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开辟以来,地球上究竟存在多少物种,又有多少物种灭绝了?恐龙、猛犸象,甚至更庞大的物种,在天地之间显得是多么渺小,总有消亡的一天。
恐龙灭绝之谜
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到7000万年前,恐龙从地球上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有深埋在地层中的形形色色的化石以及科学家们的思考。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恐龙这种史前生物的灭绝一直有很多猜测:究竟是因为它们自身进化的失败遭到了大自然的淘汰,还是因为飞来的天外横祸将这些头脑简单、躯体庞大的家伙斩草除根的呢?
▲霸王龙外形
霸王龙是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的大型食肉动物,凶猛无比,有良好的视力和敏锐的嗅觉,坚硬的头骨能承受住以32千米/小时的速度与猎物的冲击。被称为残暴的爬行动物之王。
在人类出现以前,一种十分庞大的动物——恐龙曾经统治地球达1.6亿年之久。那时候,地球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恐龙。它们的体形和习性相差很大。最大的可达30米左右,小的却跟一只小公鸡差不多。它们的脖子长,头小,一只长长的尾巴拖在身体后面,极不成比例。许多人都以为恐龙是生性残暴的肉食性动物。其实不然,它们中也有温和的草食性动物和像我们人类一样的杂食性动物。像跃龙、霸王龙等蜥龙类就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它们的前肢不发达,后肢着地,奔跑速度极快;它们不仅捕食各种动物,而且连同类的草食恐龙也不肯放过。而溪龙、梁龙、雷龙等鸟龙类则是草食性恐龙,它们的头要比蜥龙类的稍小,其中有许多长着尖角,身上全副武装着硬甲。
科学家们为此对恐龙化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最初,一些科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研究恐龙最终灭绝的原因,认为恐龙自身种族的老化以及在与新兴哺乳动物的进化竞争中的失败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在几千万年前,正当恐龙称霸于地球之时,大自然的力量造就了一种新兴的高等动物——哺乳动物。与庞大的恐龙相比,单个哺乳动物的力量是微弱的,可它们却依靠自身的优势成功地在地球环境变化中生存了下来,哺乳动物有能够隔热和保温的毛皮和脂肪层,高度发展的大脑和非常高的幼子成活率。而貌似强大的恐龙由于种族的老化,在残酷的斗争及大自然的变迁中逐个倒下,最终退出了生存的历史舞台。
还有一些观点则认为慢性食物中毒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原来,曾在中生代遍布全球的苏铁、羊齿等裸子植物,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在自己体内产生了一些有毒的生物碱,如尼古丁、吗啡、番木碱等,一些食草恐龙吞入这些植物,也就相当于吞下了“毒药”,在食物链的作用下,食肉恐龙也间接中毒。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毒素在恐龙体内越积越多,由于毒素侵袭,恐龙神经变得麻木,直到最后导致了整个种群都消失灭绝。
另外类似的观点,还有氧气过量说、便秘说等等。但这些观点都是纯粹基于生物学角度来看问题。现代科学家们认为,这些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物种灭绝是需要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的,而人们目前已经掌握的资料显示,恐龙是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很短”的一段时期内突然灭绝的。因此,这些生物学假设现在受到很大质疑。
现在,支持宇宙天体物理变化导致恐龙灭绝这种观点的科学家越来越多。197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路易斯·阿尔瓦雷兹提出了著名的“小行星撞击说”,为人类开辟了一条探讨恐龙灭绝之谜的新道路。
1983年,根据各自的研究,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马勒、天文学家马克·戴维斯、古生物学家戴维·罗普和约翰·塞考斯基以及轨道动力学专家皮埃·哈特等人,共同提出了“生物周期性大灭绝假说”,也叫“尼米西斯假说”。他们的观点是,地球上类似恐龙消失这种“生物大灭绝”是具有周期性的,在地球上大约以2600万年为一个周期。其原因在于银河系中的大多数恒星都属于双星系统,太阳当然也不例外,它有一颗人类从未见过的神秘伴星——“尼米西斯星”。“尼米西斯星”在太阳系的外围,大约每隔2600万~3000万年运转一周。在其影响下,冥王星外飘荡着的近10亿颗彗星和小行星就会脱离原来的轨道,组成流星雨进入太阳系,其中难免有一两颗不幸撞击或者落在地球上,而也许正是这几率极小的偶然,使一些生物遭到灭顶之灾。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死亡穿行”是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九大行星在太阳系中围绕着太阳旋转,而太阳系则又以银河系为中心旋转,旋转一周需要2.5亿年。在受从中心释放出的强烈放射性物质的影响下,一块“死亡地带”在银河系的一部分地区形成了。距今6500万~7000万年前,太阳系刚好在这个“死亡地带”中穿行,放射性射线袭击了所有的地球生物,恐龙也在这次灾难中惨遭灭顶之灾。
另外一些科学家的观点是,6500万年前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人们根本无法看见的宇宙射线。苏联科学家西科罗夫斯基称,太阳系附近一颗超新星的爆发导致了恐龙的灭绝。据科学家们推算,在距今7000万年前,一颗非常罕见的超新星在距太阳系仅32光年的地方爆发。爆发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和许多宇宙射线向整个宇宙发散,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未能幸免于难。强烈的辐射把地球的臭氧层和电磁层完全摧毁了,地球上大多数生物都没能幸免于这场“飞来横祸”。在宇宙射线的侵蚀下,就连庞大的恐龙都几乎完全丧失了自我防御的能力,只能在眼看着自己的身躯慢慢坏死的恐惧中痛苦地死去。那些躲在洞穴或地下的小型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作为幸存者而生存了下来。
此外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地球本身的改变造成了这场灾难。科学家们发现,大约每20万年地球上就会有一次地磁磁极反转的现象发生。在这可能长达1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地球会暂时得不到磁场的保护,这时宇宙放射性射线就会袭击地球,从而成为恐龙这样的地球生物纷纷灭绝的原因。
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恐龙的灭绝实际上也是一个持续了几十万年的过程,与此同时,恐龙至少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死亡。因此,所谓恐龙突然灭绝的这个“突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而对地球产生短期影响的“飞来横祸”和地球自身的突变,不可能持续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看来,这些观点都无法成为解答恐龙灭绝之谜的完满答案,因此人类暂时还无法证实或推翻这些科学的“推断”和“假设”。
▲恐龙时代的各型动物
恐龙的墓葬
庞大的物种,突然之间灭绝,而且竟然葬了在一起,这是谁的杰作?
在世界的一些地方,发现了大量恐龙遗骸集中埋在一处的现象,这就是“恐龙公墓”。墓中大量不同品种的恐龙在瞬间灭绝,这是怎么回事呢?
四川省自贡市是我国的“恐龙之乡”。自贡的恐龙化石其数量之多、门类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和埋藏之集中,在我国乃至世界同一地质时代的地层中极为罕见。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恐龙的墓葬群。
对于恐龙公墓产生的原因,科学家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始终是看法不一。
1.原地埋藏说
在1.6亿年前的中侏罗纪,大山铺地区河流纵横,湖泊广阔,气候温和,是恐龙生存繁衍的好场所,成群结队的蜥脚类恐龙生活在这水草丰美的湖滨平原上。由于大批恐龙误食了含砷量很高的植物而突然暴死,被迅速埋藏于较平静的低能沙质浅滩环境中,属未搬运的原地埋藏。但是,这种说法又使人感到证据不足。因为当时大山铺植物的砷含量的平均背景值是多少?致使恐龙暴死的砷含量又是多少?取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如能将这些质疑阐述清楚,这一理论必定是很理想而独特的。
2.异地埋藏说
本区恐龙化石已发掘采集100多个个体,其中完整或较完整的仅有30多个,约占总数的1/5;如果是原地埋藏,无疑应大都是完整或较完整的个体,事实恰好相反。
▲地壳及地幔示意图
综观化石现场,除埋藏丰富、保存完整容易被人发现的特征外,还有一种不易被人注意的现象是,靠边上部或地表的化石较破碎零散,大都是恐龙的肢骨经搬运后被磨蚀得支离破碎; 同时,越是接近上部岩层,小化石越多,如鱼鳞、各种牙齿遍及整个化石场,鸟脚龙、剑龙与蛇颈龙的椎体也十分零星,并具有从南到北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下部几乎是躯体庞大的蜥脚龙,保存都不完整,很明显是经过搬运后的结果。
更多的科学家则认为大山铺恐龙公墓中大部分系被搬运后埋藏下来的,也有少部分为原地埋藏的,是综合形成的恐龙公墓。
事实证明,中侏罗纪的大山铺是一个洪泛平原,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也可能和现生动物一样,对生活环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恐龙中性情温和的蜥脚龙常成群结队生活于地形较低的湖滨平原上; 剑龙喜居比湖滨稍高而常年杂草丛生的山林中; 鸟脚龙以其形态轻巧灵活又善于奔跑的特点,活跃于较高的山间密林中。其他脊椎动物,如翼龙,仅能在湖岸间作低空飞行。恐龙与这些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有着极大的区别,这些恐龙为什么会集中到一起来呢?
无论多么强大的生物,在宇宙与自然面前总是那么渺小。当末日来临,都是那么束手无策。
猛犸象的灭绝
猛犸象的灭绝虽然不是突然,但也有很多令人反思之处。
猛犸,在鞑靼语中是“地下居住者”,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与亚洲象相近,门齿长1.5米左右,虽然身高不高,但身体肥硕,因而体重可达6吨~8吨。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从猛犸象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猛犸象如其他大型动物一样,在距今1.3万年~1.15万年灭绝了。然而,是所有的猛犸象都灭绝了吗?
其实有两种猛犸象灭绝了,即分布于欧亚大陆北方以及北美洲的长毛猛犸象,最后一支残存的猛犸象群则在北冰洋的朗格岛又存活了6000年,为了存活,它们的体形变小,体高还不到1.8米。究竟这些体形变小的猛犸象为何又存活了一段时间?
▲猛犸象骨小屋
这是在乌克兰的梅兹里奇发现的复原后的一个史前小屋。它是由385块猛犸象骨搭建而成的,包括95块倒置的下腭骨,在外围搭成箭尾形,而一对象牙则搭成拱门,整个骨屋直径达4.8米,重23吨,距今有2万年历史。这些骨架的外面很可能罩了一层动物毛皮,空隙则用草和苔藓等塞满来抵挡严寒。
▲猛犸
猛犸是冰川期广泛地生活在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大型动物,约在1万年前灭绝。
1.气候的突然转变
朗格岛上的猛犸象,可能是因为岛上的植物和冰河时代仍然类似而存活下来。那些植物混合着特殊的多种草本植物与香草,正好就是猛犸象主要的食粮。这些植物被称为“猛犸象干草原”,一度在欧亚大陆的北方和北美随处可见,但是在两万年前,气候变得更暖和、更潮湿,新形态的植物就取而代之了。这些植物形态最终是因温度和湿度增加而改变的,因此导致猛犸象的栖息地严重丧失,数量也急剧减少,最后完全灭绝。
关于猛犸象灭绝的“气候转变说”乍听之下很有说服力,但也遭遇某些解释上的困难。最重要的是,猛犸象在之前的许多次气候改变下都能存活,因此若说它们在最后一次冰河时代末期无法一如往常般应变调适,似乎没道理。况且猛犸象并非唯一绝种的动物,还有其他许多动物的栖息地迥异于猛犸象,甚至可能因温度、湿度上升,反而让它们的食物增加,但它们最终还是灭绝了。
2.人类大量捕杀
初到北美洲的人类首先渡过现已被水淹没的白令海峡,来到了阿拉斯加,然后向南扩张至整个美洲大陆,将大型动物屠杀殆尽。这些人建立了所谓的“克洛维斯文化”,他们的特征在于使用大型石矛尖这种致命的狩猎工具。“克洛维斯文化”在北美大陆各地都有发现,兴盛于距今1.35万~1.33万年间。古骆驼、大地懒、猛犸象从未遇到过如此强势的掠食者,因为这些人类有致命的武器,同时也能群聚在一起合作狩猎,设陷阱和埋伏。然而,说人类滥捕滥杀造成大型动物灭绝的理论也有严重的问题,因为虽然发现了一些猛犸象被宰杀的考古遗迹,但却没有直接的证据。
猛犸象究竟为什么灭绝,人们还是各执一词,没有最后的答案。
太平洋怪兽是蛇颈龙、鲨鱼还是爬虫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渔业公司的一艘名叫“瑞洋丸号”远洋拖网船,在新西兰克拉斯特彻奇市以东50多千米的海面上捕鱼。当船员们把沉到海下300米处的网拉上来时,竟然是一只庞然大物。网里是一具见所未见的怪兽尸体。为了看清楚它的全貌,船员们用起重机把它吊了起来。尸体散发出一股强烈的腐臭,一小部分肌肉和尸体上的脂肪,拉着长长的粘丝掉在甲板上。这下人们看清楚了:这是一个类似爬虫类动物的尸体。尽管尸体已经腐烂,但整个躯体却完整地保存着,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脖子长长的,脑袋小小的,肚子很大(腹部已空,五脏俱无),而且长着4个很大的鳍……怪兽身长大约10米,颈长1.5米,尾部长2米,重量近2吨,估计死去已经月余。它肯定不是鱼类,也不像是海龟,在海上捕鱼多年的船员谁也不认识它。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之际,船长闻讯赶来,见大家在欣赏一具腐臭的怪物,大发脾气,为了避免自己船舱里的鱼受到损失,他命令船员们把怪物立即丢到海里去!所幸的是,随船有位矢野道彦先生,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发现,在怪兽被抛下大海之前,拍摄了几张照片并做了相关记录。
消息传到日本之后,举国震动,尤其是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们更是兴奋,他们在对照片进行了分析之后认为:“这不像是鱼类,一定是非常珍贵的动物”,“非常惊人呀!这是不次于发现矛尾鱼那样的世纪性的大发现”。“本世纪最大的发现——活着的蛇颈龙”……消息随之传遍了全世界,各国报刊都很快转载了照片,发了消息。各国著名生物学家都对这件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但怪物已经被丢弃了,尽管大洋渔业公司立刻命令在新西兰海域的所有渔船,到现场去重新捕捞怪兽尸体,但由于消息发表之日(7月20日)与丢弃怪物之日已相隔3个月,人们只能徒劳而返。不过,这次发现总算给生物学家们保留下了3个线索:一是怪兽的4张彩色照片,二是四五十根怪兽的鳍须(鳍端部像纤维一样的须条),三是矢野道彦先生在现场画的怪兽骨骼草图。
▲错认身份的案例
海蛇是科学家未能查清而真实存在的动物,并非完全不可能。最为人接受的解说是被目击者形容为怪物的东西实际上是记录详尽但罕见的海洋动物,例如一条蓝鲸。上图中见到的是五种古代和现代已知的动物,形状酷似各种报告提到的海怪。
(1)照片:从照片来看,它的头部甚小,与现存的所有鲸鱼类的头骨通然不同,而且颈部奇长,特别是有4个对称的大鳍,这就没有其他海洋动物或鱼类可以与它相提并论了。
(2)鳍须:这是留下的唯一重要物证。它是怪兽鳍端的须状角质物。长23.8厘米,粗0.2厘米,呈米黄色的透明胶状,尖端分成更细的3股,很像人参的根须。
(3)骨骼草图:草图左上方写着“10时40分吊起,尼西(即尼斯湖里的怪兽?)拍了照片”。怪兽骨骼长10米,头和颈部长约2米,其中头部45厘米,颈的骨骼粗20厘米,尾部长2米,根部粗12厘米,尾端部粗3厘米,身体部分长约6.05米。
虽然上述这些记录和证据是非常宝贵的,而且成为科学家们研究、鉴定、探讨的依据,但是要依靠它们来确定怪兽究竟属于哪一种动物,还缺少根本性的依据。因为没有实物,无法与已知的各种动物和古生物的化石骨骼做比较,也就无法对比鉴定。所以,科学家们至今还对这个怪物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争论不休。
有人怀疑它是7000万年前便已绝灭了的蛇颈龙的子孙。其中一个主要的依据是它的长颈。许多学者据此认为它是“活着的蛇颈龙”。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鹿间时夫教授认为:“从照片上看,仅限于爬行类,然而可以考虑太古生息过的蛇颈龙,可以说是发现了名副其实的活着的化石。”这种说法曾经轰动一时,甚至有报纸认为:“这是本世纪的最大的发现!”
