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人际交往中要能看懂别人的内心(2)

例如:你与同事讨论你的新营销构想,他说自己觉得你的想法很棒,但你不确定他是否真的这样认为,又或者认为他有更好的主意,只不过不想告诉你,怕被你抢了风头。那么,你可以说:“你喜欢,那真是太好了!不过我现在担心的是经理们能否‘爱’上这个构想,不如你再给我点儿建议吧,以你丰富的经验再加上我的完美理论,应该就万无一失了。到时候,我们这个二人组合肯定会‘走红’哦!”相信,你会得到很好的建议。

有了这些技巧,你还会觉得别人那“珠玑诤言”后面的真相那么扑朔迷离、难以看清吗?

因此,人际交往中要看懂别人的内心,可以先认可对方的观点,即使你知道那未必是真实的,与对方站到同一战线上,以消除对方的心理防御和心理疑虑,然后再技巧性地提问、阐述,让对方防不胜防地道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将“珠玑诤言”后面的真相全盘托出。

人情世故小贴士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想法往往单纯,因为自己单纯,所以也认为别人同样单纯。因而往往会把别人的话当真。尤其是表面听起来是赞美的话,更容易让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轻信甚至飘飘然。其实,很多时候赞美未必就是认可,夸奖也不完全等于肯定。所谓言外亦有意,“珠玑诤言”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秘密,你不能仅从它的表面来判断,而应深入分析,如此方能读懂人心。

听其言而知其心

在语言学界有一个公认的理论,那就是:语言是人类最有效的交际工具。显然,这得益于语言表达精妙的效果。一个人说话,不论是直白地说,还是迂回婉转地说,都能有效地表达其内心的想法。虽然说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也能有效地传情达意,但是,最有效的表达方式还是语言,即说话。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若想看懂别人的内心,就要先学会听懂别人的语言,即要学会听其言,然后观其心。即使对方把话说得很迂回,也要学会从他的话中发现他的真实想法。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或者不谙人情世故的职场新人来说,要想看懂对方的内心,更要巧用这一点。

虽然说,不懂、不知道会问是好事,但有的时候,别人不便直白地告诉你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根本不愿意告诉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当你问及某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巧用语言来应付,这时候,能否“察言”,能否读懂对方的真实意思就至关重要了。假如能充分将各种条件运用起来,做到“听其言而观其心”,就能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进而让自己少吃亏或不吃亏,甚至能让自己从中获益。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样更能赢得他人的喜爱。

例如,进入职场后,领导可能喜欢“口是心非”,但不论他说得多么含蓄,你都能明白他心里的真实意思,进而把事办好,那你必然会比其他员工更得老板的心,更受老板赏识。特别是在某些重要场合,比如公开的大型会议上,老板可能不便于直接说出自己的真实意思来,但你依然能通过观察他的语言了解他的内心真意,进而按照他的意愿去办事,这样的你还怕得不到老板的喜爱吗?而这不正是“察言观心”所产生的效果吗?

其实,不仅是在工作的时候要注意观察领导、老板的语言,在平常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也要如此,这样才能读懂对方的内心,进而帮助自己处理好人际关系。那么,对于那些尚不了解和熟知社会交际真相的人来说,如何才能做到“听其言而观其心”呢?

人们常说“言未出而意已生”,也就是说,人说话的时候,其语气、语调、语速、音量中都蕴涵着说话人丰富的心理密码,关键是看你能否读懂,会解读这些密码,如果你读得懂,那就能知道对方心中所想。对此,以下为大家提供一些常用的解读人语言中所蕴涵的心理密码的技巧:

一、一开始说话就清喉咙的人多半感到紧张或不安。

二、在说话时,不断清喉咙且声调有变化,表明说话人心存某种焦虑。

三、有意清喉咙引起他人注意则是一种警告,是内心不满的一种表现。

四、内心不诚实的人,由于心虚,说话多支支吾吾。

五、“卑鄙乖张”、“心怀鬼胎”的人,声音会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六、有叛逆企图的人说话时多带几分愧色,其说话内容看似多为你考虑,其语气比平常更显得过于殷勤、温和。

