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学》

《大学》原来就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之前并没有独立成篇,直到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始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虽然只有两千多字,但却讲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朱熹自《礼记》中取出《大学》一篇,分经一章,传十章,并且做了注。

(1)大学有三个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六个历程。知止、定、静、安、虑、得。

(3)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者的终极理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大学》的第一句话,它讲的正是儒家学者的终极理想。

儒家认为成人学习的根本有三点:

首先是要“明明德”,就是要把原本人自身所具备的善良通明的品德展现出来。虽然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品德,但它有时会被人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儒家首先倡导把蒙蔽人们的欲望除去,彰显自身光明的德行,从而光明整个社会。

其次是要“亲民”,就是要身躬力行地与周遭人相亲近,知其所难,助其所危。这是一个很广义的说法,后面我们可以知道每个儒家学者都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所谓亲民,大的是指要亲近治下的民众,小的则是指要关心周遭的每个人,无论为官还是为民,都要有为民着想、关心社会的心,这样才可以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还有一种解释把“亲”理解为“新”,即使自己无时不在善途上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他人也能像自己一样去除旧弊,不断达到新的境界。

最后是要“止于至善”,就是将明明德,亲民做到尽善尽美而不动摇。也就是达到仁、忠、孝、敬、慈、信的最高理想境界。

儒家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单纯善良,不欺互助,和谐无间。而要实现这样的大同,无疑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统称为《大学》的三纲目,是儒家希望每个儒者应该具备的人生终极目的。

互乡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