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猝死之悬疑
公元前4世纪30年代,在欧亚非大陆交界之处,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这位比中国的秦始皇还早100年的年轻帝王,率领其军队纵横世界,兵锋所至,所向披靡。短短的10年间,希腊、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这些古代世界的辉煌文明,纷纷向他低下了高傲的头,被迫将各种尊贵的称号赠给他。然而,仅仅10年后,横亘在三大洲大地上的庞大帝国,却因亚历山大的猝死而轰然倒塌,迅速走向分裂和衰落……
昙花一现的帝国
公元前356年,在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宫,一名王子呱呱坠地了。他,就是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征服者。
这名天资聪慧的王子,深得国王腓力二世的喜爱。当他长到13岁时,父王就聘请了当时世界最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给他当老师,希望其受到良好的教育。亚历山大从小就具备勇敢、倔强而自负的个性。据说,有一次,当目睹儿子年纪轻轻就驯服了一匹成人都束手无策的烈马后,腓力二世曾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我的孩子,我这个王国对你已经不够大了,你去开辟新的王国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腓力二世的确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国王。实际上,当时的马其顿王国,经过腓力二世的锐意改革,已成为希腊地区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尤其是其军队的战斗力不可小视。公元前337年,经过几次规模不大的战争,希腊大部分地区都已归入马其顿的势力范围。随后,这个新兴的王国就跃跃欲试,跨越赫勒斯旁海峡,向古老的、庞大的波斯帝国发动攻击了。
亚历山大的部队
亚历山大的部队主要由马其顿人组成,此外还包括希腊城邦、小亚细亚王国的结盟军队。这支混杂的军队不仅靠纪律、训练及组织,而且靠亚历山大激起的献身精神团结在一起。此图向人们展示的是亚历山大军队与大流士军队交战的情景。
公元前336年,一切准备就绪,在准备出兵之前,腓力二世为一位女儿举行了盛大的婚宴。然而,就在宴会上,突然窜出一位青年,手持匕首刺杀了国王。腓力二世死后,马其顿马上陷入了一片混乱。但是,继承王位的亚历山大,凭借其勇敢、才智和抱负,迅速稳定了局势,而此时他刚满20岁。两年后,与父亲一样怀有勃勃野心的亚历山大,再次把注意力转向了东方的波斯。当时的波斯统治着从地中海一直蔓延到印度的广阔领土,并多次入侵希腊,如赫赫有名的马拉松战役就发生在其间。那时,虽然波斯帝国的鼎盛时期已成为过去,但仍是当时地球上最庞大、富强的帝国。
公元前334年,经过一番准备后,亚历山大发动了对波斯帝国的进攻。尽管手中仅有3.5万人的部队,但亚历山大凭借其杰出的军事天才和训练有素的士兵,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据说在临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都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他:“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 “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
油画《亚历山大征服巴比伦》(局部)
经过短短几年的征服,亚历山大先后打败了波斯,逼死了该国国王大流士三世;占领了埃及,在那里被奉为法老;进入阿富汗乃至印度。在印度,由于气候炎热,士兵们水土不服,加上连年征战,十分疲惫,拒绝再向东前进,才使亚历山大的征服行动暂告一段落。返回波斯后,亚历山大开始对其闪电般建立起来的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进行整顿。毕竟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这位军事天才并不只会打仗,文化修养也很高,行政管理能力很强。在他的努力下,希腊文化和中亚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开启了长达300年的希腊化时代。据历史记载,亚历山大后来还试图继续开展征服活动,在其计划中,甚至包括了阿拉伯、不列颠等地区。但是,这一切都终未发生。因为在公元前323年6月,身在巴比伦的亚历山大突然死去,时年仅33岁。据说,他最喜欢的书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他一心想成为史诗中阿喀琉斯那样的神话英雄,创造辉煌的伟绩。可是,神话英雄阿喀琉斯却也是短命而死。
马其顿东侵路线示意图
