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远古的文明

——民族与东西方文化

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世界,大部分人仍要靠狩猎和采集为生。在中国、印度、埃及、地中海东部、欧洲的几个地区,还有美洲中部和南美的一些地区,农民开始建造村落并定居下来,在此之后的3000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农耕普及,人口增多,人们开始建设城市,定居下来,祭祀神灵的富裕者成为统治者并建立了国家。就这样,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各自的文明。

最初的文明产生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河之间的意思)的南部——苏美尔地区。约公元前3100年,祭祀神的王者创立了用神殿和城墙圈起来的城市国家。之后不久,在尼罗河流域,农民们创建了几个小城市。这些城市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被统一而形成埃及王国。

在农业发达的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左右,出现了用砖建造的城市。另外,在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公元前1600年左右,汤建立商朝这个国家。这些世界各地的文明,各有不同,但相同之处也很多。如不管哪个文明都建有巨大的神殿以及放入很多贵重物品的墓穴。其中著名的是埃及的金字塔。而且,不管哪个文明都进行交易,使用文字。世界上最早创造文字的,是苏美尔地区的商人。不过,在世界各地,像以前一样过着迁徙生活的人仍有不少。

亚洲

(公元前5000~前1200年)

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约于公元前5000年起源。公元前1792年,作为巴比伦第一王朝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并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印度河流域的部落建立了城市,最大的在2平方千米以上,大多用土坯和石头垒起数米高的城墙成为城堡。这一时期,东方的中国文明初步发展。在黄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黄帝打败炎帝、蚩尤等部落,首次统一华夏。

美索不达米亚城市

西亚最早的城市约于公元前5000年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或称两河流域,即位于今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地区。城市兴起的终极原因是人口压力。过量的人口为了生存必须迁移到新的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在西亚,这一时刻在公元前4000年来到了,当时伊朗和伊拉克的过剩人口开始大批移入先前无人居住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河谷地带。公元前32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已变成文明社会。该地区至少已有5座城市,它们的居民包括武士、统治者、行政官员和祭司。城市拥有一些雄伟的神庙、精致的私人住宅、公共作坊、公共储藏设施和大型集市。

苏美尔人城邦争霸

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城邦在两河流域南部星罗棋布,各城邦都由一个位于中心位置的城市和围绕这个城市的若干个村镇构成,都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苏美尔城邦宗教氛围浓厚。每个城市都有几个神庙,其中的主神庙在城邦中的地位最高。神庙是当时城邦的经济中心,拥有很多可耕地。神庙土地属于城邦公有地,不能买卖。到了早王国后期,城邦首领渐起私心,逐渐将神庙土地据为己有。

苏美尔神庙不仅是城邦的经济中心,而且是城邦的政治中心。城邦首领住在主神庙内,是该邦主神最高祭司。他主持祭祀活动,管理神庙经济,监督神庙工作人员。同时,他还主管修筑灌溉运河、城市防卫、战时统率军队、领导城邦会议等世俗事务。

苏美尔城邦的社会结构犹如苏美尔塔庙:高居塔顶的是城邦首领;其下是由王室高级官员和神庙高级祭司所组成的贵族阶层;贵族以下是拥有小块土地的平民;平民以下是显贵家庭、神庙和宫廷的依附民,他们没有土地,只能临时租种神庙或贵族的土地;社会最底层的是归显贵家庭、神庙和宫廷所有的奴隶,他们一般来源于战俘,也有因极端贫困而被家长卖为奴隶的孩子以及卖身为奴的整个家庭。奴隶的处境非常悲惨,他们只是作为主人的财产和牲畜,并且身上烙有印记,可以被买卖。

苏美尔诸城邦虽然有着语言和文化的一致性,但是邦际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善。为了扩大领土、控制水利灌溉权以及争夺霸权,各邦之间频繁发生战争。早王国中期,基什取得了霸国的地位后,其国王麦西里姆曾以霸主的身份调解拉伽什与乌玛两邦之间的边界冲突,并为两邦划了分界线。后来,拉伽什逐渐强大起来,其第三代国王安那吐姆征服了巴比伦尼亚许多城邦,号称“苏美尔诸邦之霸主”。

苏美尔的每个城邦都由一群贵族来治理,在战争时期,他们会选出一位首领来统治,直到战争结束。

早王国后期,苏美尔各邦之间的争霸战争更加频繁激烈。经过长期混战,两河流域逐渐形成了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的南方同盟与以基什为霸主的北方同盟。南北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小邦林立、独立自治局面的结束与地域性统一王国的出现。

在城邦争霸战争中,统治者为了支付繁重的战争经费,不断向人民征收苛捐杂税,从而加剧了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约公元前2384~前2378年,拉伽什的国王卢伽尔安达横征暴敛,在全国各地派驻监督和税吏,向牧民和渔民收税,甚至夺取了他们赖以为生的驴羊、船只和渔场。手工业者因不堪重税而破产。靠剪羊毛为生的人须向城邦首领交纳银子,甚至主持祭典的神庙大祭司也被迫向城邦首领交纳贡税。在卢伽尔安达的残暴统治下,广大平民无法生存下去,纷纷起来反抗,终于罢黜了卢伽尔安达的王位,推举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执政。

