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行为费猜疑
向死而生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前399年)是世界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曾被后世誉为希腊的耶稣,西方的孔子。可就是这样一位先哲,却被莫须有的罪名推上法庭,糊里糊涂地被用毒酒处死在监狱中,这实在是令后世人疑惑不解。
苏格拉底像
时光倒流到公元前399年,希腊雅典的一个普通法院里,正在审理一起政治犯的案件,被告就是已经七十多岁的苏格拉底,他是以“亵渎神灵,蛊惑青年”、“煽动反民主情绪”两项罪名受到起诉的。面对法庭的审判,苏格拉底慷慨激昂,侃侃而谈:“雅典的兄弟们,我敬爱你们;但是我将服从的是上帝,不是你们,只要我有生命与力量,我将永不停止宣扬与传授哲学。……我是上帝派遣给雅典城的牛虻;我们的国家像一匹硕大高贵的骏马,由于它体积大、行动迟缓,需要时时叮咬它,才能使它精神焕发。所以我总是跟着你们,说服你们,并且在你们办事不公正的时候责备你们。”但是,雅典这匹骏马却不喜欢牛虻的叮咬,执意想把这只“牛虻”消灭掉。一个月以后,苏格拉底在狱中接过当局为他准备好的致命毒酒,镇定自若的一饮而尽,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雅典。
大约在公元前469年,在希腊雅典城邦一个普通石匠的家里一个小男孩来到了世上,被取名为苏格拉底。当他长大成人的时候,正值希腊战争连绵不断,苏格拉底多次亲身参加了战斗,在战争中接受血与火的洗礼。因此,他不像前代的哲学家们那样成天坐在书斋里潜思冥想,而是把眼光从茫茫宇宙转向了芸芸众生,积极地融入社会,向社会传播他的哲学思想。传说中的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也不修边幅,经常打着一双赤脚,穿着一件破旧的长袍,为此还得到了一个“雅典的小丑”的外号。他白天很少呆在家里,而在各种公共场所却能经常看到他的身影:早晨他沿着运动场散步,上午总是出现在市场上,总之在人最多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出现。每次他都安静地和各行各业的人探讨各式各样的问题,耐心倾听别人的看法。
苏格拉底之死 1787年 达维特 法国
雅典当权者指责苏格拉底轻视传统神祇、鼓励年轻人怀疑传统信仰与思想而使他们道德败坏,判处他在放逐与死亡之间任选其一。图中,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悲痛欲绝,准备营救尊师出狱,但思想家本人却神色安然,拒绝出逃,他认为自己的信念是伟大的,并坦然喝下毒酒,苏格拉底是为信念而死的典范。
此图是中世纪的一份意大利文手稿,说明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受推崇的四位哲学家,左下角就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一生都爱好智慧、追求智慧,他是第一个把“人”自身列入哲学命题的人,认识人类自己从他开始成为哲学的中心主题之一。哲学开始走下云端,进入了千家万户,开始审视生命、伦理和善恶。他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主张“真知必行”、“知行合一”。他反对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认为人应该注意自身的素质和德行的完善,过一种文明而简朴的生活。他主张社会各行业均应该让有专长的人来管理,甚至国家政权也不例外。
同时,苏格拉底还是一个教育家,他从母亲为人接生孩子受到启发,自称是知识的“接生婆”,注重诱发学生的自己的想法,实质上是一种独特的启发式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是一个真正的教师,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苏格拉底生前既有大批忠实的崇敬者,也有大批激烈的反对者。当他受到莫须有的罪名被审判时,他的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在法庭上就原告们提出的罪状进行了逐条反驳。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法庭最后还是宣布苏格拉底有罪。根据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进行判决之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供法庭二者选一。而苏格拉底公开表示他的言行是有利于社会的,根本谈不上什么犯罪,他甚至认为,最合理的判决是让他终生在雅典卫城的圆顶厅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餐。而在朋友们的规劝下,他答应提出另一种刑罚,提议对他罚款30明那(当时的一种货币单位),这也是一种很轻的处罚方式。也许是他的言行激怒了法官们,结果大大出乎爱护他的人的意料,他被判了死刑,不过这在民主气息浓厚的雅典也实在是令人吃惊不已。
传说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但其思想却对后世影响至深。
宣判的那天,恰逢雅典的一个祭祀日,按照当时法律,不能处死犯人,于是苏格拉底又多活了30天。这一段时期,他过得很平静,他的朋友们买通了监狱看守,制定了越狱计划,极力劝他逃走,但被他拒绝了,认为自己应该服从国家的法律。“无论如何,别人不义地把我处死,我自己有什么理由因此而自惭形秽呢?不光彩的不是我,而是那些定我罪的人。”苏格拉底从容地走向了死亡。据说雅典人在苏格拉底死后也感到后悔,又匆忙把起诉他的其中几个人判处了死刑。但真相是这样吗?
1979年4月8日,《纽约时报画刊》发表了著名记者斯东的文章。他认为雅典是欧洲思想、言论自由的发源地,不可能因为传播某种激进的思想,就把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哲学家处死,真正的原因是苏格拉底犯下了其他不可饶恕的罪行。色诺芬和柏拉图为了美化自己的老师,有意隐瞒了一些重要情节。那么,使苏格拉底被处死的真正罪行是什么,却不得而知。
人们从苏格拉底坦然受刑的行为推测,他的死只能说是历史的悲剧。不管是什么罪名,他都是清白无辜的,他实际上是死于自己的信念。
皇帝提比略为何选择隐居生活?
在许多人的眼中,皇帝是一国之尊,荣华富贵,权势显赫。为了它,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争夺不休,成功的人被称为千古风流人物,失败者也付出了毁身灭家的代价。而罗马皇帝提比略则在大权在握的时节离开繁华的都城罗马,避居乡野,过着流放般的生活。这位行为怪异的皇帝,引起了后人的极大兴趣。
公元26年仲夏的一天,天刚蒙蒙亮,一队约有十来人的小队伍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罗马城,走在人群最中央的便是如日中天的皇帝提比略。当时的占星术士说,从提比略离开罗马时行星相互的位置来看,他是决不可能再回来,还有人宣称他不仅不会回来,而且不久就会死在外面。除了第二个预言的时间不太准之外,这两个预言都神奇地应验了!谁也没有想到皇帝的这次出行竟真的会成为和罗马城的永别!
