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理性精神的17世纪美学

笛卡儿为理性主义美学奠基

笛卡儿堪称17世纪及其后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勒奈·笛卡儿(1596年~1650年),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笛卡儿的父亲是地方议会的议员,同时也是地方法院的法官,母亲是名门闺秀。笛卡儿是第四个孩子,其上有大哥及二姐,三哥早年夭折。笛卡儿出生不久,母亲便因肺病去世。当时他那幼小的生命亦陷于垂危之中,甚至医生也断定没有生存的希望。幸亏一位热心的护士悉心照顾,方使他起死回生。也许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他的名字叫重生。

▲笛卡儿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著有关于生理学、心理学、光学、代数学和解析几何学方面的论文和专著,而他的“普遍怀疑”和“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他也是理性主义美学的奠基人。

他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可是他们父子俩相处得并不融洽,他自己曾经说,他是父亲最不喜欢的孩子。他与兄弟之间的感情,似乎也不怎么深厚。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他经常离乡背井单独外出旅行,并且对待朋友特别情深。在他小时候的玩具中,他最喜欢一个斜视的洋娃娃,因而长大以后,他对于具有缺陷的人一直怀有好感。

8岁时,笛卡儿就进入拉夫赖士的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学以及数学训练。笛卡儿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是:聪明,勤奋,品行端正,性格内向,争强好胜,对数学十分喜爱并具有这种能力。他对学校的旧的教育方式不满,气愤地称他所学的教科书是博学的破烂。

1613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于普瓦捷大学。他的父亲想使他增长见识,所以在1617年带他到花都巴黎。但是他对都市里豪华放荡的生活丝毫不感兴趣,吸引他的唯有与数学有关的赌博。据说他演算精明,料事如神,多次使庄家倒庄。

▲此图描绘了笛卡儿的故乡莱耳市的建筑群。

1617年的一天,笛卡儿在大街上闲逛,偶然发现墙上贴有一张广告,他因好奇心的驱使,去看个究竟。然而,广告是用荷兰文写的,笛卡儿不认识。他抬起头来,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一个懂荷兰文的人替他翻译一下。正好,有一个人走过来了,笛卡儿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请求他把广告翻译出来。那个人凑巧是荷兰大学校长,很高兴地把广告给笛卡儿翻译成法语。原来广告上是一道几何难题,公布于众,悬赏征求解答。笛卡儿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后,在数小时内就求得了解答,锋芒初露,使他看到自己在数学上的才能。

笛卡儿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1619年11月10日的夜晚,笛卡儿连续做了三个奇特的梦。第一个梦是:自己被风暴从教堂和学校驱逐到风力吹不到的地方;第二个梦是:自己得到了打开自然宝库的魔钥;第三个梦是:自己背诵奥生尼的诗句“我应该沿着哪条人生之路走下去”。正是因为这三个梦,笛卡儿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可以这样说,这一天是笛卡儿一生中思想上的转折点。因而有人说,笛卡儿梦中的“魔钥”就是建立解析几何的线索。有些学者也把这一天定为解析几何的诞生日。

1621年笛卡儿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他写道:“在这个国家里,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由;在那里可以毫无危险地安然入睡。”在那里住了20多年,为了“隐藏得好的人才活得好”这个座右铭,更换了多次住所,但通常都是选择在一座大学或著名的图书馆附近。他的收入允许他租用一所小别墅,并雇用几个佣人。他终生没有结婚,不过住在荷兰期间,有过一位名叫海伦的情妇,她为笛卡儿生了一个女孩。笛卡儿非常爱她,可惜这个女孩5岁就夭折了,这是他平生最大的悲伤,为此笛卡儿伤心了很久。他把一生献给了对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笛卡儿分析了几何学与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去“寻求另外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好处,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体质虚弱的笛卡儿病倒了。他躺在病床上,依然思索着数学问题。突然,他的眼前一亮,一股脑儿从床上坐起来,目不转睛地望着天花板。原来,笛卡儿看到一只蜘蛛正忙忙碌碌在墙角结茧。它一会儿在天花板上爬来爬去,一会儿又顺着吐出的银丝在天空中移动。有时它离左壁近,离右壁远,离地面低;有时它又离左壁远,离右壁近,离地面高。总之,随着蜘蛛的爬动,它和两面墙的距离以及地面的距离,也不断地变动着。笛卡儿从蜘蛛结茧又联想起在军队时做过的梦,于是决定用点到两条垂直直线的距离来表示点的位置,这就是笛卡儿坐标。有了笛卡儿坐标,就可以把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来进行研究。笛卡儿创建了一门新的数学分支——解析几何。解析法的诞生,为解答几何三大难题奠定了基石。恩格斯高度评价笛卡儿的工作,他说:“数学中的转折点这个想法很重要,它的指导思想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

▲此图描绘的是笛卡儿给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上哲学课的情形。

在荷兰,笛卡儿写完了自己的《几何》,这一著作不长,但堪称为几何学著作的珍宝。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等。巴特菲尔德对其《方法论》作了高度评价:“它是我们文明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1649年2月,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邀请笛卡儿到瑞典皇宫教她哲学。她每星期要听三次他的课,但必须在清晨5时给她讲授。他习惯晚起,但是现在要一星期有三天必须半夜起床,然后在酷冷的天气下,从他的寓所颤抖地走到女王的书房上课。如此经过了两个月,1650年2月1日清晨,笛卡儿因为着凉患了感冒,很快地又转成肺炎,病情严重。1650年2月11日,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与世长辞了。1667年,他的遗骸被运回巴黎,隆重地埋葬在圣格内弗埃——蒙特的圣堂中。1799年,法国政府又把他的遗骸供在法国历史博物馆中,与法国历史上的光荣人物在一起。1819年以后,他的遗骸又被安置在柏雷斯的圣日曼教堂中,供人瞻仰。墓碑上写着: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 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认为:“我们之所以有别于野人和牲畜,只是因为有哲学。而且应当相信,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的繁荣,全视该国的真正哲学家繁荣与否而定。”正是基于这样的信条,笛卡儿开始了欧洲理性主义的哲学。

