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载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为政: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9)

鲁庄公十一年(公元前683年)秋天,宋国遭受了大水灾,鲁庄公派大夫臧文仲去慰问。宋闵公对臧文仲说:“实在是因为我对上天不敬,所以上天才会降下罪来,结果还劳烦庄公为我担忧,实在是不敢当啊!”臧文仲于是说:“宋,必定会兴旺啊!古代的大禹、商汤两位君王在发生灾祸之后,第一反应是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因此他们的国家才能兴旺发达;而夏桀、商纣王每每发生灾祸,往往是怪罪他人,因此他们的国家不久就被推翻了。并且,宋闵公在有灾祸的时候懂得把‘寡人’的称呼换成‘孤’,这是有礼节的表现。面对他国的慰问,不说自己的灾祸而感谢别人的担忧,如此一来,国家怎能不兴旺呢!”随后,臧文仲听说,宋闵公的这段说辞是他的弟弟公子御教的,于是说,“这个人(公子御)可以做国君,因为他有体恤人民的仁心!”《左传》中的这一段描写,用宋国遭大水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是兴旺还是衰败,关键在于君王是否“有恤民之心”,即君王是否懂得体察民情。若是,则国家兴旺;若否,则必然如桀纣一般,被万民唾弃,国家也将迅速灭亡。

西汉刘向在《说苑》中也引用了宋国大水的例子。在故事里刘向假借君子之言劝诫世人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尽力改正:

昔者夏桀殷纣不任其过,其亡忽焉;成汤文武知任其过,其兴也勃焉;夫过而改之,是犹不过。

意思是说,从前夏桀、殷纣不能够承担自己的过失,导致国家很快灭亡;而成汤文武能够承担过失、敢于自责,所以他们的中兴也非常迅速。有了过失,主动承认然后改正,就像没有犯过错误一样了。这段话劝诫世人,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要敢于自省、自责,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这句话化用了《左传·宣公二年》中的“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也是说,人不是圣贤,犯错是必然的。如果犯了错误,要勇于改正,这才是大善之人。刘向用这个故事劝诫君王,桀纣因为不愿意改正错误而误国毁民,而成汤文武能够勇于纠错所以国家昌盛。圣明的君王必须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魄力,这样才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不至于出现“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可悲下场。

早在建国前,我国领导人就深入思考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这一历史“周期率”。1945年7月1~5日,黄炎培等六名民主人士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名义访问了延安。在回到重庆后,黄炎培就发表了《延安归来》一文,讲述他在延安的深刻感受。其中他提到了一次毛泽东主席问他感想如何。

黄炎培答曰:“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律支配力。大凡初起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险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放下了。有的因为历史长久,自然的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成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因此在临行前,他向毛泽东主席表明了自己的忧虑,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居安而思其危,将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跳出这种“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在战乱动荡的年代,黄炎培在延安的所见所闻,使得他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但同时他的担忧不可谓不振聋发聩。实际上,如何摆脱历史周期率也是毛泽东主席思考良久的问题,并且在建国之前他对这一问题就有了答案。于是他十分自信地回答黄炎培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能够跳出周期率,这就是民主,只有让民主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在民主监督的体制下,新中国才能逐渐摆脱周期率的陷阱,才能使得国家安定富强。

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深入人心,我国的民主监督体制在不断完善,加快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强群众监督的力度。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容不得沙子的。尤其是在腐败问题上,群众监督的力度更大。温家宝总理自2009年开始不断在网络上和网民进行交流,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回答并接受网民的提问和建议,这就是对群众监督的有力推进。

http://www.gov.cn/zlft2010/wzzb.htm 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2008年3月1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凤凰卫视记者问道:“五年前作为新任总理经历了‘非典’,面对五年之后突如其来的南方冻雪灾害,温总理有何感受?未来五年将面对什么样的挑战?”温家宝总理说:“五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原意是说:天象的变异不足畏惧、害怕,祖先制定的规矩制度也不一定要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顾虑。这是王安石为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张,强调要破除人们守旧心理的话。这句话体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和大无畏精神,后来人们常引用它作为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话语。改革由于是对陈旧事物和制度进行的变革,在推行中难免会遭受非议,这就需要改革者具有王安石“三不足”的勇往直前的精神。温家宝总理在这里引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在面对新的考验时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决心和勇气。我国古代很多改革者也有过与之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言论。

“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出自《商君书·更法》。据记载,秦孝公同大臣们商讨强国大计,探讨整顿法制的办法。

