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说话心理操控术:语言与心理的亲密关系(1)
语言和心理的关系是微妙而复杂的,人的心声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也可以借助语言来掩饰。至于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说话的人是什么个性、有什么意图,都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看起来似乎很难,但也并不是全无章法可循,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内容、肢体语言、语速语调、口头语等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暗藏的心理玄机。
1.说话的声音反映个性
言为心声,声如其人,语言与心理有着亲密的关系,而声音正是这种关系的外化。一个人的个性如何,是可以通过其说话声音反映出来的。不信的话,可以仔细研究一下自己的发声习惯或家人亲友的说话声音,看看是否能印证“声如其人”这条奇妙定律。
1.说话声音急促、语速很快的人通常性子很急,为人一般很热心,非常重视朋友间的友谊。其做事速度和说话速度成正比,属于雷厉风行的类型。这种人大多记忆力不会特别好,对于烦恼的事更是很快就会忘记,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是个乐观主义者。和这种人相处通常会比较轻松。
2.说话声音沉稳温和的人通常个性比较压抑。他们通常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这种人通常较有主见,对人、对事、对物有自己的看法,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他们一般比较独立,是“靠山山倒,靠人人倒,靠自己最好”处世哲学的坚决拥护者和执行者。所以,别看他们表面一派温和,但想通过言谈说服这种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说话声音沙哑的人通常属于强硬派。他们的个性一般比较强烈,甚至比较固执。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品位,除非他们自己愿意,否则不会轻易改变。同时这种人虽然固执且特立独行,但他们的思维却是非常活跃的,创意总是能领先别人一步。如果单从穿着打扮上来说,他们的每次出现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基本上属于“潮人”一族。
4.说话声音嗲声嗲气的人通常依赖心比较强。他们基本属于“天塌下来有高个子人去顶”的一种人。这种人比较喜欢群体生活,享受热闹的感觉,害怕孤独。虽然依赖心较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但却也是个能说会道的社交高手。所以,尽管他们习惯依赖别人,但是听到他们嗲嗲的声音,别人也是很愿意效劳的。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是诸多先天和后天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说话的声音伴随着一个人个性的成长而逐渐明朗化,也越来越清晰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声音去了解一个人的个性,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彰显自我的个性。就如每件商品都有商标一样,让声音成为展现自我个性的独特“商标”,让人们听到这个声音就想起这个人,这便是对声音标志的成功运用。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口头语是“很乐意”,这句话谁都会说,很多人都说,但是只有从罗斯福嘴里说出来时最有魔力,那正是因为他独特的声音。每当他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对美国民众讲这句话的时候,必定会引来民众最兴奋不已的呼声,这就是声音的魅力。
当今社会也是一样,要让别人对自己印象深刻,个性的声音同样是一个最有利的传达方式。例如,能在美女如云的演艺圈脱颖而出的台湾第一名模林志玲,就是以她嗲嗲的声音作为最主要的标志的,嗲就是她的商标。她就是能让你记住,无论你喜不喜欢。同样,杨坤和阿杜等歌手也是以沙哑的嗓音形成自己的特色,受到歌迷的追捧而走红歌坛的。
声音虽然只是一个媒介,但是它所传达的信息却是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人的个性可以通过声音来反映,个性的声音同样让人铭记。你可以通过声音来了解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声音树立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这就是语言与心理的玄妙关系。仔细聆听身边每一个人的说话声音,通过声音你可以了解一个人,也让别人认识你。这不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也是你掌握别人心理、展现真我个性的一门艺术与技巧。