培根也曾明确地说过:“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始习以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们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这说明那个时代需要的是理性,而不是对教条的信仰。

伽利略对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像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这一发现印象尤其深。所有这一切证据都使他确信哥白尼理论的正确性。这对哲学和神学是一次粉碎性的、令人吃惊的打击。他的发现对富有思想的人们的影响是不可抵挡的。

▲伽利略肖像画

他在宗教法庭酷刑的威逼下,被迫当众宣布放弃其异端的观点。

“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不过,这一时期中,知识界有两位领袖并没因这种表面上的混乱而心烦意乱。他们是思想谨严的笛卡儿和弗朗西斯·培根;他们指出了科学的潜力,并在上流社会中把科学提高到可与文学相比的地位。培根使用归纳法,归纳法是从事实开始的。

笛卡儿和培根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笛卡儿相信,通过清晰的思考,能发现理性上可认识的任何事物。到这一世纪末,笛卡儿的弟子已大量增加,不计其数。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各大学都信奉笛卡儿哲学,侯爵、科学业余爱好者、柯尔贝尔和国王都是笛卡儿哲学的信徒。法国将动词‘使成为笛卡儿主义者’变位,欧洲热烈地仿效。”这种普及的意义在于,理性的探究和判断被扩展到各领域。所有的传统和权威都必须接受理性的检查。

笛卡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指出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想象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而意志又常常犯错误。“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把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一次。”他得出,“当我思维的时候‘我’存在,而且只有当我思维时‘我’才存在。假若我停止思维,‘我’的存在便没有证据了。”所以,他必须承认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怀疑。而当人在怀疑时,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得出“我思故我在”(I think,therefore I am)。

笛卡儿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确定性,由此点出发,笛卡儿便开始动工重建知识大厦。他认为宇宙中共有两个不同的实体,即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灵魂”和“广延”),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

“‘我’是一个作为思维的东西,其全部本性或本质在于思维作用,而且为了它存在并不需要有场所或物质事物。由于思维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必定永远在思维,即使熟睡时也如此。”要理解人脑从哪里获得思想,笛卡儿则回答道:“天使会告诉我。”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他把人和动物的肉体看成机器;动物在他看来完全是物理定律支配,缺乏情感和意识的自动机。

▲笛卡儿的《论人》被看作是第一部生理学著作,该图显示了对图像的感官认知过程与肌肉反应之间的假想关系。

能思维的人是美的,具有秩序的、规律的自然是美的,用理性指导的人类行为是美的。在笛卡儿看来,上帝就是“灿烂的光辉之无以伦比的美”。从天体到数量,都是上帝的作品,是美的载体,在纷繁的万物之下潜藏着和谐有序的自然规律,研究自然事物的规律就是观照上帝的美,无知就是最无意义的生活。因此,对称、简单、和谐等成为科学家广泛谈论的话题。笛卡儿是最先提出和确立科学美学信念的哲学家之一。

在西方美学史上,近代理性主义美学几乎是被遗忘的角落。正如鲍葵所指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在这一时期几乎完全没有在任何名目下讨论过美学问题。”美学之于这些理性主义者,或许是意外的收获。而这个理性主义对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文艺实践和理论却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为审美制定了规则,一切都有一个中心的标准,一切要有法则,一切要规范化,一切要服从权威,而这就是“理性”,也就是“良知”,是普遍人性。只有来源于理性,依于理性,文艺才有其普遍标准。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兴起

十七八世纪的英国,在欧洲是一个先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在英国比在其他欧洲国家都早一百多年。政治上的“自由”概念,宗教上的“自然神”概念,哲学上的经验主义以及文学上反映上升资产阶级要求、侧重情感和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都是由英国传到欧洲大陆的。

法德两国的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英国的影响。恩格斯谈到英国思想家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如果法国在上世纪末给全世界做出光荣的榜样,那么我们也不能避而不谈这个事实:英国还比其早150年就已做出了这个榜样。”18世纪法国哲学家所“阐明的那些思想是产生在英国的”,这番话也适用于德国启蒙运动。

在美学方面,这个时期的英国美学著作和文艺实践也成为法德等国美学思想发展的推动力。英国戏剧的成就帮助了狄德罗和莱辛发展出市民剧的理论,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的束缚;英国小说的成就帮助了卢梭和其他法国作家发展出反映市民现实生活的小说,英国带感伤气氛的歌颂自然的诗歌在欧洲唤醒了浪漫主义的情调。

虽然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们在个别代表的成就上没有人比得上狄德罗和莱辛,但是他们所代表的倾向对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却不是狄德罗和莱辛所能比拟的。他们有力地证明了感性认识的直接性和重要性以及目的论和先天观念的虚幻性,对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树立了一个鲜明的对立面,推进了经验主义的发展。正是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的对立才引起了康德和黑格尔等人企图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先驱。

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的西欧哲学,无论是大陆的理性主义,还是英国的经验主义,因为本体论问题受到中世纪的影响,都开始转向认识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歧和论战,也都是围绕着认识论问题而展开的。因为侧重点在认识论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能认识这个世界的问题,所以,这两种学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关注认识主体,无论是作为思想着的还是感觉着的主体。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体现着大陆唯理论的特征,而洛克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可以作为英国经验论的旗帜。