乌鲁卡基那执政后,实行了目前所知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社会改革。其主要内容是除弊兴利,即废除前国王的种种弊政,大兴有利于平民的改革。新政禁止以人身保障作为借贷条件、禁止欺凌孤寡以及减轻人民殡葬费用之类的措施,受到民众的欢迎。因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缓和拉伽什极为紧张的社会矛盾,以城邦主神的名义恢复正义,扶助贫困,抑制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贵族,所以乌鲁卡基那的改革具有进步意义。乌鲁卡基那改革后8年,拉伽什遭强敌乌玛与乌鲁克联军入侵,被兼并而亡。

苏美尔人的黄金头盔

乌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后来又先后征服了乌鲁克、乌尔和拉尔萨等城邦,成为“乌鲁克和乌尔之王”。然而,就在卢伽尔扎吉西大有统一苏美尔之势时,北方塞姆人建立的阿卡德王国兴起了。

楔形文字的发明

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了最早的文字。他们把代表词汇和音乐的绘画文字用芦苇笔刻在黏土板上。这种文字主要用来作商业贸易往来的记录。到了公元前3100年左右,人们用一种形状更简单的文字取代了绘画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作“楔形文字”,因为它是由用芦苇做成的带有三角形笔尖的笔在湿泥板上刻画而成的楔形符号组成的,由于一笔一画形状像楔子一样,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普遍使用的文字有200~300个,这些文字从左往右,横向一排一排地记录。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的这种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楔形符号共有500个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其“准确含义”只能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更难以掌握。尽管如此,在2000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苏美尔人的历法

苏美尔人发明了太阴(月)历,这也是人类早期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在像美索不达米亚那样极其恶劣的气候下,知道播种和收获的准确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有必要找到某种标明时日行程以确定其周而复始的可靠途径。做到这一点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利用月亮的盈亏循环。既然月亮由最初的娥眉月运行到下一次最初的娥眉月共需要29天半的时间,人们就可以考虑把这样1个循环视为1个基本的计时单位(我们把它称为1个月),然后累计这些计时单位的数目,直到季节完成了1个循环。就这样,苏美尔人得出结论,在月亮运行了12个这样的计时单位(6个是29天,6个是30天)后,1“年”就这样过去了,又到了开始播种的时候。不幸的是,他们不知道“1年”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绕转1周的时间,月亮的12次循环或12个月比1个太阳年少11天。900年后,苏美尔人才了解到,每隔几年他们就要在其年历上另加1个闰月,这样才能准确地预测季节的循环。

阿卡德王国的兴衰

阿卡德王国的创立者是萨尔贡。传说他是一个私生子,出身低贱,家世贫寒。后来他由基什宫廷的一名园丁一跃而为基什王乌尔扎巴巴的亲信大臣。当基什王被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打败时,萨尔贡趁机夺取了政权,建都阿卡德城。

萨尔贡带领一支5.4万人组成的军队,先后进行了34次胜利的军事远征。他打败了苏美尔地区50个城邦首领组成的联军,俘虏了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后来他挥师南下,摧毁了乌鲁克、乌尔、拉伽什等城邦,“洗剑于波斯湾”。萨尔贡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结束了该地区近千年来的分裂局面,在该地区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过了不久,萨尔贡东征埃兰,劫掠苏撒等城市。他还率军北上,不仅征服了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而且曾经一度占领小亚细亚的陶鲁斯山区和沿黎巴嫩山脉的地中海东岸一带。萨尔贡自诩为“天下四方之王”。实际上萨尔贡统治的中心地带是两河流域南部。

萨尔贡一世

古代西亚阿卡德王国开国君主(约公元前2371~约前2316年在位)。最初做苏美尔北部城邦基什王的持杯近侍,后打败乌鲁克王卢伽尔扎吉西,因此萨尔贡成为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的国王,都城在阿卡德。后继续扩张,阿卡德王国成为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大国。萨尔贡的阿卡德王朝商业发达,与许多地区都建立了贸易关系。这些地区包括印度河流域、阿曼沿海地区、波斯湾沿岸及各岛屿、天青石矿产地区巴达赫尚、出产雪松的黎巴嫩、有丰富银矿矿藏的陶鲁斯山区、卡帕多细亚、克里特甚至希腊。

阿卡德国王纳拉姆辛头像青铜制 约公元前2000年这尊头像一直令观赏者着迷,他有着深邃的目光,弯曲打缕的胡须更为他添了几分魅力。

萨尔贡可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铭文记载:他使全国只有一张嘴。他大概把全国划分为若干行政区,以“十时间行程范围”作为一个行政区,其长官从宫廷子弟或阿卡德贵族中选拔。同时,他也任命一些拥护他的当地贵族参政,以缓和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

萨尔贡统治时代,政府修筑了许多新水渠,扩充和改善了灌溉系统。萨尔贡制定并推广了以十进制为计算单位的度量衡制,给国内贸易带来极大的便利。

萨尔贡晚年,国内发生了暴动。暴动者将他包围在阿卡德城内,后来,他利用近卫军镇压了暴动。

萨尔贡之子里木什统治(约公元前2315~前2307年)初年,阿卡德王国又发生了暴动,后来被镇压下去。

阿卡德第三代王玛居什吐苏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306~前2292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旧贵族家族在逐渐衰落。

纳拉姆辛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291~前2255年),阿卡德王国臻于全盛。纳拉姆辛曾多次远征,北到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东至扎格罗斯山,西抵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一带,自称“天下四方之王”。同时,他为了加强王权,派其子和王室官员去一些城市担任要职,或把原来的城邦首领贬为普通官吏。祭司们为了讨好这位“天下四方之王”,将他神化,称他为“神圣的纳拉姆辛”和“阿卡德的强大的神”。纳拉姆辛死后,阿卡德王国逐渐衰落。

