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质是由先天禀赋加后天修养而成
◎所谓体质,其实是指人体的素质,人体的素质主要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及后天的综合因素两部分组成。天赋异禀,但后天缺乏合理的保养手段会导致体质下降,体弱多病;先天不足,但经过后天的严格锻炼,反而会身体强壮,健康长寿。
体质受先天、后天因素共同制约
薯条、麻辣烫、羊肉串、狗肉煲……在某些人口中是美味佳肴,可在另一些人口中却如同“砒霜”,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伤寒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意思是说阳盛之人如果误服了桂枝这样的热药,就有可能造成危险;而阴盛之人如果误服了大承气这样的寒药,也可能导致恶果出现。
同样的食物或药材缘何在不同人身上有如此大的反差?追根溯源是因为体质有差异。那么,到底什么是“体质”呢?所谓“体质”,就是指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机体内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脏腑盛衰所决定,并以气血为基础。
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并与性别、年龄、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先天因素
在体质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先天因素,又称禀赋,是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中医学所说的先天因素,既包括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性,又包括子代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状态,以及母体在此期间所给予的种种影响。同时,父方的元气盛衰、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都直接影响着“父精”的质量,从而也会影响到子代禀赋的强弱。
◎体质不但与先天和后天因素有关,而且与性别、年龄、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体质的先天因素是指小儿在出生以前从母体所禀受的一切特征。
但是,先天因素、遗传性状只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体质强弱的现实性,则赖于后天环境、营养和身体锻炼等。
后天因素
人的体质在一生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变化着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合理的饮食、起居,稳定的心理情绪,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反之则会使体质衰弱,甚至导致疾病。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健康和长寿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因此,如何保养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课题。改善后天体质形成的条件,可以弥补先天禀赋之不足,从而达到以后天养先天,使弱者变强而强者更强的目的。
◎人的体质是由先天禀赋加后天修养而成,即使先天不足,但经过后天严格锻炼,也能健康长寿。
1.饮食营养
饮食营养是决定体质强弱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营养水平,对维护和增强体质有很大影响。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其对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功能也不一样。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应包含必需和适当两层含义。长期营养不良或低下,或营养不当,以及偏食、偏嗜等都会使体内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体质,乃至于引起疾病。《内经》中曾多次谈到饮食偏嗜对机体的危害。诸如“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以及五味偏嗜会引起人体脏气偏盛偏衰而产生病变等。
◎体质的后天因素是指饮食起居、生活环境、心理情绪等对身心产生的影响,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体质,反之则会使体质衰弱。
2.劳动和运动
劳动的性质和条件,对人们的体质强弱有着深刻的影响。劳动一般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不可分。劳逸适度,劳而不倦,可增强体质。一般来说,适当的体力劳动对体质的增强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在严重污染环境下的体力劳动,精神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劳动,操作分工过细,促使身体局部片面发展的劳动等等,对人的体质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反之,过度安逸又可使机体气血运行迟缓,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不足,而致体质虚弱多病。故当有劳有逸,劳逸适度。
