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悬案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耶稣留下的悬案

耶稣,也称基督,意思是王或弥赛亚,世界最大宗教基督教的创立者,也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现代文明把时间分为公元前(即基督前)和公元(即主年)的纪年方式来纪念耶稣的诞生。可见,耶稣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基督教徒的心目中,他是神,是圣人,是救世主。然而,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耶稣又带给世人许多困惑。

探询耶稣的真实生平

众所周知,对于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人们对他的历史真实性存有争议。

基督教信仰的耶稣,是福音书中记载的耶稣。信徒们综合了先知们有关弥赛亚的预言,认为耶稣的一生全都可以从先知预言中找到根据,这就证明耶稣就是上帝应许的弥赛亚。有些学者则主张福音书中的耶稣是信徒们塑造的。

据说,在耶路撒冷的加利利有一座城,名为拿撒勒,城中有一位童女玛利亚,已经许配给大卫家的一个木匠约瑟,天使加百列奉上帝的差遣来到玛利亚面前,对她说:“玛利亚,不要怕,你在上帝面前蒙恩了。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上帝要把他祖先大卫的位置让给他。他要做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于是玛利亚就有了身孕。善良的约瑟悄悄地把她接到家中,并一起前往伯利恒,在那里耶稣降生了。“耶稣”这个名字的希伯来文原义与“约书亚”是一个词,意思是“上帝拯救”。

耶稣出生时,东方有几位博士发现天上有一颗新星,据他们占算,这说明有一位新的犹太人之王降生。于是,他们就千里迢迢来到耶路撒冷寻找这位犹太王,并向他敬献了黄金、乳香、没药。不久,犹太王希律听说了这件事,下令将境内所有婴儿杀死,而约瑟已遵天使之命举家逃往埃及了。直到希律死后,他们才返回巴勒斯坦,住在拿撒勒,耶稣就在那里长大,所以他就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

耶稣诞生图

传说耶稣降生在马槽旁,但画中的动物并不是马,而是牛和骡子。其实,《圣经》中并没有提到牛和骡子,从8世纪后,这两种动物才和耶稣降生有关。到了文艺复兴前期,它们成为有关以“圣诞”为主题的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

成年后,耶稣开始在加利利传道,并行了很多神迹奇事,包括使瞎子看见、聋子听见、瘫子行走等等,影响越来越大。他还吸收了很多门徒。其中有12位门徒,成为耶稣的得力助手。耶稣的传道迅速得到人民的欢迎,但也遭到了犹太祭司贵族的嫉恨与反对。经过密谋,祭司贵族买通了耶稣12门徒中的加略人犹大做内应,决定除掉耶稣。耶稣也觉察到了犹大的叛变活动,但认为这是上帝的安排,所以就泰然处之。公元30年4月6日晚上,耶稣与12门徒共进晚餐,席间他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这就是著名的“最后的晚餐”。当天,耶稣就被祭司贵族们逮捕,并被罗马总督(当时此地归属罗马帝国)彼拉多判处死刑。第二天,耶稣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门徒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坟墓里,第三天,当门徒们前来探视时,发现他的遗体不见了,于是他们就相信耶稣复活了。

不过对于研究者而言,关于耶稣其人是否真的存在过,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斐洛(约前30年~45年),亚历山大里亚的犹太思想家,足迹几乎遍及罗马全国,到1世纪上半叶才去世,与传说中的耶稣应为同时代人,而且39年时还曾到巴勒斯坦去访问过。但在他的著作中却从未提到过基督教或耶稣其人。

耶稣受难图

约瑟弗斯(约37~98年),是稍晚于斐洛的犹太历史学家,他所著的《犹太古事记》是现存的唯一的一部作于1世纪的犹太史。约瑟弗斯在书中曾两次提到耶稣:一次称耶稣“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我们敢说他是人的话”。他是“一个行神迹的人,一个全心信奉真理的教师”,他就是“救世主基督”,“关于他的千万奇迹”,先知们早有预言等等。这段描述完全是一个基督教徒的口吻。然而据记载,约瑟弗斯是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犹太教徒激烈地反对以弥赛亚自居的耶稣,并把他送上十字架。3世纪时的基督教护教学者奥利金(约公元185~254年)甚至还称约瑟弗斯“不信耶稣是救世主基督”。因此很难相信约瑟弗斯会如此称颂耶稣。16世纪时,学者们对约瑟弗斯这段描述就提出了怀疑。到19世纪,有学者经考证认为它是3世纪下半叶时的基督教徒添加进约瑟弗斯的书中去的。在同书中另一处提到,公元62年,犹太大祭司阿那努斯处死了“被称为基督的耶稣的兄弟雅各以及其他人”。这段记录的可靠性同样也有争论,有的学者将其作为历史上确有耶稣其人的证据之一,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后人篡改的。