约公元前2191年,东北山区的游牧部落库提人侵入两河流域南部,阿卡德王国灭亡了。

乌尔第三王朝

库提人在两河流域南部统治了近一个世纪后,被乌鲁克国王乌图赫加尔率军击败并被赶出了两河流域。不久,乌尔强盛起来,打败乌鲁克,重新统一了巴比伦尼亚,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确立并加强了中央集权。该王朝的国王们已集军、政、司法大权于一身,全国被划分为许多地区,由国王派人担任长官。地方长官虽沿袭城邦首领的称谓,但无城邦时代城邦首领的特权,实为从属于中央的地方官吏。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虽然保留了下来,但仅仅是服务于国王的机构。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国王们都非常重视法制。王朝缔造者乌尔纳姆(约公元前2113~前2096年)制定了《乌尔纳姆法典》,这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从现在仅存的20多条残篇来看,涉及女奴的有5条,她们时常遭受强暴、买卖和殴打。有2条涉及寡妇,她们的社会地位较之女奴稍好,法典序言提到不允许有势力的人支配寡妇,正文又提到遗弃妻子的男人应赔偿一定数目的白银。除此之外,法典也涉及到普通妇女,她们的社会地位比女奴和寡妇高,但较普通男子卑下。尽管法典中仍残存着让河神澄清妖术罪和妻子被控通奸罪的规定,但有关身体伤害的处罚规定比原始的处罚有了很大的进步。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经济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王室经济空前繁荣。王室占有全国3/5的土地,并且在这些土地上建立和经营大规模的农庄、手工业作坊和牧场,在这些土地上从事劳动的主要是半自由民身份的依附民和奴隶。王室经济管理严密,设有许多监工。繁重的劳动使得奴隶尤其是女奴死亡率很高。农忙季节,王室农庄雇佣很多无地或少地的自由民成年男子耕种或收获。这些雇工按日领取的食物报酬比奴隶和依附民多一至二倍。

死亡地窖

1854年,一位名叫T.E.泰勒的英国外交官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300千米的穆盖伊尔发现了一座苏美尔时期的大型神庙遗迹、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乌尔的遗迹。城中心由城墙围绕着,墙内有金字塔形神庙,还有宏大的宫殿。它记录着时间跨度为5000年的土层情况,从公元前5500年出现史前定居点开始,到公元前400年由于幼发拉底河改道,摧毁了城市灌溉系统,导致乌尔最终被遗弃为止。

遗迹包括不同时期的两片独立的埋葬层。上层属于公元前2350~前2150年左右的阿卡德时代,下面的墓地则可上溯到苏美尔早王朝晚期。平民的坟墓是简单的长方形,大部分墓中只有一两件随葬陶罐,尸体要么裹着席子,要么躺在木质、土质棺材或芦苇编筐里。1850座坟墓中有16座属于王室陵墓,有价值连城的苏美尔艺术品和大量的殉葬者。盛装的陪葬者衣着和配饰并不相同,从奴仆到贵族,甚至还包括了王室成员。他们没有挣扎的迹象,表明是相当平静地接受死亡的。也许是某种死后重生的信念,才令他们像赴盛大庆典一样去勇敢面对死亡。

乌尔的王室墓地表明了早在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已出现了高度的城市文明:建制完好的军队、社会等级分明、艺术家和工匠能够创造出精美绝伦的作品、商人从事境外贸易。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社会分化明显加剧。日益恶化的处境使许多自由民沦为奴隶,有的因不堪沉重的债务而将妻子儿女卖为奴隶,有的是全体家庭成员自卖为奴。当时私人拥有的奴隶,在待遇上要比王室经济的奴隶稍好,他们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在主人家服役,能赎身,也能到法庭作证。但奴隶在法律上仍属主人的财产。

乌尔第三王朝共历五代国王。这些国王经常侵略周边地区,第二、三、四、五代国王都宣称自己是“天下四方之王”,并为自己建了神庙,立了雕像,要求人们定期举行跪拜仪式并奉献祭品。末王伊比辛统治时期,国家遭到东南部埃兰人和西部阿摩利人的联合攻击。约公元前2006年,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伊比辛也被埃兰人俘获。

腓尼基的城市国家

腓尼基地处地中海东岸北部的窄长沿海地带,东起黎巴嫩山,南临巴勒斯坦,北接小亚细亚,位于海上和陆上商队贸易路线的交叉点,有利于商业和航海的发展。境内多山,盛产木材。山坡、沿海地区,适于园艺农业,盛产橄榄、葡萄和椰枣。公元前3000年初,在腓尼基地区先后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每个国家都以某个港埠作为经济和行政中心。其中最有名的有毕布勒(即格巴尔)、乌伽里特、西顿和推罗。这些小国除毕布勒只有长老会议外都有国王,但国王的权力受城邦长老会议的限制。长老会议由富有的奴隶主把持,城邦的官吏也从富有的奴隶主中选出,实行遗族政治。这些国家彼此间互争雄长,没有形成统一的局面。