但是不久,东京水产大学对怪物须条进行了蛋白质的分析后,发现它的成分酷似鲨鱼的鳍须,于是报纸、新闻又转向鲨鱼说,一时间“巨鲨”、“一种未见过的鲨鱼”的说法又充斥了报刊杂志。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奥韦恩·惠勒说:“这个猎获物大概是鲨鱼,以前在世界各海滨附近曾发现许多别的怪物,结果弄清楚后,都是死鲨鱼。鲨鱼是一类软骨鱼。它们没有硬骨架。当鲨鱼死后,尸体逐渐腐烂时,头部和鳃部先从躯体脱垂,这样就形成一个细长的‘颈’,末端像个小小的头。许多日本渔民,甚至更为内行的人都被类似蛇颈龙的形状所愚弄……”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而且一时间许多持有蛇颈龙说法的人也都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主张,认为怪兽就是鲨鱼,言之凿凿,仿佛已成定论。
但是,对怪物须条进行重复测试后,又不能肯定它是鲨鱼了。一些科学家和日本记者提出了种种否定它是鲨鱼的根据:
其一,鲨鱼的肉是白的,姥鲛的肉是粉红色的,而怪兽则是赤红的。
其二,鲨鱼没有排尿器,体内积蓄的尿是利用海水的浸透压力,从全身排出的;因此,鲨鱼的肉有一种尿特有的臭味,有经验的渔民都会闻出来。“瑞洋丸”的渔民们正是根据这一点而否定了它是鲨鱼。
其三,如果真是鲨鱼,那么具有软骨架的鲨鱼,在死了半年之后,是绝对不会被起重机吊起来的。因为尸体开始腐烂,软骨也开始腐烂,尸体的软骨架绝对经受不住大约两吨的自重。对此,许多鱼类学权威都认为这是否定鲨鱼说的一个重要论据。
其四,怪兽有较厚的脂肪层,包裹在全身的肌肉上,而鲨鱼只在肝脏里才有脂肪。
于是,从鲨鱼说又转回到爬行类动物说。证明怪兽可能是爬行类动物还有一个重要的论据,即怪兽的头部呈三角形,这是爬行类独具的特点。
到现在为止,围绕着这个奇怪的太平洋怪兽到底是什么的问题,科学家们仍然在议论纷纷,人们都盼望有一天怪兽会再现其踪影。
动物之间为什么会发生争斗
在地球上,除了人类以外,动物界也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争斗。在以往的很长时间内,动物学家们都认为大多数的动物并不会杀害它们的同类。动物之间经常会发生侵犯的行为,主要是一种耀武扬威的姿态,而不是残杀性的。有时为了集体的利益,它们通常是相互合作的。
比如说在草原上生活的土狼,为了捕捉长耳兔经常采用接力的方法来弥补体力的不足。当第一条土狼追到体力不足的时候,就把长耳兔沿着对角线的方向追赶到一个隐蔽处,等在那里的另一条土狼会跳出来接着追赶,第一条土狼趁机抄近路跑到前边,等到充分地休息后,再接着追下去,就这样两条土狼轮番地追赶,直到兔子筋疲力尽成为土狼的口中美食。
还有一种长鼻浣熊,生活在中南美洲。喜欢吃栖息在树上的一种蜥蜴,可是对于浣熊来说,到树上捉蜥蜴是不容易的,它们就采取兵分两路的方法,一个在树下等,另一个则到树上把蜥蜴赶下树,彼此配合来捕捉蜥蜴。
几十年来,通过大量的观察,科学家们发现,在动物中间也存在着争斗的现象。而且在争斗的过程中还有着一定的规则,任何一方都是严格遵守决不违背。
蝙蝠的争斗方式是身体倒挂在石岩上,彼此通过鼻子的碰撞来发泄愤恨。蛇类相斗时从不以毒牙加害对方,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将尾部交缠在一起,挺起胸膛竭力将对方的头部按下,谁将对方牢牢按压住几秒钟,谁就是胜者。雄旱龟在彼此相斗时,仅仅将对手翻个仰面朝天失去战斗力就算赢家。
鸟类之间的竞争准则很多。如鸽子之间仅仅是以发怒的一方羽毛横竖挺着胸在另一方面前踱步的方式来进行对抗。谁的外貌显得雄壮威武谁就为胜利的一方。红眉雄黑禽鸡在争斗时要先发出一阵啾啾声,然后张开翅膀像公鸡一样厮杀,胸脯碰撞,相互击打,看起来就像一大团羽毛在狂飞乱舞。
大型的动物中争斗方式比较奇特的要数棕熊了。雄性的棕熊在发情期间会变得格外的凶悍,不仅会因争夺配偶斗得头破血流,还会疯狂地袭击附近的民宅。
▲无论是长颈鹿、斑马或是羚羊,它们的争斗行为基本上是为了争夺配偶、领地或食物等,所以它们的争斗往往只是分出胜负即可,并非定要将对手置之死地才罢手。
对于动物来说在争斗中总是以最强壮的器官作为理想的兵器。袋鼠的争斗很像是“拳击”,因为它们自信自己的前爪最有力。海狸争斗的武器是尾巴,而长颈鹿是用脖子来击打对方。有蹄类的动物常常将角作为自卫的武器。但是对于过于锋利的武器,动物之间也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的,直角羚从不在同类的争斗中使用角。而鹿和驼鹿则在准备争斗的时候,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手,直到弱小的一方认输为止。狼和狗在争斗中如果认输时,会把身体中最薄弱的咽喉暴露给对方,而胜者决不会再碰负者一下。
当然,在动物中也有一些相互残杀的例子。有记载的最触目惊心的一个例子在20世纪70年代,一群约15头黑猩猩,以每次杀死一头雄性黑猩猩的方法,杀死了邻近的一小群黑猩猩。
对于动物之间的这种争斗和残杀,有一些是可以找到原因的。比如为了争夺配偶、领地或者食物等。美国动物学家曾经亲眼目睹过象海豹为了争夺首领而厮打的场面。当两头雄性象海豹中的一头被打得晕倒在地的时候,一群雄性的象海豹扑到战败者的身上,把它折磨致死。在1990年的6月澳大利亚曾发生过一起大群企鹅自相残杀的事件。这场残杀导致大约7000只企鹅丧生,其中有雏企鹅6000只。而科学家们对于事件的原因却是无法解释。
社会生物学家对于动物之间的争斗现象是这样解释的:他们说这完全是出于动物的一种自私的本性。所有的动物都想把自己的基因或者亲属的基因传到下一代去。所以,它们进行漫山遍野的厮杀,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进行繁殖,并不是为了种族的利益去牺牲。因此在一个亲属关系比较稳定的群体里很少发生剧烈的厮杀。
而动物学家却认为,动物是不存在传宗接代的自觉意识的。它们所进行的争斗和残杀原因很可能是偶然的。随后发生的大规模的征战很可能是由于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而且在缺乏信息交流和手段的动物中是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的。
动物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意见是统一的,他们一致认为动物之间进行的不流血争斗有着积极的生态学意义。年轻而健康的动物虽然在争斗中败北,却为以后获得幸福准备了条件,而在争斗中以流血殆命的动物也是自然淘汰的一种途径,也就是说残杀的威胁可能有助于形成动物的行为,对于物种遗传是有利的。但是,真正引起动物们争斗的谜底是什么?人类至今不得而知。
动物集体自杀之谜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印度北部有一个小村镇的一伙村民,正举着火把寻找一头失踪的水牛,忽然发现大群的鸟向他们扑来,跌落在火把周围。它们不再飞回空中,也不愿吃东西,不到两天,全部死去。在这里,每年都有大量的鸟群“自杀”。每当秋季风越大、雨越多的时候,到这里“自杀”的鸟也越多。令人奇怪的是,这一现象只发生在这个丛林中的小村附近,而不发生在其他地方,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海水落潮而搁浅的白鲸
其实,一些动物的集体“自杀”现象早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1946年10月10日,835头虎鲸凶猛地冲上了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城海滨浴场,全部死亡。1976年10月,在美国的科得角湾沿岸的辽阔的海滩上,有成千上万的乌贼登岸“自杀”。1980年6月30日上午,有58条巨鲸游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海岸西尔·罗克斯附近的特雷切里海滩死亡。
一些科学家猜测,鲸可能是遇上了凶猛的鲨鱼或受到其他动物的威胁,仓皇逃命而窜上了海滩;也有的学者认为,这可能由于鲸一时贪玩或在浅海边上找吃的,而不慎搁在海滩上,游不回去了。显然,这些理由都比较牵强。
还有科学家认为,鲸“自杀”的地方,大多是在海岸平坦或泥沙冲积成的海滩。这种地方,往往不能很好地将“超声波”反射回去。这就使鲸发出“超声波”后,接收回声发生困难,造成确定方向、浮测目标“失灵”,而发生“盲目行动”,冲上海滩死亡。后来,有两位美国科学家在死鲸的耳朵里发现很多寄生虫,他们据此认为,就是这些寄生虫,影响了鲸的耳朵功能,造成了悲剧。
▲1984年,95头鲸鱼因不明原因集体冲上美国马萨诸塞州海滩,随后全部丧生。
与鲸相反,陆上动物旅鼠曾多次集体奔入大海“自杀”。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曾发生过13次规模宏大的旅鼠投海“自杀”事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认为这是旅鼠为了求生而采取的手段。早在1万多年前,它们就有规律地跨越波罗的海和北海到对岸的陆地去另觅乐土,那时海峡尚窄,泅渡到对岸很容易。后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海水越来越湍急,但是旅鼠却一无所知,仍然一如既往地跳入海中,由于无法抵抗海水的冲击,结果就发生了大规模的旅鼠死亡事件。但是这无法解释旅鼠周期性自杀的现象:难道旅鼠不会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另辟新途?
还有人认为这是旅鼠们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的手段。因为这种旅鼠的繁殖力特别强,过多的旅鼠破坏了居住地的生态平衡,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其中的一些旅鼠就选择了自戕。这样的解说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造物主是不是过于残忍了一些?
动物集体自杀的现象在我国也曾发生过。1975年的冬季,我国海城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而在地震发生的前十几天,成批的冬蛇集体自杀。经过了10多年的研究,科学家们还是没有弄清楚其中的缘由,只是提出了3种解释:
一是地声说。科学家认为在地震发生前地壳深处会发出一种细小的声音,但是人是听不到的,由于蛇的听觉很灵敏,能够听到,以为是大祸临头了,所以爬出了洞。
二是地气说。这种观点是说在岩层的强烈摩擦中,会产生大量的氡气,大量的氡气积聚在蛇洞中,使冬眠的蛇清醒被迫爬出洞。
第三种说法就是地热说。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因为蛇是冷血动物,体温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地震前,由于岩石的摩擦产生了大量的热,使地温升高,蛇从冬眠状态醒来,纷纷出洞觅食,结果被冻死。
这三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疑点。蛇是一种反应比较迟钝的动物,上述的变化都发生在地震前很短的时间内,蛇又怎么会在地震发生的十几天前就感觉到呢?