接下来,在同样短暂的时间里,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如同其创立者本人一样猝然死亡了。由于死时非常年轻,亚历山大生前没有指定接班人,结果在他死后不久,帝国内部就展开了一场场夺权斗争。在这些夺权斗争中,包括亚历山大的母亲、妻子和孩子在内的许多人都惨遭杀身之祸。而在他的几位得力部下各自分割地盘、自立王国之后,盛极一时的亚历山大帝国也宣告结束了。尽管亚历山大帝国只存在了13年就崩溃了,但该帝国的存在,客观上却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以至于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著名城市。
神秘而复杂的人格
至今,亚历山大这个名字仍响彻世界,说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一点都不过分。同时,亚历山大在其短暂的一生里,留给后人太多的疑问,尤其是关于他的英年早逝,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所热烈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并产生了观点各异的说法。在探究亚历山大的死因时,人们又不得不首先为其极为复杂的人格而迷惑。
毋庸置疑,这位像流星一样划过历史天空的伟人,引来了后世无数惊叹的目光。法国著名作家蒙田在其随笔《论盖世英雄》中评价亚历山大是与荷马并列的英雄人物,他感慨道:“亚历山大大帝,他很早就开始他的事业,用那么少的手段完成那么辉煌的理想;当他还是一名少年,已在追随他在全世界作战的名将中间树立了威信;命运对他的特殊眷顾,使他完成了许多偶然的,有的我甚至要说是轻举妄动的功勋。”的确,当他只有33岁时,已在广阔的大地上所向无敌,以致人们无法想象,他若有常人的寿命,还会做出什么来。那些褒扬他的评论者认为他一身集中了众多的美德:正义、节制、豁达、守信、笃爱,几乎是无可挑剔。亚历山大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据说,在他逝世后很多年中,人们普遍笃信:他颁发的奖章会给佩戴的人带来幸福。在将他与古代另一位伟大的征服者恺撒进行对比时,大多数人认为他要远胜于后者。
然而,所谓人无完人,这位一代英才也有许多人格上的缺陷。这些缺陷,就如同互相矛盾的水火一样交织在他的身上,令人大惑不解,也招致人们的非议。
对许多人而言,亚历山大是令人敬爱的,因为他对被打败的敌人也能经常给予宽容和爱护。在对波斯的战争中,大流士三世是被自己手下的一名总督贝苏斯杀死的。但贝苏斯去向亚历山大投降并请求宽恕时,性格爽直的亚历山大由于向来痛恨搞阴谋诡计、反复无常的小人,非但没有收留这个背叛者,反而下令处死了他,但是他却娶了贝苏斯之女罗克珊为王后,不久又娶了大流士三世之女斯塔提拉。但有时他却没有这种宽容,尤其是对那些被征服的平民百姓。当他攻打底比斯、腓尼基等城市时,曾因为遇到过顽强抵抗而下令屠城,将大批居民卖为奴隶;当占领波斯后,曾将大量战俘屠杀;当进军印度时,曾背信弃义地处决许多投降者;甚至在占领科赛时,曾残暴地杀戮许多儿童。在对待部下和朋友时,他通常慷慨而宽厚,但有时却又凶暴残忍,自私自利。有一次,因酒后发生争执,他竟亲手杀死了他的亲密朋友、救命恩人克雷图斯,而在酒醒后又表现得极度悔恨。
还有,亚历山大对待文化艺术的方式也让人很不解。作为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智慧非凡,并且尊重文化界人士。据说,他非常尊敬亚里士多德,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行军中,他常把沿途的各种见闻写信告诉他的老师。有一次,当碰到敢于瞧不起自己的希腊哲学家戴俄泽尼时,他居然没有发怒,而是羡慕地说:“假使我不是亚历山大的话,我就想做戴俄泽尼。”但同样是这个人,却犯下一些毁灭人类文化成果的罪行,其中之一就是焚毁了壮丽的波斯王宫。
波斯王宫位于今伊朗法尔斯省首府东北60千米处,是国王大流士在位时期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建造的。据记载,这座王宫规模宏大,有许多精美的雕像和高大的石柱,还有很多珍贵的壁画和黄金、象牙装饰物,可谓当时世界上的艺术宝库。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打败大流士三世后,素来珍爱文化艺术的他,竟然在占领波斯王宫后,下令将其焚毁,使这一宏伟壮丽的建筑化为灰烬。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亚历山大之所以焚毁波斯王宫,是为了取悦一位名叫泰绮思的妓女。古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希腊罗马名人传》中,曾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据说,亚历山大在一次庆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而坐在他身边的雅典名妓泰绮思对他开玩笑地说,愿不愿意放一把火把波斯王宫烧掉?亚历山大一时冲动,真的就放起火来了,一时之间整个宫殿都陷于一片火海之中,当将士们匆忙赶来时,只见烂醉的亚历山大正不停地放火取乐,因此谁也不敢阻止。尽管当亚历山大清醒之后,对自己的鲁莽行为非常后悔,但波斯王宫的被焚却是无可挽回的。
