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选择中的成本与收益
人生之路是一条选择之旅
人的一生,只有一件事不能由自己选择——自己的出身。其他的一切,皆是由自己选择而来。
人生不过是一连串选择的过程,从你早上起来要穿哪一套衣服出门开始,你在选择;中午要去哪里吃饭,你又在选择;女孩子有众多的追求者,在考虑结婚的时候,到底是哪一位男士比较适合自己,要选择;男生找工作时要从多家大企业中选择。以上的选择有大有小,但每日、每月所有的选择累积起来,影响了你人生的结果。
一个选择对了,又一个选择对了,不断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到最后便产生了成功的结果。一个选择错了,又一个选择错了,不断地做出错误的选择,到最后便产生了失败的结果。若想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我们必须降低错误选择的几率,减少做错误选择的风险。这就必须预先明确你人生中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明确你人生想要的结果是什么——这本身又是一个选择。
首先,选择决定生活状态。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3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未来。要知道,我们的人生只有3天,昨天、今天、明天。你的今天是你的昨天决定的,你的明天将由你的今天来决定。
昨天的日子,我们过得太正常了。我们和大部分人一样,过着正常的、没有追求的生活。因为太正常了,心态一直是消极的、失败的。大部分人只要有一只饭碗在手里,哪怕是一只破碗、泥碗,哪怕碗里只有一口粥、一口汤,都舍不得、也没有勇气把它扔掉。因为我们依赖于在习惯的环境里过日子。人在习惯中死亡,在不习惯中生存!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是个小世界,在我们生活的小圈子里,你总会发现,有些人不管大事小事,总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他们挣更多的钱,过高品质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更多的人忙忙碌碌,却只能维持生计。他们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不是智力上的差别,人在智力上是有差别,但是差别很小,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的都占极少数,不到3%。不是学历上的差别,学历只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认可,与成功没有直接关系。情况往往是,书本知识学得越好的人,越喜欢给别人打工。学校的老师和教授们,不能教给你当老板的方法,不能教你做百万富翁。如果他们能教你做百万富翁,那么他们自己早就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了。就像一个打工的人,永远也没有资格去教一个百万富翁如何去挣钱,因为他没有这种经历和经验。
其次,选择内容决定结果。有选择就有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短处和长处,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改变,才能使自己变成一个出色的、专业的人员。改变从自身开始,不要试图改变别人,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第一个要战胜的就是我们自己。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这是一个人生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你的人生中,因为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你曾经错失过多少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你可以洞悉未来,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如果你能够预见未来,你又能否把握机会?有什么股票你应该卖却没有卖?有什么商品你应该买却没有买?有什么机会你应该把握而又错失?你一生中又能遇到多少机会呢?这个时代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你要格外留神。
每10年就会有一些与时代潮流相对应的伟大商机出现。20世纪80年代下海,90年代炒股票,在那个年代把握住机会的,有不少已成为百万富翁。在未来几年中,也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机会,你一定要留心你的选择!
非多考个证不可吗
当前最流行的是尽可能多的拥有几个证,毕业证、四六级证就不说了,还有什么口语证、听力证、驾驶证……多种从业证书,很多人想把它们作为拥有好工作的条件之一。现在我们从经济学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分析一下多考证件的选择问题。
曾经流行IT热,从事IT业就代表着高薪一族,所以大家都一窝蜂地去学计算机,但很多人最后发现自己学得很苦、很累,最要命的是自己刚刚学会某一种基础编程语言,突然发现这种语言已经被淘汰了,新的又出来了。你还没把前面用来学习的包括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收回来,你又需要不断地去追加学习培训的成本,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的就是你的学习培训总成本被无限地增大,由于总成本的增大,你必然希望要通过获得更高的回报来弥补这一投入的成本。众所周知,成本越高,市场竞争力就越弱,这样导致你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进一步减弱,这样你就会越痛苦,这就是非理性“选择”职业的必然结果。
人若对自我没有足够清醒而坚定的认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自己的“比较优势”的认识,便不能自主,而要经常受到外界的影响。听到别人的一句赞美,便得意洋洋;别人的一句嘲笑,便勃然大怒,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建立在别人的评价里,完全丧失了自我。这样的人最容易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别人说好的,自己也跟着说好;别人说热门的,自己也就跟着踏进去;别人说流行的,自己也就稀里糊涂地去跟风……
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整天在为什么而喜怒哀乐的人又何谈“创新”,又何谈“立业”,又何谈持久“幸福”,何谈持久“快乐”呢?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们都是如此乐此不疲地去追逐这所谓的“流行”、“时尚”、“热门”、“热点”的话,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真正的“流行”、“时尚”、“热门”、“热点”,是靠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创造的,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捡垃圾。
所谓流行的资格证书考试,什么计算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考试,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普通话标准考试,会计上岗证考试,CCNA,MCSE,日语四级、三级、二级、一级考试,公务员录用资格考试,TOEFL考试,雅思考试,GRE考试……无穷尽!