提比略生于公元前42年,是罗马帝国的创建者屋大维(即奥古斯都)的养子。他9岁丧父,母亲改嫁屋大维,他也开始生活在皇帝的身边,15岁时就曾跟随屋大维到高卢视察前哨阵地,22岁时初次指挥战役,夺回了多年前罗马军团失去的几面旗帜,从此开始声名大振。他不仅以常打胜仗出名,更是以体恤士兵著称,因而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提比略登上皇帝的宝座也并非一帆风顺,屋大维最先选中的是大将阿格里巴,但阿格里巴不幸死在战场上了;然后把提比略收为养子,但实际上平日里最器重的却是提比略的弟弟德鲁苏斯,可弟弟又不幸少年夭折。为了达到能成为帝国领导者的愿望,提比略被迫与已经怀孕的妻子离婚,娶了屋大维寡居在家的女儿朱莉亚为妻。朱莉亚嫁给提比略的时候,还带来了和死去的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子,日后他俩也成了提比略的有力的竞争对手。屋大维在他的两个外孙渐渐长大的时候,就开始慢慢疏远提比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孙盖恩斯和卢西乌斯身上。提比略一气之下离开罗马城。公元2年和4年,屋大维钟爱的两个外孙相继死去,德意志和高卢等地又发生了叛乱,屋大维紧急召回了提比略,并立即派他去镇压叛乱。提比略经过五年的艰苦战争,终于平定了叛乱。当他当上罗马皇帝时,已经是一个五十五岁的老人了。
提比略殿遗址
从图中残存的石柱和破损的地面依然可以看出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宝石浮雕
奥古斯都坐在一位象征着罗马的女神身旁,正在接受花环加冕。与此同时,提比略从胜利女神维多利亚驾驶的战车上下来。
离开罗马的皇帝并没有像占卜师预言的那样很快死去,也许是他命不该绝,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山洞吃饭的时候,洞口的岩石突然塌陷下来了,压死了一些仆人,近卫军长官谢雅努斯不顾个人的安危,全身地跪伏在提比略的身上,使他幸免于难。但十一年后,他还是死在了那个地方。
在隐居期间,提比略数次变换居住地点,有时在米塞努姆海角的一个山洞里暂住,但待的时间最长的还是卡普里岛。当时位于坎巴尼亚海岸的这些地方多是罪犯的流放地,因此也有人认为提比略是“自我流放”。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方便,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卡普里岛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它只有一条路通向陆地,靠海的三面全是悬崖峭壁,这样外人就很难接近,幽静而安全。虽然身居乡野,提比略还是能通过书信遥控国家的政治生活。
罗马贵族生活场面壁画
卡里古拉像
提比略的外甥与继承人,为人残暴,据说提比略的出走与他也有关系。
据说在隐居期间,提比略曾经有两次想返回罗马。一次是公元32年,他的船驶到了靠近人工湖的花园,在台伯河沿岸设置了警卫以防止人们接近他,但他最终还是没有登陆;另一次是公元33年,他沿着阿庇安大道走到第七个里程碑(离罗马城不到6.4千米),但他只是在遥望了罗马的城墙后便返回了。除此之外,他还时常独自漫步在罗马城郊,多次站在台伯河边长久地凝望着自己的都城,流露出恋恋不舍的神情。这些太令人不可思议了,作为堂堂帝国皇帝,他随时可以跨入自己的都城。虽然罗马近在咫尺,但却好像有一条看不见、不可逾越的鸿沟阻挡了他的脚步,他为什么要视罗马城为不可接近的洪水猛兽呢?
提比略长期离群索居,引来了历史学家猜测纷纷。有人认为,提比略这样做,是为了遮掩自己的“庐山真面目”,制造一种神秘感,躲在暗处发号施令,既隐蔽又主动,对维护他的统治非常有利。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皇帝归隐原因有二:一是近卫军长官塞亚努阴谋篡位,二是提比略曾以恐怖政策闻名,隐居生活多少可以消弭个人恩怨。另一个历史学家苏托尼乌斯则认为,提比略是因为儿子们的死亡受到打击,从而心灰意冷。
提比略在位23年,因性格怪诞、行为诡异而使得后人对他评价不高。但现代的一些历史学家还是公正地指出:一些人可能由于政见关系,夸大和渲染了他的“怪异”和“残暴”,事实上他统治时期的罗马虽然比不上奥古斯都时代,但也算国泰民安;他个人崇尚节俭,与当时罗马盛行的以挥霍浪费为主的流行风气格格不入;他从不轻易对外用兵,几十年罗马得到和平发展;他还注重发展手工业和贸易,使国库积累丰厚,这些都是不能否认的。至于他为什么会隐居,只有期待未来考古发现来解决这个历史悬案了。
“傻子”皇帝克劳狄
公元41年1月24日,罗马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地中海沿岸的初春,带着咸味的海风不时吹来,更是增加了几分寒意。但这一天却并不显得冷清,罗马城中的人们三五成群地伫立在街道两边翘首期盼,或是在街头巷尾走来走去。元老院议事厅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这样熙熙攘攘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两天,一切似乎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原来在三天前,罗马帝国皇帝盖乌斯被近卫军在皇宫里刺杀,现在元老院正在为新皇帝的人选争执不下。突然,大墙外面一阵混乱,人们疑惑地看过去,只见皇帝的近卫军正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一个人走过来,他就是被暗杀的皇帝的叔叔,罗马人众所周知的“傻子”克劳狄。
罗马古城遗址
岁月的流逝渐渐洗去了罗马帝国旧日的辉煌,只剩下这些帝国时代遗留下的高大的断壁残垣以供后人凭吊。
事情是这样的:当皇帝被暗杀的时候,当时已50多岁的克劳狄正好亲眼目睹了一切经过,吓得躲在窗帘后面簌簌发抖。近卫军发现后将他拖了出来,本来准备杀了他灭口,但看到他又老又丑、胆小怕事,才放过了他。当元老院的元老们为了新皇帝的人选几天来争论不休的时候,近卫军们就恶作剧般地拥立他为皇帝。
军营里的士兵们不断高呼着克劳狄的名字,议事厅里却如死了一般的寂静,元老们面面相觑,好长时间才缓过劲来。近卫军和士兵们拥有强大的武装,他们的意志不能违反,尽管内心有一万个不愿意,元老们还是赶紧争先恐后地把元首一切惯有的权力和头衔授给了克劳狄。于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个由近卫军拥立的、也是唯一以“傻”著称的皇帝克劳狄,就这样在垂暮之年传奇般地登上了罗马权力的最高峰。更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当时的罗马帝国经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已经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内海、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这个“傻子”皇帝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竟达13年之久。人们不仅要问:他到底仅仅是貌似痴呆、大智若愚呢,还是真的低能、受人操纵、愚弄?
