成的遗址上加入了石头,不列颠最大的史前巨石阵遗址在此时形成。

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文明产生,克里特岛上出现国家。

公元前2000年,人们在阿尔卑斯地区建造坚固的木屋。人们选择的地址易于防御,并学会了如何用栅栏保护他们的村庄。

公元前1600年左右,迈锡尼人建立国家。

公元前1600年,在湖边修建村庄的全盛期结束。

公元前1500年左右,环形石群与直立石群的时代逐渐结束了。

公元前1450年左右,迈锡尼希腊人毁灭克里特文明,爱琴文明中心转移至迈锡尼。

公元前1250年左右,希腊联军摧毁特洛伊城。

公元前2000~前1000年,希腊产生部落大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