腓尼基字母文字

腓尼基字母文字的产生,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航海和商业贸易的发展,频繁地涉及商贸活动的计算,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懂的文字作为记载和交际工具,腓尼基文字应运而生。它出现于南方城市毕布尔,是一种线形字母文字,共22个,没有元音。后逐渐成为腓尼基通用的字母文字。尽管腓尼基字母文字没有元音,只有辅音,拼读起来比较困难,但它毕竟是文字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发明与创造。这种文字比当时流行的任何一种文字都简便易写,所以很快在腓尼基、叙利亚、巴勒斯坦、克里特岛、迦太基等国的城市和西部地中海腓尼基人的殖民地传播开来。希伯来字母、古波斯字母、安息字母、阿拉伯字母、古希腊字母等字母文字都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因此,称腓尼基字母是世界上字母文字之母并不过分。

这是在公元前8世纪时腓尼基人象牙雕刻上的图案:一只母狮撕咬着一个少年。腓尼基工匠经常从非洲沿海地区的商站进口大象长牙,并因制作这样的雕刻而出名。

玻璃的发现

相传,玻璃是由古代腓尼基商人偶然发现的。一次,一支腓尼基船队在运输天然碱途中遇大风浪,只得靠岸。这些商人便从船上搬下一些碱块在沙滩上砌灶做饭。第二天,海上已经是风平浪静。正当他们收拾好锅灶上船起锚之时,忽然发现岸上有许多珍珠一样闪闪发光的东西,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玻璃。

腓尼基人实行海外殖民

从公元前2000年起,腓尼基人开始在海外建立据点。古代的腓尼基人以航海、经商包括贩运奴隶而闻名,其航海殖民活动也相当广泛。从公元前20世纪起,腓尼基人已开始在小亚细亚沿岸、塞浦路斯、爱琴海诸岛甚至黑海南岸建立商业据点,并逐渐发展为居留地。公元前2000年后期占领了塞浦路斯等岛屿。他们沿马耳他、西西里和撒丁尼亚西进,直达西班牙,并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在海峡以西建立了卡迭尔城(今西班牙加的斯)。公元前9世纪末,又在北非建立了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迦太基曾称霸西部地中海,与罗马展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武装冲突。

古巴比伦王国

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阿摩利人在两河流域定居下来,并在那里建立了许多小国。这些国家长期混战,使这一地区尤其是两河南部重新陷入分裂的局面。

重新统一巴比伦尼亚并最后基本统一两河流域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另一支阿摩利人在其首领苏穆阿布姆的率领下,占据了巴比伦城并建立了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开始仅仅是一个弱小的并时常向他国称臣的小邦。但到了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古巴比伦逐渐强大起来。

汉谟拉比在治国方面最突出的政绩就是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石碑上的《汉谟拉比法典》原文镌刻在51栏内,没有段落划分,各条法律之间也没有空格。后来的研究者将其划分为引言、法律条文和结尾咒语三部分。

汉谟拉比在序言里列举了自己的一系列功绩。正文共282条,分为道德、国家和私人社会三部分。道德部分地位最高,是神的领域,涉及某些不可饶恕的罪行;国家部分代表王室利益,集中反映维护王室土地、履行兵役、杂役等义务;私人社会部分最为复杂,规定了诉讼手续、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债务奴隶、继承权、伤害、赔偿和奴隶地位等领域。结语则夸耀了汉谟拉比统一全国,建立公正与和平的历史功绩。

《汉谟拉比法典》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方面,法典规定了许多残忍的惩罚手段,光死刑就分为溺死、烧死、刺死和绞死。另一方面,法典还保留了许多原始的习惯法,例如两个自由民打架,如果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赔偿;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依照这种原则,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就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此外,《汉谟拉比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的规定也不同。尽管对于自由民的处理原则是“以牙抵牙,以眼还眼”,但是如果奴隶主把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连赔偿都可以免了。奴隶如果打了自由民的嘴巴,就要被割去双耳。属于自由民的医生给奴隶主治病,也是胆战心惊的。因为,如果奴隶主在开刀的时候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

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法典还规定了一些更严厉的条款: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帮助奴隶逃跑或藏匿逃亡奴隶者,都要处死;如果违法的人在酒店进行密谋时,店主不把这些人捉起来,也要被处死。

正是依靠这部残酷的法典,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

汉谟拉比统治时代是古巴比伦王国的鼎盛时期。他死后不久,王国便迅速衰落。

大约在公元前1595年,北方的赫梯人南侵,消灭了古巴比伦王国(又称巴比伦第一王朝)。之后,南方伊新城的统治者伊路买鲁在苏美尔地区的南端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史称“海国王朝”或“巴比伦第二王朝”(约公元前1595~前1518年)。后来,加喜特人再一次发动军事进攻,从两河东北部侵入两河平原地区,占领了巴比伦并建立了加喜特王朝,即巴比伦第三王朝(约公元前1530~前1157年)。而后,加喜特王朝又消灭了南方的海国王朝。

加喜特王朝统治两河流域南部近四百年后,在埃兰和亚述两个强敌的夹击下,加喜特王朝灭亡。之后,两河流域南部又陷入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先后出现了许多为时短暂的地方小王朝。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当政时制定的成文法典,因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石柱上,又称“石柱法”。旨在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法典包括序言、正文、结尾三部分。序言与结尾充满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结尾还强调法典原则的不可改变性。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涵盖诉讼程序、财产关系、继承、转让、借贷、婚姻等内容。法典表明古巴比伦社会存在奴隶主、奴隶、小生产者三个基本阶级,此外还存在与阶级关系不尽一致的等级关系。自由民之间分为有权者和半有权者两个等级。法典对债务奴隶制和高利贷有所抑制,限制对小生产者过分的掠夺,以免动摇兵源和税源。法典对奴隶制予以严格保护,体现了法典的性质。法典的制定标志着古西亚法律制度的进步和国家的成熟。