◎适当的体力劳动可增强体质,体质养生应谨记:劳逸适度,劳而不倦。
3.年龄
年龄也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的结构、机能与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年龄也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年龄对体质的影响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这里应当强调两个环节,一是青春期,二是更年期。以性成熟过程为特征的青春期是人体内机能、代谢与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生中第一个转折时期,体内各种生理活动进行着整体性的调整。更年期则是从成年期转入老年期,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渐进性衰退的过渡阶段,是一生中第二个转折时期。若能处理好这两个时期,则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4.性别
男为阳,女为阴。男性多禀阳刚之气,体魄健壮魁梧;女性多具阴柔之质,体形小巧苗条。
除此之外,影响人们体质的还有地理环境和心理等因素。
◎性别对体质也有影响,男性体格一般多健壮魁梧,女性则小巧苗条。
体质影响疾病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注意到,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猝然遇到外邪,有的人生病,有的人则不生病,这是为什么呢?《黄帝内经》认为,这种现象与体质的强弱有关。在《灵枢 . 寿夭刚柔》中曾讲道:“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意思是说,人生在世,由于各人禀赋不同,性格有刚强、柔弱之分,体质有强壮、瘦弱之别,身形有长、短之分,体质及生理功能活动有偏阴、偏阳之别。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病是一张画面上的特异性图像,或称“花样”,而体质是画面后的“底色”。换句话,病是“前景”,体质是“背景”。各种特异性病变这个“前景”的“时空花样”,是在体质因素这个背景的基础上发生的,两者相互影响。
体质对疾病发生的根本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到疾病是否发生,一是影响到所发生疾病的性质(证候)。因为体质是机体固有的一种特性,它在发病前就已存在,它直接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在所发生的疾病状态中体质的影响就像影子一样时刻跟随着疾病,并渗透在整个疾病中,所以体质是疾病发生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础。
一般地说,体质强健的人是不易发生疾病的。但是,这种“强健”总是相对的。因为真正完美无缺的体质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所谓“阴阳和平”体质,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遭遇同样的外邪,有些人立刻生病,有些人则不病,这与体质的强弱有关,体质强健者不易发生疾病。
作为一个常人,最好的体质也只是少病而不是无病。所谓“少病”,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形下可以不病,而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必然会发病。也就是说,人群中的个体将因其体质类型的不同,在各自特定条件下发病。这样就形成了不同体质类型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的差异。阴虚或偏热体质的人易受温热之邪而生阳热病证,阳虚或偏寒体质的人易受寒湿之邪而生阴寒病证,等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疾病,其实就是不同的体质类型对环境因素所做出的不同的反应而已。
◎体质还决定着疾病的发展方向,体质强者正气能够战胜邪气,疾病会逐步好转,反之病情会变得复杂难治。
◎不同的人遭遇同一病邪,可能会发生不同性质的疾病,这也是由体质类型所决定的。
不同的个体,虽然感受同一病邪,也可能发生不同性质的疾病,这也是由体质类型所决定的。为了说明不同体质类型对所发生疾病的性质的影响,中医学提出了一个“质化”(或称“从化”)的理论。名医章虚谷在《外感温热篇》注中说:“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意思是说,不管感受何种病邪,都有一个随着体质偏倾的性质转化的趋向。这样一来,体质的因素实际上就成了诱导证候形成的主导因素。
从一般意义上说,疾病的发展有向好和向坏两种不同倾向,也是由体质因素所决定的。体质相对较强者,正气能够胜邪,疾病将逐步好转痊愈;体质相对较弱者,正气不能胜邪,邪气若乘势深入,疾病将变得复杂难疗,预后不佳。也就是说,在疾病的走向上,体质牵着疾病的鼻子走路。
具体地说,疾病的发展可有不同的方向,中医学叙述这一过程的理论就是关于“传变”的学说。人体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不同组织器官,转变的一般规律是病邪向相对虚弱的部位转移,并形成新的疾病状态。这样,不同的体质类型(如脾虚质、肾虚质等),在初病相同的情形下可有不同的传变形式。虽然传变也有善恶之分,但一般以未转状态为单纯性疾病,视为易治。所以,在临床“既病防变”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掌握的重要信息就是病人的体质。《金匮要略》和《难经》都曾说过,肝病可以转脾,应预先采取防范措施,也就是补脾;但是对于素体脾气旺盛的病人,就不需要补了,这便是“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理论依据。