人们之所以会去考这么多证书,原因就是一个,“多张证书,多点机会”,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已经知道了做任何“选择”都是有机会成本的,你去学习并参加了一项证书考试,必然要放弃相当一部分在你自己最擅长的、最喜欢的领域所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资源。
我们也很容易发现,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开始的时候收效很大,但学到较高的程度后都会觉得要再获得进步就比较困难了,需要花费比原来更多的时间、精力等资源才能进步一点点。任何一门证书的学习也是一样,尽管它主要消耗的是时间资源,但这种时间资源的投入越来越高,而收效却是越来越少,如果你不是真的日常工作需要如此大量使用这项技能的话,你的这些投入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除非这是你的兴趣爱好,那另当别论。
你要想在某一学科获得进步,就必须更多地投入时间以及与之配套的金钱、精力等资源,这样势必进一步挤占本来具有“比较优势”的另外一门学科的学习资源。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你早先投入某项学习里的成本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在逐步缺乏学习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也在逐步流失,而你原本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一项证书的考核”却吸收了你极大的学习资源。因为如果你是学英语专业的,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你在“金融精算师”方面不具有任何“比较优势”,所以你要达到和他们一样的专业水平的话,必须要付出更为高昂的投入总成本,成本越高,越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由于你在你原本具有“比较优势”的英语方面学习投入的减少,导致你与其他英语专业的同学相比,你的英语的“比较优势”也在丧失,最坏的结果就是,两边的比较优势都在下降。
我们保持我们自己的“比较优势”,不能随便地受到周围的浮夸宣传的影响,一会儿去考什么会计资格证书,一会儿去考什么计算机二级,这样只会无谓地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抬高自己包括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使自己进一步丧失市场竞争力。教育培训的投入要有的放矢,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比较优势”为目的,而不是盲目的,随波逐流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独特的一面,发掘自己这种独特的一面,进而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比较优势,你就可以扭转乾坤,立于不败。没有一个人在所有方面都是杰出的,人总有擅长与不擅长的地方,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没必要为自己的短处而闷闷不乐甚至自卑,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让自己展现应有的光芒。
乔丹有必要自己修草坪吗
迈克尔·乔丹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是NBA中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一,他能跳得比其他大多数人高,投篮也比其他大多数人准。但有一个问题,乔丹修剪自己的草坪比其他任何人都快吗?更进一步说,仅仅由于他能迅速地修剪草坪,就意味着他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利用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
我们假设乔丹能用4个小时修剪完草坪。在同样的4个小时中,他能拍一部运动鞋的电视商业广告,并赚到200万美元。与他相比,住在乔丹隔壁的小伙子杰尼弗用5个小时修剪完乔丹家的草坪。在这同样的5个小时中,他可以在麦当劳店工作赚取40美元。
在这个例子中,乔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是200万美元,而杰尼弗的机会成本是40美元。乔丹在修剪草坪上有绝对优势,因为他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干完这些活;但杰尼弗在修剪草坪上有比较优势,因为他的机会成本低。
比较之下,乔丹不应该修剪草坪,而应去拍广告,他应该雇用杰尼弗去修剪草坪。只要他支付给杰尼弗的钱大于40美元而低于200万美元,双方的状况都会更好。
还有一些白领或双职工家庭会雇佣钟点工帮助自己打扫房间、做饭、洗衣等。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别人代替自己付出一些劳务呢?这些人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人们为什么选择在物品与劳务上依靠其他人?这种选择如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这是我们该学习的一种最简单的经济学。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种物品——牛肉与土豆,也只有两个人——牧牛人和种土豆的农民——他们每人都既喜欢吃牛肉,又喜欢吃土豆。如果牧牛人只能生产牛肉,而农民只能生产土豆,那么,贸易的好处是最明显的。
在一个方案中,牧牛人和农民可能选择“老死不相往来”。但在吃了几个月烤牛肉、煮牛肉、炸牛肉和烧牛肉之后,牧牛人肯定觉得自己并不怎么惬意。同样,一直吃土豆泥、炸土豆、烤土豆和用贝壳烘土豆的农民肯定也有同感。如果采取另一个方案,在牛肉和土豆之间展开贸易,这时每个人就都可以有汉堡包和炸薯条了。
当比较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企业的生产率时,经济学家通常是看“绝对优势”。当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较少,就可以说明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有绝对优势。但是,还有另一种比较方法,我们可以不比较所需要的投入,而是比较机会成本,即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由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即生产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1817年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曾经说过:“经济学中最优美的理论是比较优势。”他之所以这么讲,与他早年的一段经历有关。萨缪尔逊当学生时,一位哈佛的同学要他在所有社会科学原理中,指出一种既正确又重要的理论。