塔西佗(约公元60~120年),罗马历史学家,在他所著的《编年史》中描绘公元64年罗马城大火、尼禄皇帝迫害基督徒时,曾这样说:“那些通常被称为基督徒的,因有种种恶性受到痛恨,尼禄把他们定为罪犯,予以严刑惩罚,那个使他们有基督徒之称的人,基督,已在提庇留时期为巡抚彼拉多所杀。”这段贬斥基督教的文字,可确信出自罗马人之手,但塔西佗在这里只提到“基督”,没有提到“耶稣”,因此无法直接断定这个基督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由于塔西佗这段文字与《新约圣经》中有关耶稣的某些记载相符合,所以也有部分学者把它视为证明历史上确有耶稣其人的重要史料。

自1947年《死海古卷》被发现以来,历史学家们对公元纪元前后巴勒斯坦的历史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史学家们对艾赛尼派的情况有了更深刻更明确的了解,发现他们与初期基督徒社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早在4世纪时,埃比法尼乌斯(约公元315~403年)主教曾提到,从公元前直到4世纪,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有一个犹太教派别,称为拿撒勒派。他们与艾赛尼派使用同样的经书,同样相信弥赛亚的拯救和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有的学者认为这个拿撒勒派很可能是艾赛尼派的一个分支,耶稣可能是这一派的创始人,因为据《新约》记载,耶稣曾在拿撒勒长期生活过。2世纪初,有一些被犹太文献称为拿撒勒人耶稣的门徒的人,在犹太和加利利一带活动。他们人数众多,发展极快,以致犹太领导集团深感不安,把他们当作异端分子采取严厉措施加以防范,限制他们的活动与发展。

可见,拿撒勒人耶稣是个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人物,他反对犹太教祭司贵族的腐化生活,倡议改革,获得了一批追随者,成为犹太教的一个小宗派——拿撒勒派。后来,他的门徒可能出于虔诚的信仰或宣传上的需要,根据犹太先知们的有关弥赛亚的预言,认定他就是弥赛亚,把他描绘成一个神奇人物,进而逐渐视其为崇拜对象——耶稣基督。

结合《福音书》和各种历史资料,我们可以大概描绘出耶稣的生平轮廓。他生于约公元前6年,约在公元30年遇害。在30岁以前,耶稣曾做过木匠,过着犹太人的传统生活。30岁以后,他开始创立自己的教义,向世人布道,并行了神迹而被记载下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于耶路撒冷一带。很快,耶稣的名声就传遍了全国。耶稣声称自己就是神,而这直接触犯了犹太律法,也直接威胁到犹太宗教领袖们的利益。于是后者要求罗马政府处死他,并最终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然而,有500多人见证说,耶稣在3天以后就复活了,而且此后的40天里多次现身在门徒们面前,还有很多见证说他在耶路撒冷升到天上去了。

耶稣复活

由于人们所掌握的有关耶稣生平的材料很不可靠,甚至不能肯定他的原名是什么。多数人认为,很可能是一个常见的犹太人名“约书亚”。

前不久,一件可能会提供关于耶稣生平线索的文物被发现。据报道,在耶路撒冷附近发现了一块大约有2000年历史的石头,上面刻有2000年前的一种语言文字,内容为:“詹姆斯,约瑟夫的儿子,耶稣的兄弟。” 学者们在对碑文文字作了分析后得出结论说,这很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有关耶稣生平的最早文物,是除《圣经》外已知最早的有关耶稣的文献。专家称,如果碑文是真实的,那么它指的“耶稣”真的就是拿撒勒城的耶稣。

学者们分析,詹姆斯、约瑟夫、耶稣这些名字在碑文里以亲属次序同时出现实属非同寻常。在《新约》中,曾数次提到耶稣有一个兄弟叫詹姆斯,他在耶稣受难后成为耶路撒冷的基督社区的领袖,并被认为是复活后的耶稣得以现身的第一位使徒。