七、内心过于兴奋的人,说话时就容易有言语过激之声,常常语速过快、语调过高、声音过大等。

八、内心平静的人说话也心平气和。

九、心内清顺畅达的人,声音清亮、语调平和。

十、浮躁的人喋喋不休。

十一、心有疑虑、拿不定主意的人说话总是模棱两可,不会直面问题。

十二、善良温和的人通常说话不多。

十三、内心柔和、平静的人,语气亲和、语调平柔、语速和缓。

此外,心理学家还指出,越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说话人的语言中流露出的心理信息就越多、越直观、越纯粹、越容易让人捕捉。因此,在听其言的时候,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若想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对方的“真心”,不妨做一个懂得“察言”的人。如此一来,才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别人一句话就把你打发或把你骗得团团转,甚至一直把你蒙在鼓里的黄毛丫头或黄毛小子。

人情世故小贴士

心之声由言出,听人说话,不能只听表面意思,还要听出其言外之意,以便了解其真意。即使一个人说出来的话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也能体现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所以,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融入社会,首先要学会读懂人心,而要读懂人心,则须先读懂人言。

精通“坐姿识人法”

生活中,坐,是每个人几乎都会有的一种姿态,但是,坐在椅子上的姿势,也因人心理状态的不同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坐法。有的人会全身猛然地坐下,有的人则慢慢坐下,也有些人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前部,还有些人将身体深深沉下似的坐着,这些行为无不坦白地“说”出了各人的心理状态。

人际交往中,若想看懂别人的内心,这个秘密法宝是必须掌握的。假如能通过坐姿看懂别人的内心,那就能帮助自己在交际中“对症下药”,让自己赢得别人的好感、喜欢,进而让自己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22岁以前,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情有可原。22岁以后,如果你依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就很危险了。因为22岁以后,你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要想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出奇制胜,首先就要看懂他人的内心,“坐姿识人法”便可以帮助你更为准确地读懂人心,因为肢体语言是最诚实的语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坐姿到底会透露人们的哪些心理。

据心理学说,心里挫败的人往往会瘫坐在座位上;想要引起他人重视的人通常会坐得笔直而合规矩,并且会挑选引人注意的座位就坐;和自己有好感的人坐得近一些;和自己讨厌的人坐得远一些……不难看出,如果对一个人坐的位置、姿态等进行标记、分析,或多或少都能了解其内心,简直就像画出了一张“人心地图”。更为具体地说就是:

1.座位的物理距离反映着人的心理距离

座位的物理距离的大小,可以表示个体对人或事物的亲疏程度、接受程度。比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往往会选远离人群、比较僻静的角落的座位来入座,而且他们必然会尽可能地靠近对方。显然,之所以远离人群是因为他们不想被他人打扰,想共享二人时光;而他们之所以会贴近对方入座,并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而是亲密、非常喜爱对方的一种表现。

又如,开会时,坐得比较靠前的人大都具有积极参与的心理,他们对会议比较重视、对会议内容比较感兴趣、想参加讨论;而坐在角落或者后面的人往往有应付、敷衍的心理,他们在内心对会议持否定态度、对会议内容也不感兴趣。

因此,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和你坐在一起,或者总是坐得离你很远,那很可能是对方不喜欢你,显然,这对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这时候,你首先要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假如自己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那就说明,这个人根本就不愿意与你深交,对于这样的人,可能再费力也无济于事,所以不必去做无用功。

而如果有人总是与你坐得很近,显然,这能充分地体现对方对你有好感。那么这样的人可能是很投缘很值得深交的人。但是,这时候也不能被对方的好感冲昏了头,要及时发现对方的动机。如果你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女孩,对于男人的这种靠近更要有所提防。

2.座位的方向意味深长

座位方向的不同反映的心理状态也不同:对方如果选择在你对面的座位,那么说明对方跟你仍有隔阂、对你还有戒备;当对方主动选择你身旁的座位时,说明他已经从心里接受了你。

因此,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及时判定对方的心意,不妨适时观察对方的坐姿。如果他总是坐在你的对面,而你却希望打动对方,让对方打心底接受你,那就不妨再努把力,比如做能让对方感动的事,证明你的真情实意,尽快让对方接受你。

3.深坐与浅坐具有不同的心理

对于人类来说,立姿是最适合活动的一般状态,因此,浅坐是为了在情况有变时立刻采取行动,是心理紧张、处于戒备中的体现;而深坐则是想要更好地休息时采取的一种姿势,采取这种坐姿的人通常比较悠闲,没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要么比较懒惰、心理疲软,要么成竹在胸、从容镇定。

那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工作中与重要客户洽谈的时候,要学会观察对方坐姿的深浅,进而判断对方的合作诚意。这样一来,就能帮助你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促成合作,或结束不理想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