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图全解道德经(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章 明白四达◎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①营魄:即魂魄。魂属灵,魄属血,在此连用,指灵肉相连。抱一:合抱为一。②专气:志气专一。致柔:调合到柔和的境地。③涤除:清除。玄览:形容心地如宽广的明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鉴,镜子。④天门:这里指耳目口鼻等感官。阖(hé):关闭。⑤无知:即不用智谋。知,作“智”讲。⑥生之畜之:使它生,使它繁殖。⑦玄德:极大极深远的“德”。

【译文】

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能永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吗?洗尽思想上的尘垢,能让心地宽广得如一尘不染的明镜吗?热爱百姓,按照道的法则来治国,能保持“无为”的境地吗?口鼻自然地开闭,呼吸吐纳,能绵绵细静地雌守吗?通达四方,能不玩弄权术和心智吗?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己有,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但并不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最高深的“德”。

【解析】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本章是讲修道育朴的方法和过程,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德与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并透过六个问句,把道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作了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要求。从字面上看,每句的后半句,似乎都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认为,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保持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淡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提高自身修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爱民治国”。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大自然的精品”、“造物主的杰作”、“万物之灵长”,主要就是因为人类拥有精神和意志,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这样一来,人类对周围的事物便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人的主观意识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能动作用,并通过这种主观对客观的思索,以自己的喜好标注,来改造周围的世界。然而,人的灵魂和意识所能发挥的作用,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难免会犯错,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人们也常常因此而懊悔和痛苦。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应当说,拥有情感体验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显著标志之一。人和其他生物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原因在哪里?其他生物为什么没有痛苦和烦恼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灵魂和肉体经常处于分离的状态,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灵魂是长翅膀的,它总能飞跃到梦想中的高度,与之相比,人们的肉体则显得比较笨重,它无法和灵魂一起飞翔,于是出现了灵魂在一处、肉体在一处的情况;人们也可以把灵魂比喻成理想,将肉体比喻成现实,事实上,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很远的距离,而且美丽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往往会变得不堪一击。理想和现实常常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因而会令人们痛苦、无奈和彷徨。

其实,人之所以有痛苦、懊悔的情感体验,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当我们的情感需求和自身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感到迷茫和失落,困惑和伤怀,这种情感获得的根源还在于人的肉体和灵魂的不统一。而其他生物则不同,它们的身体和心理是合一的,它们不具备完整的心理精神体系,也不会独立思考,也无法进行意识判断,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不会敏感,因而也不会感到失落或痛苦。

可我们人类,经常用“庸人自扰”来形容无端的痛苦和烦恼。因为平庸,所以会无端地感到痛苦,无端其实是有端,只是这个端微乎其微、不值得去计较罢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不被琐事所困扰呢?说白了,能不被平凡琐事所困扰者,世上只有两种人,一是圣人,一是婴孩。婴孩不谙世事,万事皆清,头脑混沌,不知何物为何物,也不知何事为何事,只知饿了吃,困就睡,不去思考,一切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当然不会有烦恼和痛苦,因为他的灵魂和肉体是合二为一的。而圣人也不是天生的,他也必然经过了庸人的阶段,也感受过痛苦和烦恼的滋味,但他不想让自己再受煎熬,就明智地选择了和“大道”同步:做到了灵魂和肉体的高度和谐统一,做到了“专气致柔”如婴孩,做到了心境明净无瑕疵,做到了不受知识的局限而透悟真理的品性。

“专气致柔”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和元气凝聚起来。如果我们能够聚集自己体内精气而长久保持婴儿般的柔软体态,就能长盛不衰。我们必须经过心灵的活动才能达到精神和元气相合,心灵就像一面镜子,宇宙万象通过镜面尽览无余,镜面必须经常擦洗,去其污垢才能明察世间百态。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要像婴儿一样无欲无为,顺应自然本性,而不加任何人为的因素,只有无为而治,才是真治。采取强硬措施不但不利于安定民心,反而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要顺应百姓自身的自然规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当一个人心性豁达,彻底觉悟的时候,一切顺应自然,顺应规律,这就是“玄德”。就像宇宙一样有深邃的内涵,包容一切,而且自己不去主宰别人,这才是老子专气致柔的精髓所在。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从政之道

◎深沉宁静——从谏如流的唐太宗◎

在这一章里,老子主张作为统治者要做到勤政爱民,施行仁政。统治者要关心百姓的疾苦,倾听百姓的心声。老子用人的生理现象的“天门开阖”、“明白四达”来喻指统治者要广开言路,倾听民间的呼声,体察人民的疾苦。广开言路,善于听取谏言是统治者应当采取的治国原则。如果统治者不能做到通达,就会引起人民的不满,最终招致灾祸。因此,历史上的得道明君,无不善于听取臣民的呼声,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最著名的一个。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以善于纳谏著称于世。唐太宗在位时期,与文武百官励精图治,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代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治政要略一直为后人所赏鉴。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唐太宗的虚怀纳谏之风有很大的关系。