不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目的都是相同的,只是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或者说是所强调的重点不同。唯理论重理性,强调演绎,抬高理性的地位;经验论则强调从感性经验出发,重视对客观现象的差异,推崇实验,力求通过经验的分析和归纳的总结而得到真理。经验有两种,一为对外物的感觉,一为对内心活动的反省,这两种经验都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强调经验归纳,必然强调心理活动,因为经验必然是心理活动和感觉的结果。

英国经验论美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经验论哲学的基础上和背景下的。因为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和认识方法的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把经验论强调主体感觉经验的世界观和倡导归纳和试验的方法应用到美学研究中,这样就必然要看重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分析审美主体的感性经验的性质和特点。

▲这是17世纪由不知名的画家所创作的培根的肖像。后人根据他的美学思想发展出了影响深远的经验主义美学。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把对审美主体的研究放在重要地位,随之就有对审美经验相关的感觉、想象、情感、意志等问题的研究,这些方面成为经验主义美学家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个时期美学家的兴趣是艺术欣赏的主体,它努力去获得有关主体内部状态的知识,并试图用经验主义的手段去描述和解释这种状态,关注的不是美的本质是什么、美的对象的性质是什么,而是关心主体的心理体验和审美主体吸收、认知艺术作品的一切心理过程。

这个时期的英国经验论美学所获得的美学成果就是“内在感官说”和“审美趣味论”,有的学者把18世纪称为“趣味的世纪”。总之,在研究对象上,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把审美主体和审美主体的经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侧重归纳和分析的方法。在概念的解释上,力图使古典的美学概念获得新意,从而把古典美学的成果包容进来。本章我们简短介绍培根、洛克的美学思想。

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英国散文作家、哲学家、政治家,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所以尽管他的哲学有许多地方欠圆满,他仍旧占有永久不倒的重要地位。

弗兰西斯·培根是新贵族出身,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从政。他的主要著作是《伟大的复兴》,包括《论学术的进展》和《新工具》两册。1621年被指控犯有受贿罪而下台。培根过了五年退隐生活后,有一次把一只鸡肚里塞满雪作冷冻实验时受了寒,不久去世。他被称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被马克思称为“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什么是观察试验呢?我们看看黑格尔所举的例子:人并不是停留在个别的东西上的,也不能那样做。他寻求共相;共相就是思想。精神必须从差别上升到类。太阳的热与火的热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葡萄在太阳曝晒下成熟了。为了弄清太阳热是不是特殊的,我们又去观察别的热,发现葡萄在温室中也成熟了;这就证明太阳热并不是特殊的。

什么是归纳呢?我们来看看培根自己的例子:单纯枚举归纳可以借一个寓言作实例来说明。昔日有一位户籍官须记录下威尔士某个村庄里全体户主的姓名。他询问的第一个户主叫威廉·威廉斯;第二个户主、第三个、第四个……也叫这名字;最后他自己说:“这可是够腻了!他们显然都叫威廉·威廉斯。我来把他们照这登上,这样就可以休假了。”可是他错了;单单有一位名字叫约翰·琼斯的。这表示假如过于无条件地信赖单纯枚举归纳,可能走上岔路。这个故事也说明归纳法的缺陷。

培根对自己的方法的评价是,它告诉我们如何整理科学必须依据的观察资料。他说,我们既不应该像蜘蛛(经院哲学家),从自己肚里抽丝结网,也不可像蚂蚁,单只采集,而必须像蜜蜂一样,又采集又整理。这话对蚂蚁未免欠公平,但是也足以说明培根的意思。

培根对于美学的贡献首先应从他的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去认识。由于他奠定了科学实践观点和归纳方法的基础,美学才有可能由玄学思辨的领域转到科学的领域,而在实际上由培根思想发展出来的英国经验派的美学也正是朝着科学的道路前进,特别是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心理学的分析方面。

从古罗马西塞罗以后,美在于形状的比例和颜色,在西方已经成为流行的看法,培根却认为“秀雅合度的动作的美才是美的精华,是绘画所无法表现出来的”。这句话实际上区分了美与媚,以及说明了绘画不宜表现动作。还有,培根强调想象虚构、理想化和艺术家的灵心妙用的美学思想已经含有了浪漫主义的萌芽。

总之,“我们需要用一个名字、一个人物作为首领、权威和鼻祖,来称呼一种作风,所以我们就用培根的名字来代表那种实验的哲学思考,这是当时的一般趋向。”黑格尔如是说。

» 美只是一种观念

约翰·洛克(1632年~1704年)出身贵族,清教徒,毕业于牛津大学,他原是学习古典文献的,但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感到厌恶,转向实验科学。

▲洛克像

他精通医学、化学,1688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洛克终身未婚,著有《人类理智论》、《政府论》、《论宗教宽容的书信》等著作。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他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洛克是不列颠经验主义的开创者,认为心灵原本是一块白板、一个暗室或一张白纸,其中没有任何先验的观念或文字。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思(reflection)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人类理智论》(1689年),洛克著。该书系统研究了人类理性的本质和范围,共用20年时间完成。

洛克的经验主义美学是其哲学的一部分,直接就是经验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审美领域的应用。洛克认为,美就属于复杂观念之一种。“由几个简单观念所合成的观念,我叫它们为复杂的观念;就如美……”他认为美是一种观念,把美学研究的对象由客体存在转向主体自身分析观念,也就是从分析获得观念的主体心灵活动中寻找美的本质。