动物界昆虫类的自杀事件似乎不是很多,但是这些低等的动物自杀的原因往往更令人不解。其中,蝎子的自杀就是一例。动物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是在自然条件下,还是在实验的条件下,蝎子都是对火畏若神明的。遇到火的时候,就躲在碎石下、树叶下或者土洞中不出来,更为奇怪的是,要是用大火将它们团团围住,它们会弯起尾钩刺向自己的背部,不一会儿就会死亡。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这是蝎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遗传的结果。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因为根据科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检测结果,蝎子不是死于自己的蝎毒。还有人说是由于蝎子天生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突然见到光明,为了保护自己,就假装自戕而死。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于查证。
动物自杀的记录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这种现象至今仍是有增无减,科学家们尽管对此现象作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但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权威性的答案。
青蛙大战之谜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战争与和平也是动物世界不变的定律。
1970年11月7日,马来西亚森吉西普的一处大泥潭里,成千上万只青蛙互相撕咬,声震四方。事后池水中蝌蚪、蛙卵和死蛙的遗尸遍地都是。
1977年,在中国广州市郊也发生过群蛙大战。春夏久旱,直至9月初才下了一场大雨。雨后的第二天,在近郊公路旁的一个水坑里,数百只青蛙叫声大作,有的在水面追赶,有的用前肢打架,也有的十几只抱成一团,相互鏖战。
美国史密逊博物院为揭示青蛙大战等自然奇景的秘密,于1956年专门成立了“短暂现象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虽然只有6名职员,但是分布在185个国家、岛屿和地区的2800多名科学家却都是该中心的通讯员,至今已经报告了1000多宗类似事件。
▲动物学家认为,青蛙的战争是蛙类“群婚”及繁衍后代的一种特殊现象。
动物学家调查研究后认为:青蛙的战争是蛙类“群婚”及繁衍后代的一种特殊现象。
一般来说,在中国南方1月~10月,在北方4月~8月,是青蛙的繁殖季节,这期间,尤其是某个雨后清晨,常会看到成群青蛙聚集在池塘、水田里,雄蛙的外鸣囊像小布袋一样不断地扩大和缩小,这是青蛙在争鸣求偶。这个时候,雄蛙尤显活跃,常游于水面,有时还搂抱其他雄蛙,向对方挑战。
蛙类争鸣求偶的现象在风调雨顺的年头比较分散,但若是遇上久旱无雨的年头,蛙类本着寻觅水源的习性,会从各方汇聚到有水的池塘或水田里,可能就会出现成千上万只青蛙大汇聚的奇异景象。有时青蛙还会在“群婚”中死得不明不白,这极有可能是它们的叫声引来了若干蟾蜍,而蟾蜍皮肤会分泌一种毒素,使青蛙中毒而死。
众多青蛙殊死搏斗,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追求心爱的配偶吗?爱情的力量是否太伟大了?目前,科学家们仍在对此大战进行深入探查,希望不久以后就能真相大白。
希腊毒蛇“朝圣”之谜
世界上虔诚的教徒千千万,有谁听过毒蛇也朝圣,且坚定执着之心丝毫不逊于人类呢?
传说在很久以前,希腊有一个美丽的小岛,人们安居乐业,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祸从天降,一帮强盗袭击了这个岛,并不怀好意地将年轻漂亮的修女关押起来。圣母显然明白这帮强盗的歹意,为使纯贞的修女们免遭强暴,于是就把她们都变成了毒蛇。眼看着美女变成了毒蛇,强盗们吓得落荒而逃,可是毒蛇却再也不能变回到美貌的女子了。为了报答圣母的恩德,它们每年在希腊人纪念上帝和圣母的日子里,都会不约而同地到这个小岛朝圣。它们从居住地爬出来,一直爬到这个小岛上的两座教堂,最后停靠在教堂的圣像下面,像是受谁指挥似的,在这里盘结10多天后,才渐渐离去。这种毒蛇带有剧毒,被它咬了,毒性会扩散全身致死,但它们却似乎颇通人性,世代与小岛居民和平共处,从不伤害这里的居民。岛上的居民也敢触摸它们,或将它们缠绕于身上,据说这样可以驱邪治病,保佑岁岁平安。
然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毒蛇朝圣的日子,为什么都选在希腊的重要节日,而它们又是怎么知道纪念上帝和圣母的日子的呢?难道教堂会在这几日发出吸引它们的特殊气味引诱它们前来?更奇怪的是前来朝圣的毒蛇头上,都有一个跟十字架极为相似的标记,难道它们会发出同类能识别的声音,让同类成群结伴来此朝圣?据说这种朝圣现象已持续了100多年,毒蛇也会言传身教,教育自己的后代继续去朝圣吗?
但对于蛇类成群结队聚居到一起还是有据可查的,人们发现在发情期,成千上万的蛇会涌向某一特定的地点互相纠结在一起进行争夺和完成传宗接代的工作,希腊岛上的“毒蛇朝圣”据说也是这种“恋爱盛会”的变体。
大象怎样“埋葬”自己的同伴
葬礼大家都见过,“大象葬礼”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吧!
1978年12月,在调查非洲象的分布时,一位动物学家曾声称他无意中遇到一场大象的葬礼。据他说,在距离密林不到70米的一片草原上,一头雌象被几十头大象围着。那是一头患了重病连站都站不住了的老年雌象。过了一会儿,老象蹲了下来,低着头,不停地喘着粗气,偶尔扇动一下耳朵,发出一种低沉的声音。附近的草叶被围在四周的象用鼻子卷成一束,投在雌象的嘴边。可这只雌象已经任何东西都吃不下了,只是艰难地支撑着身体。最后,终于支持不住的雌象倒在地上死了。这时,一阵哀号从周围的象群发出,为首的雄象用自己的象牙掘松地上的泥土,并用鼻子把土块卷起投到死象身上。其他的大象纷纷仿照这只雄象,把石块、泥木、枯草、树枝用鼻子卷成团,投到死象身上。不大一会儿,死象就被完全掩埋了,一个土墩在地面上堆起。为首的雄象用鼻子在土墩上加土,同时用脚踩踏土墩。其他的象也跟着它去做,将那土墩踩成了一座坚固的“坟墓”。最后,只听雄象发出一声洪亮的叫声,听到“命令”的象群马上停止踩踏,开始绕着土墩慢慢地走。就这样一直走到太阳下山,象群才耷拉着头,甩着鼻子,扇着耳朵,恋恋不舍地离开土墩,往密林深处走去。
▲年迈的大象总会离开象群。
人们对这场罕见的“大象葬礼”议论纷纷。有的动物学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大象这种神秘的“殡葬”行为进行解释。就像前述动物学家观察的那样,群居的大象可能会对死去的同伴表现出某种怜惜,它们可能掩埋伙伴,或者为其收尸。有时候,大象也许会用长长的鼻子,把象骨和象牙卷起来放到某一个集中的处所去,即它们的“公墓区”。但有的时候,可能因为象牙是大象生命的某种象征物,所以大象会将死去同伴的象牙拿走。但是,一些科学家仍然认为,目前还缺少足够确凿的资料证实大象有真正的“殡葬”行为。所以,人类还是持谨慎态度来看待“大象葬礼”为好。
布加莱夫斯基兄弟是苏联探险家,他们曾经追寻“大象墓园”这个传说,去非洲的肯尼亚寻找象牙。据说有一天,在一座高高的山顶上,他们看见有许多白花花的动物尸骨堆在对面的山上,一头大象正摇摇摆摆地走到骨堆旁边,哀叫了一声后便倒地而亡了。兄弟俩惊喜万分,确定那里就是大象的墓地,于是立刻向那里奔了过去。但他们却在途中遭到野兽的袭击,又遇到深不可测的沼泽,只好无功而返。
既然已经看到了那块神奇的地方,布加莱夫斯基兄弟为什么又会功亏一篑?由于无法确证是否真的有人去过那里,所以人们对有关大象墓园的传说一直持怀疑态度。更多的学者则认为,自从被列入贵重商品的行列后,象牙在非洲的地位就显得日益重要,而且流传的那些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神秘说法,也日益变味走样。特别是当猎杀大象的行为被法律禁止后,一些偷猎者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渲染所谓“大象墓园”的传说,以探险、科学考察为幌子,肆意捕杀大象、攫取象牙,事后却声称象牙是自己在“大象墓园”中找到的。
所以,要想更好地了解大象、保护大象,人类亟待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考察。
植物血型之谜
我们都知道,人类和动物的血液有不同的类型,科学家们将其称为“血型”,不同的人血型是不相同的,目前已知道的人类血型有4种类型,即A型、B型、AB型和O型。对于血型的区分可以避免在给病人输血的过程中,由于血型的不吻合发生危险。不仅人类的血型不同,动物的血型也是不相同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科学家的证实。然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人们发现植物也有血型。
大家知道,人和一些动物的血液呈现红色是因为里面有红细胞,在红细胞的表面有一种特殊的抗原物质,是它决定了血液的类型(即血型)。植物既没有红色的血液,又没有红细胞,怎么会有血型呢?这个提法立即引起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纷纷要揭开植物血型的秘密。
日本警察研究所的法医山本茂最早提出植物具有血型。他对植物血型的发现源于一起凶杀案,在侦查案件时,他在一点血迹都没有的现场,发现在一个枕头上竟有微弱的AB型反应。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他对装在枕头里面的荞麦皮进行了血型的鉴定,鉴定的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荞麦皮显示出AB血型的特征。山本茂随后又对150种蔬菜、水果以及几百种植物的种子进行了实验检测,结果显示有79种的植物有血型反应。在这些植物中,大多数的血型是O型,其余为AB型、B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后,山本茂在世界上首次宣称:植物也有血型。他还认为,在植物的血型中,O型是最基本的类型, B型和AB型是从O型发展而来的。
▲植物细胞模型
后来,世界上的许多科学家对植物的血型进行了研究。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植物体内有和人类很相似的附在红细胞表面上的血型物质,即血型糖。人体的血型是由血型糖来决定的,O型血、A型血、B型血,分别由岩藻糖、N-乙酰-D-半乳糖、D-半乳糖所决定。植物体内也有和人类这些血型物质相同的东西,其中在红色果实的植物中数量最多。科学工作者还发现,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和果实都含有血型物质,并且植物的血型物质在果实成熟和发育过程中,从无到有逐渐增多,到发育成熟后,血型物质便达到最高点。
植物体内血型物质的发现,不仅为植物的分类测定、细胞融合、品种杂交等提供了新思路,还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方便。举例来说,通过对被害者胃里食物的检测,确定食品的类别,可以为侦破案情提供线索。
现在人们已知道,大多数的生物机体内部有血型物质,氨基多糖和蛋白质是决定血型抗原性的基本物质,不同生物的血型物质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血型物质也不相同。这是由于各种氨基多糖的差别很大,结构也不稳定,导致血型物质种类很多。
对于生物界存在血型物质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是,科学家对血型物质的作用目前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的科学家认为血型物质起一种信号作用。比如,通过实验发现,生物体内的糖链合成达到一定长度时,在它的顶端就会形成血型物质,然后合成就停止了。有的科学家认为,植物的血型物质,具有贮藏能量的作用;还有科学家认为植物的血型物质的粘性大,似乎担负着保护植物体的任务。
▲云杉
据说杉树也有一种“流血”的本领,在威尔士有一株700多年的云杉,树干上有一条2米多长的裂缝,里面长年流出一种像血液一样的液体,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虽然目前还没有全部揭开植物血型之谜,但是一些研究成果已开始在侦破案件中应用。据报道,在日本中部地区的某县发生了一次车祸,肇事司机把一名儿童撞伤后,开车跑掉了。后来警察发现了这辆汽车,对车轮子上的血型进行验证后发现,除了有被撞儿童的O型血外,还有B型血和AB型血。当时警察怀疑,这辆汽车除了撞伤这位儿童外,还撞伤或撞死过其他人,但司机只承认撞伤了那名儿童,不承认还撞过其他人。后来经过科学研究所的验证,原来其余两种血型是植物的血型,这样才使案件得到正确处理。
现在日本已研究出了检验荞麦、胡萝卜等一些植物的抗血清。山本茂等人称,一旦有了已经确定血型的植物的全部抗血清,就能准确地判断植物的种类,这样,利用植物血型侦破案件的时代就将到来。
现在,对植物血型的探索还刚刚开始,植物体内存在血型物质的原因以及血型物质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还需要科学家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巨菜谷”的蔬菜肥硕之谜
看过叶永烈著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朋友一定对未来世界的农场里的长得有圆桌面那么大的西瓜羡慕不已,但也只是把这当成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却从来没有想象过在现实世界中会有这么大的西瓜,因为这不符合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不过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哥罗东北部的麦坦纳加山谷和苏联濒临太平洋的萨哈林岛(库页岛)这两个神奇的地方就具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据一本科学杂志介绍,那里的蔬菜长得硕大异常:土豆长得像篮球那么大,一个白萝卜重达20多千克,红萝卜有20厘米粗、约35厘米长,卷心菜平均有30千克重,豌豆和大豆能长到2米高,牧草也高得可以没过骑马者的头顶。由于这个地方所有的植物都长得非常高大,所以被人称做“巨菜谷”。
▲巨菜谷的蔬菜
读者一定会问,为什么这里的植物可以长得这么巨大呢?其实这也是科学家迫切想弄清楚的问题。从“巨菜谷”被发现的那天起,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对这一反常现象的研究。一开始,有人怀疑这不过是一些特殊品种的蔬菜,但经考察研究,却发现并非如此,这些都仅仅是一些普通蔬菜。因为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将外地的蔬菜籽拿到这两个地方,只要经过几代繁衍,也会长得出奇的高大,但是如果把那里的植物移往他处,不出两年就退化成和普通植物一样。这种离奇的现象让科学家们百思而不得其解。
▲究竟是由于品种的原因,土壤的原因还是日照的原因,使得蔬菜能长得如此巨大?这些植物能否像其他蔬菜般令人放心食用?相信这些问题的解开,对于人类的粮食问题的解决一定会有极大的帮助。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科学家们做了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也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这两个地方都处在高纬度地带,夏季日照时间长,所以这里的植物能够吸收到特别充分的阳光照耀,这就刺激了它们的生长激素,导致它们变态性地生长。但是,这种解释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因为,还有很多地方和这两个地方处于相同的纬度,但在这些地方却并未发现有如此高大的同类植物。因此,又有科学家提出观点认为,这种奇怪现象是悬殊的日夜温差起作用的结果,骤冷骤热的日夜温差破坏了植物的生长系统,使得它们疯狂生长。但这种解释和前一种观点有同样的漏洞,即它也同样无法解释为什么有类似气候条件的其他地方却没有这一奇异现象。
这种现象让我们想起了中国古代晏子的那句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难道真的是水土的原因吗?于是科学家们的关注点从植物研究转到土壤研究。有科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认为这可能是富饶的土质或者土中有什么特别的刺激生长的物质起作用的结果。为了验证这种假设,科学家们对这里的土壤进行了实地化验,但化验的结果却提供不出可用以说明这里土质特殊的资料和数据。
以上几种观点都有自己的理论破绽,所以有些科学家认为起作用的并不是一种原因,而是上述各种条件的综合。其他地方虽然和这两处地方处于同一纬度,但却由于不具备如此巧合的几方面条件,所以生长不出这样高大的蔬菜和植物。这种观点比起前几种观点要完善得多,种种假设都被人们考察的结果无情地否定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似乎无法再深入下去了,因此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近些年,一些生物家注意到有一种寄生在植物幼芽上的细菌会分泌一种赤霉素,这种植物激素具有促使植物神速生长的奇效。这个发现给长期被这个问题困扰的科学家带来了一丝曙光。他们据此认为,这两个地方的巨型植物的出现,可能是某种适宜于当地生长的微生物的功劳。于是他们又开始了对这种特殊的微生物的寻找工作。但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没有查清究竟是哪种微生物在起作用。
如果说“巨菜谷”还牵涉到植物种子的话,那么在我国也有一个地方,竟不用播种也能收获油菜籽。这块不种自收的神奇“福地”在湖北兴山县。在兴山县的香溪附近,有一块面积为200平方千米的土地,当地人每年冬天将山坡上的杂草灌木砍倒,到春天用火将草木烧掉,待几场春雨后,地里就会自己长出碧绿的油菜来。到了4月中旬油菜花开季节,只见漫山遍野一片金黄,当地人对这种不种自丰收的现象自然是乐不可支,但对科学家们来说,却未必是什么好事。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根、茎、叶的大花草却是当之无愧的“花中之王”。
据当地老农说,这里方圆20多个村庄,每户人家每年都可收野生油菜籽60多千克,基本上可满足当地人的生活用油。就连1935年那年山洪暴发,坡上的树都被连根拔走了,可第二年春天这里依然到处是野生的油菜。
不少科学家曾到此作过考察,也作过种种解释,但始终没有一种理论能把这里出现的奇迹确切地加以说明。“巨菜谷”的植物为什么会长得如此巨大?“福地”为什么能不种自收、不劳而获呢?这至今仍是无法揭开的谜,这一旷日持久的探索或许还要继续下去。
大树“自杀”之谜
自然界中有很多未解之谜。例如,大量的海豚和鲸曾经集体自杀,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未被世人所知。
据报道,一只印度大象因踩伤一个小孩而跳河自杀。在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林区,有一种老鼠看到自己偷来的粮食被人挖走,就会爬到树上,找一个三角形的树杈,把脖子伸进去,四肢下垂,“畏罪”自杀。这些动物自杀已经让人惊奇不已,但更令人惊讶的是植物也会自杀!