克劳狄的“傻子”称呼由来已久。克劳狄于公元前10年出生于罗马行省高卢的首府——鲁恩,他的父亲德鲁素斯就是这个省的总督。虽然出身高贵,但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克劳狄是不幸的。无情的病魔不仅损害了他的健康,毁坏了他的容貌,而且影响了他的智力和思维正常发育,身体弱不禁风,行动迟缓笨重,也不善于和人交谈,为此他饱受痛苦、歧视和嘲笑,是奥古斯都家族有名的“丑小鸭”。
这尊公元1世纪时的雕像将克劳狄表现为主神朱庇特,借此突出皇帝无尽的权力并弘扬他的荣耀。
不过,历史记载中的克劳狄却充满了矛盾,众说不一,并由此引发了后人长期的争论。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貌似痴呆的克劳狄一世,不但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克劳狄当政前的皇帝胡作非为,使罗马帝国事实上已经陷入了危机,国库空虚,元老大半丧亡,整个国家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克劳狄面对这么一大堆烂摊子,处理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信心、意志和智慧令所有人都赞叹不已。登上帝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赏近卫军士兵,感谢他们的拥戴之功,并因此缓解了皇帝与军队之间的关系;以宽容、合作的姿态同元老院建立了良好关系;下令取消对有关被控叛国罪者的审讯;召回了一些被放逐的元老,并归还了他们被没收的财产等等。这些措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创造了一种难得的团结气氛。在外交上,他归还了前皇帝从希腊不择手段弄来的雕像等一些珍贵艺术品;同时又御驾亲征,率领罗马军队横渡泰晤士河,征服了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小国家。克劳狄也很重视与民众的关系,一上台就宣布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赋税,向行省居民赠送公民权,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扩大了帝国统治的基础。
当时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塞涅卡,对他的描述、评价却是前后截然相反,甚至是自相矛盾。在公元42年的一封信里,他称赞皇帝是“恺撒之后最好心的人”;但在不久后的一篇讽刺文里,他又把皇帝描绘成一个暴君、傻瓜,讥讽他会在死后变成一个南瓜,在当时的人眼中,南瓜是愚蠢的象征和代名词。后来的历史学家塔西佗等人也沿用了这种说法,一面称赞克劳狄在统治初年宽厚仁慈,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士兵和公民的喜爱;另一面又嘲笑他是个毫无主见的笨蛋,只会听从妻子和奴仆们的意见行事,不像是一个皇帝,更像是一个奴仆,苏托尼乌斯在他的《十二恺撒传》里写道:“由他自己决断的事甚至没有他的妻子和被释奴命令的多,因为他总是依他们的利益和希望做事。”总而言之,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大都倾向于否定他,认为他的确是一个傻子。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历史学界掀起了对克劳狄个性特征、功过是非的再评价、再研究的热潮,但结果同以前大致相同,学者们各执己见,看法不一。看来要想彻底揭开蒙在克劳狄脸上的面纱,只有期待更多的考古资料的问世,从而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贵族的宴
克劳狄时期的罗马,国泰民安,贵族之间经常聚在一块,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作为一个“傻子”皇帝,能将帝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其中的奥秘我们不得而知。
克劳狄死于公元54年,死因不明,据说是被他的妻子用毒蘑菇害死的,经过12个小时的痛苦,一句话没说就死去了,死后被元老院奉为神。
这样,克劳狄从生到死,都留下了一个个难解之谜。
是尼禄烧了罗马城吗
公元64年7月18日,对罗马城来说是个灾难的日子。这天傍晚,在罗马城内圆形竞技场附近,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当时罗马城正刮着大风,大火借着风势迅速蔓延,最后酿成了可怕的大火灾。无情的大火整整烧了九天,全城十四个区只保存下来四个,其中有一个区被烧得片瓦无存,化作一片焦土,其他的区也大部分只剩下断壁残垣。无数的生命被大火吞噬,成千上万的财产化为灰烬,宏伟壮丽的宫殿、神庙和公共建筑物也被烧成灰烬,在无数战争中掠夺来的金银财宝、艺术珍品、不朽的古老文献原稿也在这场大火中遭到浩劫。这场大火是人为还是天灾,又是谁造成这一灾难的?古今史学界一直有着争议。
尼禄像
据当时流行的传闻说,这次大火是尼禄下令放的。尼禄是罗马历史上的一个臭名昭著的暴君,他骄奢无度、弑父杀母、滥杀无辜的行为是历史学家多次提及的话题,他纵情享乐、挥金如土,致使罗马国库积存耗损一空,财政枯竭,同时还任意搜刮、没收富人的财产,使得帝国各地和各阶层都对他很不满。尽管如此,作为罗马帝国的皇帝,他为什么要放火烧掉自己的城邦呢?这实在让人有些不能相信,但从大火发生时尼禄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确是唆使纵火的最大嫌疑者。
尼禄之母亚格里皮娜像
据当时流行的传说:尼禄幼年丧父,由其母抚养成人。在尼禄当政之初,亚格里皮娜对尼禄管教严厉,引起尼禄怨恨。公元59年,尼禄策划了一起可怕的阴谋,派人害死了他的母亲,此后又打击正直官员,重用奸臣,其残暴令人发指,所以历史学家认为火烧罗马城是他的指令。
据说有一个人在一次聊天中说:“我死后,愿大地一片火海。”尼禄马上打断了这个人的话:“不,在我活着的时候,我就会使大地变成一片火海。”而且,尼禄曾多次表示,他不喜欢罗马城旧的建筑和那些曲折狭窄的旧街道,真想用一把火烧掉这些旧房子,按照自己的意图来重新建造罗马城。据说当罗马变成一片火海时,尼禄竟然坐视不救,还登上花园的塔楼,在七弦琴的伴奏下,一边观赏着火海的绚丽景象,一边还情绪激昂地朗诵着有关古希腊特洛伊城毁灭的诗篇。
在尼禄特别想占为己有的黄金房屋附近有一些谷仓,那些谷仓的墙壁是用石头砌成的,大火开始并没有蔓延进去,尼禄却命人用攻城器械撞毁石壁,让大火弥漫进去。大火过后,尼禄马上在废墟上抢先修建起自己的新宫殿“黄金之屋”,在这座“金屋”里,除了宫廷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金堆玉砌之外,还有林苑、田园、水榭、浴场、水池和动物园,以便让人领略独特的湖光水色、林木幽雅的景物风情。整个宫殿内部用黄金、宝石和珍珠装饰,餐厅的天花板都是用象牙镶边,尼禄看了这座富丽豪华的宫殿后非常满意,赞叹道:“这才像个人住的地方。”为了从这场火灾中捞取好处,尼禄宣布由国家负责运走尸体和垃圾,趁机搜罗富豪家的财产。
火灾发生后,整个罗马城人义愤填膺,开始把矛头指向尼禄。为了消除群众对他的不满情绪,尼禄把一批基督徒当作替罪羊,对这些“罪犯”,施以最残酷的刑罚:有的被蒙上兽皮,让猎狗撕咬后吃掉;有的被钉在十字架上,浑身浇满油,天黑的时候点火燃烧当作灯火照明,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尼禄的这些暴行,非但不能使人信服,反而把更多的纵火疑点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罗马时期的银币
上面雕刻有尼禄和母亲亚格里皮娜的头像。
对于尼禄是不是罗马大火的纵火者,历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是尼禄放火烧了罗马城,他描写道:“当大火吞噬城市时,没有人敢去救火,因为有一些人不断发出威胁,不许人们去救火;还有一些人公然到处投火把,他们说自己是奉命这样做的。”这些在大火中行为怪异的人很可能就是尼禄的亲信。另一位历史学家则记载:“几位前任的执政官在自己的庄园上,发现尼禄的侍从拿着麻屑和火把,根本不敢上前捉拿他们。”古罗马的史学家们几乎一致指控是尼禄为了重建罗马城而纵火焚城的。
古罗马城遗址鸟瞰
一把无情大火几乎将罗马几百年经营的成果毁灭,但文明的种子还是流传下来并在当代世界结果。
还有一种说法是,尼禄自诩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把大火中的罗马城当作自己创作一个伟大的艺术品。但现在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自称为艺术家的尼禄是不应该在满月的日子里欣赏大火的,在明亮的月光下,他的“艺术作品”肯定达不到最佳的效果。罗马城的火灾只能是一次天灾,不能因为尼禄是一个品行很差的皇帝,就认为他是罗马大火的纵火犯。