他实现了西方美学的主体性转向,而不是像以前,在主体心理之外的理念中或形式中去寻求美的本质。洛克美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他从分析认识主体的角度去探讨美,为经验主义美学提供了哲学上的基础和方法论上的指引。侧重审美心理分析、注重主体的感觉经验正是经验论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出身于贵族家庭和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洛克的审美教育是极端功利主义的。他认为:“在诗神的领域里,很少有人发现金矿银矿。除掉对别无他法营生的人以外,诗歌和游戏一样不能对任何人带来好处。”

夏夫兹伯里的美学贡献

夏夫兹伯里(1671年~1713年),全名是安东尼·埃势里·库博,夏夫兹伯里伯爵第三,1671年2月26日生于伦敦。祖父是著名的辉格党领袖,也是哲学家洛克的挚友。父亲体质孱弱,智力平庸,所以,他在三岁起就由祖父来看护,祖父委派洛克对其进行教育。据说,11岁时,夏夫兹伯里就能很轻松地运用希腊文和拉丁文进行阅读了。

1683年进入温彻斯特的寄宿学校学习,1686年到国外旅行,学习了法语,并接触了欧洲很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天性害羞,喜欢学术。1689回到英国,过了5年的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专心研究古典艺术。1695年24岁当上议员,开始从政,后来遭到排挤。1709年结婚,婚后生有一子。1713年2月15日在那不勒斯因肺病去世。他的重要著作《论人,习俗,意见,时代等的特征》,在1711年出版并且产生重大影响。

» 美和善是同一的

如果说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和法国理性主义哲学都没有建立完整的美的理论的话,那么作为新柏拉图主义者的夏夫兹伯里,没有仿效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模式,而是吸收了古典主义的精神,提出了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学都不同的美学思想,为现代美学提供了最好的基础。

他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是洛克把一切基本原则都打破了,把秩序和德行抛到世界之外,使秩序和德行的观念(这就是神的观念)变成不自然的,在我们心里找不到基础。

他认为:“凡是美的都是和谐且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且比例合度就是真的,所以,凡是既美又真的在结果上就是愉快和善的。美、漂亮都绝不在物质,而在艺术和构图,也绝不在物体本身,而在形式或造成形式的力量。形式只是作为一种偶然的符号,显示出平息受挑动的感官和满足人类的动物性的事物,而美与善仍是统一的。”

» 审美内在感官说

夏夫兹伯里的美学的出发点就是认为人天生就有审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审辨善恶的道德感和审辨美丑的美感是相通一致的,在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审美的特殊感官的“内在感官”或者说是“内在的眼睛”即“第六感官”学说。后来由他的学生哈奇生进一步发挥。审美内在感官说强调审美的直接性、非功利性和社会性,对后来的启蒙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他认为人天生就有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主观的审美能力,不是视、听、嗅、触、味等外在感觉能力,而是一种心理的、理性的能力,而这种审美能力还不是动物性的那样只有感觉能力。“如果动物因为是动物,只具有感官(动物性的部分),就不能认识美和欣赏美,当然结论就会是:人也不能用这种感官或动物性的部分去体会美或欣赏美,他欣赏美,要通过一种较高尚的途径,要借助于最高尚的东西,这就是他的心和他的理性。”这个理性,他认为相对于外感官而言,它是内在的感官。之所以称它是“感官”,是因为它尽管是心中的理性能力,却具有和感官一样的特点:自然性、直接性、可信性,不需要经过思考和推理,所以它在性质上还不是理性。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行动一经察觉,人类的感动和情欲一经辨认出,也就由一种内在的眼睛分辨出何为美好端庄的、可爱的、丑陋的、可恶的等,这些分辨既然植根于自然,则分辨的能力也就应是自然,且只能来自于自然。

▲入浴的夫人 荷兰 伦勃朗

画中女主角是伦勃朗的妻子亨德里克,她提起衣裙,小心地迈步下水,脸上显出胆怯、温柔、喜悦的表情,优美、快乐隐藏在平凡、朴素中。画家所要表达的主题正在于此。画面和谐使人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

哈奇生在《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中(1725年)作如下区别:外感官(包括视、听、嗅、触、味等)提供的是“简单观念”,而“内在感官”产生的是“复杂观念”,美作为一种认识,属于复杂观念。“把这种较高级的接受观念的能力叫作一种‘感官’是恰当的,因为它和其他感官在这一点上相类似:所得到的快感并不起于对有关对象的原则、原因或效用的知识,而是立刻就在我们心中唤起美的观念。”美的快感和在见到利益时由自私心所产生的那种快感是迥然不同的。哈奇生强调审美的内在感官不涉及利害观念,是对其老师的一个补充,对后世美感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美的三种形式

在作为自然神论者和新柏拉图主义者的夏夫兹伯里看来,宇宙体是预定的和谐,是神的艺术作品,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恶与丑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作用在于衬托整体的和谐完美。人是小宇宙,主体心灵中的理性观念、高尚品德辉映着宇宙的和谐。美作为一种和谐的形式,只能来自物体以外并赋予它以形式的、创造形式的主动者。

▲圣马太被召 意大利 卡拉瓦乔

画面上大部分都处在黑暗中,只有主要人物通过来自顶部光线的集中照射而突出出来,这使画面的明暗对比十分强烈,以突出主要人物的善。

创造形式的主动者有两种,“造物主”自然神的“第二造物主”人。神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比例合度的宇宙,把美赋予宇宙和人。人作为“第二造物主”,可以创造出第二自然,他使包括艺术品在内的一切人工制品都具有比例合度的形式,赋予它们以美。这就有三种美的形式。