生长在非洲赤道地区的一种“自焚树”,阳光照射1小时左右,这种大树就会连枝带叶化成一堆灰烬。
在我国天山山脉中部有一种白藓树,一到冬末春初就会第一个破土、开花,而夏天到来时,正当硕果累累的时候,这种树就会自焚身亡。
大树为什么会自焚?原来,白藓树的叶片中有一种叫做“醚”的物质。由于夏季干旱炎热,气温较高,当气温超过燃点时,就会发生自燃现象,从而导致整棵树被焚。
还有一种树更为奇特。在毛里求斯岛上有一种棕榈树,寿命长达100年。当末日来临之时,它会在一天之内散落全部的花朵和树叶,然后干枯而亡。由于这个原因,人们为其取名“自杀树”。这种百年老树为什么要“自杀”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还有待科学家们去探究其原因。
食虫植物为什么喜欢“吃”虫
地球上很多地方都分布有食虫植物。食虫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地球上的食虫植物共有500种左右,其中,在我国境内的约有30种。这些食虫植物“猎手”身上都具有特殊的武器,一是香饵或伪装,用来诱捕昆虫,像气味、花蜜、颜色等;二是各种陷阱;三是具有分泌溶化昆虫的消化液。
捕蝇草是一种珍奇植物。18世纪中叶,科考人员在美洲的森林沼泽地里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这种植物。这种植物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孔雀捕蝇草。其叶子是长形的、厚实的,叶面上长着几根尖尖的绒毛,边缘上还有十几个轮牙。每片叶子中间有一条线,把叶子分成两半,可随时开合,就像开屏的孔雀一样,十分漂亮。
平时,捕蝇草像敞开的蚌壳一样,还有一种香甜的气味散发出来,诱惑那些贪婪而愚蠢的昆虫上钩。捕蝇草的叶子只要一经昆虫触动,就会迅速地折叠起来,边上的轮牙也互相交错咬合,虫子就被关在陷阱里,成了它的食物。它的叶子既是用来捕捉猎物的武器,又是消化器官。陷阱里会分泌出消化液,将昆虫消化掉。这个叶子就像一个“临时胃”,虫子越挣扎,叶子就夹得越紧,分泌的消化液就越多。猎物很快就被“吃完”了,然后叶子又设下新的陷阱,等待着别的虫子上钩。然而,这个漂亮的猎手一生中只有3次打猎的机会,然后就逐渐枯萎,再也不能狩猎。
在沼泽地带或潮湿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种植物猎手,叫“毛毡苔”。那里繁衍着众多小虫和蚊子,它们都是毛毡苔捕获的对象。
茅膏草是一种淡红色的小草,它的叶子大小就像一枚硬币,上面长着许多既能伸开又能合拢的绒毛。一片叶子上有200多根绒毛,它们像一根根纤细的手指。在绒毛的尖上有一颗闪亮的小露珠,这是绒毛分泌出来的黏液,散发出蜜一样的香味。昆虫闻到香味禁不住诱惑,就会迅速飞过来,碰到绒毛时,绒毛上吸引昆虫的黏液就会粘住昆虫。这时候绒毛就像手一样握起来,抓住昆虫,不让它跑掉。接着,绒毛又分泌出可以分解昆虫的蛋白酶。然后,茅膏草的叶细胞就把消化后的养料吸到植物体内。一切结束后,它的绒毛就又伸开了,等待着新的“猎物”,就像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最有代表性的食虫植物要属猪笼草。它看上去像普通的百合花或喇叭花,有的还能散发出香味,这些香味像紫罗兰或蜜糖一样吸引着昆虫的到来。它是一种生活在我国海南岛、西双版纳等地的绿色小灌木,这些地方一般有潮湿的山谷。
每片猪笼草叶子尖上,都挂着一个长长的带盖的小瓶子。由于它们很像南方运猪用的笼子,所以被称为“猪笼草”。它身上的瓶子色彩鲜艳,异常美丽,有红的、绿的、玫瑰色的,甚至还镶着紫色的斑点。而且,与别的植物猎手一样,这些瓶子能在瓶口和内壁处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闻到香味,小虫子就会爬过去吃蜜。正在享受之际,小虫子的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进了瓶子里,再也爬不出来了。小瓶子里盛的是酸溜溜的黏液,被黏液粘住的小虫子成了猪笼草的一顿美餐。
茅膏草捕捉昆虫过程
▲茅膏草植物的叶子上覆盖着红色的布满腺体的茸毛,这些茸毛能分泌出透明清澈的黏性液体。昆虫被闪光的小黏液滴吸引着落而被粘住。昆虫的挣扎会刺激叶子上的茸毛向其弯曲紧紧缠绕。当叶子将猎物完全包裹后,叶子就分泌出消化酶,将昆虫溶解消化吸收。
不仅陆地上有这种吃虫的植物,水里也有,比如狸藻。狸藻没有根,它漂浮在池塘的静水里。这种水草的叶子伸展开来,就像丝一样,长达1米。有很多扁圆形的小口袋长在它的茎上,口袋的口上有个小盖子,盖子都是向里打开的,盖子上长着能“绑”住昆虫的绒毛,口袋里能产出消化液。上千个小口袋长在一棵狸藻上,每个小口袋就像是一个小陷阱。狸藻在水里分布开来,上千个小陷阱形成一个陷阱网。小虫子不小心撞进网里,只要碰到小口袋盖上的绒毛,小口袋盖就会张开,小虫就随着水进入陷阱,小口袋很快合上,把小虫子囚禁起来。这时候,口袋的内壁分泌出消化液杀死小虫子。小口袋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等待下一个猎物的到来。
为什么这些植物要“吃”虫子呢?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也许跟它们生存的环境有关。食虫植物一般分布在贫瘠的地方,例如生长在酸性沼泽地、泥炭地上、水里、平原、丘陵或高山上。这些食虫植物居住的地方一般缺少养分和阳光,它们的生存受到威胁,但那里一般有很多昆虫,它们学会了捕食昆虫的本领,这种本领使它们能在当地生存下去。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很多问题现在都无法解答。比如,为什么这些植物的感觉非常灵敏?在它们体内又是怎样传递着外界的刺激信息的呢?它们是否有神经系统和大脑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
地球有救人之地,必有伤人之地。能发现救人圣泉,又有谁知道杀人毒泉在哪里?
能“报时”的澳大利亚怪石
岩石能报时?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但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西南的茫茫沙漠中,确实有一块能“报时”的怪石。
屹立在沙漠中的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其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这块怪石通过每天很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早晨,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的时候,它为棕色;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它为灰蓝色;傍晚,夕阳西沉的时候,它为红色。它是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当地居民根据它一日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
怪石除了随太阳光强度不同而改变颜色外,还会随着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幻形象:时而像一条巨大的、悠然漫游于大海之中的鲨鱼的背鳍;时而像一艘半浮在海面上乌黑发亮的潜艇;时而像一位穿着青衣、斜卧在洁白软床上的巨人……
怪石为何具有“报时”的功能?
▲澳大利亚巨石示意图
澳大利亚巨石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一般称为岛山。雨水不断侵蚀岩石的表层,热昼和凉夜则使岩石日复一日经历膨胀和收缩的过程,最终致使岩石表面开裂。
为了解释怪石“报时”的现象,许多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怪石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怪石的结构成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些科学家试图这样解释怪石产生的“怪现象”:怪石之所以会变色是由于怪石处在平坦的沙漠,天空终日无云,空气稀薄,而怪石的表面比较光滑,在这种情况下,怪石表面有镜子的作用,能较强反射太阳光,因而从清晨到傍晚天空中颜色的变化能相应地在怪石上得到呈现。
怪石变幻其形象则是由于太阳光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活动而产生反射、折射的数量及角度的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到人眼,即成为怪石幻形。
神秘的南极“无雪干谷”
南极是人类最少涉足的大洲,在那里,还有许多现象人们无法解释,“无雪干谷”就是其中最神秘的一个。
总面积达1400万平方千米的南极大陆,大部分被冰雪覆盖,从高空俯瞰,南极大陆是一个中部高四周低、形状极像锅盖的高原。这个被形象地称为冰盖的冰层,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的地方可达4800米。大陆的冰盖与周围海洋中的海冰在冬季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总面积超过非洲大陆的白色冰原,这时它的面积要超过3300万平方千米。
在南极洲麦克默多湾的东北部,有三个相连的谷地:维多利亚谷、赖特谷、地拉谷。这段谷地周围是被冰雪覆盖的山岭,但奇怪的是谷地中却异常干燥,既无冰雪,也少有降水,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和一堆堆海豹等海兽的骨骸,这里便是“无雪干谷”。走进这里的人都感到一种死亡的气息,于是它又被称为“死亡之谷”。
当科学家探测至此,他们对于岩石边的兽骨百思不得其解。最近的海岸离这里也有数十千米,而远一点的海岸则要有上百千米。习惯于在海岸旁边生活的海豹一般情况下不会离开海岸跑这么远,可这些海豹偏偏违背了通常的生活习性来到这里。那么,海豹为什么要远离海岸爬到“无雪干谷”呢?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来到这里是因为在海岸上迷失了方向。在这个没有冰雪的无雪干谷地区,海豹因为缺少可以饮用的水,力气耗尽而没能爬出谷地,最后干渴而死,变成了一堆堆白骨。
由于存在着鲸类自杀的现象,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跑到无雪干谷地区就像鲸类一样是自杀。可是并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这是海豹自杀,因而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可能是受到了什么惊吓,在什么东西的驱赶下才到了这里。那么海豹在过去的年代里到底是惧怕什么而慌不择路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将它们驱赶到这里呢?这真令人费解。除了神秘的兽骨,无雪干谷还有许多让人无法解释的景观。
新西兰在这个无雪干谷的腹地建立起一座考察站,并根据考察站的名字,把考察站旁边的一个湖取名为“范达湖”。一些日本的科学家在1960年实地考察了无雪干谷的范达湖,奇异的水温现象使他们感到惊讶,水温在三四米厚的冰层下是0℃左右,在15米~16米深的地方升到了7.7℃,到了40米以下,水温竟然跟温带地区海水的温度相当,达到了25℃。科学家们对范达湖这种深度越大水温越高的奇怪现象兴奋不已,纷纷来到这里进行考察。
日本、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的考察队从各个角度对这一疑团加以解释,争论不休。其中有两种学说颇为盛行,一种是地热说,一种是太阳辐射说。
坚持地热说的科学家们提出这样的观点:罗斯海与范达湖相距50千米,在罗斯海附近有默尔本灿和埃里伯斯两座活火山。前者是一座正处于休眠期的活火山,后者至今仍在喷发。这表明这一带的岩浆活动剧烈,因此会产生很高的地热。在地热的作用下,范达湖就会产生水温上冷下热的现象。
然而有很多证据却表明,在无雪干谷地区并没有任何地热活动。这一观点并不足以解释上述现象。
坚持太阳辐射说的专家们则认为,在长期的太阳照射下,范达湖积蓄了大量的辐射能。当夏天到来时,强烈的阳光透过冰层和湖水,把湖底、湖壁烘暖了。湖底层的咸水吸收、积蓄了大量剩余阳光中的辐射能,而湖面的冰层则是很好的隔离屏障,阻止了湖内热量的散发,产生一种温室效应。南极热水湖含有丰富的能有效蓄积太阳能的盐溶液,这就是范达湖的温度上冷下热的原因。
但有许多人并不同意此种说法。他们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间虽长,但很少有晴天,因此地面能够吸收到太阳的辐射能很少,再说又有90%以上的辐射能被冰面反射。另外,暖水下沉后必然使整个水层的水温升高,而不可能仅仅使底层的水温升高。这样一来,太阳辐射说的理论似乎又站不住脚了。