2.肢体语言反映的真实心理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沟通,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姿势、仪态、位置以及同他人距离的远近等方式,而非面对面的交谈进行的。确切地说,65%以上的人际交流,都是以非语言方式,即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人类的肢体语言表达多为下意识的,是心理的真实反映,尽管有时它可能未能引起众人的特别关注,但事实上它的确在无声中传递了比有声语言更多的信息。另外,肢体语言还有一个有声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较高的真实性。“口是心非”的人不少,但是能够做到“身是心非”的人却不多。
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往往并不会通过直接的言谈表达出来,但是谈话时不经意的小动作却能助你发现其中端倪。现在就来看看谈话时坐在你对面的人是怎样表现的吧,很快你就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有一说一”了。
1.一只手撑着脸颊。谈话时很多人会用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反映的信号往往是他没有办法专心听你讲话,他是用撑住自己脸颊的动作来控制自己,并且希望这个话题能快点结束;又或是他自己想要发言,因为你的谈话已经让他觉得不耐烦了。谈话时喜欢撑下巴的人,往往思想比较懒散,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兴趣,也不关心。所以你最好不要拿一些无聊的话题来烦他。在交谈中,如果谈话对象撑起了脸颊,这时你最好识相一点赶快结束这个话题,或者换个让他感兴趣的话题。
2.手不停地抚摸下巴。这种人比较喜欢思考,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陷入沉思状态是常有的事情。很多时候他并没有在听你讲话。不信的话就在他下次摸下巴的时候直接问他你刚刚讲了什么,他十有八九是回答不上来的。当然,这种人虽然喜欢思考,但思考的内容却和算计无关,他只是比较喜欢胡思乱想而已,而且性格通常也比较敏感。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无害,但是因为个性比较敏感,所以在与这类人交往时要尽量少说一些带有暗示性的话语,以防他们胡乱猜疑。
3.不停地揉搓耳朵。这种人的性格通常不属于安静型,他自己喜欢的是做发言者,而不是做听众。揉耳朵传达的是他潜意识里对你的话很不耐烦,他试图通过做什么来控制自己这种情绪的外漏,但这个动作却恰恰反映了他的真实心理。所以在这个时候,你最好停下来询问一下对方的意见,否则你说的话很可能他一句也没听进去,那你的口舌就算是白费了。
4.大拇指托下巴,其他手指遮住嘴巴或鼻子。如果在谈话中看到这个动作,对方的潜意识里很可能是在传达一种与你论调相左的观点。他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只是不想泼你冷水。他用这个动作是潜意识当中为了防止自己说漏嘴的防范姿势。当然这个姿势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听你讲话时做,一种是在自己发言时做。如果对方在听你讲话时做了这个动作,表示他不同意你的观点,这时你的观点最好有所保留;如果这个动作是在对方自己发言时做的,那就说明他极有可能是在撒谎,他试图用这个动作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
5.不时用手摸鼻子。这通常是发言者在撒谎的信号。人在撒谎时,潜意识当中都会不安,这种不安会影响身体的生理系统,说谎会让体内多余的血液瞬间集中到脸上,从而使鼻子当中的海绵体结构膨胀出几毫米。这时说谎者就会感觉到鼻子不是很舒服,于是就会下意识地去触摸它。所以,一个人在撒谎时摸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鼻子,这可不单纯是因为听了那个说谎会让人鼻子变长的童话引起的心理暗示。
6.视线方向和手指方向不一致。一个人如果在说话时自己眼睛所看的视线方向和手指指向的方向不一致,说明这时的他极有可能是在捏造事实。他这时的发言是言不由衷的,从而导致肢体的反应不协调,无法保持同一步调。如果发现你的谈话对象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对他所说的话的可信度最好持保留态度。
7.回答与提问之间的时差。回答与提问之间的时差反映一个人对问题的思考时间和程度,心理学上称为反应潜伏期。一般情况下反应潜伏期越长,说明回答者对真相越有所隐瞒。回答者是在拖延时间,找借口为自己掩饰。当然反应潜伏期的时间如果太短,回答得太快,说明这段发言是提前早就准备好的,这种事先准备好的发言,一旦碰到机会就会迫不及待地说出来,而且往往是完整详细、听不出漏洞的。相反,如果是实话,则通常需要在细节上有所修正。因此,看一个人回答和提问之间的时差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判断其语言的真实性。