古巴比伦的数学

数学是古巴比伦文化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由于美索不达米亚有关数学知识的最早记录都是古巴比伦时代留下的,因而难以确定古巴比伦的数学成就在多大程度上受惠于苏美尔人。不过这些记录所显示出的算术和代数概念十分先进,必定是以苏美尔成就为基础的。虽然如此,公元前1800年左右,古巴比伦神庙的书吏使用了乘法和除法表,以及计算根、立方根、倒数和指数的表格。这些成就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把天分为两个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钟,每分钟分为60秒。

古巴比伦的天文学

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已经能够把五大行星(火、水、木、金、土)和恒星区别开来,并将肉眼能够看到的星辰划分为星座,以后又从星座中划分黄道十二宫,如狮子座、双子座、巨蟹座等。这些名称直到现在仍为欧洲天文学界所使用。巴比伦人将天文学的知识运用到制定历法和计时方面。他们根据对月亮盈亏规律的观测,制定了太阴历。1年分为12月,6个月每月有30天,另6个月每月29天,全年共354天。这同地球绕太阳一周运行的时间差11天5时48分46秒,他们就用闰月来补足。到公元前6世纪后期,先后有了8年3闰和27年10闰的规定。在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时期,人们还根据月相周期变化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7天(七曜日),分别用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星球的名称来命名。

亚述王朝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即略晚于塞姆族的阿卡德人定居于美索不达米亚中部时,另有一支塞姆族的部族也迁徙到底格里斯河上游。他们以亚述(Assur)城为中心发展起来,故称为亚述人。亚述人所在的区域,原是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一片高地。此处对两河流域而言居高临下,而且气候干燥,有一定的草地,故亚述人主要以畜牧和狩猎为生,农业不甚发达。

早期亚述时期(约公元前3000~前1500年),亚述城邦实行与苏美尔类似的制度,有贵族会议和国王,但王权直到阿卡德时期才逐渐强大。早期亚述时期,亚述的商业贸易相当发达,它同小亚细亚、叙利亚、南部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等地有商业联系,并在小亚细亚建立了若干商业殖民地。亚述的一些城市,如尼尼微、亚述城和阿尔贝拉等都靠贸易变得富有起来。在文化上,亚述人多受苏美尔人、阿卡德人、赫梯人及胡里安人的影响。他们从苏美尔人那里学得历法、农业技术和工艺,并用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来拼写他们自己的语言,在建筑和军事技术方面则效法赫梯人。

两河流域是诸多城邦及定居部族与游牧部族之间的角逐之地,在历史上,征服者与被征服者更迭频仍。早期亚述时期,它多受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赫梯人、喀西特(加喜特)人、胡里安人所制,所幸得以保持其独立状态。

到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公元前1815~前1783年在位)时,开始向外扩张,埃什努那、马里等城邦都表示臣服,就连汉谟拉比早年亦向亚述表示归顺。沙马什阿达德一世以后,亚述的势力渐衰。公元前16世纪,胡里安人在两河流域北部建立了米坦尼王国,亚述受其压制百余年。后来米坦尼因遭赫梯打击而衰落,亚述人乘机复兴,从此进入中期亚述时期(约公元前1500~前900年)。

中期亚述时期,亚述的王权加强了,已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国王任免官吏,贵族会议失去作用,产生了由国家供养的常备军。这个时期的《中期亚述法典》反映了亚述社会已发展到和巴比伦同样的水平。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公元前1115~前1077年)在位时,亚述国势最为强盛,他率军劫掠小亚细亚一带,追亡逐北,一直达到黑海之滨,在西面还曾远征过腓尼基。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阿拉美亚人的打击,国势被严重削弱。

在长期的边疆冲突中,亚述人形成了一种尚武的精神,锐意发展军事,后从加西特人那里学会使用马和战车,从赫梯人处学得冶铁之术,更加如虎添翼,这为其后来的穷兵黩武埋下了伏笔。

这是一幅刻在亚述宫墙上的浮雕,再没有什么比与雄狮竞斗这种血腥的体育运动更令亚述国王兴奋了。

赫梯帝国的兴衰

赫梯位于小亚细亚东部的哈里斯河(今土耳其安卡拉以东的克孜勒河)中上游地区。使用赫梯语的赫梯人和公元前20世纪初迁移来的说涅西特语(属印欧语系)的涅西特人共同创造了赫梯文明。涅西特语是赫梯国家的通用语言。

在公元前19世纪中叶,赫梯境内先后出现了一些小国。这些小国之间争战不断,最后库萨尔城的统治者战胜了相邻的小国并不断向外扩张,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国——赫梯。公元前1595年,赫梯南侵,灭亡古巴比伦王国。此时的赫梯已成为西亚地区的一个强国。