美国学者威尔逊和日本学者鸟居铁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论点:虽然南极的夏季少晴天,致使地表只能吸收很少的太阳辐射,但是透明的冰层对太阳光有一定的透射率。这样,靠近表层的冰层会或多或少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此外,冬季凛冽的大风会将这一地区的积雪层吹得很薄,而每到夏季,裸露的岩石又使地表能够吸收充足的热量。日积月累,湖水表层及冰层下的温度便有所上升,最后到了融化的程度。由于底层盐度较高,密度较大,底层不会上升,结果就使高温的特性保留下来。同时,在冬天时表层水有失热现象,底层水则由于上层水层的保护,失热较少,因而可以保持特别高的水温。据一些科学家的观测记录显示,此说法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南极地区
通向大海的四万个台阶
有这样一个神话,爱尔兰巨人麦科尔砌筑了一条路,从他在爱尔兰北部安特里姆郡的家门穿过大西洋,到达他的死敌苏格兰巨人芬哥尔所在的赫布里底群岛。但狡猾的芬哥尔先发制人,在麦科尔还未采取行动前先来到爱尔兰。麦科尔的妻子机智地骗芬哥尔说,熟睡中的麦科尔是她襁褓中的儿子。芬哥尔听了很是害怕,心想襁褓中的儿子已如此巨大,他的父亲一定更加巨大。于是惊慌地逃到海边安全的地方,并把走过的路拆毁,令砌道不能再用。
另一种传说则要平和、浪漫得多。传说,中古爱尔兰塔拉王的武士芬恩·麦库尔爱上了内赫布里底群岛中斯塔法岛上的一位身材高大的美女。为了把这个美人脚不沾水地娶回阿尔斯特,芬恩建造了这条通往斯塔法岛的石路……
今天,在爱尔兰北部海岸的贾恩茨考斯韦角,我们看见的数以万计的多角形桩柱,据说就是巨人麦科尔砌筑的。这些桩柱大部分高6米,拼在一起成蜂巢状,构成一道阶梯,直伸入海。从高空望下去,砌道就像沿着270多千米长的海岸,由人工砌筑出来的道路,往北一直延伸到大西洋。这些屹立在大海之滨已有数千万年之久的岩层,以其井然有序的排列组合及美轮美奂的造型,令无数游人叹为观止。
贾恩茨考斯韦角的桩柱可分作大砌道、中砌道和小砌道三组,人们饶有兴趣地给这些桩柱起了些古怪的名字,如被峭壁隔开的“烟囱顶”和“哈米尔通神座”观景台。
早在17世纪,学者们就开始研究它的起源,“巨人之路”及其周围海岸也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科学家们频繁光顾的地质学研究场所。撇开神话不谈,关于这条砌道是怎样形成的,就有多种认识。曾有人认为这些桩柱是海水中的矿物沉积所成。
▲千万年来,浪花不倦地冲刷着岩层,剧烈的海风和多变的气候也不断地对石柱进行侵蚀和雕琢。
今天,大部分地质学家都认为砌道的形成源自火山活动。约在五千万年前,爱尔兰北部和苏格兰西部的火山活动活跃,从火山口涌出的熔岩冷却后僵化,在新爆发之后,另一层熔岩又覆盖在上面。熔岩覆盖在硬化的玄武岩层土上冷却得很慢,收缩也很均匀。熔岩的化学成分令冷却层的压力平均分布于中心点四周,因而把熔岩拉开,形成规则的六角形。这个过程发生一次后,基本形状就确定下来了,于是便在整层重复形成六角形。冷却过程遍及整片玄武岩,这样就形成一连串的六角形桩柱。在首先冷却的最顶上一层,石头收缩,裂成规则的菱形,当冷却和收缩持续,表面的裂缝向下伸展到整片熔岩,整片玄武岩层就被分裂成直立的桩柱。千万年来,坚硬的玄武岩柱不断被海洋侵蚀,就成了高低不一的模样。石柱的颜色则受到冷却速度的影响,石内的热能渐渐散失后,石头便氧化,颜色由红转褐,再转为灰色,最后成为黑色。不过,地质学家的这种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海上坟地——马尾藻海
马尾藻是一种普通的海藻,可是生长在大西洋的马尾藻却与众不同,它们连绵不断地漂满约450万平方千米的海区,以至于这个海区被称做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上的马尾藻直接从海水中摄取养分,并通过分裂成片、再继续以独立生长的方式蔓延开来。厚厚的一层海藻铺在茫茫大海上,一派草原风光。
马尾藻海一年四季风平浪静,海流微弱,各个水层之间的海水几乎不发生混合,所以这里的浅水层的营养物质更新速度极慢,因而靠此为生的浮游生物也是少之又少,只有其他海区的1/3。这样一来,那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大型鱼类和海兽几乎绝迹,即使有,也同其他海区的外形、颜色不同。
▲马尾藻海又称为萨加索(葡萄牙语“葡萄果”的意思)海,大致在北纬20°~35°、西经35°~70°之间,覆盖大约450万平方千米的水域。
1492年9月16日,当哥伦布的探险船队正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上时,忽然,船上的人们看到在前方有一片绵延数千米的绿色“草原”。哥伦布欣喜若狂,以为印度就在眼前。于是,他们开足马力驶向那片“草原”。但当哥伦布一行人驶近草原时,不禁大失所望,原来那“草原”是一望无际的海藻。那片海域即今天的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有“海上坟地”和“魔海”之称。这是因为许多经过这里的船只,不小心被海藻缠绕,无法脱身,致使船上的船员因没有食品和淡水,又得不到救助,最后饥渴而死。最先进入这片海域的哥伦布一行就在这里被围困了一个多月,最后在全体船员们的奋力拼搏下才得以死里逃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奥兹明少校曾亲自去了马尾藻海,海上无风,“绿野”发出令人作呕的奇臭,到处是毁坏了的船骸。到了晚上,海藻像蛇一样爬上船的甲板,将船裹住不放,为了航行,他只好把海藻扫掉,可是海藻反而越来越多,像潮水一样涌上甲板。经过一番搏斗,精疲力尽的他才侥幸得以逃生。
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中部,强大的北大西洋环流像一堵旋转的坚固围墙,把马尾藻海从浩瀚的大西洋中隔离出来。因此,由于受海流和风的作用,较轻的海水向海区中部堆积,马尾藻海中部的海平面要比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海平面平均高出1米。
马尾藻海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如果把大西洋比作一个硕大无比的盆子,北大西洋环流就在这盆中做圆周运动。而马尾藻海则非常平静,所以许多分散的悬浮物都聚集在这里,海上草原就是这样形成的。但是,马尾藻海里的马尾藻究竟是怎么来的,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有的海洋学家认为,这些马尾藻类是从其他海域漂浮过来的。有的则认为,这些马尾藻类原来生长在这一海域的海底,后来在海浪作用下,漂浮出海面。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马尾藻并不是原地不动,而是像长了腿似的时隐时现,漂泊不定。一些经常来往于这一海区的科学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怪事:他们有时会见到一大片绿色的马尾藻,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却不见它们的踪影了。在这片既无风浪又无海流的海区,究竟是何种原因使这片海上大草原漂泊不定呢?至今仍是个谜。
沙漠中的“魔鬼城”
“魔鬼城”并不是“魔鬼”的巢穴,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是一个杳无人烟却又热闹非凡的“城市”。当晴空万里、微风吹拂时,人们在城堡漫步,耳边能听到一阵阵从远处飘来的美妙乐曲,仿佛千万只风铃在随风摇动,又宛如千万根琴弦在轻弹。可是旋风一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那美妙的乐曲顿时变成了各种怪叫:像驴叫、马嘶、虎啸……又像是婴儿的啼哭、女人的尖笑;继而又像处在闹市中:叫卖声、吆喝声、吵架声不绝于耳;接着狂风骤起,黑云压顶,鬼哭狼嚎,四处迷离……城堡被笼罩在一片朦朦的昏暗中。
这座神奇的“城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乌尔河区东南5千米处,方圆约187平方千米,地面海拔350米左右。独特的雅丹地貌使这片地区被称为“乌尔河风城”,当地人称之为“魔鬼城”。
▲在古老的传说中,往往把雅丹称作“龙城”。因罗布泊周围发育典型的雅丹地形,似龙象城而得名。置身于这片扑朔迷离、深邃的土台群中,满目皆是神秘、奇特、怪异的“亭台楼阁”,使人浮想联翩。
“雅丹”是维吾尔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赴罗布泊地区考察,在撰文中采用了这个词汇。于是,“雅丹”一词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风蚀,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雅丹”地貌通常发育在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这种地形。究竟是谁建造了这种奇特的地貌,无数奇异的声音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对魔鬼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魔鬼城中虫鸟绝迹,植物稀少。时而沉静无声,一片死寂;时而狂风骤起,风沙扑面,遮天蔽日,静谧的城堡发出凄厉的吼声。
据说,在距今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魔鬼城”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后经两次地壳变动,湖泊变为一片广阔的沙漠,遍布着沉积岩和变质岩。千百万年风雨的侵蚀造就了深浅不一的沟沟壑壑,裸露的岩层被风雨雕琢成各种奇异的形态。这里尽是些形状奇异、大小不等的土阜、土丘,土丘又干又硬,有的拔地而起,如柱、如伞;有的匍匐在地,似狮、似虎;有的怪异,像神、像魔鬼;有的肃穆庄重,像城堡、像帐幔……干旱区的湖泊,在形成历史中往往包括反反复复的水进水退,因而发育了上下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风和流水带走疏松的沙土层。致密的平台形高地在暴雨的冲刷下其节理或裂隙加宽扩大,加上大风的不断剥蚀,风蚀沟谷和洼地逐渐分开形成孤岛状的平台小山,后者演变为石柱或石墩。巨大的墩台高达12米~20米,侧壁陡立,极难攀登。从侧壁断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沉积的层理;下部是厚厚的灰绿色砂层,最上面是一层淡红色的粉砂黏土层,这是由于碳酸钙胶结得非常坚硬,而形成一个保护层,使土丘顶面非常平坦。每当大风来袭,呜呜的风声在此处如鬼哭狼嚎,让人毛骨悚然。“魔鬼城”一名便由此而来。“魔鬼城”就像一个颓废了的古城,纵横交错的风蚀沟谷是街道,石柱和石墩是沿街而建的楼群。各种各样的造景地貌琳琅满目,惟妙惟肖,置身魔鬼城定能使你的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实这里还真正存在着古城堡建筑、古民房遗址——艾斯克霞尔古城堡:风蚀台上还存有长方形的土夯建筑,高约5米,这曾是古丝路的驿站。据当地人推测,此地西面的湖泊干涸之前,这里也有村庄人家,当水源游移湖泊消失后,林木飞鸟在风沙中,部分变为化石,而此地居住的人只得背井离乡,连先祖的遗骨也移走了。
科学家在经过实地考察后,指出“魔鬼城”实际上就是一个“风都城”,并没有什么鬼怪在兴风作浪,而是肆虐的风在中间发挥着作用。在气流的作用下,狂风将地面上的沙粒吹起,不断冲击、磨擦着岩石,于是各种软硬不同的岩石在风的作用下便被雕琢成各种各样奇怪的形状。
“魔鬼城”的地层是古生代的沉积岩,多为侏罗系、白垩系的红、黄、灰白及其过渡类型的彩色砂、泥岩,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一层又一层相叠而成,厚薄不一,松实结合。又由于这里属于干燥少雨的沙漠气候,经过太阳的烧烤,大地在白天时一片灼热,但晚上气温会骤然下降,冷热变化十分剧烈。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岩石会碎裂成许多裂缝和孔道。沙漠地区的风面对着准噶尔盆地老风口,再加上常年受到从中亚沙漠地区而来的西北风的影响,这些风最大的风力可达10级~12级,风力极强。夹带着大量砂粒的狂风扑打在岩石上,长年累月地对那些有软有硬的岩壁进行侵蚀,这样那些岩石也就被雕琢得十分精致而且神奇。
但是,经过实地考察,雕琢“魔鬼城”的伟大工程师绝不止有“风”,还有“雨”,即流水的侵蚀、切割,是不是“风吹雨打”就足够了呢?