◎在临床“既病防变”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掌握的重要信息就是病人的体质。
地域环境造成体质差异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大致分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造成东西南北口味的差距原因是什么呢?还是跟气候和环境有关的。各地气候不同,人们只有调整日常饮食来对应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气候。如,广东人的汤很出名,因为广东有夏无冬,一年四季人们就像常绿植物一样,只有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维持生命的平衡。事实上,这正是由于不同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的体质。
◎地域环境会造成体质上的差异,如四川、湖南一带多雨,人们为了驱寒祛湿不得不多吃辣椒,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喜嗜辣椒的体质。
所谓“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在什么地方住着,就要吃什么地方的食物,按照这个地方的基本环境和气候去调养身体,这样才能达到体质的平衡。大家都知道,四川、湖南一带的人爱吃辣,那么他们为什么爱吃辣呢?其实这跟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四川、湖南一带多雨,气候比较潮湿,而寒、湿属于六淫,是致病的一个因素,所以得想办法把体内的寒湿排出来。辣椒味辛性热,能除寒湿、逐冷痹,为了适应多寒多湿这种自然环境,身体就会产生一种祛寒湿的欲望,于人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吃辣椒。
而北方气候寒冷,降水少,比较干燥,所以北方人就不如南方人那样爱吃辣,而且也不能吃太多的辣椒,否则就会上火。
另外,每个地区因气候、地理位置的不同会长着不同的食物,最明显的就是炎热之地多盛产寒冷性质的水果,如香蕉、甘蔗等,而寒冷地区多生长洋葱、大蒜、大葱等性平温的食物,这是大自然给人们准备好的完全适合身体本身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接受自然界给我们的这份礼物,因时、因地选择食物,这样我们才能不生病或者少生病。
◎香蕉、甘蔗等寒冷性质的水果多盛产在炎热之地,而北方则盛产大蒜、大葱等性平温的食物,这是大自然的造化神奇之功。
体质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人”,这句话如果用到人的体质方面,也说得通。
中医说小孩子是“纯阳之体”,“纯”就是指小儿先天禀受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理生机好,如旭日初升般充满活力,这体现在孩子活泼好动,生理发育非常迅速上。但小孩子比较娇嫩,很容易生病,比如易患消化不良、积食、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病症,这正好应了小儿“心肝有余,肺脾不足”的体质共性。小孩子生病只要治疗及时得当,很快就会好,马上就又活蹦乱跳,这说明小儿“脏气轻灵,随拨随应”。由此看来,小孩子的体质呈生机盎然之态,但却又稚嫩脆弱,需要好好保护。
随着年龄的增长,受生活环境、饮食、情绪、生长发育等多种因素的作用,“纯阳之体”慢慢变成阴阳相合的体质。到青壮年时期,人的体质又会变成了壮阴壮阳。此时的人,血气方刚,身体健壮,心智达到一生的巅峰状态,用拉满的弓弦、明亮的满月等来形容青壮年时期的身体状态再合适不过了。青壮年阳气偏盛是其体质的共性,这不同于小儿的“纯阳”之体,也不同于年老的“阴盛阳衰”之体。而且,青壮年的体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心智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偏颇,所以要注意养生,不大喜大悲,平衡饮食,规律生活,保持人体的壮阳壮阴之态。如果思虑过多,饮食不合理,作息不规律,时间久了肯定会影响体质。
◎体质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中医认为小孩子是“纯阳之体”,到青壮年时期,阴阳相合,则变成壮阴壮阳的体质。
到了中老年,人的精力、体力、活力明显不如青壮年时期,气血既少又不通。另外,进入中老年后,脏器功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改变,脏气不足,体质也会有所改变。所以到了中老年时,要注重调整自己的起居、饮食、心态,保证体质在正常范围内,阴阳平衡就好。并不一定非得补肾壮阳,再怎么补也不可能像青壮年一样,更不要今天吃人参、虫草,明天补卵磷脂、蛋白粉,如此盲目进补对身体无益,食物尚且不能胡吃海喝,更何况这些带有特殊作用的药物和保健品。进入中老年,将一颗心调整到平和淡定的状态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真正预防百病的灵丹妙药。
◎进入中老年后,体质会变差,此时应调整心态,注重自己的饮食和起居,保证体质在正常范围内,阴阳平衡即可,不宜盲目进补。
在了解体质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后,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体质有一个重新的认知,既然体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衰弱的现象,那我们就要以平和的心态来接受这个事实。当然,做一些必要的身心保健将体质维护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男性疾病无一不和体质有关
