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生真味,全在内心(1)
很多时候,人生快乐不快乐,能否有所建树,不是客观世界所能决定的,不是他人所能左右的,也不是个人自己的身体说了算的。同样,对生命的深浅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自己的内心。人们常说,态度决定成败,心态决定一切等,是强调心在个人人生中的重要性。因此,漫漫人生路上,要品尝真味人生,我们应当如弘一大师那样,管好自己的心。
内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禅宗的第一件著名公案是和莲花有关的。据说释迦牟尼成佛的时候,他只是闭着眼睛,周围的莲花竟然全开了。
梵天的天王供养佛天花,然后把自己的身体布施成佛的座位,据此,有梵天的天王让佛在他身上现身的说法。大家都等着佛开口讲话,但是这次,佛只是轻轻地捏了一枝花放在手里,一句话不说。大家都莫名其妙,平时听佛讲法听上瘾了,这次佛居然不说话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就在众人都迷惑不解的时候,佛的侍者迦叶静静地微笑了一下。所谓“拈花微笑”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因此,历来佛教和莲花有不解之缘,释迦牟尼被称为“莲花王子”,故而把莲花盛开比作最值得喜悦的事情。
但是像禅宗这样,真的能让现实中的荷开出花来,怕是不可能的,就算真的悟道很深,必然也不会实现。所以说,我们这里的“处处莲花开”的所指与禅宗的是不同的。
所谓“内心清净,处处莲花开”,指的是把一切烦恼放下,把一切俗事看开,这样你的内心将变得明朗、清净,因此你将“得福”,得乐。
佛教里说,“业由心造”,因此人遭受的痛苦根本上来自于他的想法。佛理认为,世界就像梦境和幻影,喜怒哀乐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替,人在其中不能自拔,这就是“无常”。人生在世,经历的不公平的事情有很多,若心内由此郁积不平之气,必然会影响自己对其他事情的看法,阻碍“善缘”的运行。不如暂时忘记它,多留意好的事情。
有个故事说,一个小女孩对着窗外泪水涟涟,因为她看见楼下一个叔叔正在掩埋死去的小狗。他爸爸把她带到另一个窗户,小女孩立刻转忧为喜,原来,窗外是油菜花盛开的田野。
可见,就算遭遇再悲伤的事情,也要知道,世上还有很多很多让你由衷快乐的事情。因此,与其沉溺在悲伤中,不如换个角度,多看看让自己快乐的事物。
有位智者曾叹息道:“哎!人哪!有时候他非常理智,有时候又好像迷失了大道。童年的时候他不高兴,每天盼着快快成熟;成熟了他又不高兴,总爱回顾童年时代的美好;没有财富的时候,他不顾健康去赢得财富;等到有了钱,却又不得不丢掉财富来换取健康;在他活着的时候,好像自己永远不会死去,在他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好像从来没有活过!”
智者请求菩萨给他指航。菩萨对他说,在佛教看来,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过程,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他给了智者一本厚厚的书,上面写着一行字:“你不可能取悦所有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把无常看做永恒,把微小看做庞大,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因此,诚如菩萨建议智者要知道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一样,我们也应当要做希望中的自己。所以,当痛苦来袭的时候,究竟是要做一个新时代的“林妹妹”,还是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都完全取决于自己。尽管我们无法做一个人人都爱的橘子,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自己喜爱的自己。
要知道,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不快乐,只是因为内心不清净,想得太多,把自己看得太重,以为自己的分量无人可取代。殊不知,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离开而静止:花还是在该开的时候开,太阳还是在该升起的时候升起。
因此,人生于世,要品味人生的真味,走出悲痛,获得生活的真乐,就应当给自己的心洗洗澡,做一个内心清净的人,这样,才能如禅宗一样,让自己的生活处处都有盛开的莲花,美得一抹无邪。
对此,弘一大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绝好的榜样。他出家之后,再不以世事为牵挂,将出家看做“已死”。
后来,大师在庆福寺居住的时候,只要有家信来,他都托人在信后批写“该本人业已他往”,一律原信退回。弟子问他为什么不一封封拆开看看?就算不回信也无妨,何苦要原信退回?大师回答道:“既经出家,便应做已死想;倘为拆阅,见家中有吉庆事,恐萌爱心;有不祥事,易引挂怀。不若退还为得也。”