公元前16世纪初期,赫梯陷入了争夺王位的血腥冲突中。到公元前16世纪后期,赫梯国王铁列平为了平息内乱,对王位继承制度进行了改革,史称“铁列平改革”。他规定:“仅让王子中的长子为国王;如果没有长子,则让次子作国王。当王子中没有继承者的时候,则让长女选择的丈夫作国王。”同时他还宣布,以后国王不得残杀其兄弟姐妹;王子犯罪,罪责由其本人承担,不得株连其家属成员。由于改革确立了长子继承王位和王子一人犯罪一人受罚的原则,从而结束了王族内部的仇杀,巩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为赫梯成为西亚霸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15世纪末至前13世纪初,是赫梯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赫梯利用有利的外部环境,占领了米丹尼王国大部分领土,并将领土扩张到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直接威胁到埃及新王国。公元前14世纪末,赫梯与埃及在卡叠石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后第五年的4月末,他亲自率领四个军团2万余人从三角洲出发,沿海岸北上,远征叙利亚。

在这次战役中,赫梯方虽然略占上风,但叙利亚的归属问题仍然没能解决,致使双方在此后的16年中战事不断。到公元前1296年,双方无力再战,不得不缔结了银板和约。银板和约是用赫梯的楔形文字雕刻的,后来又用埃及的象形文字把和约内容刻到埃及一个寺庙的墙壁上。这份和约是最早的国际条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平条约。

公元前13世纪后期,赫梯不断遭到亚述的侵略,国势逐渐衰败。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入侵浪潮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从此四分五裂,一蹶不振。到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消灭了残存的赫梯小国。

赫梯文明最主要的成就有两个:一是在公元前20世纪中叶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冶铁术并最先使用铁犁;二是在公元前15世纪末至前14世纪初,编定了一部史称《赫梯法典》的书籍。从法典的条款可以得知,军事贵族享有特殊权力,奴隶制已经相当盛行,畜牧业、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并有银质的货币开始流通。

古代叙利亚、巴勒斯坦与黎巴嫩

公元前1650年起,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历史便与邻近的强大帝国密切联系。南方的埃及、北方的西台和东方的米坦尼等大国,都在争夺该地区繁荣的城邦以及它们控制的贸易通道。这个地区的居民是闪族的亚摩利人和迦南人,这两个民族尽管文化不同,用的却是同一种语言。古代叙利亚城市埃卜拉位于阿勒波以南,从公元前30世纪晚期的阿卡德文件中可了解这个城市。公元前2500年,这里就已经是繁荣的贸易城市,其居民先于游牧民族亚摩利人定居此地,亚摩利人一度被认为是叙利亚最早的闪族居民。在公元前2000年,亚摩利人抢掠了埃卜拉,公元前1800年左右,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有好几个亚摩利王国,从托鲁斯山脉到幼发拉底河都在其版图之内,统治者是诸如阿拉拉赫这种属国的国王。公元前1570年之后,强大的埃及统治者控制了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部分地区,公元前1525年左右,其势力远至幼发拉底河。埃及称霸期间,贸易十分繁荣。而阿肯那顿(公元前1379~前1362年)统治期间,埃及失去了许多地盘。尽管后来作了努力,并终于在公元前1269年与西台人缔结和平关系,但始终未能恢复以往的疆界。

印度文明的建立与衰落

这里要谈的印度,不是指今天的印度,而是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的北部是喜马拉雅山,东、南、西三面环海,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古代印度文明即在这种条件下诞生。

公元前2500年左右,来自遥远的西方并带有先进技术的农民们迁移到肥沃的印度河流域。他们为了分散河水和防洪而修建了运河,水渠使作物的收获量增加。沿河的部落不久都发展成了城市,哈拉巴、摩亨佐·达罗和罗塔尔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其中,哈拉巴最强盛,其他城市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它的支配。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的面积都在两平方千米以上,而且都用土和砖垒起数米高的城堡,城堡中有集中供暖式的公共浴场、集会场所和谷物仓等。城市进行有规划的建设,大路走向平行分布,路两侧排列着带平台屋顶的房屋。大多数房子都是用砖盖的2层小楼,为了防潮,墙壁和屋顶都涂有防水剂。大户人家甚至有水井用于饮用和洗澡,排水设备也很完备。但是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不断受到地震、洪水、河流改道等重大冲击,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来自西北部的雅利安人又侵入此地,城市迅速衰败。

哈拉巴文化

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印度的古文明是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后才发展起来的。然而1922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一处文化遗址,这一重大发现推翻了上面错误的观点,把印度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考古工作者把一个面积巨大的文化遗址区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便是“哈拉巴文化”。

哈拉巴文化有两个中心:一个是印度河下游的摩亨佐·达罗,一个是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巴。二者相距500多千米,南北对峙。哈拉巴文化的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2500~前1750年,它虽然在年代上晚于埃及的古文明和苏美尔的古文明,但却同样是远古时代伟大的文明。

哈拉巴文化已进入文明时期,已经有文字,但文字至今无人破译成功。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已经相当丰富;在生产工具上,是铜石并用;在手工业方面,各种金属的手工艺品显示了当时工匠们的技艺水平已经较高,纺织和制陶是重要的部门;在贸易方面,哈拉巴文化已经和两河流域有商业往来。