萨缪尔逊这个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高材生,一下子竟被难住了,未能给出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此后30年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直到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一年即1969年,才找到了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答案。萨缪尔逊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是那些可以称作既正确又重要的社会科学原理中首屈一指的。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比另一个国家相对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说明了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的优势),仍有可能存在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即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学说要求各国选择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国际贸易,以便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它奠定了自由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使得国际分工在更大范围内展开,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而整个世界正是沿着李嘉图在近200年前指出的路实现着经济全球化。
比较优势原理说明,每种物品应该由生产这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人生产。美国人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吨食物,但日本只是1吨食物,所以,日本人在生产汽车上有比较优势。日本人应该生产多于自己使用需要的汽车,并把一些汽车出口到美国。同样,由于日本人1吨食物上的机会成本是一辆汽车,而美国人只是0.5辆汽车,所以,美国人在生产食物上有比较优势。美国人应该生产多于自己消费需要的食物,并把一些食物出口到日本。通过专业化和贸易,两国人民都可以有更多食物和更多汽车。
同一个人不可能在生产两种物品中都有比较优势。因为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另一种物品机会成本的倒数,如果一个人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高,那么,他另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必然较低。比较优势就反映了机会成本。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有其权衡和取舍。
从经济学角度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系统,要想寻求有效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发挥比较优势。企业也是如此,企业必须在优势最强的方向上创造最大的价值,以获取最大的利润。在某一方向上做成一流的企业才可能成功,世界上著名的通用、微软、沃尔玛都是很专业的企业。
了解这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对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是非常有益的。这个道理在经营商业、选择学习科目,甚至在恋爱中同样适用。如何把自己变得更加专业化,这将是你必须考虑的问题。
假如每个人都从事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事情,那么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但对于每个个人而言,在做出一个“选择”时,如果能充分认识到:你做出的这个“选择”的机会成本相对于别人做出同样的“选择”机会成本而言是较低的话,那么你做出的这个“选择”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在与别人的竞争或者合作中就可以获益。自然,我们每个人,你、我都有比较优势,所以即使你所有的能力都比别人差,但你还是有你的“比较优势”。
比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乔丹剪草坪就没有比较优势。
无论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只要坚持自己的“比较优势”,在与别人的合作和竞争中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收益。
其实,你只要始终坚持你自己的比较优势去执著地努力,你会发现你的总成本会慢慢地下降,你的“比较优势”会慢慢地变大。因为你去从事能发挥你比较优势的领域,你会对这个领域非常熟悉,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工作技能也会不断提高,从而使效率更高,你的比较优势自然就会越来越大。
“霍布斯的选择”
也许理想的人生,就是“有机会选择”。
什么是选择?可以看做一个判断和舍弃的过程,在多种可能性中找到最理想的一个,标准是效用(机会收益减掉机会成本)最大。
在作选择的时候你最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收益最大的结果也许并不是最有利的选择——如果它的风险也太大的话,比如在肯定得到1万元和只有1/10的可能得到10万元之间做出选择,你会怎么做?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霍布斯的选择”,据说这个名词来自中世纪英国一位叫霍布斯的马场老板。无论谁来买马,他都答应,但是每次他只卖最靠近门口的那匹马,不允许挑三拣四。其实,“霍布斯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
在商业竞争不发达的社会,“霍布斯的选择”很常见,随着竞争的发展,这种不可选择的现象较之过去大大减少了。可是另外的烦恼又出现了:太多的选择叫人眼花缭乱。当然,这总比没有选择要好多了,可是要从诸多选择中找到最优选择也并非易事。
如果选择只是限于买衣服、吃东西之类的小问题倒也无关紧要,可是小至人生道路的选择、企业经营战略的设定,大至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都要有一个选择最佳策略的问题。
选择不容易,所以才有在两堆稻草之间饿死的毛驴。每个人都希望有选择,而且希望做出正确选择——即使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比较好的,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呢?