自认为是“天才演员”和“杰出艺术家”的尼禄后来把真正的杀戮和处死的场面搬上舞台,吓坏了现场的观众。他从此很不满罗马观众,认为只有希腊人才具有真正的欣赏水平,因此抛弃政务去希腊寻觅知音。在希腊的公开演出一直进行了十五个月,他还没有回来的意思,直到得知帝国发生叛乱,新元首已经被拥立时,才仓皇回国。但一切都已为时太晚,慌忙中他逃到一个小茅屋中躲起来,当罗马追兵赶到时,自知难逃一死的尼禄还在哀叹着:“一位多么伟大的艺术家要死了呵!”然后拔出刀子自杀了。
尼禄自杀
在接二连三的叛乱和威胁中,尼禄选择了自杀。这幅画描绘了尼禄死时近臣中的骚乱情景。
可是,罗马城的大火,却成了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了。或许将来有一天人们能从历史的陈迹中找到新的线索,从而解开这个谜,这也是有可能的。
从魔鬼到天使的罗马皇帝提图斯
提图斯是以贪婪出名的罗马皇帝韦斯巴香的儿子,但是与他臭名昭著的父亲相反的是,他在位只有两年多,却让人无法找到任何瑕疵,得到了民众最高的赞誉。但提图斯刚上台的时候,人们对他充满怀疑甚至是恐惧,而且公开宣称他会是第二个尼禄(曾被怀疑放火烧了罗马城,以残暴闻名)。
提图斯时期发行的货币
少年时代的提图斯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体格和气质,在许多方面堪称完美,他相貌英俊,既威武又和蔼,身体非常健壮,精通武艺和骑术。他在文化上的修养也很深厚,以记忆力超强著称,对一切学问都很感兴趣,而且不用打草稿就能顺口用拉丁文和希腊文作诗。他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赋,吹拉弹唱,无一不精。即使有这样高的才华,提图斯也未能得到罗马公众的喜爱,反而遭到他们的谴责和憎恨。
提图斯拥有一大群狐朋狗友,而这些朋友大都是罗马城中名声最坏的人,其中包括很多同性恋者和太监,提图斯却和他们通宵达旦地厮混在一起,他和犹太国王阿格里巴一世的女儿贝勒尼斯的关系暧昧,甚至据说有和她结婚的意图;人们还怀疑他营私舞弊和谋取贿赂。除了这些罪名外,人们还觉得他是一个冷酷残暴的人,在担任禁卫军长官时,他的行为既专横又暴虐,只要有人引起他的怀疑,他就秘密地派遣卫队去把他干掉;而在向耶路撒冷发动的最后攻击中,他残忍地用十二支箭射杀了十二名守卫者。
提图斯像
这位集魔鬼与天使于一身的罗马皇帝,其怪异的性格令人捉摸不定。
对于这样一个魔鬼般的人物,罗马民众早已不抱任何希望了,可是当上皇帝后的提图斯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充分展示了一个统治者所应具有的美德。他一上台就把贝勒尼斯送出罗马城,对于他和贝勒尼斯来说,这个决定都是非常痛苦的。他最喜欢的情人中有一些是舞艺高超的舞女,很快她们就成了舞台明星,但是他不仅断绝了和她们的来往,而且绝对不到公共剧场观看她们的表演。他很尊重别人的财产,甚至连正当的和习以为常的捐资都不肯接受,更不用说是像他的父亲那样向民众勒索财物了。
对于别人的要求,他都尽量给予满足,当他的家人向他进谏,说他许诺太多难以兑现时,他回答说,不应该让任何人在同自己的皇帝交谈后大失所望地离开。每天晚上,他都会回想自己一天的光阴,有时会为没有给任何人做件好事而悔恨不已。当罗马发生天灾时,他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救济难民,把自己别墅中的装饰物拿去修复神庙。
更可贵的是提图斯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容和忍耐,为了让自己的双手从此不沾任何血腥,他宣布接受大祭司的职务。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签下判决任何人死亡的命令。当两名贵族青年被揭发有反叛的意图后,提图斯没有对他们采取任何处罚措施,只是警告他们放弃这种念头,因为皇权是命运赐给他的,谁也夺不走。如果他们想要别的东西,他倒是情愿相让。而在对待自己的弟弟时,他的表现就特别宽容,自从他登上皇位后,他的弟弟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暗算他,甚至公开煽动军队暴动。但是提图斯不但没有处死或流放他,还一如既往地对外宣称他是自己王位的继承人,坚持让他享有从前的所有荣誉。有时提图斯还私下同弟弟交谈,流着泪恳求弟弟收手,希望兄弟俩能够继续像从前那样相亲相爱。
这块浅浮雕出自提图斯拱顶,是为了庆祝提图斯皇帝在公元70年时成功征服犹地亚而雕刻的。
公元81年9月13日,提图斯病逝在自己的别墅中,噩耗传开后,罗马民众悲痛不已,如丧考妣。元老院的元老们等不及发布讣告,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元老院的议事大厅里,用最美妙的词汇对提图斯进行百般颂扬,抒发自己对皇帝的感激之情。总之,一切提图斯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的荣誉,在他死后加倍地得到了。
提图斯凯旋门
公元81年为纪念他们的胜利而建造这座门,就是迄今仍屹立于罗马广场入口处的凯旋门。
提图斯年轻时以残忍而出名,后来又因为生活散漫而污损了名声,即位后,他不仅没有被万能的权力迷倒,反而改善了自己的道德,使他和他的政府成为智慧与荣耀的模范。最为幸运的是,他在位只有两年就病故了,时间没有给他滥用权力和放纵欲望的机会,使他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永远是他的慷慨、慈爱和宽容。
是什么原因使提图斯这样一个人人厌恶的魔鬼变成了圣洁的天使?这是英年早逝的提图斯留给后世人的最大疑惑,可惜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还不能准确地解释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难解之谜的答案,很多教育、个人修养方面的难题也许就会立即迎刃而解。
米开朗琪罗的“怪癖”与其创作有关吗?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过一位多才多艺的巨人。他不仅是伟大的雕刻家、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家和诗人。这个人就是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创作的人物雕像气魄宏大,雄伟健壮,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典型的象征了当时的整个时代。但是生活中的米开朗琪罗却给人以“怪人”的感觉。
圣家族 油画
米开朗琪罗笔下的人物崇高而平静,本人性格却怪僻而不可捉摸。
年轻时代的米开朗琪罗因酷爱学习而陷入了绝对的孤独。别人都把他看成一个孤芳自赏、性格乖僻、疯疯癫癫的人物。米开朗琪罗总是表现得举止粗俗,与社会格格不入,社交活动总使他感到腻烦。这与达·芬奇的相貌堂堂、举止优雅、风度翩翩、受到上流社会人士的喜爱形成鲜明的对照。他只和几位严肃的人士来往,没有其他朋友。他终身未婚,生平只爱过著名的德·贝斯凯尔侯爵夫人维多利阳·柯罗娜,然而却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恋爱。
最后的审判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创作时需要绝对的孤独是他的又一个怪异之处,只要旁边有一个人在场,就能将他的情绪完全扰乱。他必须获得一种与世隔绝之感,方能得心应手地工作。为身边琐事所纠缠,对于他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在他塑造的成千上万的人物形象之中,他没有遗忘过一个。他说,只有预先回忆一下以前是否用过这个形象,然后才能决定是否让人动手勾画草图。因此,在他笔下,从来没有重复现象。在艺术上他表现出让人难以想象的多疑和苛求。他亲手为自己制造锯子、雕刀,不管是什么细枝末节,他都不信任别人。
圣彼得大教堂
米开朗琪罗曾任圣彼得大教堂的总设计师。
米开朗琪罗追求完美有时达到苛刻的程度,一旦他在一件雕像中发现有错,他就将整个作品放弃,转而另雕一块石头。这种追求完美的理想使他毁掉了不少成型的作品,甚至在他的才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他所完成的雕像也并不多。有一次,他在一刹那间失去了耐心,竟打碎了一座几乎竣工的巨大群像。
米开朗琪罗一生孜孜以求,从不懈怠。一天,红衣主教法尔耐兹在斗兽场附近与这位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雪地里相见了,主教停下车子,问道:“在这样的鬼天气,这样的高龄,你还出门上哪去?”“上学院去。”他答复道,“想努一把力,学点东西。”
骑士利翁纳是米开朗琪罗的门徒,他曾把米开朗琪罗的肖像刻在一块纪念碑上,当他向米开朗琪罗征求意见,问他想在阴面刻上什么的时候,米开朗琪罗请他刻上一个盲人,前面由一条狗引路并加上下面的题词:我将以你的道路去启示有罪之人,于是不贞洁的心灵都将皈依于你。
人们认为一般艺术家都有怪癖,但米开朗琪罗的性格确实十分独特。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创作与其性格竟是什么关系呢?可能性格之于人就像双刃剑吧。
伊凡雷帝杀死了亲儿子吗?