看似决绝,实则是在为自己的内心洗澡,以便能让自己的内心清净下来。最后他真的做到了,自此背着“抛弃妻子”的骂名闭关研律,一心修佛。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佛学上有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造诣,才能成为民国佛家的一代大师。所谓“处处莲花开”,在他出家后的生活中,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古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其中的妙处,与“内心清净,处处莲花开”是不谋而合的。人生于世,我们当有一颗清净的心,才能闻得扑鼻的花香。否则,只能深陷于痛苦的沼泽中不可自拔,那么这样的人生,必然也无真味可言。
养生,关键在养心
从古到今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哲学家多高寿,诗人多早夭。无论是盛世,还是那些艰难的历史时刻都是如此。这种现象和个人的贫富无关,和个人的家庭出身无关。
其实说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哲学,诗人也不例外,只是这种哲学天生与“寿命”抵牾。哲学家重在“厚积薄发”、后发制人,因此不容易少年得志,越到后面越是吃香。诗人像是春季的花,短暂而蓬勃;哲学家像是秋季的果实,随着岁月的积淀而成熟,散发馥郁香醇。
由此看来,人的寿命的高低与个人的内心所向是有极大的关系的。可见,人生于世,提倡养生,除了养身以外,还应当养心。自古以来,人们更为器重的是身体的健康,直到心理学日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注意心理健康,并提倡身心俱全的健康。
试想,若是一个人光有一个健康的身躯,而内心却病入膏肓,他何谈拥有人生至乐呢?所谓“心病”、“病由心生”等,无不强调内心健康的重要性。可见,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一个真正能体味到人生真味的人,除了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应当有一颗健康的心。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快不快乐,很多时候,完全取决于内心。内心要是快乐,就算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也能笑得酣畅;反之,家财万贯,也不过是一种摆设罢了。
在解释李叔同出家的缘由的时候,丰子恺曾把人的意识划分为三个境界,或是“三层楼”。第一层楼是物质和人伦的满意,也就是普通人奋斗的归宿;第二层楼是才艺和自我实现,就是所谓知识分子一类人的理想结局;第三层楼是精神和宗教归属的需要,这种人生命的欲望最强。有的人情愿一辈子待在“第一层楼”,有的人终身流连于“第二层楼”,有的人觉得“底下两层楼”都不满意,直奔“第三层楼”而去。
李叔同就是那个直奔“第三层楼”的人。众所周知,李叔同年轻的时候患有神经衰弱症,说到底,这是由心病而引发的精神疾病。夏丏尊告诉他“断食”可以疗治,建议他不妨试试。他听后,立即前往大慈山虎跑寺“断食”。十七天后,李叔同的病情逐渐好转。但在治病的时候,他发现,佛能让他内心轻松舒畅,能让他从众多悲苦中解脱出来,获得无尽的快乐。因此,他最终打定主意要出家。
可见,使得李叔同出家的,是他“心”之所需。
所以说,养生,关键在养心。养生是为健康,养心是为心的满意。内心为外物所驱的人不会快乐,外物为内心所役使的人才是既健康又快乐的人。
当代社会许多人热衷于酒场宴席,餐餐山珍海味,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患,还有许多人为生计劳累奔波,为权位钩心斗角,心力交瘁,最后一查,得了癌症。这实在是让人痛心的事,而自己回想起来,后悔都晚了。因此,生活中,我们应当引以为鉴。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当要求自己做一个内心健康而又快乐的人。
《晚晴集》里摘有《佛遗教经》里的句子:“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欲望少一点,心境就会更加坦然,没有什么忧虑和害怕的了,遇到事情都很圆满,没有多少遗憾和不足。所以,养心的关键,在于清扫内心的欲念。不求“无欲无求”,但求“清心寡欲”,这样一来,我们的内心才有空间盛装美好的事物和让自己获得人生真乐的事物。
除此之外,养心还应当多与自然界接触,要知道,树木、空气、阳光、雨露、和风……它们都是能让人挣脱尘世的樊笼,让人心旷神怡的事物。多和朋友聚聚,多和家人聊聊天,多读读有益身心的读物,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等,悦己悦人,也不失为养心的好方式。
总之,人生中,体味人生真味,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做保障,更需要一颗健康快乐的心为依托。漫漫人生路上,切不可不知,养生,关键在养心。
心中无嗔便是净土
《晚晴集》里摘有《诸法集要经》里的句子:“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人这一辈子像一瞬的闪电那样短暂,就像乾闼婆城(佛经里讲的一座空虚之城),为什么要对别人生那么久的怨恨呢?