明智的选择,需要清楚正确地计算成本和收益,评估风险,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选择的形成共有5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极其简单:
(1)列出所有可以采取的行动,包括不采用的行动也要列出来,而决策就是从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中选出一个来。
(2)尽可能列出每个行动的可预见后果。
(3)尽量评估每种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这一点常被忽略,因此要仔细加以讨论。
(4)试着表达你对每种结果的渴望或恐惧程度。
(5)最后把列出来的所有因素全部放在一起考量,做出合理的决策。
如果根本没办法列出选择方案或可能的结果,那么你一定得先解决这两个问题,毕竟决策的本质就是从众多选择中挑出一个最好的,其目的就是要达到最佳结果;如果你连选择方案都说不出来,更别想做出任何决策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而作选择,首先你要明确目标(知道你要做什么);然后是计算成本和收益(值得不值得做);最后才是策略选择。
最好的选择来自理性的比较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如果问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可能会说,幸福就是跟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能周游世界;还有的人会说,幸福是天天睡懒觉;一个乞丐会说,幸福就是能吃到山珍海味;一个赌徒会说,幸福是整天都打麻将;一个游戏迷会说,幸福是能自由自在地玩电子游戏……
但这些回答正确么?
如果我们有机会到幼儿园去问小朋友:“什么东西最好吃?”很多小朋友会回答:“巧克力最好吃。”如果我们拿来很多巧克力,让小朋友们吃个够,再接着问:“什么东西最好吃?”这时候小朋友们肯定不会说是巧克力,回答可能是水、瓜子或者其他东西。可见“什么最好吃”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对每个人来说,最好吃的东西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再问相类似的问题:什么最好听……什么最好看……什么最好玩?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鲁迅在他的小说《社戏》中,描写过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看社戏的故事。在舞台上,演员们不停地翻跟头,刚开始时小朋友们都觉得很精彩,但是看的时间一长,大家就觉得没有意思了。
可见,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间一长都难以为继。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味;再好玩的游戏,玩久了也会厌烦;哪怕是休息,保持某种姿势时间太长也会觉得不舒服。所以一个人要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最大满足,就要在不同的活动中进行变换。他不但要睡觉、吃饭,还要看电视、听音乐、旅游,等等。总之,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幸福,就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分配,要在不同的活动中进行选择。所以最好的选择来自理性的比较。
如果你运用“排除法”,还是无法做最后的决定,比如选到最后,选来选去,排除A也不是,排除B也不是,令人难以选择。这时候,你可以运用“比较法”。
方法很简单,你只要拿出一张纸,把两个要选择的选项分别写在两边,然后各自在这两个选择的底下,列出它们的优缺点。等你列好之后,你该选择哪一项,通常便可以一目了然了。
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将你的备选答案进行客观的比较之后,正确的选择就如拨云见日般地出现在你的眼前。
国内某著名大学的一个女生跳楼自杀,据称其在自杀之前,也曾用比较法为自己的“活着”还是“死去”作了一番选择。她生前在网上写帖子说:我在“死去”的下面写了许多好处,而在“活着”的下面却一片空白。于是,她选择了纵身跃出窗台。
众多天之骄子的自杀,引起了许多人对当今教育的一片唏嘘与反思。这些天之骄子在人生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用生与死各自的好处进行了比较再做决断,可谓有一定的理性,此为“得”。但其“失”之处在于比较的不客观:死真的能一了百了吗?活着真的没有欢乐与希望吗?事实上,死去原知万事空,活着则一切皆有可能。
造成上面这位女生的悲剧的根源,不在于其运用了“比较法”,而在于其运用“比较法”时未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与比较,结果也就谬以千里。因此,人们在运用“比较法”做选择时,一定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与比较备选答案,不要预设立场,钻入错误选择的死胡同。
收益就是你的标尺
人们在做决定之前,心里一定有一个标尺——也就是所谓的成本和收益,这个标尺用来丈量、比较和判断哪一个选择更符合自己的实际。然而,这种标尺有很多种,因此才造成了选择时的困惑。