第一种是“死形式”,由人或者自然赋予一种形状,本身没有赋予形式的力量。它包括自然物与人所作的一切产品。

第二种是“赋予形式的形式”所产生的美,其有智力,有行动,有作为。这一种形式有双重美,一方面有形式(心的效果),另一方面又有心。它使死形式具有美。

第三种是“造形的普遍的自然”,即造物主上帝、自然神,它是一切美的本原和源泉,它不仅赋予形式于物质,而且创造了“赋予形式于心本身”。因此,它才是第一性的美、最高的美,是美的本源。建筑、音乐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要溯源到这类美。

休谟论审美趣味

大卫·休谟(1711年~1776年),18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在近代哲学的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康德曾认为是休谟使他从独断的梦幻中苏醒过来。他的知觉经验论对于从19世纪下半期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来说影响尤其巨大,成为这一时期一些国际著名学派如马赫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的主要理论基础。

“家世不论在父系方面或母系方面都是名门。”休谟自己说,“不过我的家庭并不是富裕的,而且我在兄弟排行中也是最小的,所以按照我们乡土的习俗,我的遗产自然是微乎其微的。我父亲算是一个有天赋的人,当我还是婴孩时,他就死了。他留下我和一个长兄、一个妹妹,让我母亲来照管我们。母亲是一位特别有德行的人,她虽然年轻而且美丽,可是她能尽全力教养子女。我受过普通的教育,成绩颇佳。在很早的时候,我就被爱好文学的热情所支配,这种热情是我一生的主要情感,而且是我快乐的无尽宝藏。我因为好学、沉静而勤勉,所以众人都认为法律才是适合我的行业。”

作为一个小孩,他看上去很木讷。他母亲说他是个很精细、天性良好的火山口,但是,脑袋瓜子却不怎么灵。”其实他很聪明,12岁就和哥哥进了爱丁堡大学学习法律。“不过除了哲学和一般学问的钻研而外,我对任何东西都感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嫌恶。”他自己说自从开始阅读洛克和克拉克的作品以后,他就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信仰的快乐了。

除了短暂时间作为家庭教师、将军的秘书以外,1752年休谟被选为爱丁堡苏格兰律师协会图书馆馆长,1763年做驻法国使馆秘书,后来代理公使,与法国启蒙运动领袖狄德罗等有过密切的交往。1767年休谟担任国务大臣的助理约11个月后退休还乡。还获得了英王每年300磅的薪金。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写作。1776年8月25日因为肠胃病而去世。这年的4月18日,他为自己写了陈述生平的自传。

他一生写了几本重要的著作。“任何文学的企图都不及我的《人性论》那样不幸。它从机器中一生出来就死了,它无声无臭的,甚至在狂热者中也不曾刺激起一次怨言来。”《人性论》和《人类理解研究》是他的重要的哲学著作。里面所阐述的经验主义和不可知论思想,使得他成为极少数不朽的人之一。还有被伏尔泰称为“或许是所有历史著作中最好的著作”的《英国史》。1756年写成了美学论文《论趣味的标准》。还有美学方面的文章《论悲剧》、《论艺术和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休谟像

休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怀疑论者,他的怀疑论哲学一直影响着后来的哲学家。在美学上,他提出了审美趣味及其标准。

» 美的本质

17~18世纪西方美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学成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休谟是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完成者,同时也是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创始人。他也是西方近代怀疑论的主要代表。休谟哲学在他的美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经验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其贡献完全是有独创性的。和他在哲学上的方法一样,在美学上他也主要运用心理分析方法去探讨他所关心的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他认为伦理学和美学与其说是理智的对象,不如说是趣味和情感的对象。道德和自然的美,只会为人所感觉,不会为人所理解。如果我们企图对这一点有所论证,并且努力地确定它的标准,那么我们所关心的则是一种新的事实,即人类一般的趣味。

其次,休谟讨论了美的本质问题,他说: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哲学和常识所提出来用以说明美和丑的差别的一切假设,我们就将发现,这些假设全部归结到这一点上,即美是一些部分的那样一个秩序和结构,它们由于我们天性的原始组织或是由于习惯或爱好,适于使灵魂发生快乐和满意。这就是美的特征,并构成美与丑的全部差异,丑的自然倾向乃是产生不快。因此,快乐和痛苦不但是美和丑的必须伴随物,而且还构成它们的本质。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首先,快乐构成美的本质,是美的特征,是美和丑的全部差异。其次,产生美的客观对象必须是各部分之间的秩序和结构。人的天性的原始组织、习惯、爱好是主观方面的构成部分,审美主体的快乐就是由于对象的条件适宜于主体心灵而产生的。

▲贝戴勒儿童之死 法国 拉耶尔

在休谟看来,因果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即便是痛苦一类基本的情绪也是如此。

他还认为审美和认识是有区别的:“一切自然的美都依赖于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和位置;但是倘若由此而推断,对美的知觉就像对几何学问题中的真理的知觉一样完全在于对关系的知觉,完全是由知性或智性能力所做出的,那将是荒谬的。在一切科学中,我们的心灵都是根据已知的关系探求未知的关系;但是在关于趣味或外在美的一切决定中,所有关系都预先清楚明白地摆在我们眼前,我们由此根据对象的性质和我们器官的气质而感觉到一种满足或厌恶的情感。”他举例说:“欧几里德充分解释了圆的所有性质,但是对于圆的美在任何命题中都未置一词。理由是不言而喻的。美不是圆的性质,美不在于圆的线条的任何一部分,圆周各部分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美仅仅是这个图形在那个因具备特有组织或结构而容易感受这样一些情感的心灵上所产生的一种效果。你们到圆中去寻找美,或者不是通过感官就是通过数学推理而到这个图形的一切属性中去寻求美,都将是白费心思。”