耶稣“裹尸布”传奇

作为世界最大宗教的创始人,耶稣的生与死都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特别是耶稣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模糊不清,因此更留下了许多疑团。其中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就是围绕扑朔迷离的“裹尸布”而引发的长时间争议。

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灵,从16世纪起,就有一件镇市之宝保存在约翰大教堂附属的小礼拜堂里。它世代承受着基督教虔诚者的顶礼膜拜和欢喜赞叹,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和基督教珍贵的圣物,这就是著名的“都灵裹尸布”,又称作“耶稣的裹尸布”。

据《新约》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后,门徒逃的逃、散的散,只剩下几名妇女在那里哀哀哭泣,尸体无人收殓。幸好有一位名叫约瑟的义士,将耶稣的尸体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后安放在坟墓里。3天后,当门徒们前去吊唁时,发现耶稣的遗体不翼而飞,只有那块细麻布还在那里。对于这块细麻布的下落,《圣经》中没有再作交待,只是在《伪福音书》中略有一些记载,说它珍藏在耶路撒冷。13世纪初,一个叫克劳里的编年史家曾写了一本书,其中提到他本人于1203年在君士坦丁堡看见过一块据说是耶稣的裹尸布的亚麻布,这也是1000多年来有关裹尸布第一次有迹可查的记载。经过对众多经书和史书多年的研究后,历史学家们对“耶稣的裹尸布”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当耶稣在耶路撒冷殉难后,门徒们为了保留一些同耶稣有紧密联系的纪念物,很有可能将裹尸布偷偷地藏起来。后来,耶路撒冷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当11世纪十字军东征时,小亚细亚地区建立了一些基督教王国,爱德萨城就是其中之一。相传,该城国王阿布贾有一次得了重病,无论怎么医治都不见起色。一筹莫展之际,有人带来一块印有耶稣身体影像的布,结果这块布竟奇迹般地治好了国王的病。从此,这块神奇的布就被后人称作“爱德萨之布”。几百年来,欧洲的画家们,尤其是宗教画家,一直不能确定拿撒勒城的耶稣的长相。但自从发现了爱德萨之布,几乎所有的耶稣画像都开始趋于一致。欧洲各处的基督画像大部分作于十六七世纪,似乎都是来自爱德萨。

几十年后,阿拉伯军队卷土重来,灭亡了爱德萨王国,基督教徒们为了避免他们心目中神圣的爱德萨之布落于异教徒手中,将圣布藏进了城墙。又过了500年后,在爱德萨曾经出现过一块有基督头部影像的麻布。这块麻布很快就成为了基督教徒所膜拜的圣物,并被称为“曼迪兰”。与爱德萨之布不同的是,曼迪兰所展示的似乎只有基督的头部而已。

当拜占庭军队高举着曼迪兰回到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时,他们受到了最热烈、最隆重的欢迎。据记载:当曼迪兰在街道之间穿行展示的时候,人们眼中溢出了激动的泪水,口中不断重复着感恩的祈祷。然而,在1203年,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前来攻打君士坦丁堡,该城被洗劫一空,而那块神奇的曼迪兰也神秘地失踪了。所以人们一直怀疑,是十字军中的圣殿骑士团得到了这件神圣的遗物。

直到1355年,在法国一座小城,这块细麻布突然再次出现,并立即吸引了无数的信徒前来朝拜。裹尸布的所有者是一个法国骑士,他声称这件“圣物”是在参加十字军东征时,于君士坦丁堡得到的。1578年,“耶稣的裹尸布”在礼炮齐鸣声中隆重到达都灵,被作为罗马天主教的圣物之一保存至今。每过50年,裹尸布会在教堂的主持下向信徒们展示一次,接受基督教虔诚者的膜拜和赞叹。于是,从16世纪起,都灵小城也成为了无数基督教徒心中的圣地,而这块“耶稣的裹尸布”就被视为基督教的圣物,并被赋予种种传奇色彩。