哈拉巴文化的城市已经很繁荣,不论大城小城,一律由卫城和下城组成。众多城市中较大的只有几处,最大的则为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有几处是令人感到惊讶的。城呈长方形,周长约5千米。卫城是政治中心,筑有高墙和塔楼,内有议事厅,有可供百人同时使用的“大浴池”。下城是居民区,有宽阔的街道,有完备的下水道设施,并有路灯照明。有的民居有浴室和排水设备,有的则只是简单的住房,可见当时贫富分化已很严重。学者们根据公共建筑和粮仓以及遗址的规模对当时的城市人口进行估计,推算出当时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各有3万人口。这在远古时代显然已是繁华的都市了。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显然只能是当时印度的土著,而不可能是雅利安人。但由于哈拉巴文化的文字至今尚未被解读,所以大多数论断都只能是推测。哈拉巴文化延续约六七百年,到公元前1750年左右便突然消亡了。关于消亡的原因,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哈拉巴文化的衰亡是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结果;有人认为是外族入侵使哈拉巴文化归于毁灭;还有人认为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哈拉巴文化的衰落。

哈拉巴文化的消失之谜还有待人们破解。

吠陀时代

哈拉巴文化消亡以后,印度进入了“吠陀时代”。之所以称为“吠陀时代”,是因为这一时期丰富的传说资料都收集在“吠陀”文献中,因此得名。“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大量文献汇编,共分四部:《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出现时期最早,因此它所反映的时期被称为“早期吠陀”(约公元前14世纪~前900年),相应地,其余三部反映的时期称“后期吠陀”(约公元前900~前600年)。

“吠陀”的编纂者们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的人”。雅利安人所说的梵文是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750~前1200年间,逐渐侵入到印度,征服了当地的居民,此后便在那里定居。

正如《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人的史诗一样,“吠陀”也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史诗。从“吠陀”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雅利安人定居印度后,最初还保留着氏族公社的制度。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积累,国家产生了,原先的军事首领现在摇身变为世袭君主。王权与神权结合起来,实行统治。不过,后期吠陀时代的国王还远远不是专制君主。吠陀时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化,印度逐渐形成了两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制,即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简言之,就是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绝不平等。婆罗门主管宗教祭祀,也可从政,享有极大的政治权力。刹帝利是武士阶层,掌握军事权力。吠舍是平民,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没有政治权力。首陀罗是地位低下受苦难的人,从事农、牧、渔、猎等“贱业”,与前三个等级不同,他们连参加宗教仪式的权利也没有,属于“非再生族”。种姓制度产生前,一家人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人的身份可上可下;种姓制度确立之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完全取决于家庭出身,子子孙孙,世代不变,各等级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在法律面前,不同等级的人绝不平等。种姓制度在后来变本加厉地发展,成为套在印度人民身上沉重的枷锁。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上还是一种简单的自然崇拜,祭祀也比较简单,不存在比较抽象的宗教哲理。到了后期吠陀时代,这种简单的宗教逐渐发展成为有完整体系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为梵天,梵天是世界精神、最高主宰、宇宙创造者,世界万物皆为梵天所创。婆罗门教还创造出灵魂投胎的“业力轮回”说,宣称人生的痛苦与欢乐,都是因前世的功或业决定的:积善者,必有善报,来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作恶者,必有恶报,来世有受不完的艰难困苦。这种说教对麻痹人民是很有作用的,使人安于现状,把幸福的希望寄托于来世,从而不要反抗。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合在一起,成为束缚印度人民的两条绳索。后来婆罗门教日趋神秘,对印度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告别吠陀时代,进入列国时代。

种姓制度

种姓一词在梵文中叫“瓦尔那”,意为“颜色、品质”,故而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起源于入侵的蛮族雅利安人实行种族隔离的企图。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地人在数量上和文明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他们。

婆罗门种姓为祭司贵族,属于第一等级。掌握神权,传授圣书,地位最高。刹帝利种姓为军事贵族,或称武士阶级,包括国王和各级官吏,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意为“权力”,把持国家的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种姓为一般平民大众,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属于第三等级。他们是没有任何特权的普通公民,必须按规定缴纳赋税。属于第四等级的首陀罗种姓,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雅利安人中的贫穷破产者,地位最低下。他们从事各种繁重、卑贱的劳动,其中许多人沦为雇工或奴隶。

在种姓制度下,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其家庭出身决定的,职业世袭不变,种姓之间严禁通婚。不同种姓的男女结合,所生子女被排斥于种姓之外,称为“旃陀罗”,即“贱民”。他们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最受鄙视,其社会地位比首陀罗还要低。

印度的种姓制度自形成后,沿袭了许多世代,而且越来越复杂,在四种姓之外,又演变出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

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沿袭了许多世代,而且越来越复杂,演变出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萨蒂制”产生于种姓制度。“萨蒂”印度语意为“寡妇自焚为丈夫殉葬”。

东南亚地区村落公社

公元前5000年之前的某一时候,几支从事狩猎和采集的丛林部落建立起了小型的村落公社,这种村落公社遍布整个东南亚地区。有些部落沿海岸居住,在那里捕鱼捞蟹,采摘椰子,烧制陶器。还有一些部落则迁入高地森林中的石灰岩洞穴里居住。丰富的野生动物和大量可食用的植物,为东南亚地区的居民提供了稳定多样的食物。他们还嚼食槟榔,这使他们的牙齿变黑,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喜食酸涩辛辣的口味。早在公元前7000年,东南亚地区的居民就已开始种植他们自己的农作物“。灵窟”中贮藏的豆类是经过培育的品种,水稻也是如此。从今缅甸三角洲向东远至中国长江流域都有野生形态的水稻生长。