阿苏伊尔幽谷之谜
阿苏伊尔幽谷的深度是个谜,然而谁也不敢去探个究竟。
阿尔及利亚的朱尔朱拉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山上有漫山遍野的鲜花、灌木,还有独具特色的雪松、橡树和山樱桃等植物,美丽的朱尔朱拉山以其独特的风采和俏丽多姿的山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人前来欣赏。朱尔朱拉山有许多古老的岩洞和峡谷,它们的神秘和深邃吸引了众多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探寻,这就是大自然奥秘的魅力。
在朱尔朱拉山的峡谷当中,最著名的一个峡谷叫“阿苏伊尔幽谷”,是非洲最深的一个大峡谷。阿苏伊尔幽谷的著名之处在于它的深度,可是它到底有多深,人们从来就没有探查清楚。那谷底到底是什么样,就更没有办法知道了。
为了探测阿苏伊尔幽谷的确切深度,1947年,阿尔及利亚的一些专家组成了一支联合探险队来到阿苏伊尔幽谷。专家在探险队中挑选了一个身强力壮、又有丰富经验的探险队员第一个去尝试探测。这个探险队员系好保险绳,信心满满地朝着幽谷下边看了一眼,就顺着陡峭的山崖一步一步地滑了下去。谷上的探险队员们紧紧地抓着保险绳,一方面保护着探测者的安全,一方面观察着保险绳上的深度标记。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随着探测队员的滑动,保险绳上的标记也在100米、300米、500米地往下移动着。在探险队员下到幽谷505米的时候,忽然觉得身体越来越不舒服,为了安全起见,这个探险队员拉了拉保险绳,让上边的队友把他拉了上来,这次探险活动也随之结束了。人们对阿苏伊尔幽谷的深度还是没有探测清楚。
1982年,另外一支考察队来到阿苏伊尔幽谷,他们决心超过505米的那个深度。第一个队员首先下去了,可是当他下到810米深的时候,再也不敢往下走了,只好爬了上来。接着,第二个队员一米一米地滑了下去。800米、810米、820米,只见保险绳又往下滑动了1米。探测队员沿着峭壁下到821米深度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连朝谷底深处看一眼的勇气也没有了,只好返回了。
迄今为止,821米的深度是探测阿苏伊尔幽谷最深的纪录了。至于阿苏伊尔幽谷究竟有多深,那神秘的谷底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一直到现在也没能解开这个谜。
然而,人们对阿苏伊尔幽谷深度的谜团还没有解开,山上的一些奇异现象又为朱尔朱拉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朱尔朱拉山,每当雨季来临之际,倾盆大雨就会汇集成大水流沿着地面冲出去,可是几十米以后,水流就会奇怪地消失在山谷里面,然后在千米之下的地方再重新流淌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阿苏伊尔幽谷的深度无人知晓,因为阿苏伊尔幽谷真可谓是万丈深渊。历来人们为了探寻阿苏伊尔幽谷的深度,绞尽脑汁,但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想要探明阿苏伊尔幽谷的深度似乎还为时过早。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许多科学家纷纷来到这里考察、研究。一年又一年后,他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阿尔及利亚的一名洞穴专家经多次探索和研究这种奇异的现象后认为,在朱尔朱拉山的深处有一个巨大的水潭,而当雨水沿着峡谷汇集到这个水潭里儿的时候,就会急速地奔流出来。这样,就形成了山下的急流。
不过,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流出几十米远的水都可以流到千米外的那个深水潭,那么整个朱尔朱拉山就是一座千疮百孔的漏斗山了,那样人们应该就能看到许许多多一直通往山底的峡谷,可是实际上并没有峡谷。
各种说法都有其道理,然而只有事实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要想揭开朱尔朱拉山的谜团,只能靠进一步地考察了,希望人们最终找到那个想象中的积水潭,探明阿苏伊尔幽谷的真实面目,揭开朱尔朱拉山神秘的面纱……
骷髅海岸
骷髅海岸遍布骷髅,谁也不知道它究竟吞噬过多少生命。
在古老的纳米布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间,有一片白色的沙漠,这是世界上最危险而又最荒凉的海岸。因失事而破裂的船只残骸,杂乱无章地散落在海岸上面,所以被称为“骷髅海岸”,也叫“地狱海岸”。
骷髅海岸长约500千米,由于备受烈日的煎熬,海岸显得非常荒凉,却又异常美丽。从空中俯瞰,骷髅海岸是一大片褶痕斑驳的白色沙丘,从大西洋向东北延伸到内陆的沙砾平原。大风流动的沙丘,发出隆隆的呼啸声,让人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骷髅海岸是一片充满危险的海域。8级大风、令人毛骨悚然的雾海和深海里参差不齐的暗礁常常使来往船只遇险失事。传说有许多失事船只的幸存者跌跌撞撞爬上了岸,以为有了一线生机,然而海滩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恐怖的风沙会慢慢将他们折磨致死。因此,骷髅海岸布满了各种沉船残骸和船员遗骨。1859年,瑞典生物学家安迪生来到这里,感到一阵恐惧向他袭来,他不禁大喊道:“我宁愿死也不要流落在这样的地方!”
1942年,英国货船“邓尼丁星号”载着21位乘客和85名船员在库内河以南40千米处触礁沉没。经过紧急救援,3个婴儿以及42名男船员乘坐汽艇登上了岸。这次救援是最困难的一次,救生员几乎用了4个星期的时间才找到所有遇难者的尸体,以及生还的船员和乘客,并把他们安全地送回文明世界。这次救援共派出了两支陆路探险队,从纳米比亚的温得和克出发,还出动了3架本图拉轰炸机和几艘轮船。然而在救援过程中,其中一艘救援船触礁,3名船员遇难。
1943年,有人在骷髅海岸沙滩上发现了12具无头骸骨横卧在一起,附近还有一具儿童骸骨。在骸骨不远处有一块久经风雨侵蚀的石板,上面有一段话:“我正向北走,前往96千米处的一条河边。如有人看到这段话,照我说的方向走,神会帮助你。”从石板上所署的日期来看,这段话刻于1860年。然而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遇难者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在海岸遇险的,到底又为什么都掉了头颅。这是一个不解之谜。
夜晚的骷髅海岸更加恐怖,幽灵般的雾掠过骷髅海岸的沙丘,海上的风呼呼地吹着,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一段段悲惨的故事,也似乎是在为那些惨遭不幸的人们送上挽歌。然而,骷髅海岸的神秘却一直没有解开,谁也不知道它究竟吞噬过多少冤魂。
最大的海底溶洞——巴哈马大蓝洞
也许你见过陆地上的溶洞,但你能想象海底也有溶洞,并且虽然这个洞穴位于水下,但洞中却生机勃勃。这个神奇的海底大溶洞就是巴哈马大蓝洞。
巴哈马群岛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外的罗萨尼拉沙洲与海地岛之间,整个群岛由30个较大的岛、600多个珊瑚岛和2000多个岩礁共同组成,全长1200千米,最宽处达600多千米,其陆地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
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安德罗斯岛面积有4300多平方千米,在岛的南北之间,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溶洞——巴哈马大蓝洞。巴哈马人称蓝洞为沸腾洞或喷水洞,这是因为有汹涌的潮流在洞口出入的缘故。涨潮时,洞口的水开始围绕着一个漩涡飞速旋动,能把任何东西吸入;落潮时,洞内喷出蘑菇形的水团。一些当地人相信,一种半似鲨鱼半似章鱼的怪物生活在蓝洞内,这种怪物会用长触须把食物拖入海底的巢穴内,吐出不需要的残余物。人们据此来解释水流出入这些洞穴时的猛烈运动。
巴哈马大蓝洞全部洞穴都在水面之下,全长800米,直通大海。各洞窟彼此都有通道连接,各通道左穿右插,又连着小洞窟,像迷宫一样。洞中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和石笋,有的像妖魔鬼怪,有的像飞禽走兽,有的像鲜花树木。这里虽然终年得不到太阳的照晒,但却充满了生机,洞壁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海绵,洞里生活着青花鱼等水生动物。
那么,为什么会在水下形成巴哈马大蓝洞呢?
▲蓝洞中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和石笋
巴哈马群岛原来是一条巨大的石灰岩山脉的一部分,当时地球上遍布冰川,海平面远远低于现在的海平面。后来,石灰岩受到酸性雨水的淋蚀而形成许多坑洼,逐渐成为洞穴。再以后,地下河因气候的日益干燥而消失了,洞穴也随之干燥,于是从石灰岩中析出的硫酸氢盐和钙慢慢形成石笋和钟乳石,没有水的支撑,洞顶开始坍塌,很多洞窟的顶部成了穹形。距今1.5亿年前,冰川因地球气候转暖而开始融化,海平面也逐渐升高到现在的高度,一部分陆地沦为海洋,于是巴哈马群岛上的一些洞穴就变成了水中洞穴,巴哈马大蓝洞因此形成。
由于一般的海底洞穴一旦形成了便常常被淤泥冲积物充塞掩埋,因而极少有海底洞穴存在。而巴哈马大蓝洞则因为附近大河很少,沉积物少,而且水流较急,能将附近的沉积物迅速冲走而得以存留到现在。但巴哈马群岛至今仍在下沉着,那它将来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吃人的“死神岛”
“死神岛”真的“吃人”,这里是船只的噩梦。
在距北美洲北半部、加拿大东部的哈利法克斯约100千米汹涌澎湃的北大西洋上,有一个不毛孤岛叫赛布尔岛。岛上,草不生长,鸟不歇脚,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光秃秃的,只有坚硬无比的青石头。奇怪的是每当船舶驶近小岛附近,船上的指南针便会突然失灵,整只船就像着了魔似的被小岛吸引过去,使船只触礁沉没,好像有死神在操纵。许多航海家“望岛生畏”,叫它“死神岛”。
据考证,几千年来,由于巨大海浪的猛烈冲蚀,此岛的面积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最早它是由沙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一座长120千米、宽10千米的沙洲。在最近200多年中,该岛已向东迁移了20千米,长度也减少了将近大半。现在东西长40千米,宽度却不到2000米,外形酷似狭长的月牙。赛布尔岛发现于1898年7月4日,当时法国拉·布尔戈尼号海轮不幸触沙遇难。美国学者别尔得到消息,自认为船员们可能已登上赛布尔岛,便组织了救险队,可在岛上呆了几个星期,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发现。
赛布尔岛位于从欧洲通往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线附近。几百年来,有很多船舶在此岛附近的海域遇难,从一些国家绘制的海图上可以看出,此岛的四周密布着各种沉船符号,估计先后遇难的船舶不下500艘,其中有古代的帆船,也有现代的轮船,丧生者总计在5000人以上。人们曾亲眼目睹几艘排水量5000吨、长度约120米的轮船,误入浅滩后两个月内便默默地陷没在沙滩中。赛布尔岛因此获得一个绰号——死神岛。在西方广泛流传着有关“死神岛”的许多离奇古怪的神话传说,令人听而生畏。
▲恐怖的“死神岛”
由于岛上浅沙滩经常移动位置,因此人们偶有机会发现沙滩中航船的残骸。19世纪,一艘美国快速帆船下落不明,直到40年前,那柚木船身才从海底露出。然而3个月后,船体上又堆上了30米高的沙丘。
1963年,岛上灯塔管理员在沙丘上发现了一具人体骨骼、一只靴子上的青铜带扣、一支枪杆和几发子弹,以及12枚1760年铸造的杜布朗金币。此后,又在沙丘中找到厚厚的一叠19世纪中叶的英国纸币,面值为100万英镑。由于航船在赛布尔岛不断罹难,船员们纷纷要求本国政府在岛上建造灯塔,设立救护站,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微不足道的孤岛上付出代价。
“死神岛”给船员们带来的巨大灾难,促使科学家们努力去探索它的奥秘。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死神岛”附近海域常常掀起威力无比的巨浪,能够击沉猝不及防的船舶;有的学者认为,“死神岛”的磁场异于其邻近海面,且变幻无常,这样就会使航行于“死神岛”附近海域的船舶上的导航罗盘等仪器失灵,从而导致船舶失事沉没。
较多学者认为,由于此岛的位置和面积经常迁移变化,岛的附近又布满流沙和浅滩,许多地方水深只有2米~4米,加上气候恶劣,风暴常见,船只只要触到四周的流沙浅滩,就会遭到翻沉的厄运。
直到今天,“死神岛”的秘密都没有完全解开。关于“死神岛”之谜,仍需今后深入探索和研究。
诡秘幽灵岛
西方人酷爱航海,而历来航海史上怪事多多。在斯匹次培根群岛以北的地平线上, 1707年英国船长朱利叶斯发现了陆地,但这块陆地始终无法接近,然而值得肯定的是,这块陆地不是光学错觉,于是他便将“陆地”标在海图上。200年后,乘“叶尔玛克号”破冰船到北极考察的海军上将玛卡洛夫与他的考察队员们再次发现了一片陆地,而且正是朱利叶斯当年所见到的那块陆地。航海家沃尔斯列依在1925年经过该地区时,也发现过这个岛屿的轮廓。但科学家们在1928年前去考察时,在此地区却没有发现任何岛屿。
一艘意大利船在1831年7月10日途经西西里岛附近时,船长突然发现在东经12°42′15″、北纬37°1′30″的海面上海水沸腾起来,一股直径大约200米、高20多米的水柱喷涌而出,水柱刹那间变成了一团500多米高的烟柱,并在整个海面上扩散开来。船长及船员们从未见过如此景观,被惊得目瞪口呆。当这只船在8天以后返航时,发现一个冒烟的小岛竟出现在眼前。许多红褐色的多孔浮石和大量的死鱼漂浮在四周的海水中,一座小岛在浓烟和沸水中诞生了,而且在随后10多天里不断地伸展扩张,周长扩展到4.8千米,高度也由原来的4米长到了60多米。由于这个小岛诞生在突尼斯海峡里,这里航运繁忙,地理位置重要,因此马上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大量的科学家前往考察。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正当人们忙于绘制海图、测量、命名并多方确定其民用、军事价值时,小岛却突然开始缩小。到9月29日,在小岛生成后一个多月,它已经缩小了87.5%;又过了两个月,海面上已无法再找到小岛的踪迹,该岛已完全消失。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大西洋北部。有一座盛产海豹的小岛,它是100多年前由英国探险家德克尔斯蒂发现的,它也因此被命名为德克尔斯蒂岛。大批的捕捉者来到了这个盛产海豹的岛上,并建立了修船厂和营地,但此岛却在1954年夏季突然失踪了。大量的侦察机、军舰前来寻找均无结果。事隔8个月以后,一艘美国潜水艇在北大西洋巡逻,突然发现一座岛屿出现在航道上,而航海图上却从来没有标识过这样一个岛屿。潜水艇艇长罗克托尔上校经常在这一带海域航行,发现此岛后大为震惊,罗克托尔上校通过潜望镜发现岛上有人居住,有炊烟,于是命令潜水艇靠岸登陆。经过询问岛上的居民才知道,这正是8个月前失踪的德克尔斯蒂岛。
