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闻摄影用光
摄影的记录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光线对景物进行描写的过程。光线是摄影创作过程中进行艺术造型的表现手段之一。
光的变化影响着影像造型,如线条、层次、物体的结构、影调与色调的变化,以及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都将随着用光的不同而改变。所以,首先要了解光的特性,对光进行有效的控制。新闻记者要想拍好每一张新闻照片,也必须会用光、用好光。
一、光与影的魅力
摄影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光线”。没有光则没有影,犹如人在漆黑一片的夜里一样,伸手不见五指,可以说没有光也就没有了视觉。由此得出光与影之间的关系是:光是影的前提,影是光的产物。
摄影的记录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光线对景物进行描写的过程。光线是摄影创作过程中进行艺术造型的表现手段之一。人们常把光线比作摄影艺术的“语言”,光影则是用“语言”进行描写的造型形象。同一物体,在不同光线或不同角度的照射下,所呈现出来的影像美感和质感也是不同的。任何一点光的变化,都将导致影的变化,画面效果也必将随之改变。
在新闻摄影拍摄过程中,用光是拍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光的变化影响着影像造型,如线条、层次、物体的结构、影调与色调的变化,以及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都将随着用光的不同而改变。所以,首先要了解光的特性,对光进行有效的控制。新闻记者要想拍好每一张新闻照片,也必须会用光、用好光。
光的特性就是:照明被摄对象、传递被摄对象信息、决定画面气氛、形成明暗对比。
光的性质按光源可分为自然光(太阳光)和人造光(灯光),不管什么类型的光源都有强、弱之分,总称为照度。
二、控制光的三个方法
1.了解光的方向与角度
光的方向在摄影中主要是指主光照射的方向。户外自然光的主光源是太阳,而充分利用户外摄影的黄金时刻和最佳时刻是控制、利用光照效果的根本途径,如早上日出或傍晚日落等时刻。
光的方向从理论上讲,基本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四大类。
从光线照射的角度来说,也有高、平、低三种情况。
2.了解光的强度
自然光的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早、中、晚各不相同,一年四季也不一样,同样南北方的日照长度与强度也是不一样的。在拍摄纪实人物或生活照片时,要注重对光线强弱的掌握。假如是在室内拍摄,除了合理运用主光源外,还要善于运用辅助光进行补偿,可加用反光板、柔光箱或闪光灯作为辅助光的工具。对光的强度的运用要根据实际拍摄中的需要,灵活掌握。
3.了解光线集中与分散的原理
傍晚或早晨的光线能在被摄主体上产生轮廓光,这种光集中又直接,明暗界线分明,对比强烈,过渡色调极少,能鲜明地勾勒出被摄主体的造型轮廓线条,产生超乎寻常的视觉效果,因此被称为“硬性光”。
反之,主光没有集中聚集在一个点上,而是在被摄主体周围淡淡地分散,影调和色调对比不明显,充满了柔和的氛围,如阴天、雨天、薄雾天气等,这种光源能细致地表现物体的表面质感,因此被称为“散射光”。
三、摄影用光的分类
光的方向从理论上讲,基本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四大类。
1.顺光
使被摄对象能均匀受光,没有阴影,也能表现被摄对象的细节层次,色彩还原好,但缺乏立体感。(图3-1、图3-2、图3-3)
图3-1 汕头老城区。顺光。谢琳摄。
图3-2 贵州地戏。顺光。谢琳摄。
图3-3 贵州百家饭。顺光。17-35mm,反转片。谢琳摄。
位置:光线与相机平行。
2.侧光
侧光包括:90°完全侧光、45°前侧光、45°后侧光。
侧光能表现出被摄主体的立体感,也能用阴影衬托出其受光的亮面,从而显示出深度感。(图3-4和图3-5)
图3-4 新疆伊犁老人。侧光。谢琳摄。
图3-5 学生模特。侧光。谢琳摄。
位置:光线从被摄主体左侧面或右侧面射入。
3.逆光
能勾勒出物体的轮廓,使物体与背景分离开来,有利于增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和画面的构图安排,从而显示出强烈的立体感和质感,是一种生动的造型光。(图3-6、图3-7、图3-8)
图3-6 学生模特。逆光。谢琳摄。
图3-7 节日。逆光。35-350mm,反转片。谢琳摄。
图3-8 黑龙江漠河冰雪汽车拉力赛。逆光。谢琳摄。
位置:从相机正对面的方向投射过来的光线称为逆光;从侧逆方向投射过来的光线叫做侧逆光。
运用侧逆光拍摄时容易产生眩光。
4.顶光
顶光是从头顶上方垂直射下的光源。这种光源一般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出现,在人像摄影中一般用得极少。这种垂直射下的光在人的脸上,如额头、眼窝、鼻子两侧以及下巴会产生阴影,缺乏质感,影响对细节的刻画,不利于表现人物脸部的神态,通常在追求特别效果时运用。(图3-9和图3-10)
图3-9 漠河黑山木材厂纪实。顶光。谢琳摄。
图3-10 新疆草原。顶光。 17-35mm,反转片。谢琳摄。
练习思考题
1.练习用室外顺光拍摄人物、景物、静物等。
2.练习用室外侧光拍摄人物、景物、静物等。
3.练习用室外侧逆光拍摄人物、景物、静物等。
4.练习用室外逆光拍摄人物、景物、静物等。
5.练习用室内灯光拍摄人物、静物等。
6.观察顶光对人物和景物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