纵观其全部哲学和美学观点,虽然休谟也强调美的来源的客观方面,如对象的合理构造等,但是,归根结底休谟还是认为人的心灵、情感、感受才是美的确定者。

休谟在《论趣味的标准》的论断如下:“美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美是由审美主体的情感附加给对象的,而审美主体情感则是依存于人心的特殊结构的。

不是美引起美感,而是美感决定美。正如他在《论怀疑派》里所说:在美丑之类情形之下,人心并不满足于巡视它的对象,按照它们本来的样子去认识它们;而且还要感到欣喜或不安,赞许或斥责的情感作为巡视的后果,而这种情感就决定人心在对象上贴上“美”或“丑”、“可喜”或“可厌”的字眼。很显然,这种情感必须依存于人心的特殊构造,这种人心的特殊构造才使这些特殊形式依这种方式起作用,造成心与它的对象之间的一种同情或协调。由此休谟提出了“同情说”。休谟认为,同情产生大多数种类的美。

美学辞典

怀疑论(skepticism或scepticism):意思是“深思的”。拉丁文中的派生词是scepticus,意思是“探求”或“深思”。一种对各个领域提出的见解表示怀疑的哲学态度。主张人类不可能获得正确之知识。它可能是指对一切知识之怀疑态度,也可能是指一种具有学术基础之理论,认为一切知识皆值得怀疑。古希腊哲学家高尔吉亚提出了著名的怀疑哲学的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物存在,它们也无法为人所把握;第三,即使它可以为人所把握,也不可能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休谟以经验主义为基础,而怀疑因果原理及归纳法之有效性。

“同情”(sympathy)在英文中原意并不等于“怜悯”,而是设身处地地分享旁人的情感乃至分享旁物的被人假想为有的情感或活动。现代美学家一般把它叫作“同情的想象”。对象之所以能产生快感,往往由于它满足人的同情心,不一定触及切身的利害。例如我们看到肥沃的丰产的果园,尽管自己不是业主,不能分享业主的好处,但是我们仍可借助于活跃的想象,体会到这些好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和业主分享这些好处,这就是运用了同情了。在这里,被称为美的那个对象只是借其产生某种效果的倾向,使我们感到愉快。那种效果就是某一个其他人的快乐或利益。我们和一个陌生人没有友谊,所以他的快乐只是借着同情作用,才使我们感到愉快。以后我们还会看到,同情说在柏克、康德以及许多其他美学家的思想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李普斯一派的“移情说”和谷鲁斯一派的“内摹仿说”实际上都是同情说的变种。

休谟还提出了美的“效用说”。我们所赞赏的动物和其他对象的大部分的美是由方便和效用的观念得来的。看到对象的效用,我们便会联想它可以给其拥有者带来利益和引起快乐的效果,所以借着同情也感到愉快。休谟以田地的美为例,指出:“最能使一块田地显得令人愉快的,就是它的肥沃性,附加的装饰或位置方面的任何优点,都不能和这种美相匹敌。”

他进一步对此分析说:“不过这只是一种想象的美,而不以感官所感到的感觉作为根据。肥沃和价值显然都与效用有关;而效用也与财富、快乐和丰裕有关;对于这些,我们虽然没有分享的希望,可是我们借着想象的活跃性而在某种程度上与业主分享到它们。”可见美和对象的效用固然有关,但这种美却是要借助想象、通过同情作用而实现的。休谟说:“世上再没有东西比人的想象更为自由;它虽然不能超出内外感官所供给的那些原始观念,可是它有无限的能力可以按照虚构和幻象的各种方式来混杂、组合、分离、分割这些观念。”

» 审美趣味及其标准

什么是审美趣味?审美是否有共同的标准?审美趣味就是鉴赏力或审美的能力,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情感能力。

首先,他说:“世人的趣味,正像对各种问题的意见,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人人都会注意到的明显事实。”但是,休谟认为尽管趣味仿佛是变化多端,难以捉摸,终归还是有些普遍性的褒贬原则;这些原则对一切人类的心灵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经过仔细探索可以找到的。按照人类内心结构的原来条件,某些形式或品质应该引起快感,其他一切引起反感。之所以如此,因为人的自然本性在心的情感方面比在身体的大多数感觉方面还更趋一致,使人与人在内心部分比在外在部分显出更接近的类似。我们想找到一种“趣味的标准”,一种足以协调人们不同感受的规律,这是很自然的;至少,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定论,可以使我们证实一种感受,否定另一种感受。休谟承认趣味的多样性、差异性、相对性,却没有走向相对主义,这就是说“趣味和美的真实标准”是确实存在的。休谟举例说:“同一个荷马,两千年前在雅典和罗马受人欢迎;今天在巴黎和伦敦还被人喜爱。地域、政体、宗教和语言各方面所有的变化都不能使他的荣誉受损。”这说明审美趣味是具有共同性和一致性的。

尽管休谟肯定趣味有普遍原则和标准,却也没有绝对化,他认为时代和本国习俗,以及由于鉴赏者的性格、气质、年龄等方面的不同,对不同作家、不同内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作品所产生的不同偏好和喜爱也是正当的,有些趣味的差异是正常的、难免的,不能也不必用一种共同标准去协调。

休谟认为:“就一个批评家而言,只称许一个体裁或一种风格,盲目贬斥其他一切是不对的;但对明明适合我们的性格和气质的作品,硬要不感到有所偏好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这种偏好是无害的,难免的;按理说也无须纷争,因为根本没有解决此种纷争的共同标准。”

趣味既然具普遍原则和真实标准,那么为何人们会脱离趣味的普遍原则和真实标准,会对美做出不同判断和不正确感受?