类似的怪事还有很多,科学家们称这种行踪诡秘、忽隐忽现的岛屿为“幽灵岛”。它们不同于那种热带河流上常见的、由于涨水或暴风雨冲走部分河岸或沼泽地而形成的漂浮岛。那么,幽灵岛是怎样形成的呢?这种时隐时现的小岛究竟是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的呢?这成为世界海洋科学家们的热门话题。
▲关于幽灵岛的记载,历史上有很多。爱琴海中就曾先后涌现过4个小岛,当时被称为“神岛”。挪威海域的“多尔蒂岛”从1840年到1929年也曾多次神秘失踪。
法国科学家对这类来去匆匆的“幽灵岛”的成因作了如下解释:由于撒哈拉沙漠之下有巨大的暗河流入大洋,巨量沙土在海底迅速堆积增高,直至升出海面,因此临时的沙岛便这样形成了。然而,暗河水会出现越堵越汹涌的情况,并会冲击沙岛,使之迅速被冲垮,并最终被水流推到大洋的远处。
▲地球内部板块运动示意图
随着地球内部板块运动的变化,海上岛屿便有了出现与消失的可能。
美国的海洋地质学家京利·高罗尔教授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海洋上的“幽灵岛”的基础是花岗岩石,而并非是由泥沙堆积而成。它形成的年代久远,岛上有茂盛的植物和动物群,是汹涌的暗河流冲击不垮的。那么“幽灵岛”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呢?他认为“幽灵岛”出现的海域是地震频繁活动的地区,海底强烈的海啸和地震使它们葬身海底。高罗尔教授还认为,如果太平洋西北部的海底板块产生强烈的大地震使之大分裂的话,日本本州、九州也会遭到和“幽灵岛”同样的命运,沉没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之中,而且他声称自己并非是在危言耸听。
另有学者认为,这不过是聚集在浅滩和暗礁的积冰,还有人推测这些“幽灵岛”是由古生代的冰构成,最终被大海所“消灭”。多数地质学家则认为是海底火山喷发的作用形成此类小岛。他们认为,有许多活火山在海洋的底部,当这些火山喷发时,喷出来的熔岩和碎屑物质在海底冷却、堆积、凝固起来,随着喷发物质不断增多,堆积物多得高出海面的时候,新的岛屿便形成了。有的学者认为,小岛的消失是因为火山岩浆在喷出熔岩后,基底与海底基岩的连接不够坚固,在海流的不断冲刷下,新岛屿自根部折断,最后消失了。有的学者认为,可能在海底又发生了一次猛烈的爆炸,使形成不久的岛屿被摧毁。还有学者认为,是火山活动引起地壳在同一地点下沉,使小岛最终陷落。
以上观点虽然各有各的道理,但都不能说明,为什么有些小岛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耍把戏”呢?为什么它们在同一地点突现、消失、再突现、再消失,而与其邻近的海域却没有异常现象发生呢?到底是什么所为呢?这一难以解开的谜团始终困惑着科学家。
踩在“火球”上的冰岛
冰岛意为“冰冻的陆地”,位于格陵兰岛和挪威中间,靠近北极圈,为欧洲第二大岛。
冰岛约有75%是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原,其余为平原低地。被冰雪覆盖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境内有许多冰川,其中东部的瓦特纳冰川是欧洲最大的冰川。冰岛不但寒冷多雪,还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因此,冰岛又被人们称为“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7世纪时,爱尔兰僧侣最早抵达冰岛,他们视此为隐修之地,一直到9世纪初期。传统上,公元874年~930年被定义为冰岛的“垦殖期”,当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政治动荡,迫使许多北欧人向西流亡。最先来此垦殖的是挪威人,他们于公元874年安身于一个有温泉热气的地方,他们给它起名为雷克雅未克,意为“烟笼湾”,就是现在冰岛的首府。
冰岛地形特殊,虽然国名为“冰”岛,岛上却有200多座火山, 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开垦,是世界温泉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冰火之国。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在冰岛呈现出温柔、粗犷、奇特、怪异、虚幻、甚至残酷、无奈,在这个岛上可以领略到冰川、热泉、间歇泉、活火山、冰帽、苔原、冰原、雪峰、火山岩荒漠及瀑布。冰岛地质与洋底相似,其基岩以玄武岩和火山岩屑为主。大陆的基岩上还有一层花岗岩,但冰岛却基本没有。冰岛目前的岩石,大部分早在6000万到4000万年前凝固而成。由于冰岛长期有火山活动,化石极为稀少,所以鉴定地质年代差不多只限于利用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
冰岛的200多座火山中,有30多座为活火山,史上曾记载的爆发次数就多达150多次。冰岛位于大西洋的海沟上,每次海沟扩张,都会引发火山爆发和地震。18世纪时,频繁的火山爆发毁坏了冰岛1/4的土地,让冰岛人多年看不到太阳。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红外线探测器已找出5个地温上升的地区,表示可能有火山爆发的危险。自从12世纪以来,冰岛最有名的火山——赫克拉峰每个世纪都约有两次大爆发。
1947年,赫克拉峰开始了最猛烈的一次爆发,整个地区的天色变为一片昏暗,风把一些火山渣和火山灰吹到冰岛以东1600千米外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熔岩一股一股地从峰顶的火山口流出,一直流了一年多。熔岩停止流出后,加上新喷出的岩层,赫克拉峰的火山锥加高了130多米。第二年春天,火山爆发停止后,深厚的火山气还继续沿山坡流下,凝聚在附近的山谷中,导致牲畜常被熏死。
▲在这座遗世独立的岛屿上,拥有冰川、冻原、火山、熔岩沙漠等,极冷的冰与极热的火在这犹如世界尽头的土地上共存共荣,交会出精彩的冰火奇景。
位于冰岛南端的威斯特曼群岛,大约1万年前在火山喷发后,它们才从北大西洋海底升起成为今天的样子。威斯特曼群岛由16个小岛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海姆依岛,在冰岛语里是“故乡的岛”的意思。海姆依岛碧波环绕,重峦叠嶂,绿草如茵。但海姆依岛上的两座活火山随时有爆发的危险,埋在冰层底下的火山,一旦苏醒,则掀开冰盖,将大量冰块喷发出来,造成奇特的喷冰现象。1973年火山突然爆发,四处蔓延的岩浆和直冲云霄的火山灰,毁了岛上1/3的村落,湮没了数百幢民宅。但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当地人却并没有表现出恐惧和逃避,他们依然安居乐业,生活得悠闲自在。同时,火山也成为海姆依岛最吸引人的景观之一,游客们来此不仅是为了欣赏当地的美景,还盼望能探寻当地奇特的火山地貌,体会与火山为伴的感受。
为了降低火山喷发的危险,科学家们一直在对冰岛进行密切观测,哪一天火神会发威呢?
百慕大神秘三角区
百慕大三角区位于北大西洋西部,是由7个大岛和大约150个小岛以及一些礁群组成的群岛。它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是神秘莫测的海域,在这里先进的仪器都会失灵,而人员一旦遇险则没有生还的可能。这里被称为“魔鬼三角”,是令人恐怖的神秘之所。
在百慕大三角区船只遇险的可怕情况在5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哥伦布于1502年第四次去美洲时,在进入百慕大三角区后,巨大的风暴袭击了他的船队。那种可怕的情景给哥伦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当时的情况告诉了西班牙国王:“浪涛翻卷,连续八九天,我两眼见不到太阳和星辰……我这辈子见过各种风暴,可是从来没有遇到过时间这么长、这么狂烈的风暴。”
17世纪,海盗袭击曾一度成为船舶神秘失踪的原因,可是岸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船员的尸体和船只的残片。到了19世纪,海盗几乎绝迹,可是船舶失踪的事件依然不断发生。
1925年4月18日,日本货船“来福丸号”从波士顿出港。不久,北面出现了低气压,为了进入平静的海区,船员把罗盘刻度向南回转,经过百慕大群岛海域。然而不久,这艘船就下落不明了,船与船员都消失得无影无踪。19000吨的大船——美国海军运输船“赛克鲁普号”同样经历了这样的灾难,它连同309名乘员一起消失在百慕大三角区……
到了现代,大量的飞机在飞经这一海域时,也经常发生仪器失灵、飞机及人员神秘失踪的事件。
1948年1月29日,百慕大机场的控制塔突然收到英国一架从伦敦飞往百慕大三角区的客机的紧急求救。这架飞机请求帮助指明航向,在控制塔做出指示之前,飞机上的26名乘客连同飞机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
1967年2月2日,美国一架从佛罗里达机场飞向波多黎各的飞机,在空中与机场的联络良好,机组人员预计下午3时到达波多黎各。但后来空中突然没有了电波,飞机再也没能降落。
……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救援者在出事现场既没有看到舰船、飞机的残骸,也看不到遇难者的尸体。更神秘的是,一些失踪的船只在许久之后竟重新在此海域出现,可船上却没有一个人影。为了找出百慕大三角区的神秘事件的原因,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加以探测。
一些人认为百慕大三角区的怪异现象是“虚幻之谜”。美国科学家拉里·库什利用大量可靠的原始资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他说早在16世纪哥伦布探险时期就有记载的这些奇异现象,大多是由于狂浪、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很多研究百慕大的学者在研究这些空难或海难时没有重视它,甚至有意或无意地删去这些情节,这完全出于猎奇心理,甚至有些人为了吸引别人注意还把发生在其他地方的空难、海难事故说成是在百慕大三角区发生的。最后,拉里·库什呼吁:“再也没有比相信百慕大三角区之谜更为糟糕的了。百慕大三角区是最典型的伪科学、超科学、科学幻想和宣传上的胡作非为。”
但更多的人并不否认百慕大的神秘。苏联科学家最早提出海底水文地壳运动说。他们认为,由于百慕大海域的洋流因其极为复杂的海底地貌而纵横交叉、变幻莫测,多个巨大的漩涡流在这里形成,后来美国科学家又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百慕大海域的巨大漩涡在阳光照耀下产生极高的温度,船舰沉没、飞机爆炸就是因此而造成的。
次声波地磁引力说是第二种主要观点。苏联地球物理学家B.B.舒列金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海浪产生的次声波可以解释百慕大三角区的神秘现象。他认为,在发生地震、风暴、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同时,次声波也随之震荡,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但是却具有十分巨大的破坏力。处在振荡频率约为6赫的环境中,人便会感觉极度疲劳,随后又出现本能的恐惧和焦躁不安;而处在频率为7赫的环境中时,人的心脏和神经系统陷入瘫痪。次声波在百慕大三角这个区域十分活跃,它可能就是导致种种惨剧发生的罪魁祸首。
此外,一些人还把百慕大三角区同“时空隧道”、外星人基地等联系起来,这些无疑又给百慕大三角区蒙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日本龙三角区:幽深的蓝色墓穴
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始终潜藏着一种对于浩瀚海洋的畏惧。
地球上有一片比百慕大三角区更加令人畏惧的海域——日本龙三角区,这一片深蓝色的海域里潜藏着种种危险,船只在这里神秘沉没,飞机在这里离奇失踪。日本龙三角区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日本龙三角区和著名的百慕大三角区有很多相似点:两者几乎处于同一纬度,虽然经度不一样,但它有点像两个对应的点;两地发生的奇异现象非常接近,比如空无一人的船只或是飞机进入了这个地方以后就消失了,甚至很多年以后都没有找到尸体或者残骸等。
龙三角第一次得到恶名是1989年查尔斯·伯利兹出版了《龙三角》一书后。而伯利兹正是《百慕大魔鬼三角》的作者。
▲百慕大三角区神秘恐怖的海上巨型漩涡
海面上的海水因海底的强大吸力而形成巨大的漩涡,仿佛被一个无底洞穴在猛烈地抽吸着朝着海底涌去,航行经过这里的船只由于毫无准备,常常会被吸进去,从而消失,所以百慕大海域又称魔鬼海域,是举世闻名的“陷阱海域”。
一般认为,日本龙三角区的边界,北起日本海中部,南至关岛的马里亚纳群岛。发生在龙三角区的神秘失踪以及其他奇怪现象,数量之多,情形之奇,令人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据说有1500多艘船只,数百架军用、商用和民用飞机在这里离奇失踪:
▲不祥之海
大约有1000名飞行员、水手和乘客在100多种不同的飞机或船只失事中消失在百慕大。
1949年4月19日,“黑潮丸1号”商船连同23名船员失踪。
1952年6月8日,“储福丸5号”金枪鱼打捞船连同29名船员消失。
1955年7月26日,美国空军F3B喷气飞机与其基地失去了联系,两名机组人员失踪。
1957年3月12日,美国空军KB-50加油运输机上8名机组人员报告失踪。
1963年6月7日,“同南丸号”船骸被发现漂浮在海面上。
1980年9月9日,“德拜夏尔号”及全体船员失踪。
面对这个神秘地带,科研人员相信,唯一可以解开一切秘密的方法就是找到这些失事飞机和轮船的残骸。然而,没有失事船只留下的准确位置,没有参照物。面对茫茫大海,科研人员可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吗?
莫恩·大卫(一名失事船只搜寻专家)和他的小组遭遇了空前艰巨的挑战——揭开“德拜夏尔号”沉船之谜。
1980年9月8日,“德拜夏尔号”装载着15万吨铁矿石来到了距离日本冲绳海岸约360千米的地方。这艘相当于“泰坦尼克号”两倍大的巨轮,船体长度超过3个足球场,设计从头到尾堪称完美。它已经在海上航行了4年,正是机械状况最为理想的时间。驻足在这艘轮船的甲板上,任何人都会感到非常安全。
但在9月9日,“德拜夏尔号”及全体船员失踪了。如此一个庞然大物,是怎样在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的情况下,凭空消失的呢?
