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话语不能吃但为何会有“食言”呢?
“食言”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吃了话语。显然话语是不能吃的,那为什么我们经常用“食言”这个词语呢?与之类似的表达还如“吞进肚子里的话吐出来”。话真能吞吗,又怎么吐出来?
其实这些都是形象的表达。“食言”表示不遵守自己的承诺,不讲信用。自己说了的话经常不算,故谓“食言”,与“吞”、“吐”话语的表达相仿。它来自于“食言而肥”这个典故,与春秋时一个叫孟武伯的大臣有关。
▲《左传》书影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中有这样一段话:“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于大行,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鲁哀公出访越国回来,季康子和孟武伯到五梧这个地方迎接。君臣在一起宴饮,孟武伯很讨厌受哀公宠爱的郭重,就借敬酒的机会说:“你怎么这么肥啊?”季康子名肥,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就说:“要罚这头猪(指孟武伯)喝酒!鲁国紧挨着仇人,臣下因此不能跟随君王,才避免远行。郭重跟着君王奔波辛苦,孟武伯却说长得肥胖。”哀公就势指桑骂槐,说:“这个人吃自己的话多了,能不肥胖吗?”
这是君臣交恶的一个典型例子。孟武伯这个人向来言而无信,经常说话不算话,鲁哀公很讨厌他。所以借此机会,对他大加讽刺,搞得孟武伯面红耳赤。当然,鲁哀公也因此得罪了孟武伯,孟武伯后来给哀公制造了不少麻烦。
后来就用这个词语表示人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如明代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既蒙张太公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