休谟认为,首先,是因为一切动物都有健全和失调两种状态,只有前一种状态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趣味和感受的真实标准。

▲丘比特与普赛克 石雕 意大利 卡诺瓦

这件作品展现爱神丘比特使濒死的普赛克复活的那一刻,表达激情与爱恋、爱与死的主题。丘比特温柔的拥抱与普赛克无尽的依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似一曲低回婉转的音乐,顺着流畅的线条缓缓流动,又随着丘比特未及收拢的双翅徐徐上升,具有一种极美的意境。

其次,多数人所以缺乏对美的正确感受,最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象力不够敏感,而这种敏感正是传达较细致的情绪所必不可少的。他举例说:我们不必乞求于任何高奥艰深的哲学,只要引用《堂吉诃德》里面一段尽人皆知的故事就行了。桑科对那位大鼻子的随从说:“我自称精于品酒,这绝不是瞎吹。这是我们家族世代相传的本领。有一次我的两个亲戚被人叫去品尝一桶酒,据说是很好的上等酒,年代既久,又是名牌。头一个尝了以后,咂了咂嘴,经过一番仔细考虑说,酒倒是不错,可惜他尝出里面有那么一点皮子味。第二个同样表演了一番,也说酒是好酒,但他可以很容易地辨识出一股铁味,这是美中不足。你绝想象不到他俩的话受到别人多大的挖苦。可是最后笑的是谁呢?等到把桶倒干了之后,桶底果然有一把旧钥匙,上面拴着一根皮条。”

最后,他认为正当的审美情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休谟哲学在美学领域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从方法论观点来看,其贡献完全是独创性的。休谟改造了美学论战的整个战场。

“论崇高与美”的问世

柏克(1729年~1797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天才、先知,他的很多预言都实现了。用当时一位与他熟识的著名作家的话说,是个“即使和他同在一个街棚里避雨五分钟,你就会受不了,但你会相信自己正和所曾见过的最伟大的人物站在一起”的人。柏克1729年6月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为英国人后裔,文化认同为英国人,后搬回伦敦居住。父亲是有名律师,信奉新教,母亲则是天主教徒,母亲的宗教信仰给他的影响颇大。1744年就学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古典语言、拉丁语,熟练到能欣赏西塞罗的作品。1750年到伦敦学习法律,但不久即对法律失去兴趣而游学于英格兰和法国。

▲柏克像

柏克,英国著名政治家,被认为是保守主义的鼻祖。

柏克28岁的时候,发表名为《论崇高和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休谟称之为“一篇精彩的论文”。据说他是19岁开始写作这本书的。他的这部著作是在朗吉努斯以后和康德以前,西方关于崇高和美这两种审美范畴的最重要的文献。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只要肯深入事物内部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1757年,柏克与一位爱尔兰天主教医生的女儿结婚。

柏克的后半生几乎完全与英国及欧洲的政治联系在一起。36岁时进入政界,接着成为辉格党领袖罗金汉勋爵的秘书而进入下院,任该职直至后者于1782年去世。1774年,他被选为布里斯托尔的下院议员,任期6年。1780年,作为罗金汉勋爵控制的议员选区的下院议员直到1794年退休。

这个政治敏锐力、雄辩才能唯有后世的托克维尔和邱吉尔才可企及的政治家、政论家,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是一只“什么也没有捕获到的老鹰”。其在政治思想上颇有建树,主张限制英国王权,对英国国王权力加以制衡;但是他反对法国大革命,反对自由平等,其实是担心民主自由会造成暴民政治,在没有法制中的自由,出现暴动,从某一角度而言具有精英文化的利益取向,是历史上公认的十分精辟之论断。晚年在丧子之痛和对法国革命的仇恨中度过。1797年7月在英格兰的白金汉郡去世。他在哲学上是英国经验派继承者。

» 崇高的根源和外在形式

柏克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区分崇高与美的人。

崇高是西方美学史上的核心范畴之一,流传下来最早的有关崇高的文献是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努斯的《论崇高》。柏克是西方美学史上对崇高真正做出深入阐述的美学家之一,柏克首次区分了美与崇高。柏克也和同时期的其他美学家一样,在美学领域贯彻了经验主义哲学的方法和认识论观念。

柏克首先把人类基本情欲区分成两类:一类涉及自我保存,这种涉及自我保持的情感注重痛苦或危险,这种负面的情感比快乐的积极的情感更有力,正是这种适于激发痛苦或危险观念、让人产生恐怖情绪的事物是崇高的本源,自我保全是崇高的基础;另一类是社会生活,这种情感要求维持种族生命的生殖欲以及一般社交愿望或群居本能。社会交往是美感的基础:社会交往包括两性之间和一般的交往,这种情欲主要是与爱相联系,它引起的是积极的快感,而爱正是美感的心理内容。这类情欲是爱和美的根源。

自我保存的情绪即是当人类的生命受到外界威胁的时候,就会产生恐怖惊惧的情绪;恐怖是崇高的主导原则。只有当这种痛苦的、恐怖的和惊惧的情绪,能够与外界威胁现象保持安全适当的距离时,情绪才会缓和并得到克服,这时候就会产生转化为崇高的感受;崇高感来自于恐怖,人能以保持安全距离而克服恐惧感,就会产生崇高,然而如果人要是沉溺、深陷在惊恐中,就不可能产生崇高的感觉。

▲柏克的美学著作《论崇高和美两种观念的起源》

该书是美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柏克说:“凡是可恐怖的也就是崇高的。”恐怖是由于害怕危险和死亡。因此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现实生活中,凡是令人恐怖的事物便是崇高。尤其是力量,没有一个崇高的事物不是力量的变形。体积庞大显然是一种力量,而朦胧不清的形象,激起更动人的想象,所以比清朗的形象更崇高。对视觉引起恐怖情感的事物是崇高的,如毒蛇、猛兽、深不可测的海洋,等等。