总起来说,唐太宗的纳谏之风主要有四个特点。

倡导直谏。唐太宗即位后,十分重视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鼓励并倡导大臣直谏。不过,在“尊君为首”的古代社会里,直谏又谈何容易呢!唐太宗知道臣子们心有顾虑,所以在即位之初即显示自己闻言听谏的诚心诚意。他对大臣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此外,他还提到隋朝的教训:“隋炀帝暴虐无道,臣下进言的门路被堵塞了,他听不到批评自己的话,所以才招致了灭亡。……因此,作为臣子,你们必须极言规谏。”唐太宗不但鼓励百官直谏,还大力奖赏敢于直谏的人,鼓励谏诤。贞观元年(627),一个名叫元律师的人犯了罪,被判死刑。司法官孙伏伽对于这种判法有所不满,所以进谏说:”按照现行的法律,元律师不该被处死刑,法官不能因为憎恨而滥加刑罚。”唐太宗听了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把价值百万钱的兰陵公主园赏赐给了孙伏伽。一些大臣对此不理解,便向太宗询问为什么这样做。唐太宗回答说:“我刚刚即位,需要在朝堂上下形成敢于直谏的风气。孙伏伽是我登基以来,第一个敢于批评朝政的,所以我要好好奖赏他。”群臣看到唐太宗有虚怀纳谏的诚意,于是竞相直谏,涌现出一批敢于批评朝政的诤臣。以直谏闻名的魏徵曾对唐太宗说:“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这句话意思是说,正是由于唐太宗允许大臣直言,所以大臣们才敢公开批评朝政。这实在是一句真心话。在封建社会中,即便是像魏徵这样的大臣,也不是不怕“犯龙鳞”,而是因为他辅佐的是一位倡导直谏的贤明君主,所以这才心中没有顾忌。从倡导直谏上来说,其他帝王的确不及唐太宗。

兼听则明。贞观二年(628)正月的一天,唐太宗突然问魏徵道:“人主怎样叫明,怎样叫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前帝尧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三苗作恶之事能够及时掌握。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所以共、鲧、驩兜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为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被软禁饿死;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应当广泛地听取意见,那样贵族大臣就不敢蒙蔽,下情也得以上达了。”唐太宗听了非常赞同。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深知“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的道理。他常向大臣们提起骄奢淫逸、拒不纳谏的隋炀帝。这位偏信虞世基的亡国之君,在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的时候却还被蒙在鼓里,竟然什么都不知道。这给后人留下了“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的笑柄。隋炀帝的前车之鉴,也让唐太宗清醒地认识到兼听的重要性以及偏信的危害性。唐太宗重视“兼听”的故事有很多。例如,他从贞观初年开始,就下令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每夜都在禁中的中书省轮流值班,以备随时召见。每次召见他们的时候,唐太宗都与他们面对面坐着,一起交谈,详细讨论天下的大事小事,力求了解百姓对朝廷政策的态度,了解政令的得失与教化的成败。唐太宗认为,天下广大,为了避免个人主观局限性,必要与百司一起商量,再由宰相筹划,这样才能使政策得到执行。为了消除“独断一人”对政事带来的危害,唐太宗极力主张群臣献策献计,集思广益,务求政策对百姓有益而无害。

唐太宗鼓励大臣们公开议论朝政。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择善而从。对于臣下的谏议,唐太宗每在独自静坐的时候,便暗暗反省自己,唯恐对上不合天意,对下为百姓所怨恨。作为一个君王,有如此反省自己错误的心胸和气魄,的确是很难得的。贞观元年,太宗下令官员凡假造官阶和阅历的,不主动交代就要处以死刑。后来,果然查出有造假的人,唐太宗判了他们死刑。大理少卿戴胄认为依照唐律,这些造假之人不应判处死刑,极力反对皇帝一生气就杀人的做法,唐太宗听从了他的劝谏,赦免了这些人的死罪。贞观三年(629),唐太宗下诏关中免两年租税,关东免一年的租税,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改变了主意。魏徵知道后,批评他言而无信,唐太宗虚心接受了魏徵的批评。贞观五年(631),唐太宗轻信谗言,杀害了大理丞张蕴古,事后,房玄龄澄清了事实,唐太宗十分后悔,随后颁下诏令说道:“从今天开始,凡是判处死罪,即使是斩立决,也要审核三次后再执行。”后来,唐太宗想去封禅泰山,魏徵屡次劝说太宗:“现在百姓生活还不十分殷实,仓廪还没有充实,国力还比较弱,您在这个时候祭告天地,以为帝王功业已经实现了,这是十分不妥的。”唐太宗随即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畅达言路。为了保证谏议工作的顺利开展,唐太宗从制度上又实施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强化三省职能。唐初中书省、尚书省的部分官员,常常办事拖沓慵懒,并没有就决策正确与否提出过意见,仅仅充当了诏令的收发员的角色。为此,唐太宗颁下诏书,要求大臣们敢于讲真话,可以驳回不适当的政令。其次,重视谏官作用。贞观元年,唐太宗诏令:今后凡是宰相进内廷商议国事的时候,必须安排谏官跟着一起来,让他们了解政事。谏官发表的意见,一定要虚心听取采纳。唐太宗让谏官听政,就是为了能够听取朝中不同的声音,为自己的朝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唐太宗还将杰出的谏官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来。比如贞观时期的魏徵、王珪、褚遂良、马周等都是因为敢于直谏而后被委以重任的。