比方说你约朋友去外面吃饭,你选择去川菜馆,因为你考虑到朋友是四川人——这时,你心里的标尺是“利他”;反过来,若你选择的标尺是“利己”——假设你是广州人——则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粤菜馆。同时,你还会面临高档与低档、坐公交车去还是打的去等一系列的选择。面对这些选择,你若不拿出一个统一的标尺,则很难做出一个决定。
到了川菜馆,朋友点了几份素菜,而你点的是高热量的蘑菇炖小鸡。朋友正在减肥,不想吃高热量的食物,素菜是他最佳的选择。你却因为整天熬夜,身体疲惫,想补充一些营养,因此对荤菜情有独钟。在点菜的问题上,朋友心中的标尺是低热量,你心中的标尺是高营养。
人们在做一个选择时,先要有成本和收益的概念。一旦这个标尺建立,就可以很明确地去判断我们选择的答案是好或不好、对或不对,而标尺判断的实际过程,是将你心中的想法一一拿出来比对被选择的答案。譬如你会考虑自己胆固醇太高、太油腻可能对健康不利,天气太热,湘菜大多又辣又烫,会不会吃得满身大汗?附近有哪几家湘菜馆?距离会不会太远?今天是周末假期,路上到处都是车子,到了餐馆有没有位子……你会对应所有的需要逐一去比较、判断。
当然,考虑因素的多寡因人而异,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注重菜色及气氛,所以拼了老命也要去高级一点的餐厅,其他距离、健康、时间成本、交通等因素就不会那么在意;有些人天生比较精打细算,一旦评估了所有的因素,可能就推翻了出去吃的决定,改成干脆在家将就吃点算了。
每个人的判断标尺不一样,很难说谁的选择一定是对的、十全十美的。个人品味及需求不同,人与人之间很难有一个共同的标尺。希腊哲学家普洛塔高勒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此话不愧为一句真理之言。
有些人常在做出一些决定前犹豫不定,就是因为心中拥有好几把“标尺”,“想吃蛋糕又怕身体太胖,不吃蛋糕又不甘心”;“星期六下午想去看电影,又想和朋友去爬山,也想和女朋友去跳舞,又想……”类似这种矛盾,相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
事实上,不管每个人心中的标尺有几把,每个人的价值标准差异有多大,每个人在做判断型模式的思考时,方法和理论其实都大同小异,只是有些人反复在更换自己的“标尺”罢了。不管我们有多少把“标尺”,无论我们有多少选择,最后只能有一个决定。
因此,了解了自己在做判断时的“标尺”,统一了自己的“标尺”,有助于我们更迅捷地下决定,不会在犹豫中浪费时间,伤透脑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标尺,当我们在比较事物、权衡利害得失时,这把标尺是判定一切的标准。
虽然我们心中的这把标尺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打造出来的,但是这把标尺有很多不合逻辑之处,甚至和现实背道而驰。所谓的现实逻辑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各项事实及定律,像是酗酒和抽烟对身体不好,却有无数烟民与酒鬼乐此不疲;违法犯纪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却不乏前仆后继的以身试法者等。
有时候,我们做决定时,除了自己是阻碍自我效益原则的因素外,外在的客观因素也是一大阻碍。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一个人下决定时所依据的标尺,竟然是用“别人的”标尺。这种做法等于是放弃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所做出来的决定,不见得是符合自身效益的。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当事人在做决定时,可能以别人、父母亲友、社会或道德的标尺来作为判断依据,如此情况下所做的决定,很难是个好决定,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也很令人怀疑。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的效益点在哪里。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形便是高考后的选填志愿,本来要选择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应该是由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选择的,然而大部分的学生却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父母的期望等因素影响而做了错误的选择。常常听到因为兴趣不合所以念得很辛苦的例子,适应力强的会继续念下去,也有人幸运地念出兴趣来了,但也有不少人浪费了宝贵的光阴。
如果当初能够以自己的兴趣为标尺,或许可以少走些冤枉路。与其花时间去适应没兴趣或不擅长的事物,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收获必定会更多,心情也会更自在开朗。不过,很多事可能要在你做了选择之后才会发现吧!
或许有人会觉得,发生这种情况也是不得已的,做决定的人有太多的苦衷和无奈,或许这种决定才是完美的决定,能够使大家皆大欢喜。这种想法可说是大错特错,就像“世上没有不死的人”一样,世上也没有“完美的决定”。记住,你永远无法同时满足众人的要求,只有符合自身效益的决定,才是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