都灵裹尸布长4.2米,宽1米,为亚麻质地,透过裹尸布上隐约的印迹和斑驳的血渍,依稀可见一个男人正面和背面的影像。影像上的男人身高1.8米,蓄着长胡,长发垂肩,双手交叉放置于腹部。影像显示他的头部、手部、肋部与脚部有清晰的红色血渍状色块,手腕处有被巨钉钉穿的伤痕,还留有血迹。头部前额有血迹和多个被刺伤的小洞,像是被荆棘所伤,全身有100多处鞭打伤痕。这些正与《圣经》上所记载的耶稣钉死时的状态相同。数个世纪以来,众多基督教信徒都坚信这就是那块《圣经》上记载的包裹耶稣圣体的尸布。面对这块裹尸布,虔诚的教徒们眼中常常噙着泪水,口中重复着感恩的祈祷,因为他们笃信,这些都是“神迹”。对虔诚的教徒们而言,这块在2000年前用于包裹耶稣遗体的裹尸布,是伟大的救世主替人类承担一切痛苦、折磨和惩罚的记录和证明。

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证明裹尸布有巨大的神力,能够帮助它的信徒摆脱痛苦,获得救赎。据说,在1955年,有一名10岁英国小女孩,一直遭受着骨髓炎的折磨,在别人的帮助下,她到达了都灵,并被特许用双手触摸裹尸布。不久之后,她竟能像常人一样行走了!

真伪之辩

然而,自从“耶稣的裹尸布”现身以来,就有相当多的人对其持怀疑态度。人们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13世纪前居然没有任何关于它存在的历史记录?就好像是圣物从来没有在人世出现过一样;在耶稣殉难后的1000多年中,这块裹尸布究竟藏在什么地方?甚至还有人怀疑,这根本就不是来自古巴勒斯坦的耶稣遗物,而只是一个中世纪的伪造者精心炮制的赝品。

埋葬基督

耶稣受难死后,身体被用白布包裹起来。

怀疑者的证据似乎也很有道理,因为他们认为这块麻布上存有许多明显的疑点。他们指出:既然尸体是平放在墓穴中的,人像的头发就应该是平平散开的,而非现在所见的垂直向下;陈年血迹应该呈黑色,而非现在这样红得好像是有人刻意弄上去的;如果这真的是包裹尸体的布,为什么上面的印迹却连一点点因为包裹造成的皱折都看不到?为什么布上“耶稣”的轮廓与中世纪法国哥特式绘画中的耶稣形象出奇地吻合,都是身体偏长偏瘦,鼻子比一般人长,手臂长度也不符合正常比例,甚至还留着在当时的以色列被坚决禁止的长发?不过,在基督教占据统治地位的中世纪,所有这些怀疑都是很危险的。

到19世纪末,科学的理性思想已经战胜了神秘主义,1898年,都灵大主教终于同意第一批科学家直接对耶稣裹尸布进行考察。为了存档,首先要对其进行拍照。当摄像师赛根多·皮亚在暗室里冲底片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他从照片底片的负像中看到了更为逼真的“耶稣”形象。他注意到,感光板上清晰地显示出一幅头部的正片,而不是通常底片的那种黑白颠倒的图像。这就意味着裹尸布上的图像本身是底片图像,即是说,裹尸布上的图像是根据一张照相底片绘制的。在摄影术发明前,谁能绘制出一个照相底版来呢?这一发现使赞同裹尸布真实性的声音明显低沉了许多。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加深入地考察这块裹尸布的真实性。1986年,在科学工作者与宗教界人士长达10年的接触和协商后,终于达成协议,科学家被允许用改进了的碳-14年代测量法对裹尸布进行分析。取样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并由国际上3个著名的碳-14实验室分别进行测定,这3个实验室分别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研究所及瑞士苏黎世联邦科技学院。每个实验室都得到4个样品,其中只有1个样品是从裹尸布上剪裁下来的,其余3个样品为不同时代的对照样品,分别装在编了号的金属盒中,但只有都灵大教堂的大主教和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的考古权威才知道这4个样品中哪一个是从裹尸布上剪裁下来的。结果,3个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得出了相当一致的结论:这块裹尸布与耶稣毫无关系。因为它的年代在1260~1380年的可能性为95%,不早于1200年的可能性为100%,也就是说,它应该出现于耶稣遇难的千年之后。

1988年10月13日,红衣主教在都灵大教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存放在都灵大教堂的所谓的“裹尸布”为中古时期的赝品。这个结论虽然给长达几个世纪裹尸布的真伪之争下了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显然不是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有许多持不同观点的科学家,仍然用不同的证据和方法为自己所坚持的观点辩护。