大卫在确定沉船地点方面业绩斐然,人们希望他能够找到“德拜夏尔号”的残骸,并给予科学的解释。也许,“德拜夏尔号”可以带领我们找到日本龙三角区众多离奇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
在“德拜夏尔号”巨轮沉没后的十几年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残骸是不可能被找到的,一份官方报告认定这是自然的力量,事件也就此终止。然而,“德拜夏尔号”遇难船员的家人绝不希望他们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进黑暗,他们需要更合理的解释。
大卫率领的海洋科技探险队向日本龙三角区进发,坚信可以揭开事实的真相。但事实上,他们全部的希望只悬于一条渺茫的线索:“德拜夏尔号”失踪的时候,搜救飞机曾经报道说,在它最后出现的不远处发现了油渍。
把它打捞上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打捞本身难,而是要知道沉船具体的位置,定位非常难。因为海底和陆地一样,陆地上有风,海底有暗流、水流、暖流、寒流等情况。这个时候,即使知道这艘船当初在哪个海域沉没了,那么经过几百年之后,很有可能这艘船就不在原来的地方了。
面对这重重困境,探险小组的成员将信心全部寄托于声呐扫描装置。使用这种装置唯一的遗憾是必须争分夺秒。每天的搜索都会花掉成千上万的美元,搜寻小组的全部经费只够在海上维持8天。确定了具体的沉船位置之后,还要确定这个沉船非常详细的坐标,甚至包括船头、船尾、船舱的一些准确数据,当时它断裂程度等,这样才能便于打捞。
大卫他们将声呐扫描装置下潜到日本龙三角区凶险的海水之下,然后它开始从骇人的滔天海浪中传送出令人恐惧的图像。可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大卫他们开始探测不久,声呐扫描装置的绳索断了。这个价值不菲的机器沉入深深的海底。与日本龙三角区的第一轮较量,时间所剩无几。修复工作进行之前,飓风的威胁已经开始显露,探险小组不得不搁浅修复工作的计划,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飓风冲击。
在1980年9月9日上午10时19分,这艘船的船长报告“德拜夏尔号”的情况:它现在正在同100千米/时的风速和9米高的大浪作斗争。但是船长对此并不担心。他自信地认为,像“德拜夏尔号”这样巨大且设计精良的船,对付这种天气毫无问题。他通过广播告诉人们:他们会迟一些到达港口,但是最多不过几天而已。然而,这艘巨大的“德拜夏尔号”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自信的船长怎么会犯下如此悲剧性的错误呢?难道答案就这样永远地被埋在海浪底下了吗?
毋庸置疑,这里是世界上最接近死亡,最为神秘的海域之一。日本龙三角区已经挫败了一次试图揭开失踪的“德拜夏尔号”之谜的行动。当探险小组现在开始传送海底可疑的岩石图片时,他们丢失了声呐扫描装置。探险小组将发起一项挽救行动——不顾一切地试图取回声呐扫描装置并确认水下的目标。小组准备投放更加现代化的操作工具——水下机器人,这项任务将挑战它的极限。被送入海床以下后,究竟水下机器人的钛金属结构能否承受它所遇到的冲击压力?
▲海啸
海啸是由于深海地震引起的巨大的、具有极大破坏性的海浪。
维系这个高科技水下作业装置与舰船联系的只是一些细小的电缆,一旦4000米的水下发生状况,海面上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决。就在最后的时间里,水下机器人突然搜寻到了一条线索,那是一堆发光铁矿石,而铁矿石正是当年“德拜夏尔号”沉船时所装载的物资。他们一直所向往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最终,证据还是表明巨轮并非简单的消失,至少在谜团背后有一个我们可能找到的答案。
“德拜夏尔号”的残骸终于在它沉没14年之后被找到了。那么,究竟是什么灾祸将它打入海底的呢?探险队的发现帮助了海事专家,使他们能够将遭遇厄运船只的最后瞬间复原起来。
“德拜夏尔号”遇上了台风,无法逃脱,并且飓风所造成的海浪波长与船身长度几乎相等,所以当下降到波谷,船身随即又会被推入下一波巨浪,随后,一波又一波的巨浪完全困住了它。
大型船舶最怕的就是涌浪,就是那种横向滚动的海浪,它可以很高。然后,把船头和船尾同时举起,这样船身就会被托出水面,缺乏支撑的船身很有可能从中间断裂了。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一个个货舱开始进水,最后整艘船都处于下沉状态。这时对整艘船而言,已经回天乏术了。船员们没有任何逃生机会,只能无助地祈祷这艘船能够挺过去。但是最多10分钟之后,船员们就已经彻底明白这次是在劫难逃。无情的涌浪将“德拜夏尔号”撕成三截,并且在它下沉时将它挤压变形。
恐怖的是,如果遭遇到这些超强风暴中出现的三角形海浪,那么它的威力足以使任何吨位的航海工具死无葬身之地。
虽然“德拜夏尔号”巨轮的沉没原因最终被找到,但是这个理由不能解释所有在这里发生过的怪现象。日本龙三角区究竟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神秘莫测的间歇泉
在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搭各加地,有一种神奇的泉水——间歇泉。间歇泉的泉水涓涓流淌,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喷发之后,随着一阵震人心魄的巨大响声,高温水汽突然冲出泉口,即刻扩展成直径2米以上、高达20米左右的水柱,柱顶的蒸汽团继续翻滚腾跃,直冲蓝天。它的喷发周期是喷了几分钟、几十分钟之后就自动停止,隔一段时间才再次喷发。
▲间歇泉
除了中国的间歇泉外,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还有一眼举世闻名的间歇泉——“盖策”泉。这个泉在间歇时是一个直径20米、被热水灌得满满的圆池,热水缓缓流出。不久,池口清水翻滚暴怒,池下传出类似开锅时的呼噜声,随之有一条水柱冲天而起,在蔚蓝色的天幕上飘洒着滚热的细雨,这条水柱最高竟可达70米。
科学家经过考察指出,适宜的地质构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是形成间歇泉最根本的因素,此外,还要有一些特殊的条件:首先,间歇泉必须具有能源,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区的炽热的岩浆活动是间歇泉的能源,因而它只能位于地表稍浅的地区。其次,要形成间歇性的喷发,还要有一套复杂的供水系统来连接一条深泉水通道。在通道最下部,地下水被炽热的岩浆烤热,但在通道上部,泉水在高压水柱的压力下又不能自由翻滚沸腾。同时,由于通道狭窄,泉水也不能进行随意的上下对流。这样,通道下面的水在不断地加热中积蓄能量,当水道上部水压的压力小于水柱底部的蒸汽压力时,通道中的水被地下高压、高温的热气和热水顶出地表,造成强大的喷发。喷发后,压力减低,水温下降,喷发因而暂停,为下一次新的喷发积蓄能量。
▲间歇泉喷发原理图
间歇泉与温泉不同,温泉不仅水温高,而且少含硫;间歇泉水温一般比较低,且含大量硫和碳酸气。间歇泉的通道上层狭窄,并且上层的冷水像个盖子,使下层沸水受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冲开盖子喷发出来。
神奇的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大瀑布是驰名世界的大瀑布,坐落在纽约州西北部美加边境处,位于尼亚加拉河的中段。它发源于伊利湖,向北流入安大略湖,仅长58千米,但因为伊利湖与安大略湖地势相差100多米,当河水流经陡峭的断岩带时,便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以山羊岛为界,分为加拿大瀑布和美国瀑布两部分,由三股飞瀑组成。两处瀑布的水源虽来自同一处,可是只有6%的水从美国瀑布流下,其他94%的水是从加拿大瀑布流下。其中,在河东美国一侧的两条瀑布,有着“彩虹瀑”和“月神瀑”的美称,后者因其极为宽广细致,很像一层新娘的婚纱,又称婚纱瀑布,两瀑布中间隔着兰那岛。在河西加拿大一侧的飞瀑最为壮观,形状有如马蹄,故称马蹄瀑。马蹄瀑与前两瀑相距约二三百米,但看上去基本是“三位一体”的半弧形。
历史上的尼亚加拉瀑布,曾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争执不休,甚至兵戎相见的必争之地。1812~1814年间,两国曾多次为此发动战争。后来,双方签订了《根特条约》,规定尼亚加拉河为两国所有,以中心线为界。从那时起近200年来,加美两国享有一条和平的边界,双方都在各自的一边设立了尼亚加拉瀑布城。150多年前,拿破仑的弟弟耶洛姆·波拿巴曾携新娘到瀑布度蜜月,开创了到此旅行结婚风俗之先河。据统计,每年来尼亚加拉瀑布旅游的游客约400多万人,其中以情侣、恋人居多。
“尼亚加拉”一词来自印第安语,意即“如雷贯耳”。关于这个瀑布有一则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位美貌的印第安姑娘被部落的酋长相中。酋长想娶她为妻,但姑娘不愿意,于是,在新婚之夜,她独自划着独木舟沿尼亚加拉河而上。在河水中,姑娘变成了美丽的仙女,后来经常出现在大瀑布的彩虹中。
▲尼亚加拉瀑布
雄奇的尼亚加拉瀑布还是勇敢者挑战自我、表演绝技的场所。1859年,法国走钢丝演员查理·布隆丹从一条长335米,悬于瀑布水流汹涌处上方49米的钢丝上走过。
尼亚加拉瀑布原本是人迹罕至、鲜为人知之地,几千年来,只有当地的印第安人知道这一自然奇观。在他们实际上见到瀑布之前,就听到如同打雷般的声音,因此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意即“巨大的水雷”。据传,欧洲人布鲁勒于1615年领略到尼亚加拉瀑布奇观。1625年,欧洲探险者雷勒门特第一个写下了这条大河与瀑布的名字,称为尼亚加拉。
据说尼亚加拉瀑布已存在约1万年了,它的形成在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在尼亚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仅下降19英尺~22英尺。岩石的顶层由坚硬的大理石构成,下面则是易被水力侵蚀的松软的地质层。激流能够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所起的作用。更新世时期,巨大的大陆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里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形成了现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是在2.5万年前形成的,但具体形成于何时还有待考证。
“凶宅”里的秘密
读过美国畅销小说《凶宅》的人一定会被其中惊险怪诞、扑朔迷离的情节所深深地吸引。
在国外,The Haunted House(有幽灵出没的屋子)是小说家和影视作品的极好题材,同时也是旅游的一个最好去处。在中国,自古以来,有关“凶宅”的传说也层出不穷,蒲松龄所著的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有关“凶宅”的描写更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不仅如此,在现实世界中,还存在着四大“凶宅”的说法,这四大“凶宅”就是:
1.埃及:在埃及一座高大的法老墓附近,有一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军队修建的兵营。当英国士兵入住3个月后,就接连有人出现身体颤抖、口齿不清、牙齿脱落的症状,一直发展到双目失明,最后全身扭曲一团,在强烈的抽搐中发出悲惨的嘶叫声而痛苦地死去。当地人认为,“凶宅”是因为居住者触犯了地下已安眠几千年的尊贵无比的法老。
2.美国:迈阿密有一处有名的“凶宅”,那是早期白人殖民者用一种黏土以“干打垒”的方法建成的住宅。但是最早的主人很快放弃了这座建筑。因为他们在那里住了两个月,就会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并逐渐加重,夜里有被一双魔爪拼命压住胸口,几乎窒息而死的感觉。离开这里后,症状会很快消失。
3.印度:在印度也有这样的“凶宅”,并且不止一幢,而是连成一片的住宅群。传说那些人在死去的时候,撕破自己的衣服,抓烂自己的皮肉,含糊不清而又声嘶力竭地呼叫着人们并不认识的某个人的名字。当地人认为死者所指的那个人是一个古老的神灵,而那片地方就是神灵的领地。
4.比利时:以上3座“凶宅”因为年代较为久远而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在比利时的一座著名的凶宅完全是当代文明的产物。这就是建在布鲁塞尔远郊的一幢现代化别墅,主人搬进后不久就出现程度不同的头痛、精神恍惚,女主人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错乱,最终因心智发疯而跳崖自杀,其他人搬出别墅后精神病状竟不治而愈。
那么,世上真有“凶宅”吗?如果世界上的四大“凶宅”是真的,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地质生物学家通过对美国、英国、比利时、印度、埃及等国家的20多座“凶宅”进行实地勘探,得出了以下结论:
1.“凶宅”与重金属、放射性元素有关
有些“凶宅”是宅基有重金属矿脉隐藏或附近有排放有毒重金属加工厂的存在所致;还有一些住宅由于地下有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氡”不时向地面放射,同时通过人的呼吸道进入并沉淀在肺组织中,破坏人的肺细胞,从而引起肺癌以及其他呼吸道方面的病症。
印度就曾发现过这样的“凶宅”,凡居住在这类“凶宅”里的人,过不了多久就会得上一种怪病,口齿不清、面部发呆、手脚发抖、双目失明、精神错乱,最后全身扭曲而死。此事在印度全国上下闹得人心惶惶,对此印度政府专门派出一个专家小组进行实地调查,经过认真仔细地分析取证,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死者是因汞中毒所致。原来这些“凶宅”附近都有一家水银温度计厂,由于环保措施滞后,放任水银溢出渗入地下,严重地污染了地下水源,从而酿成数人死亡的惨剧。
▲全国各地都有关于“凶宅”的传说。
对美国迈阿密的那处“凶宅”勘探化验发现,“凶因”来自造房子的那种灰白色黏土。这种黏土富含肉眼难以发现的硅尘,而人在不知不觉中吸入后就会发生呼吸道反应。埃及那座“凶宅”的成因是因为当年的法老为了使自己的陵墓得到保护,在墓室的内壁涂刷厚厚的蓝色灰层。这种由多种岩石研磨而成的粉末含有汞和钴等可怕的有毒物质,使人死于非命的是他们饮用了取自法老墓地下一口水井里的水,因此遭受了汞中毒和钴的放射性辐射。这种在体内骨骼、脏器、神经细胞沉积的毒素,就是停止饮用这种水也无法彻底清除。
2.“凶宅”与不良的地质因素有关
在不少城市中的工业区内,整个地面上都是密密麻麻如蜘蛛网似的电流穿过,以及局部性的磁力扰动,遍及面很广。如果在这种电流与磁力扰动交叉的地方建造住宅,便会导致对人体损害极大的电磁波辐射到住宅内,造成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产生精神恍惚、惊慌恐怖、烦躁不安和头疼脑昏以及失眠等症状。
比利时布鲁塞尔远郊的那幢别墅,是因为对面山丘上有一处封闭的军事重地,那里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起来,并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的一个雷达站,雷达站发射功率极强,因三面拥立的石壁阻挡着电磁波的延伸扩散,交叉反射投向别墅,住在里面的人一天24小时几乎要接受48次电磁波的强烈震荡和“射击”。
上述结论似乎是给出了“凶宅”的结论。有关“凶宅”是否真正存在的争论,一直闹得沸沸扬扬、莫衷一是。为什么“凶宅”并没有幽灵的传说,可是一旦有人住进去,就会大难临头,不是得了重病九死一生,就是与“死神”相吻,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