伊凡雷帝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他三岁就继承了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公位,号称伊凡四世,但他性情凶残又生性多疑,独断专行且手段残酷,因而得名“雷帝”。这与伊凡四世幼年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他17岁亲理朝政以前的岁月可以说是生活在一片黑暗中,先是他的母亲倒行逆施,接着她不明原因的暴亡,然后是贵族们为了争权夺利而每天火并厮杀,没有人顾及到年幼的小沙皇的教育。从这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伊凡四世,过早地目睹了宫廷生活的黑暗和丑恶,在他的性格中埋下了暴戾多疑的种子。俗语说:虎毒不食子,伊凡雷帝却被怀疑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伊凡四世像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创作过一幅名为《伊凡雷帝杀子》的油画:在灰暗压抑气氛笼罩下的画面上,奄奄一息的皇太子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胸前,伊凡雷帝惊恐地搂着儿子,他用一只苍老的、血管突出的手抱着儿子的身体,另一只手紧紧按住儿子流血的伤口,试图挽回儿子的生命,但死神已经快要降临了,儿子的身体软绵绵地支撑在地毯上,用一双绝望而宽恕的眼睛看着衰老的父亲,而伊凡雷帝的双眼中充满着悔恨,两人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整幅画有着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伊凡雷帝杀子 1855年 列宾 俄国
伊凡雷帝的惊恐与其子的无奈绝望形成鲜明对照,伊凡雷帝真是误杀儿子吗?
恐怖的伊凡四世
人们为什么会怀疑伊凡雷帝呢?主要是伊凡雷帝的性格非常残忍,还是个孩子时就经常把捉住的小鸟一刀一刀地杀死,或是站在高高的墙上,将手中的小狗摔死,从而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在他13岁的时候,就放出豢养的恶狗,将执掌朝政的皇叔伊斯基活活咬死,暴尸宫门。而当他刚登上皇位后,为了加强皇权,就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恐怖政策,惩罚反对皇权的大贵族,也不可避免地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平民,用尖桩刑、炮烙、活挖人心、抽筋剖腹等酷刑处死了数万人,得到了“雷帝”的称呼,意思就是“恐怖的伊凡沙皇”。
他的暴政和独裁不仅使遭到镇压的大贵族们心怀怨恨,也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就连沙皇身边的人,也有“伴君如伴虎”的危机感。本来,伊凡雷帝的这种暴戾性格在他娶了年轻美貌、温柔善良的皇后之后有所改变,她能理解他,开始以自己的爱温暖着沙皇那颗受伤的心灵,总是像天使一样地抚慰着他。可是,保佑他的天使没有永远伴随他,1560年,他亲眼看着心爱的女人被疾病夺去了生命,失去了皇后之后,童年时期养成的性格又激发出来了。到了晚年,孤独的伊凡雷帝性情更加乖戾、喜怒无常,他总是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要害他。但是,对于他的长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他还是宠爱有加的,时常让他跟随在自己左右,可以说,除了这个儿子,他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了。可是这位皇太子却死在伊凡雷帝的前面,上演了一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这是一幅纪念“恐怖的伊凡”1552年占领喀山凯旋、向莫斯科行进的壁画。
报喜节大教堂,它是莫斯科大公们和沙皇的家用教堂。
伊凡太子的死因有着不同的说法,最普遍的一种是:从1581年起,伊凡雷帝开始怀疑太子有夺取皇位的嫌疑,多疑的性格使这种想法日益强烈,父子关系也因为他的提防而紧张起来。有一天,伊凡雷帝看见太子的妻子叶莲娜只穿了一件薄裙在皇宫中走来走去,违反了当时俄国妇女至少要穿三件衣裙的惯例。雷帝勃然大怒,动手打了儿媳,使已经怀孕的叶莲娜因惊吓而流产。听到这个消息后,伊凡对伊凡雷帝大吼大叫,伊凡雷帝也很生气,一边大骂着“你这个可耻的叛徒”,一边举起手中的铁头权杖向儿子刺去。晚年的伊凡雷帝手里常常拿着一根铁头杖,这是一根顶端包有铁锥尖、柄上刻有花纹的长木杖。伊凡四世一旦发怒,就会随时用这个铁尖木杖向对方刺去,所以宫内的人只要听到木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就会吓得赶紧躲起来。可是没想到当时伊凡雷帝的铁杖正好刺中了儿子伊凡的太阳穴,然后就是列宾笔下《伊凡雷帝杀子》悲剧场面。
俄罗斯历史学家斯克伦尼·尼科夫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当时伊凡父子虽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但父亲只不过在儿子身上用权杖敲了几下,并没有造成致命的伤害。太子伊凡原先就有病,再加上丧子和恨父,心情极度悲伤,以致癫痫病发作,后来又引起并发症死去了。因为伊凡雷帝在争吵前几天的信中曾谈到:“儿子伊凡病倒了,今天他仍在病中。”所以,太子的死主要是病死,而不是伊凡雷帝失手杀死了他。
各国历史上宫廷内部血雨腥风,像这样的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的事情层出不穷。伊凡雷帝有没有杀死自己的亲儿子,只有让历史来慢慢寻找真实答案了。
牛顿晚年为何会精神失常?