崇高具有巨大的力量,不但不是由推理产生的,而且还是人来不及推理,就用它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把人卷走。惊恐是崇高的最高效果。柏克认为,崇高感和美感都只是涉及客观事物的感性方面,即可用感官和想象力来掌握的性质,这种性质很机械地直接打动人类的某种情欲,因而立即产生崇高感和美感,理智和意志在这里都不起作用。

柏克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引发崇高感的事物作了具体分析。第一,是那些巨大的东西,例如无边无际的沙漠、天空,波澜壮阔的海洋等,体积上的庞大是崇高的有力原因。

▲托莱多风景 西班牙 格列柯

托莱多是离马德里不远的一座古城。对格列柯来说,这是一座完美的城市,一座冷色的威尼斯。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画家主观想象中的风景,处在暴风雨前的城市表现了大自然的无比威力,这座无生气的、被恐怖的闪光所照射的城市似乎是静止的,好像虚幻的影像一样出现在卷起云朵的暗蓝色的天空之下,充满了悲剧气氛。根据柏克“凡是恐怖的也就是崇高的”的观点,这幅作品便是崇高的、美的。

第二,晦暗、模糊、不和谐事物,如埃及神庙、晚上漆黑的四周,就会感受到崇高感。多云的天空比蓝色的天空更壮丽,黑夜比白天更显得崇高和庄严。

第三,力量,例如有力量的动物会使人产生恐怖感是由于人们害怕这种力量会带来劫虐和破坏,一旦这种力量变成无害,可以为人类所利用,那么,这些动物就不再成为崇高的对象了。在荒野中嗥叫的狼、雄狮、猛虎是崇高的。

第四,巨大的声响和寂静空无,例如滂沱的大雨、狂怒的风暴、雷电。巨大的声音突然停止也能产生崇高的快感。黑夜能增加我们的恐惧,模糊的鬼怪也能使我们的心灵产生震撼。

第五,是无限,无限使精神具有某种令人愉悦的恐惧倾向,这是崇高的本源。例如星光灿烂的天空,能激起我们壮丽无限的感觉,也是崇高的来源,但是单独一颗星星却不会产生崇高感,因为没有那种无限和壮丽。宏伟还是崇高的根源。

» 美的根源和表现形式

柏克认为美和崇高是对立的。如果崇高感是基于人类要保存个体生命的本能,它的对象虽然暗含危险而又不是紧迫的真正的危险,那么它所引起的情绪主要是惊惧,是一种痛感,仿佛由自豪感和胜利感以及劳动或练习转化为快感。

美感则不同。“社会生活”的本能产生情爱、友爱的情绪;愉快的情绪还包括性爱情爱,交往的本能。本能发展实现,当人充分体验到爱的时候,人就会产生美的感受,故美来自社会生活的本能,当人能积极体验爱的时候,就会变成美。爱正是一般美感的主要心理内容,爱的对象总是具有“人体美的某些特点”。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爱的情欲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爱所指的是在观照任何一个美的事物时心里所感觉到的那种喜悦。爱不等于情欲,情欲是为了占有。爱是在心里所感觉的满意,欲念只是迫使我们占有某些事物的一种心理力量,例如我们可以对一个不太美的女人引起强烈的欲念,但是人类或其他动物的最高的层次美,虽然能引起爱却丝毫不引起欲念,这也说明美和爱所引起的情感是不同于欲念的,尽管欲念和爱有时是共起作用的。

柏克分析了美的外在性质,第一,那些小的东西,会产生让人怜爱的感觉,如小坏蛋产生怜惜的感觉;小鸟、小猫之类,很少听说“一个美丽的大家伙”,我们总是用“小可爱”、“亲爱的”来形容亲昵的喜爱。如小宝贝、小鸟儿等等。

第二,是平滑光亮的东西,例如,树木和花卉的叶子都是光滑的,还有平滑的小溪等等。

第三,曲线的东西,如英国大画家荷加斯即认为蛇行的线是最美的线,还有那些优美的海岸线等等。

第四,颜色上明晰的东西,那些明晰的颜色总能让我们对对象产生美感,色彩鲜明但不刺眼,若有刺眼的颜色要配合其他颜色使其得到调和。

第五,就是很轻很柔的东西,例如娇柔的美女、娇柔的鲜花等等。

总之,美的真正原因是:小、光滑、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这些美所存的特质是不随主观而改变的。

» 对美的原因说的批判

柏克对传统的美的原因学说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美的原因不在比例、适宜或效用,也不在完善或圆满。美往往被认为是各部分之间某种比例形成的,但是我们可以去怀疑美是否属于比例的一种观念,因为比例几乎只涉及便利,所以应看作理解力而不是影响感觉和想象的首要原因。因为比例是对于相对数量的测量,显然一切数量既然是可分的,任何数量所分成的每一部分都要和其他各部分或全体形成某种关系,这些关系就形成比例关系的根源。例如,天鹅很美丽,但没有比例可言,头小脖子细,身体圆;孔雀美丽,但尾巴过大,也没有比例美感;或者有人认为效用观念就是美的原因,那么男人就会比女人美得多,因为强壮和敏捷就应该看作唯一的美;认为美的东西有的是因为完善才美,但是例如美女虽美,但不完善。美的原因不在于完善,完善本身绝不是美的原因,例如谦虚是对不完善或有缺点的默认,它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可爱的质量,而且确实加强其可爱质量的效果。

总的来说,柏克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对德国古典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