秦孝公想要通过变更法度、礼制的办法来治理国家、教化百姓,但是又害怕招致百姓们的反对和非议。于是,商鞅对秦孝公说:

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语曰: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臣听说“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办事犹豫不决也肯定不会有什么功效”。国君应该赶快下定决心进行变法,不要顾虑天下人怎么议论你。况且,行事高明的人本来就会被世俗所非议,有真知灼见的人也一定会被庸人所嘲笑。俗话说:“愚笨的人办成事后还不明白是怎么成功的,有智慧的人对还没有露出苗头的事就能预测到结果。”百姓们是不可以与之谈论创新,但是却可以与他们一起共庆成功。郭偃的法书上说:“品德高尚的人不去附和世俗偏见,成就大事者也不与民众商议谋划。”法度是用来爱护百姓的,礼制是为了方便行事的。所以圣明的人可以使国家富强,不必沿用旧制度;如果能够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礼制。在公孙鞅的劝说和支持下,秦孝公排除异议,颁布“垦草令”,进行了变革。

无独有偶,赵武灵王在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时候,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

赵武灵王就跟自己的一个大臣肥义商议说:“今吾欲继襄主之业,启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敌弱者,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无尽百姓之劳,而享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意思是:现在我想要继承襄子的大业,开发胡、翟居住的地区,但是世人可能不会理解。敌人力量薄弱,我们付出较小的力量就能取得巨大的成果,不用使百姓辛劳,就能得到简子、襄子那样的功勋。要建立盖世功勋的人,肯定会遭到世俗的责难;有独到见解的人,也一定会被百姓所不理解和怨恨。现在我打算教百姓们穿胡服、练习骑射,国内一定会有人非议指责我。

肥义说:“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即:我听人说,要办大事就不能犹豫不决,犹豫不决是办不成大事的。大王你现在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遗弃世俗的偏见,那就不要再顾虑天下人的非议了。凡是追求高尚道德的人都不会去附和俗人的意见,成就伟业的人也都不会去和众人商议自己的决定。

赵武灵王说:“寡人非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之。狂夫之乐,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戚焉。世有顺我者,则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敺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赵武灵王的意思是说,我不是对“胡服骑射”这件事有什么顾虑,而是担心天下人笑话我。狂人觉得高兴的事,智者却会觉得悲哀;愚者高兴的事,贤者却会对此担忧。如果大家都支持我的话,那么改穿胡服的功效就不可估量。即使全天下的人都讥笑我,北方胡人和中山国的地方我也一定会拥有的。经过一番思量,赵武灵王毅然下令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

“非常之原,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故曰非常之原,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这段话是司马相如在出使西南夷时写给皇上的,它的意思是:

社会上一定有一些超越平常的人,才会有超常的事发生;有了超常的事情出现,才会创建出非凡的功绩。异乎寻常的话,常人当然感到惊异。所以说超常的事情开始出现时,百姓们常常会感到惊惧;但是等事情成功了,天下也就太平安乐了。这也说明,变革必然会遭受责难,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历览前载,改革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革除旧弊就要具备与旧事物斗争的勇气,而开创未来也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温家宝总理引用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话,一方面说明对未来五年的政治、经济改革发展决心很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他有信心和勇气应对好南方冻雪灾害带来的考验。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3月19日04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2008年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的提问。会上,温总理在回答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说:“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民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温家宝自2003年任总理以来,时刻将“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实现了他“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诺言。在谈到过去五年的工作时,温总理强调,“五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实录》附录之《明太祖宝训·谕群臣》。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二月(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重新编纂《元史》,他告诫大臣们说:“元虽亡国,事当纪载。况史纪成败,示劝惩,不可废也。”意思是说,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了,但是在编写《元史》

时必须要客观,要实事求是,不要刻意褒贬。况且历史的记录是用来劝诫后人的,要以史为鉴,因此更加不可以马虎!之后朱元璋再次训诫说:“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今命尔等修纂,以备一代之史。务直述其事,毋溢美,毋隐恶,庶合公论,以垂鉴戒。”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自古以来,天下国家的事情由当世人在做,但是非功过却是由后世之人来评论。因此,一代的兴衰变化,必然有这一代的历史来记载……今天我召集你们,是为了编修元代的历史。

要求你们在编修时务必客观地记载当时的事情,不要故意隐讳,应该实事求是,以正公论,以供后人借鉴。朱元璋的这段话客观上为编修《元史》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编修的方针,即要客观务实,同时也是要达到以史为鉴、巩固明朝统治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