伊萨克·牛顿(1642~1727)是英国近代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力学奠基人。一提起他,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苹果落地的故事:1665年,牛顿在家乡林肯郡的一个乡村疗养。有一天,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读书,突然一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引起了牛顿新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这个问题最终促成了一个伟大的原理——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可以说牛顿的一生是充满智慧和创造的一生,而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伟人,却在50到51岁时突然精神失常,其中的原因当时及此后250多年的时间里,众多的科学家都试图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但还没有最终达成共识。有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所致;有人则认为是外界强烈的刺激,引起了他精神的暂时“短路”,还有人提出是汞中毒的结果。
牛顿像
伊萨克·牛顿是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天文、数学等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认为牛顿是由于劳累和用脑过度而导致精神失常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关于牛顿专心工作的故事,就连小学生也可以随口说出几件来:牛顿请朋友吃饭,他却一直在实验室工作得忘了时间,饿极了的朋友只好先吃了一只鸡,骨头堆放在盘子里。过了好久,牛顿才出来,看到盘中的鸡骨头,“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就又回到实验室工作去了。牛顿工作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因此在1687年他45岁的时候就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该书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为做好这项工作,牛顿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专心研究。他很少在夜间两三点钟前睡觉,有时一直要工作到清晨五六点钟。《原理》问世后,他又立即转入了光学的研究。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使他不到30岁就已经须发皆白了,长期的用脑过度,极端紧张的工作,造成了科学家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最终使他患上了精神失常的疾病。
剑桥大学校徽
还有人认为牛顿精神失常是受外界环境的强烈刺激所致。牛顿18岁便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很快就在科学界崭露头角,以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很多前辈的赏识,在科学的道路上可谓一帆风顺。但1677年,他的恩师巴罗和一向爱护他的皇家学会干事巴格相继去世,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悲伤,曾使他的研究工作一度停止。在1689年时,他又被选为英国国会议员,来到灯红酒绿的伦敦后,他已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再待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各种上流社会的交际应酬使得他的经济捉襟见肘,但多方努力都无法摆脱困境,最后,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剑桥大学。在1691到1692年间,又有两件重大的事情,对他的精神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一件是他母亲的去世,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一直精神不振。另外一件是他著作的手稿被烧毁。在他办完母亲的丧事回到剑桥大学后不久的一天早晨,当他从教堂做完祈祷回来,竟发现燃尽的蜡烛已将他书桌上摆放的有关光学和化学的手稿及其他一些论文都化为灰烬了。《光学》是他一生中仅次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化学》也是他花费近二十年时间辛勤研究的结晶,堪称一部科学巨著。对此,牛顿懊悔不已,几乎一个月昼夜不宁。他不得不重新整理《光学》手稿,至于《化学》他却再没有精力去做了。
牛顿的办公桌
桌上摆满了光学和数学仪器,牛顿以他天才的智慧使人类的科学研究登上一个新的高度。可能是由于用脑过度的缘故, 30岁的他就因为神经功能紊乱而患上了精神病。
牛顿一生成绩斐然,受到了世人的尊重。图为各国发行的纪念牛顿的邮票。
还有一种较新的看法是,牛顿精神失常是由于汞中毒所致。有两位专门研究牛顿生平的学者,对牛顿遗留下来的四绺头发进行现代中子活化、中子衍射等先进手段来综合分析。发现牛顿头发中所含的有毒微量元素的浓度是正常人的好几倍,尤其是汞的含量更是高得可怕。许多学者由此断定:牛顿长期待在实验室里,经常接触有毒的金属蒸汽,特别是汞,从而导致中毒精神失常。但这种说法也遭到很多人的置疑,因为牛顿一生中,只有在50到51岁期间精神失常过,其余都处于正常状态,而且我们也无法断定这四绺头发就是他患病期间的,就头发来推断他精神失常的原因太没有说服力了。其次,人头发的微量元素受外界影响很大,这四绺头发历经250多年,很难保证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现在医学上判定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如手指颤抖、牙齿脱落、四肢无力等症状,牛顿都不曾有过,所以汞中毒的说法很难令人信服。
时到今日,对于牛顿晚年精神失常的原因,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诗人拜伦为何长期漂流国外?
拜伦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诗人,至今在世界上仍享有盛誉。他1788年出生于伦敦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0岁继承男爵爵位。拜伦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 1812年发表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他的成名作。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移居意大利,之后在漂流的生活中写了许多歌颂自由的诗篇,未完成的《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1823年初,希腊民族运动高涨,拜伦放下正在写作的《唐·璜》,毅然前往希腊,参加希腊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正义斗争,不幸于1824年4月19日死于希腊军中。从1812年离开英国之后,拜伦在有生之年就再也没有重返故土。
有人说,拜伦流亡国外的原因是他的政治信仰与英国主流思想相抵触,所以只好离开国家避难。拜伦在英国不仅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个政治活动家和演说家。他向往当时的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公开为捍卫人权、反抗暴政而斗争。他为了维护工人的权益,在上议院发表演说攻击当时的托利党统治,同时与当时势力很大的在野党辉格党也不苟合。曾经有人找过拜伦,告诉他如果放弃自己的政治立场,那么将停止对他的攻击。《伦敦评论》的编辑约翰·司格特后来承认,他接受当局的指派,对诗人进行了不公正的攻击。然而拜伦对于反对派毫不屈服,他说:“能够忍耐的,我将尽量忍耐;不能忍耐的,我将反抗,他们至多不过使我离开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我一向不奉承,一向没满意过。”
拜伦像
还有人说,拜伦之所以远走他乡,是因为他的个性不容于英国上流社会。1811年,拜伦在第一次到地中海各岸游历回来之后创作了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结果一举成名。在英国上流社会,拜伦成了最耀眼的明星,一时间贵妇小姐们纷纷拜倒在他脚下。可是好景不长,贵族们对拜伦追求自由的个性逐渐不满,于是纷纷对他进行攻击,温和一点的否定他的诗作,恶毒一点的诋毁拜伦的人格,甚至连他的跛脚也要攻击,谩骂和侮辱像暴风雨一样向诗人袭来。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痛苦地说:“如果那些叽叽喳喳的流言都是真的,我没有脸面居住在英国,如果那都是谣言,我也不稀罕这个英国!”于是,拜伦痛苦地离开了,也没有再回来。
公园里的郊游者
英国中产阶级户外休闲时的情景。
也有人说,拜伦离开英国是因为婚姻变故。拜伦本来不是个喜欢受家庭束缚的人,而他的妻子密尔班克是一个比较庸俗的女人,她无法理解诗人的性格,也不能宽宥诗人的过失,于是在感到婚后的失落之后,就想和拜伦离婚,而仍然爱着妻子的拜伦坚持不肯。密尔班克就串通医生,开具拜伦有精神病的证明,不久干脆带着小女儿离开了拜伦。拜伦一直盼望着妻子回心转意,但是却等来了岳父的一封信,信中催促他赶快办理与密尔班克离婚的手续。诗人感觉到心灰意冷,英国再也没有东西值得他留恋了,他要与这个让他伤心的地方诀别,在浪迹天涯中修复心中的伤痕。
但是流传更广的说法是,因为拜伦的私生活混乱,致使他的声誉受损,所以不得不离开英国。其中,拜伦和他同父异母的姐姐奥格斯塔之间的关系尤为世人所嘲讽。拜伦自小就很喜欢姐姐奥格斯塔。后来奥格斯塔嫁给了一个军官,但是婚姻并不幸福,拜伦出于同情和奥格斯塔交往越来越多,但是后来同情演变成怜惜又发展成爱情。他在一首写给奥格斯塔的诗中这样说:
没有一个美貌的女人
有像你这样的魅力;
我听到你说话的声音
与水上的音乐无异。
英国下议院正在召开会议的场境
可见拜伦对姐姐爱恋到了何种程度。很多人传言拜伦甚至与奥格斯塔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由拜伦的夫人抚养长大。乱伦是一种“畸恋”,拜伦也常常感到不安,他在另一首诗中说:
你的名字我不说出口,我不思索,
那声音中有悲哀,说起来有罪过:
但是我颊上流着的热泪默默地
表示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意。
为热情嫌太促,为宁静嫌太久,
那一段时光——其苦其乐能否小休?
