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
宫和室
宫、室早期的概念,是和后世不同的。
我国先秦时代,宫、室都是指房屋,是一般的住宅,宫和室是差不多的。但具体的侧重点不同,宫是总名,是就整所房子而言,包括外面围着的围墙。室呢,只是单指整所房子中的一个居住单位。秦汉以后,宫就不再指一般的住宅,而成为皇帝所住的皇宫、宫殿的专称了。
“房”和“屋”的区别
房,是古代宫室中供人居住的房间,位于堂之后,室之两侧,专指东房、西房,在室之东者为东房,室之西者为西房,又叫右房。东房、西房都有门与堂相通,东房后部还有阶通往后庭。到了后世,住宅内凡是居室皆可称房。
屋,本义是幄,就是指带有木架的帐幕。《说文·木部》:“楃,木帐也。”《释名·释床帐》:“幄,屋也。以帛、衣、板施之,形如屋也。”由于四面用帐幕围合起来像屋宇,所以称为“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专指帐幄。屋即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因此,房屋一般指上有屋顶,周围有墙,能防风避雨,御寒保温,供人们在其中生活的建筑物。
北京四合院
何谓“门当户对”
古代宫室的双扇大门称为“门”,内部堂、室、房之间的单扇门称为“户”。《礼记•礼器》中“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即指室户。布局上,门户是指正门、入口。
“门当”,原本是指在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户对”则是指位于门楣上方或门楣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砖雕。中国建筑学讲究对称的和谐审美原理,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而且门当、户对上要雕刻有适合主人身份的图案,“门当”和“户对”可以反映出宅第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家境,所以,“门当户对”逐渐演变成社会观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条件的成语。
堂
古代的住宅,方位一般向南。住宅的内部,可以分为堂、室、房三部分。前部分是堂,堂一般不住人,是用来行吉凶大礼的处所。堂的后面是室,室是专门住人的。室的东侧和西侧,是东房和西房。
整所住宅,常常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台基太高,这样一来,堂前就要有台阶,人进入堂房,必须先登上台阶,古人常说的“升堂”,就是指登上台阶进入堂房的意思。
上古的堂前,是没有门的。堂上的东边和西边,有两根楹柱,东西两壁的墙,叫做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分别叫做东序、西序。堂的后面有墙和室、房隔开,室、房都有户,户和堂是相通的。古人所说的户,通常指的是室的户。室户偏东,在户的西边相应的位置上,有一个窗口,叫做牖。室还有一个朝北的窗口,叫做向。东房的后部,有阶通往后庭。
古人在堂上坐的时候,通常尊贵的坐向,是室的户牖之间朝向南面的方向,所以古人常说“南面”。不过在室内的坐位,跟在堂上的坐位,又不一样,室内尊贵的坐向,是朝向东面的方向。
阁、厢、殿
古代还有阁和厢的概念。
汉代的阁、厢,指的是堂东西两侧的房子,这些房子和堂毗连平行。堂的东边和西边有墙,叫序,序外东边和西边,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夹室,东边的小夹室叫做东夹,西边的小夹室叫做西夹,东夹和西夹,这就是所谓的阁了。在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地带,叫东堂、西堂,这就是所谓的厢了。阁和厢之间设置有户,阁厢是相通的。在厢的前面,也设置有阶。
汉代的殿又指什么呢?乐府诗《鸡鸣》中说:“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诗中所说的东厢,指的就是东堂,诗中所说的殿,就是上面所说的堂屋。秦汉以前,古人叫堂不叫殿,后来汉代开始叫殿,但汉代的殿,实际上也可以指宫廷和庙宇之外的其他建筑,和后来专指宫廷和庙宇里的主要建筑不同。
台、榭、观、阙
台、榭、观、阙的概念是什么呢?
