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是因为找不到自爱的方法
美少年纳西索斯是希腊最俊美的男子,无数的少女对他一见倾心,可他却自负地拒绝了所有的人。这当中包括美丽的山中仙女厄科。厄科十分伤心,很快地消瘦下去。最后,她的身体终于完全消失,只剩下忧郁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众神愤怒了,决定让纳西索斯承受痛苦——爱上别人,却不能以被爱作为回报。
有一天,纳西索斯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然而,他却不知那就是自己本人,他爱慕不已、难以自拔,终于有一天他赴水求欢溺水死亡。众神出于同情,将他死后化为水仙花。
自恋是指完全沉迷于自我,拒绝一切心灵层面的交流。这是一种魔念,排挤了一切来自他人的爱。自恋具有回音的性质,觉得万事万物都是自己的投影,这让他不愿放弃自己的“力量”。
我们往往会对自恋大加抨击,认为自恋是自我和自爱的一种表现形式。越是被人认为不好的东西,往往会具有很大的价值。我们对自恋的排斥,会不会掩盖了心灵之爱的神秘本质呢?我们给自恋打上负面的标签,是不是为了抗拒心灵对爱的渴求?
心灵总是需要依托,而自恋则是心灵缺乏依托的表现。自恋就是寻找心灵“另一面”的过程。自恋并不是单纯的自我迷恋,而是心灵需求的一种表达。自恋意味着我们还没有找到“我”,因为自恋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本性有多么深刻、多么玄妙。自恋的人从表面上看快乐、满足,其实不堪重负。他努力追寻被爱的感觉,却始终无法成功。
自恋的人所执著的事物,正是他所欠缺的。他会反复问自己:“我做得是不是够好?”而他真正想说的是:“无论我做什么,无论我怎么努力,总是不能达到让自己满意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刻意地表现出自恋,正是因为他找不到爱自己的适当方法。
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自我甚至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是需要被爱,需要被关注和表现,这是我们天性的一部分。比如说,一个孩子不仅仅有纯真的一面,同时也会哭闹,甚至会打翻东西。这些都是孩子本性的一部分。自我也是一样的,有许多让我们羞于谈起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认识自己的多重需求,就能够在具有多重侧面的自我中找出我们最常称之为“我”的那一个。
自恋者其实并不自爱。正因为缺乏对自我的爱和接受,他们才会表现得自恋。一个人越是整天夸夸其谈地谈论自己的人,自我意识往往越薄弱。在自恋者身上,自爱的缺乏往往表现为受虐倾向,而受虐倾向又很容易转化为虐待倾向。受虐与虐待,构成了自恋者心灵裂痕的两个极端。自恋者对他人的拒绝和高人一等的心态,很明显就是虐待倾向的表现。而经常自我批评,往往是受虐倾向的表现。经常进行自我检讨、自我批评的人往往认为这样做就可以免于自恋,其实这正是另一种方式的自恋,因为他们并不关注生活和周围的世界,而是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我”之上。所以说,虚假的谦卑才是自恋的真正表现。
泰瑞西斯曾预言纳西索斯的命运:“只要他不认识自己,他就能活到很老。”自恋的崩溃,常常是建立在对自我认识和自爱的基础之上。当我们心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想成为想象中的那另一个“我”时,我们就开始了走出自恋的第一步。
当理想主义插着自恋的翅膀在天空中翱翔时,与其强迫它降落,倒不如去接纳它、思索它、拥抱它,让它从磐石般的冰冷坚硬,自然而然地转化成花朵般的柔美和芬芳。
自恋是一种讯号,告知人们心灵已经缺少足够的爱。自恋越严重,就说明心灵越缺少爱。因此,要满足自我的真正需求,就要自我接受,自我承认,肯定和欣赏自我成就。如果刻意压制自我的欲望,心灵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关怀。禁欲主义的虚假的道德感往往忽视了心灵的需求,最终只能加重自恋的程度。
如果我们能认清心灵的客观本质,把自己当成别人来爱。这是体验自我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带着兴趣和爱来观察自己,同时也不忘记生活和周围的世界,会有助于将自恋转化为真正的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