为人之道

◎致虚守静——“大树将军”冯异◎

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已有,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但并不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最高深的“德”。“大树将军”冯异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冯异受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冯异是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为人谦虚退让,遇事隐忍,虽然功勋卓著却从不居功自傲。他每在路中遇到诸将,不论官职高低、战功大小,皆驱车让路。刘秀带领众将军行军打仗时,每次战斗结束后,将领们总是坐在一起,高谈阔论,论功谈赏。而冯异则常常独自避坐于大树之下,静静地思考着战斗的经验得失,久而久之,将士们知道他淡泊名利的特点,便戏称他为“大树将军”了。

据史料记载,冯异素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反莽武装共同拥戴西汉皇族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即更始帝。冯异此时正以郡掾的身份替王莽监管五县,与父城县的长官苗萌共守县城。

刘秀奉更始帝之命率兵攻打父城,遭遇冯异与苗萌的顽强抵抗,只得退守巾车。冯异乘着间隙到所管辖的属县巡察,被刘秀军队抓获。当时冯异的堂兄冯孝以及同乡人丁缣、吕晏都跟随着刘秀,于是一起举荐冯异,刘秀就召见了冯异。

冯异见到刘秀,说道:“以我冯异一人的微薄之力,不足以影响您的强弱。我的老母尚在父城之中,请允许我回去据守五个城邑,立功来报答您的恩德。”刘秀同意了。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当今众将领都是行伍出身,大多暴虐专横,只有刘将军所到之处不抢掠。我看他的言谈举止,并非庸俗之人,可以归附他。”苗萌说:“我与您生死与共,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

当时,更始帝麾下众将中,刘秀并不特别突出,但冯异一见刘秀,便认定刘秀“非庸人也,可以归身”,目光独具,看人极准。冯异归顺刘秀后,刘秀任命冯异为主簿,于是拉开了君臣际会共创大业的帷幕。

冯异和刘秀之间还有过共患难的故事。更始元年(23)十二月,王郎聚众起事,在邯郸称帝。蓟中各地,纷纷响应。刘秀率部向南疾进。当时形势危急,刘秀昼夜不敢入城邑,吃住都在道旁。到达河北饶阳无蒌亭时,天气寒冷,北风凛冽,大家舟车劳顿,非常疲倦。冯异从附近村子里讨来了豆粥,送给刘秀。第二天一早,刘秀对将领们说:“昨天得到冯异送来的豆粥,饥饿寒冷就都解除了。”

冯异向刘秀表示愿意归附,并请求用立功来报答恩德。

冯异辅佐刘秀创大业。

刘秀对冯异深信不疑。冯异在关中三年,威望日著,于是有人上书刘秀,说冯异在关中权势过重,号称“咸阳王”,将不利于朝廷。而冯异本人也颇为不安,提出要留妻子于洛阳,但刘秀对这些流言毫不在心,还特意派人将奏疏送给冯异看,并下诏安慰冯异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表示出对冯异的极大信任。建武六年(30)正月,冯异入京朝见刘秀。刘秀数次宴请冯异,并指着他向满朝公卿大臣说:“这便是我起兵时的主簿,曾为我在创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扫除重重障碍,又为我平定了关中之地!”

冯异治军严明,谋定后动,赏罚有度,政治眼光与战术素养均高出“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其余诸将一筹。他为人谦逊,从不居功自傲。军中很多下级军官都愿意为“大树将军”效劳。

建武十年(34)夏,冯异病逝在军营中,谥节侯。冯异英年早逝,使刘秀失去了一位独当一面、智勇双全的大将,令人惋惜。五百年后,著名文学家庾信还叹息道:“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冯异出身儒生,而通晓《孙子兵法》,既有文才,也长于武略,不仅战功卓著,治理郡政也很有成绩。他作战勇敢,常为先驱,善用谋略,料敌决胜。同时,他为人谦退,不居功自傲,实在难能可贵,诚为一代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