所谓台,是指高大而平坦的建筑物,一般的用途是瞭望。在台的上面有木构建筑,这个木构建筑就是榭。榭的特点,是只有楹柱没有墙壁。
在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有比较高大的建筑物,这就是观。两个观之间,有一个豁口,所以叫做阙。但观也可以指独立的建筑物,如汉代宫中的白虎观。后来,观的意义进一步扩展,道教的庙宇,也开始叫做观了。
亭
古代有一种建筑在路旁的公家房舍,可以供旅客住宿,这就是亭。建造在边境上的亭,还可以起看守烽火、防备敌人的作用。《史记》上说:“筑亭障以逐戎人。”这里的“亭”,指的就是这种军事用亭。
后来,亭的用途发生改变,变成了一种可供欣赏和休息的小型建筑物,常设在园林和风景名胜处,或者设在交通大道上。古诗上常说的长亭、短亭,就是指这种建筑物。
瓦
我国殷代时,可能还没有瓦,当时的屋顶,是用茅草盖的。
瓦的发明,据推测至迟在周初时,但当时虽然发明了瓦,却还没有广泛应用,大多数房子的屋顶,仍然是用茅草盖的。最初的瓦,据说只用在屋脊上,西周中期时,古人才开始用瓦覆盖房屋了。
战国时,制瓦业发展很快,质量也提高了。汉代时,盛行一种由吉祥的语句组成图案的瓦当,如“长乐未央”瓦当等。大概到了北魏时,出现了琉璃瓦。
砖
古人发明砖,比瓦要迟。《诗经》中说:“中唐有甓。”诗中的甓,就是砖。战国的遗址里,发现过空心砖,不过那不是筑屋用的,是用在墓中的。古人筑墙最初是用版筑技术,到了后来,才开始用砖砌墙。
版筑
《孟子》中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可见很早,古人筑墙就已经使用版筑技术了。所谓版筑,就是筑土墙时,把两块木板并列排在一起,左右相夹,使木板中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然后再在板外,用木柱把两块木板衬住,往里倒进泥土,用杵捣实,泥土凝固后,把木板、木柱拆除,一座土墙就筑好了。
版筑技术在古代应用很广,甚至流传至今。
斗拱
斗拱是我国木结构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主要的造型特征之一。在立柱和横梁的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斗拱
斗拱剖面
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起到传递梁的荷载和支撑屋檐重量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作用蜕化,成为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它构造精巧、造型美观,如盆景,似兰花,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华贵。逐渐成为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重要建筑物上有斗拱的安置,可以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我国古典建筑的精神和气质。
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被誉为“世界第一奇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春秋时的楚国修筑的长达几百里的“方城”为最早的长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分裂割据,战争频繁,为防御外敌,秦、韩、赵、魏、燕等国纷纷在边界筑起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南侵,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作为基础,修缮增筑成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长达万里的长城。秦以后的各个朝代的帝王都对长城进行了修葺和增筑,到了明代,又更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形成了如今西起嘉峪关,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辽宁一直到鸭绿江,全长一万四千七百里的防御工程。
长城由城堡、敌楼、关隘、烽火台(俗称烽隧、亭候、烽候、烟墩等)、城墙等建筑物组成。现存长城的十二个关隘中,山海关、居庸关和嘉峪关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雄关。其中,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是长城东段的一个重要关口,自古以来一直是军事上的重要关隘。居庸关则在北京昌平境内,地形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长城的另一重要隘口。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河北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由当时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赵州桥
赵州桥采用圆弧拱形式,主拱的上边两端又各加了两个小拱。桥长64米,主拱跨径37米,桥两侧靠近岸的两小拱净跨3.81米,桥中央的两个小拱净跨2.85米。此设计结构,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另一方面还减轻大拱券和地脚的载重,增加河水的泄流量,减少水流阻力,构思精巧,在世界桥梁史上是一大创举。桥面用平行而紧密并列的二十八个石券所构成,为了增加石券之间的联系紧密性,在券面上用横向的石板加了一层。在伏和券之间用若干横向的铁条把这些券拉连在一起。为了增加美感,桥券是圆周上一段60度弧线的弧形券,桥面坡度相当缓和,再在两肩上用两小券做成敞肩,这六条不同的弧线的关系处理恰到好处。桥的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与艺术的完整统一。桥两侧有雕刻精美的拦板、望板。表现了古代工匠非凡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
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始建,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基本建成,经历了五百六十年,二十四个皇帝。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4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成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壁垒森严的城堡。
故宫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物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后有御花园,为封建帝王与后妃的居住之所。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整体宏伟壮丽。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天坛正南偏东,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朝历代帝王用以祭天地和祈祷丰年的场所。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为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
天坛初名“天地坛”,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改称“天坛”。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外墙南北1650米,东西1725米,内墙南北1243米,东西1046米。围墙的平面接近正方形,但北面两角采用圆形,南面为正角,这是为了附会“天圆地方”之说而设计的。