据报道,最近对都灵裹尸布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都灵大教堂里印有耶稣像的裹尸布不是中世纪的产物,而应出现于《圣经》上所记载的时间。特别是针对1988年的实验结果,许多研究者从多方面提出了质疑,其代表人物正是当时实验的参加者、美国科学家雷蒙德·罗杰斯,近日,他对1988年碳放射年代鉴定法得出的结果提出质疑。他指出,在都灵裹尸布上没有找到化学物质香兰素。香兰素是亚麻等植物中一种叫做木质素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后的产物,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在亚麻布中的香兰素含量会逐渐减少,但如果都灵裹尸布是中世纪的产物,那么它还是会含有香兰素,而罗杰斯实验中的布料采样没有了香兰素。罗杰斯表示,通过化学动力学、分析化学学等实验表明,碳放射年代鉴定实验中的采样不是都灵裹尸布的原有部分,而是后来经过修补的部分。事实上,在1532年,存放都灵裹尸布的教堂曾发生了一次火灾,导致裹尸布的几个角被烧出了一些小窟窿,随后修女对其进行了修复。而1988年三大实验室的化验样品恰好就是“都灵裹尸布”的一块补丁,当时的科学家却浑然不觉。为此,罗杰斯等采用“微化学法”重新对裹尸布进行了取样分析,他宣称,他这次用于实验的32块采样完全取自于裹尸布的原有部分。通过对采样的纤维成分进行化学分析后,罗杰斯指出,都灵裹尸布应有1300~3000年的历史,这一结论推翻了此前有关这块布是中世纪“假冒圣物”的说法。

此外,其他一些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就该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英国著名病理学家詹姆斯·卡梅隆在研究了裹尸布上的伤痕后,他发现布上人物额头上的伤痕有的是由荆棘做的王冠造成的;从裹尸布背面看,人物身前的血痕是分层的,并显示先上下移动,然后平行移动,再上下移动的轨迹,这应该是流血时手臂运动留下的印迹。一个人在被带到十字架上钉死之前,他必须被双臂绑在木枷上往前走。如果突然被推倒,他应该以左膝盖和左前额着地。而从裹尸布的照片上的确可以发现左膝盖的擦伤和左前额的擦伤。甚至连背上擦伤、发炎的棱角都有显示。因此如果这块布是赝品,那只有一种解释:中世纪的伪造者技术太高超了!还有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据研究者分析,耶稣受难时应该是被钉住手腕,而非手心,而裹尸布上的伤痕居然显示了这一点。据历史记载,钉穿手腕这种酷刑在中世纪前1000多年就已经废止了,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中世纪的伪造者如何会对这一切了如指掌。

有一位叫伊兹贝尔·皮泽克的画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对裹尸布的研究,并终于从绘画本身分析出了裹尸布的神奇之处。在他看来,如果真如实验室的测定结果所言,这块布是中世纪的赝品,那么它就太“伟大”了。因为他认为,纵观整个艺术史,没有人画过没有轮廓线的画,因为即使画家想尽量避免画出轮廓线,或者有这样的绘画技巧,所用的绘画材料本身也会留下轮廓。然而,都灵裹尸布中的影像就没有轮廓线!

还有一位瑞士科学家马克斯·弗雷,他从裹尸布上发现了48个花粉的实样,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花粉来自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些植物,这证明了裹尸布确实曾暴露在法国和意大利的空气中。而另外几种花粉则来自死海沿岸、土耳其以及巴勒斯坦。这就是说,在裹尸布的早期旅程中,有一段时间位于圣地耶路撒冷附近。1999年夏天,以色列科学家又从裹尸布中发现了在耶路撒冷附近才能找到的植物花粉,这种植物花粉的残渣显示,裹尸布的年代要早于8世纪。

耶稣裹尸布

1999年科学家进行试验重现都灵裹尸布的形象,在布上使用了没药树树脂和芦荟油。

一些纺织学专家则从纺织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他们发现这块裹尸布有着远古时期耶路撒冷的特征,因为这块裹尸布的料子里不但含有少量的中东棉纱,而且其编织法也是古代中东地区的编织法。

直到今天,关于“耶稣的裹尸布”的争论依然在继续,也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也没有任何一方有绝对的证据说服对手。而且由于宗教本身的复杂特性,或许关于“耶稣的裹尸布”的悬案将永远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