我们忏悔,弃绝,要把锁链打破!
我们要分离,要飞走——再度结合!
拜伦的这种放浪行为不能见谅于社会,所以他终于离开父母之邦,漫游欧陆,以至于身死他乡。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拜伦作出永远不再返回故土的决定呢?或许这其中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悬案。
林肯遗孀患有精神病吗?
1875年底,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春田的一条街道上,人们常常能看见一位穿黑衣的老妇人踽踽独行,孤独的背影很让人感觉心酸。过了很久之后,邻居们才知道,这位老妇人是住在附近的爱德华夫人的姐姐,林肯总统的夫人玛丽·林肯。她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她患了精神病,现在由爱德华夫人在照顾她,可是除了过分的沉默之外,林肯夫人没有表现出任何精神病患者的症状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玛丽·林肯出生在伊利诺伊州春田,当她1861年随着丈夫林肯总统进入首都华盛顿,住进白宫的时候,对她将要面对的一切似乎毫无准备。很快,当林肯总统受到舆论界攻击的时候,她也不能避免地受到牵连,南北双方都不断指责她。北方的报纸说她是具有南方思想倾向的人,南方的报刊则指责她是人民的叛徒。他们还批评她浪费金钱,不断地去商店买东西。对于公众的这些指责,玛丽·林肯总是一笑了之,从不反驳,表现出极大的忍耐性。由于新闻界的恶意宣传,她在整个华盛顿上流社会被孤立起来了。当她举办聚会时,一些民主党人和同情南方的女性都故意不来参加,也不邀请她参加她们个人举行的聚会,甚至在平时也一直与她保持距离。
林肯总统的夫人玛丽·林肯像
对于她的一言一行,社会和新闻界都百般挑剔,不断向她施加压力,只有林肯总统理解她,帮助她解决债务问题,在她遭到攻击时,总是站在她的身边安慰她,为她解脱无中生有的诽谤。为了保护她,林肯总统有一次甚至不惜与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翻脸,当时有北方官员指控玛丽是南方的间谍,那个委员会开始就这件事进行调查。这时,林肯出面发表声明说,他家庭成员中没有一个人给敌人传递过情报,调查才被放弃。
美国内战期间的慰问团,她们的主要任务便是帮助北方军队洗衣、做饭和制作旗帜等。
1865年,林肯遇刺后,玛丽·林肯陷入了无助与不安的情绪之中。
可是,她的避风港没有永远保护她,1865年4月15日,她的丈夫林肯总统在看戏时遇刺身亡,这对她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但是更大、更痛苦的不幸还在后面, 1871年她的最小的儿子患结核病去世,在那之前,她一共失去了三个儿子,而最疼爱的小儿子的夭折使她彻底变了一个人。行为开始有些不正常,健康状况也逐渐恶化。由于极度悲伤,日夜哭泣,她的脸部开始浮肿,并不得不进行检查治疗。另外,她还时刻担心着自己会陷入贫困,有时甚至把5.7万美元的现金装在衣服口袋里,总是害怕丢失。失去丈夫以后,她开始忧心自己的处境,担心坐牢,经常失眠,常常一个人夜间在自己的屋子里徘徊,而且不出门,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黑暗的房间里。不幸的是,为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和担心她挥霍财产,他的儿子罗伯特·林肯把她当成精神错乱者对待,甚至雇了个私人侦探整天跟踪她。后来,罗伯特请求有关当局对他的母亲举行“心智健全听证会”,最后,一个陪审团确认她精神错乱,她被送到一家私人疗养院休息了四个月,然后她的妹妹爱德华夫人来接走了她。
年老的玛丽·林肯沉默寡言,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被医院认为是精神错乱者。
在精神错乱审讯期间,玛丽·林肯表现得非常安静,许多证人包括她的女仆在讲述昔日白宫中的谣言以及她自己的奇闻趣事时,她只是安静并仔细地听着,一点意见也不表示。甚至当他的儿子向当局陈述时说她是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人时也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最后她若无其事地接受了法院作出的精神错乱的判决,好像提到的玛丽·林肯并不是她一样。
然而,事后有许多事实证明,玛丽·林肯并没有患精神错乱症,她先在伊利诺伊州巴达维亚的一个疗养院休息和进行治疗,四个月后,医生给她作出的结论是:她只是身体虚弱和神经官能症,并不是精神病。在搬到妹妹家里后,她还发出了很多信件,希望各方面能够给予她生活上的援助。
1876年举行了第二次精神错乱听证会,结果推翻了前一年听证会的判决,宣布她精神正常。曾经侮辱过她的公众开始认为她只是个受到严重不公正待遇的受害者,新闻舆论开始转而同情她的处境了。
从此以后,玛丽·林肯一直正常地住在春田,她曾经去过法国和意大利,但是由于摔伤了脊椎骨,她不得不返回美国,在纽约的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她就开始到春田过着一种隐居式的生活。作为一个悲剧性人物,1882年7月16日她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总之,林肯夫人晚年是患有精神病还是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是由于精神上长期受压抑而导致神经有点不正常,历史学家们还是有分歧的。
凡·高开枪自杀是精神失常了吗?