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主要建筑分三组,在中轴线上北端为祈谷的祈年殿,南端至皇穹宇及圜丘,中央由一条360米长的高出地面的角道(通称“丹陛桥”)相连。第二重墙西门内南侧是皇帝祭前斋戒时居住的斋宫,斋宫的规模很大,有护城河、围廊和大殿。外坛为林区,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
整个天坛在艺术上最主要的成就,是表现了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圜丘、祈年殿都采用圆形蓝青色琉璃瓦,使建筑物给人一种崇高庄重的感觉。另外,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无不依据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孔
山东省曲阜市境内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著称于世。是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占地240多亩。分为前厅、中居和后院。前厅为官衙,是处理公务的场所,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居住的地方,最后一进是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及各种花卉盆景一应俱全,其中“五柏抱槐”的奇树,为世罕见。
大成殿
孔庙,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祭孔要地。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九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是我国古代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余亩。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此外,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拙政园占地78亩,由东部(归田园居)、中部(拙政园)和西部(补园)三部分组成。东部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风格疏朗明快。中部拙政园为主景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子去世后,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样式雷
“样式雷”是对清代二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世袭建筑师家族负责的。
祖籍江西永修的样式雷,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于康熙年间由江宁来到北京,到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前后七代为皇家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掌案头目人,即被世人尊为“样式雷”,也有口语“样子雷”的叫法。雷发达被认为是样式雷的鼻祖,但声誉最好、名气最大、最受朝廷赏识的应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圆明园而开始执掌样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职务的人。康熙在《畅春园记》里曾提到过一位他非常牵挂的杰出匠师,即指雷金玉。
雷氏家族的每个建筑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样进呈内廷,以供审定。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故名烫样。其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均按比例制成。雷氏家族烫样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留存于世的部分烫样现存于北京故宫。
颐和园
颐和园在北京市西北郊,颐和园原为帝王的行宫和宫苑。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40年),历时十五年竣工。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焚,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改名颐和园,作为避暑和游乐的场所。
该园建于1750年,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础,以西湖风景为蓝本,吸取江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修建成的。它是我国现存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最华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
全园面积293公顷,约5200亩,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二十余处,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三千多间,面积七万多平方米。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主要由北面的万寿山和南面昆明湖两部分构成。园内亭台楼阁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拙政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江南园林的代表,位于苏州市内东北侧,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被归隐家乡的御史王献臣买下,聘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文征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此后多次更换园主,又经多次修葺扩建,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现园面积62亩。
拙政园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池水与楼阁轩榭、山石花卉构成了一副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营造法式》
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的官方著作。北宋李诫编著,刊行于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也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营造法式》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三十四卷,前有“看样”和目录各一卷。在内容上,一是制定和采用模数制。这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模数制的文字记载。二是设计的灵活性。各种制度虽都有严格规定,但在总原则下,又有构件比例尺度的创造性。三是总结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如根据传统木构架结构,规定凡柱都有“侧角”及柱“升起”,增加构架的稳定性。四是装饰与结构的统一,该书在规定斗、梁、拱等构件结构大小的同时,也规定了它们的艺术加工方法。
《营造法式》揭示了北宋统治者的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所使用方法,该书对于古建筑研究,考察宋及以后的建筑形制、工程装修做法、当时的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