华夏民族的起源

大约在距今4500多年以前,在中国黄河上游的陕西岐山一带,居住着一支具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氏族部落,其首领为炎帝,姓姜。相传炎帝教导人们种植五谷,在他的领导下,人们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粮食连年丰收,因而他深受人们的爱戴,被尊为“神农”,故炎帝又有“神农氏”之称。炎帝部落逐步顺黄河向东迁移,最后定居在中原地区,与以黄帝为首领的氏族部落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胜,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从此,中原各民族得到进一步的融合。

夏朝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中国广袤的领土上,都有广泛的分布,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中国的黄河流域率先进入文明时期。

但中国的文明史究竟应该从何时写起,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有人写中国史,从黄帝开始;有人认为应从商代开始,因为商代历史已有考古资料和甲骨文资料作为证明。但更多的人认为中国文明史的起点应在夏朝开始建立的公元前21世纪左右,这种见解比较有说服力,也正在得到考古学方面越来越多的证明。中国传统文献中,夏和商、周一直是相提并论的。孔子明确表示:商代沿袭了夏代的礼,但作了一些变革;周代沿袭了商代的礼,也作了一些变革。中国于1996年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经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等学科200多位科学工作者长达5年的联合攻关,终于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夏小正》

《夏小正》是中国的第一部历书。它虽然不是夏人写的,但其中却包含着夏代已经积累起来的天象和物候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夏代的历法,依据北斗星的旋转确定月份,并把斗柄的正月定为岁首,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夏小正》将一年分为12个月,并依次记载了每月的星象、动植物的生息变化以及应该从事的农业活动,所以,人们就把夏历也叫做“农历”(俗称阴历)。

夏朝的奠基人是治水英雄大禹。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洪水泛滥成灾,夏部落的首领尧曾任命禹的父亲鲧治水,但没有成功。舜继承尧位之后,又任命禹率领中原各部人民辛勤劳动13年,终于疏通了河道,排除了水患,安定了民生。禹又曾奉舜之命,率领华夏族各部落打败了三苗族各部落,把他们驱往边远地区,从而稳固了华夏族各部落在中原的地位。舜死后,禹受禅继位,曾会诸侯(原先的各部落首领)于涂山,据说与会者有“万国”。又会诸侯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并处死了迟到的诸侯。禹命令各地诸侯进贡方物和铜,用铜铸成九鼎,鼎上刻画着各州应贡的方物。这些都表示夏王是位于诸侯之上的“天子”。

禹死后,其子启在诸侯拥护下继位,将传统的氏族民主制的“禅让”改变成为世袭制,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后来,夏朝曾经历了“太康失国”,又经历了“少康中兴”。少康是夏代第六个王,又传了七个王之后,孔甲继位,夏朝开始衰落,诸侯逐渐不服夏王。又经两个王之后,桀继位为王,他暴虐无道,作琼宫瑶台,耗尽百姓资财,又对内镇压人民,对外用兵。诸侯纷纷叛夏,转而支持商国的诸侯汤,最后汤率各诸侯灭夏,开始了商朝。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科学研究,科学家们认定夏朝自公元前2070年建国至公元前1600年被商灭亡。

夏朝的活动范围,大约西起今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东到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抵河北。夏朝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相传大禹治水,伯益凿井,可见当时已有水利灌溉。手工业方面,除了传统的石器制作之外,已有了铜器和陶器制作,并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且,从商朝后来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甲骨文来看,文字在夏朝已经有相当长期的发展。

商朝

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族,其势力发展到黄河中游,渗入夏的统治地区。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大量的考古资料,特别是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在商代,国家机器不断强化,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活动地域的影响远远超过夏代,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殷。到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被周武王所灭。商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繁荣时期。商代出现的用高岭土制作的青釉器,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点。一些商代青铜器的表面,常黏附有丝织物的痕迹,其中菱形纹的暗花绸,表明当时已有了具有提花装置的织机。髹漆工艺在商代得到了较多的应用。雕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商代的商业行为发生得比较早,车辆成为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商代音乐已经有了半音、标准音的概念。商代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

甲骨文与文化

殷商甲骨文真实地记录了殷商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内容绝大部分与商王室有关。也有一部分是非王室卜辞,其中有些可能是与商王室关系密切的强大宗族的卜辞,有些可能是有封地的贵族的卜辞。甲骨文的发现,为历史学家研究殷商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材料。到目前为止,研究甲骨文的论著已达3000多种。商人创造的甲骨文,不仅为研究殷商历史和汉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使甲骨学的研究成为考古学分支学科之一。

大事年表

公元前5000年,农耕民族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定居。

距今约5000~4000年前,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公元前3500年,乌鲁克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苏美尔人发明制造陶器的转轮以及用带轮子的车进行运输。

公元前3200年,已知最早的文字出现。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和腓尼基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亚述城建立。公元前12世纪末,亚述国势最为强盛。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哈拉巴文化。

公元前2500年,乌尔成为一个主要的城市。

公元前24世纪,从阿卡德来的萨尔贡一世征服了苏美尔地区,建立阿卡德王国。

公元前2113年,乌尔纳姆驱走库提人,建立乌尔第三王朝。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公元前19世纪,赫梯国家形成。

公元前1700年,乌尔城衰落,巴比伦城强盛。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古巴伦王国。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赫梯灭亡。

公元前16世纪,赫梯国王铁列平进行改革,巩固王权。

公元前13世纪,赫梯与埃及在叙利亚争霸,经卡叠石会战后订立银板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