代印象派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凡·高,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他的绘画作品在他死后才被世人视为珍品,他也由此享誉全球。然而他生前命运多舛,贫困、疾病、饥饿以及天才的不得意使得凡·高的境遇十分凄惨。最后,在1890年6月29日他开枪自杀,因伤重不治而亡,年仅36岁。
凡·高自画像
这是凡·高自残一耳后的画像,此时他的精神已极不稳定。
近年来,随着对凡·高所代表的印象派绘画艺术欣赏和理解的人的增多,有关凡·高生平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位艺术家的死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他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有一点似乎非常明显,这是他的精神失去控制后,在失常情况下所采取的非理智行为。可是,凡·高精神失常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早已在文化界、艺术界乃至化学界、医学界的专家和学者们中激烈地展开了。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这些观点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医学界、化学界的专家所持的自然原因观点。他们从凡·高的生前嗜好、日常活动和生理疾病着眼,作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一些人认为:凡·高的精神系统被他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严重地损害了,这直接导致他因失去控制而自杀。他们指出凡·高生前非常喜欢喝艾酒,而艾酒内含有对动物神经组织极为有害的物质岩柏酮,饮艾酒成了他的癖好,这严重伤害了他的神经系统。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凡·高体内含有相当惊人的高浓度的岩柏酮。他去世后一年,他的棺椁就被种植在他坟墓上的一棵喜欢岩柏酮的小树的树根紧紧包裹起来,后来为他移坟的人被迫连此树一起移走。也有人认为,凡·高有癫痫症,为了治疗而长期使用对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的药物洋地黄,最终因这种药物的中毒而导致神经损坏。
第二类观点认为,社会原因造成凡·高的精神失常。凡·高精神崩溃而自杀是因为对心理疾病和自身生理感到恐惧和羞愧。直至最后,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大量研究历史资料后指出:凡·高死前不但患有严重的青光眼,而且还患有梅毒症。他自己也清楚,他不久将失去对画家来说最珍贵的视力,而且,他也有很强的“恋母情结”。这给他很大的精神压力,终使他不堪重负而崩溃。也有很多的艺术、文学界人士是从思想方面找寻原因的。他们认为,凡·高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历经了太多的磨难。他干过9种职业,四处颠沛流离,饱经了生活的艰辛和世道的不公。他渴望去拯救那些劳苦大众,可现实总是粉碎他的理想。这就足以使他对生活不再抱有希望。作为艺术家,绘画是他的生命。而且,他有极高的天分,极强的创造力。他从事绘画不过7年,就创作了大量水平极高的作品。可是在那个时代,世人并不理解和认识他所代表的艺术风格,因此作品一点销路也没有。在他生前,只有一两幅画被售出,以至于他不得不依靠弟弟的不断资助来维持生活。他本来已经脆弱的神经被这些无情的现实极大地撞击着,终于不堪重负,所以他才选择用自杀的方式逃避这个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温暖和快乐的世界。
也许,单纯从某个角度来分析凡·高精神失常的原因都有失偏颇,如果能综合而全面地分析凡·高可能会得出对凡·高死因的最好的解释。不管如何,这位画家总算在死后能安息了。
星夜 油画
这是一幅既亲切又茫远的风景画,画的主色调是蓝色和紫罗兰色,闪烁发光的黄色点缀其间。凡·高用火焰般的笔触来刻画景物,旋转的蓝色、黄色的天空似乎要把人带入奔腾的激流,这种感觉来源于他对色彩和形象高度敏感的心以及他那渴望理解的灵魂。
* 积聚力量的单纯
深橘色的向日葵,画得复杂又优美,就像一团火,沾满没有调和均匀的色,笔尖用力点戳画布,依稀可见画笔向四周平坦画去的方向。
沾满颜料的画笔用力压上去,笔划过的地方留下深深的痕迹,两侧的颜料被挤压得高高隆起,像滚滚车轮刚刚从此而过。
这幅签名的向日葵与其他的签名颜色和位置有所不同,签名随形随线而书,皆成为画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画面意境的重要要素。
花瓶上下两色正好与背景色相反,颇具平面设计意味,瓶子画得似乎平面,最后几笔厚厚的白色画出高光,平面中立即显现立体质感。
像竹编工艺那样纵横交织的笔触,奶油般的黄色编织着单纯的背景,显示出独特的质感。
画茎的时候用笔左右对称平涂,虽然不表现立体感,但是,内心却做到有数,画面的每一处细节无不表现出一种方向力量。
这种最后用深色线条勾勒轮廓的方法似乎与东方绘画中工笔画最后勾勒的方法一样,只是这里并没有从头到尾细致地勾一遍,提神的部位飞白一样勾几笔,使花瓶突出于平面化的背景。
向日葵
弗洛伊德放弃性诱惑论之谜
弗洛伊德像
弗洛伊德是后世公认的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同时他也被尊为性学的始祖。然而人们对弗洛伊德为何后来要放弃性诱惑论一事非常困惑,此事在当时也闹得沸沸扬扬。
1897年9月,在给弗烈斯的一封信中,弗洛伊德说:“我想告诉你一个极大的秘密,这几个月来我一直被它所缠绕着,它就是我对我的性诱惑论产生的疑惑。”弗洛伊德不再相信性诱惑论。但他仍旧认为病人讲给他听的故事确有深意。批评家认为,弗洛伊德在他为何放弃性诱惑论上是撒了谎,他说谎的原因更加不可告人,他是为不想让别人发现他放弃性诱惑论的真正的原因而撒谎的。
杰弗里·马森是一位年轻的美国精神分析家。他在1980年以前,本应该顺理成章地继任国会图书馆弗洛伊德档案馆馆长一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森把弗洛伊德写给他的朋友弗烈斯的信件全部看了一遍。弗洛伊德的书信选集,曾在1950年由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编辑出版。但通过进一步检查档案,马森发现选集中遗漏了大量信件,马森在进一步查证之后,发现这些遗漏的材料与弗洛伊德的性诱惑论有关。这些信件说明弗洛伊德并没有像后来自己指出的那样坚决而迅速把这一理论抛弃;相反,他一直坚持这一理论有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他希望这些理论的正确性有一天能被证明。
母亲和婴儿 油画
在弗洛伊德看来,即使是幼儿也有性欲,母亲则是他第一个恋爱的对象,也是他第一个发泄爱欲的对象。正是这种理论使弗洛伊德不堪舆论重负吗?
弗洛伊德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发现放弃了呢?马森推断,当时因为这一理论,弗洛伊德不但已受到同事的中伤,而且更因为到处泛滥的猥亵的说法而被含蓄地指控。由于弗洛伊德迫切地想得到同事的支持和赞同,所以就宣布不再相信这一理论。马森在他出版于1984年的书中这样写道:“我极不情愿地发现弗洛伊德之所以放弃性诱惑论说是因为缺乏勇气。”
弗洛伊德在给一个病人弗烈斯的信中说,可能身心失调是引起埃克斯坦继续出血的原因,可笑的是,这个诊断荒谬绝顶,是对弗洛伊德性欲望转移和压抑性欲望理论的很明显的模仿。马森认为从这个荒诞可笑的诊断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如何对他的同事曲意迎合,又如何急于把病人的病症归结在幻想上,而不认为是一次医疗事故。弗洛伊德不敢直接与弗烈斯发生冲突,因此,也就不敢对他所谓的鼻子理论进行批驳,更不敢说手术是被他搞糟的。同样,在性诱惑论上他也是如此。他不敢坚持自己的性诱惑论是正确的,不敢说在全国猖獗的令人不悦的猥亵事实是正确的,怕把他与那帮维也纳同事的关系搞僵。
1885年弗洛伊德和玛莎在一起
但大多数思想史学者则认为,弗洛伊德放弃性诱惑论的动机不像马森说的那样猥琐和卑鄙。他们认为,弗洛伊德过于简单的叙述,虽然是对事实的不忠,但却是为了使叙述更为夸张而采纳的方法。
许多学者认为,实际上,放弃性诱惑论不失为英明之举,因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幻想同他们的父母发生性行为的观点,要想得到医学界的认同,非常困难。至少,与猥亵儿童现象猖獗的观点相比,“恋母情结”要更加激进一些。因为猥亵儿童现象已经被许多医生证实确实存在,但人们之于“恋母情结”,除了知道它是源于一个希腊神话外,其他便一无所知。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为何要放弃性诱惑论似乎给人们出了一个难题,他此举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也许用他的心理学学说来分析他的行为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