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古贤言:“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可见“嗔”的厉害。
“嗔”为佛教中所称“三毒”之一,简而言之就是对“讨厌”的偏执。哪里来的“讨厌”?既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又来源于客观世界。
现实生活中,背离之事在所难免。对此,老年人因为对世事盛衰之道看得多,往往能看得开,而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来说,要看开是不容易的,因而容易责怪这责怪那,甚至怨天尤人。
比如,家境不好的男孩会想,为什么我家没有他家有钱?要是我也有十万八万说不定那个女孩就是我老婆了!于是嫌爸爸怨妈妈,有事没事便对他们大发脾气。而家境较好的男孩会想,为什么我只能考上三流本科还是靠走后门?要是我也能有像(他)那样的成绩说不定班花就是我女朋友了!于是,成天埋怨父母没把自己生聪明点,最后索性沉沦,完全沦为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
这样的“嗔”,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当然,更多的还是个人主观上的原因,也就是由个人内心的想法所造成的。生活中,人们的“嗔”多是这样的来源。显然,带着这样的“嗔”的人,是不会快乐的,所谓“人生真味”,是他们一生遥望的彼岸花。因此,要品味人生真乐,体味人生真味,我们就应当做一个心中无嗔的人。
要知道,“嗔”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心态,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那些说话嘴里带火,擦稍抹边伤害人的人,一看就是被“嗔”毒所害的人。这种人做事最容易不定,最容易偏激,最容易伤人,最容易得罪人,还自以为是。
对待“嗔”,弘一大师比较推崇印光大师的一句话:“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了解大师的人,都清楚他的为人。一生中,他的心中是少有“嗔”的,尤其是出家后,已然达到了无“嗔”的地步。比如,面对权高位重的来访者,他也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而放弃自己修行的原则,他依然是不见的。但是,每当听闻别人因此事责备他的时候,他并不发怒,也不辩驳,只是由他。
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师自他出家开始,便不为尘世诸事烦扰,一心修佛。若是心中总有牵挂,充满“嗔”,必然难得修成正果。所以,心中无“嗔”不仅能让自己静心,进而体味人生真味,如与人为善的快乐,还能精心钻研自己所关注的东西,并且最终有所建树。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化解“嗔”毒,让自己做一个心中无嗔,内心干净的人呢?在佛教里,主要有三个方法,即戒,定,慧。
所谓“戒”指的是树立做事的原则,遵戒律,不乱来,不为所欲为。所谓“定”指的是要有根据,有目标。而所谓“慧”指的是要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规律,化为智慧,才会有正确的判断。
而这,也正是大师在修持中所坚持的方法。人生中,要戒“嗔”,我们不妨向大师学习,坚持戒、定和慧这三种方法,剔除心中的“嗔”,做一个内心干净的人,为自己的成功人生培育更多的心灵净土。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走到无“嗔”,而社会上,也总有那么些人“怙恶不悛”。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不“嗔”别人,但是却无法要求别人不“嗔”自己。那么,如果受到别人的“嗔”该怎么办呢?弘一大师对此有言: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辱。
狗咬人,因为狗就是狗;人咬狗,你不觉得这个人太“卑躬屈膝”了吗?不怀好意的人用“嗔”钓你,你若是与之强争,便显得太看得起他了,以“聋”字止谤,实在是最好的选择。唐朝骆宾王有诗云:“露重飞难进,风高响易沉。”埋怨什么呢?净土在心里,索性不进,不响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