8.摸脖子、频眨眼、舔嘴唇。这些强迫性动作反映出发言者对自己所发言论的不自信,不自信的发言往往会让人从潜意识里希望借助小动作来掩饰这种不自信。面对这样的发言者,一方面对他所说的话的可信度要采取保留态度,另一方面还要给他相对轻松的发言环境,使对方消除紧张和疑虑。
反映真实心理的小动作还有很多:一边嘴角上扬表示轻视、看不起;无意中伸出中指时,表示对问题抵触或敌视;倒退一步或交叉双臂是对自己的话没有信心,是一种防卫和撤退的姿势;下意识抚摸自己的手是为了自我安慰、打消疑虑等。
肢体语言传递信息的效果有时要比有声语言更加强烈,更不能让人忽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肢体语言体现的是人的下意识,这个人自己也很难控制。因此,人在说话时不经意表现出的小动作,或多或少都会反映自己的真实心理。在与人交往时,我们要学会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也许我们并不能通过这些动作将他们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但是至少可以通过这些动作发现他们的真实心理,从而根据对方的心理需求,判断话题的方向和真实性,把握自己说话的分寸。
3.从口头语探秘对方心理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这样的口头语,如“嗯嗯”、“讨厌”、“烦死了”、“真没劲”、“对对对”等。口头语是一个人的某个习惯的表达方式,这些口头语有的谦虚委婉、有的傲慢主观、有的激进焦躁,总之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个人特色。因而也就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变化。
口头语反映的是人的内心对某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对外界信息经过心理加工后的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在出现一些类似的情境时便会脱口而出。口头语是人的一种下意识的心理表现,它不仅反映了使用者当时的情绪和心态,同时其个性和心理倾向也能从中看出端倪。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喜欢运用的一些口头语。
1.喜欢使用“应该、一定、必须”的人。这种人通常都非常自信,他们一般为人冷静,做事理智。他们相信自己所说的话,也相信这些话会被别人认同,相信自己能够说服对方。很多担任领导工作的人容易产生这样的口头语,很多时候这些口头语反映出他们的做事风格和潜意识的主导作用。
2.习惯说“老实说、说真的、不骗你”的人。这种人往往害怕别人会误解自己,他们的内心往往有急躁不安的成分。对于别人对自己所发表言论的评价十分在意,希望得到听者的信赖和认可,所以才会一再用“不骗你”来强调其所说事件的真实性。
3.常常把“可能、或许、大概”挂在嘴边的人。这种人的自我防卫意识非常强,他们不会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他们用有所保留和留有余地的语气为自己准备好退路,不把话说得绝对,采取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这种人待人处世一般都很冷静,人际关系一般也都会不错。
4.总是以“听说、听人讲、据说”开始发言的人。这种人一般见多识广,但缺少决断力,他们使用“听说”之类的词语为自己的发言留出伸缩的余地。这种人一般处世圆滑,在做事时也随时为自己准备好台阶,但也因为不够决断而常常出现矛盾心理,影响自己的判断。
5.话里总是带有“嗯、啊、这个、那个”的人。这种人的口头语是由于词汇量较少或者思维较慢造成的,他们需要通过这些语气词的穿插和停顿为自己组织语言预留足够的时间。因此,习惯使用这些口头语的人不是反应比较迟钝就是为人比较有城府。这种人往往害怕说错话,而采用此类口头语进行间歇性思考。
6.习惯使用“但是、可是、不过”等转折词语的人。这种人大都有些任性,使用这些转折性词语常常是在为自己或某件事做辩解,具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姿态。但是,这种任性通常又是比较温和的,它会显得比较委婉,不至于因为断然的否决而让人有冷漠感。所以,在人际交往和公共关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辞令。
7.常说“郁闷”的人。这种人未必就是真的郁闷,多数情况下这个词语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心理变化快,通过这种看似消极的口头禅来为自己倒倒苦水,让心理有一个得以舒缓和发泄的通道。因此,这句口头语经常能从忙碌的都市白领嘴里说出来。
8.爱说“这下完了、这下死定了”的人。这种人通常是学生,在考试过后尤其能听到。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体现。使用这种方式将自己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做出某种积极的适应性的改变,使自己更加容易接受不好的结果,在不幸的事情发生前通过口头上对恶果的强化,从心理上减弱伤害可能带来的巨大紧张感和痛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