女人是水做的,相对娇弱,男性则不同了,铁骨铮铮,一身正气,似乎上帝造人时就多了一份别有用心,让男人们个个都很阳刚。所以,女人对男人自然多了一份期待:好男人不哭。其实,男人也很脆弱,他们的体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好。
◎男女体质有别,男性阳刚而女性阴柔,但男人其实也很脆弱,他们的体质并没有想象中的完美,男性疾病大多和体质有关。
祖国传统医学将男性的体质分为寒性体质、抑郁性体质和热性体质三种类型。一般来说,男性疾病都会与各自的体质相关。
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包括阳虚性体质和痰湿性体质。属于寒性体质者,多形体肥胖,形盛气衰,容易疲劳,精神不振,多汗,多痰,小便清长,大便多溏,畏寒怕冷,肢冷体凉,喜食热物等。
寒性体质的男性易于发生性欲淡漠、性欲低下等男科疾病。在调摄上当避免感寒受湿,宜固护阳气,可服用性温平和之药食如鹿茸、人参、枸杞等。
◎寒性体质者多形体肥胖、容易疲劳、喜食热物。寒性体质的男性易发生性欲淡漠、性欲低下等男科疾病。
抑郁性体质
抑郁性体质是指有性格内向、多思抑郁的性格倾向。这类体质的男性多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性格不稳定,情志变幻无常,遇事疑虑重重。凡遇到婚姻、家庭、事业诸事不顺或社会压力时,难以承受,抑郁不乐,且非常敏感,易受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的影响。
◎抑郁性体质者性格不稳定,情志变幻无常,多愁善感,烦躁易怒,抑郁性体质男性易发生阳痿、遗精、早泄等性功能障碍。
属于抑郁性体质者,平素善叹息,胸闷不舒,情绪易波动,烦躁易怒,多愁善悲,失眠多梦等。易发生阳痿、遗精、早泄、不射精等性功能障碍以及乳房异常发育、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输精管结扎术后并发症等男科疾病。
具有抑郁性体质者,应移情易性,开朗豁达,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多学习一些性生理、性心理等知识,以利于养生保健。治疗上以舒肝解郁、畅达气机为主,慎用补益,忌用辛燥壮阳之品,同时辅以精神心理调护。
热性体质
热性体质包括阴虚性体质和湿热性体质。属于热性体质者,多形体消瘦,精神容易激动,小便短少或黄,大便干燥或秘结,畏热喜凉,喜食冷物或冷饮。
属于热性体质的男性性欲要求较强;易患过敏性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热性体质的男性平时饮食应清淡,忌食煎炒炙爆及辛辣之物;忌用鹿茸、鞭类等辛温燥热之品。可服用性平缓和之滋补药物和食物,如沙参、麦冬、百合、冬虫夏草等。应注意节制性欲。
摩腹、捏脊,就可以有效增强体质
一个人爱不爱生病、身体状况如何,是由体质决定的。体质分先天和后天,先天的体质是父母赋予我们的,我们无法改变,但后天体质却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
《黄帝内经》里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补益脾胃是改善体质的关键和前提,除了饮食外,摩腹和捏脊也可以增强脾胃功能。
◎经常按摩肚脐能刺激肝肾之经气,达到祛病的目的。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巨著《千金要方》中说:“摩腹数百遍,可以无百病。”摩腹,实际上就是对肚脐的一种按摩。肚脐附近的“丹田”,是人体的发动机,是一身元气之本。经常按摩肚脐,能刺激肝肾之经气,达到祛病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每次进食以后三十分钟开始摩腹,顺时针进行,注意力量一定要轻柔,稍微带动皮肤就可以了,速度不要太快,每分钟30圈就可以了。如果腹泻,那么就要改变摩腹的方向,要做逆时针方向的按摩。
《黄帝内经》里说,督脉是诸阳之会,人体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我们常说“挺直你的脊梁”,就是因为那里最展现人的精气神,所以,打通督脉,可以增强体质,祛除许多疾病。怎么打通呢?捏脊就是其中之一。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但需要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帮助。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捏脊能打通督脉,起到调节腑脏生理功能的作用,对肠胃尤其有效。
取俯卧位,然后让家人用双手的拇指、中指和食指指腹,捏起你脊柱上面的皮肤,然后轻轻提起,从龟尾穴开始,边捻动边向上走,至大椎穴止。从下向上做,单方向进行,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在给家人捏脊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3)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打通督脉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暖脊功,这其实是瑜伽的功法,这里借用一下。很简单,就是抱成团,在地上打滚。不是真的滚,而是脊椎受力,以头臀为两头,像小船似的两边摇,这个方法很有效,大家可以试试。另外在地板上做效果才好,在床上,特别是床垫上则没什么效果。
◎瑜伽的暖脊功也有打通督脉的功效,注意该功法在地板上做效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