亚历山大与赫费斯特翁在一起
即使在今天,亚历山大让人捉摸不透的个性,仍是各种文艺作品所热衷的题材。在好莱坞巨片《亚历山大大帝》中,就给观众呈现了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希腊、马其顿甚至阿尔巴尼亚人拥戴他,印度、伊朗人则对他恨之入骨;基督教人士认为他征服世界并为世界带来了福音,耶路撒冷的犹太教信徒对他敬若神明,而拜火教徒则认为他破坏了该教的大量圣书而仇恨他……
还有一件趣闻值得关注,那就是亚历山大与其密友赫费斯特翁之间暧昧的关系,这导致很多人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同性恋者。尽管亚历山大娶了两位王后,其中一位还为他生下了王子,但大多数人认为他和好友赫费斯特翁的关系暧昧,而这一切并不是空穴来风。据记载,亚历山大是一位外貌非常出众的人,他眉清目秀而气宇轩昂,是个十足的美男子。赫费斯特翁是马其顿贵族,从小就在王宫中生活,深得腓力二世的喜爱,并成为了亚历山大儿时最亲密的好友,乃至后来成为他传说中的爱人。实际上赫费斯特翁在军事和外交方面也很有才干,并跟随亚历山大赢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亚历山大迎娶王后时,正是赫费斯特翁充当男傧相,而他本人后来也迎娶了一位波斯公主。但在公元前324年,赫费斯特翁因病去世,亚历山大似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从此竟郁郁寡欢,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因病身亡。
作为历史上最富有戏剧性的人物,后世许多人往往将亚历山大同拿破仑、希特勒进行比较,因为他们都有军事才能、强烈的征服欲和复杂的人格。但客观地说,亚历山大的影响要比其他两个人更加深远。
父子猝死之谜
亚历山大留给后世最大的谜团,就是他的猝死,因为他到底死于何种原因一直是人们希望解答的悬案。巧合的是,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同样属于猝死,而且其被刺杀的背后同样有众多疑点。在探讨亚历山大父子二人的猝死时,有一个人是非提不可的,她就是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亚斯。
奥林匹亚斯本是伊庇鲁王国的年轻公主,在嫁给腓力二世时只有14岁,从现存硬币上的图案来看,她曾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然而在历史学家的描述中,这个女人带有浓重的巫婆色彩,还被描绘成性情乖张的妖女,迷信一些原始邪教,甚至把蛇带到他们夫妻的卧房里。奥林匹亚斯的种种怪癖,很快就使腓力二世对她丧失了兴趣,日渐充满了厌恶之情,并转而另觅新欢。而受到冷落的奥林匹亚斯除了对儿子倾注更大的心血外,更加沉溺于那些邪恶的巫术。
公元前336年,正当腓力二世准备集结希腊各城邦的力量向波斯进军时,却在为女儿举行的婚宴上遇刺身亡。这年夏天,腓力二世在王国的旧都皮拉为即将嫁给伊庇鲁斯国王的女儿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婚礼场面热闹而奢华。腓力二世当天身穿节日的白袍,喜气洋洋,没有佩带武器,在一群喜庆的宾客簇拥下,走进礼堂。正当腓力二世通过礼堂入口时,突然,一名卫兵打扮的人猛冲出来,拔出短剑直往腓力二世胸前刺去,腓力二世未及躲闪,转瞬间就倒在血泊之中。凶手早已备好马匹,打算事成后立即逃跑,不料马脚被野藤绊住,他从马鞍上摔了下来,当场被人击毙。经查证,凶手名叫鲍舍尼亚斯,是一个年轻的贵族。尽管当时马其顿宣称刺客是波斯人所派,其意图很明显是为了阻止远征波斯战争的进行,但大多数人认为,谋划刺杀腓力二世的是马其顿贵族,因为腓力二世的政治改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不过,从一开始,就有人暗地里怀疑是腓力二世的妻子策划了这起阴谋,而亚历山大很可能也参与其中!据有的学者分析,由于当时腓力二世已对其妻奥林匹亚斯极度疏远,而且人们都风传他将娶另一位美女为新的王后,而这无疑也会大大威胁身为王子的亚历山大的继承权。
■ 倘若亚历山大不死,历史将如何改写? ■
传说亚历山大曾留有一份征服世界的计划:
军事:建造1000艘特大的战船,以便攻打迦太基和地中海西部;开辟横越北非、由亚历山大港到直布罗陀的军事道路,沿途建港口、基地和军火库。亚历山大甚至打算将版图扩大到不列颠群岛。
建立新城市:在欧洲与非洲之间进行人口大移民,亚里士多德曾建议亚历山大把伊朗统治阶级移到欧洲去,为即将缔建的世界希腊国做必要准备。
大手笔的建筑计划:完成海菲斯提恩火葬台;在马其顿和希腊建造6座宏伟的庙宇,要达到世界奇观的水准,其中包含重建特洛伊的雅典娜庙,使之成为“全世界著名胜地”。亚历山大要为父亲腓力二世兴建金字塔墓,以抗衡并超越吉萨的大金字塔。这么做,马其顿世界帝国的缔造者将享有世间最气派的纪念碑。
这些“最后计划”太不合常情,显然亚历山大生前是有继续征服的雄心壮志。他不是只想超越前人,更要让后人赶不上他。
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也怀疑刺杀阴谋一事与亚历山大有关,他认为:刺杀腓力二世的罪行最主要应该归咎于奥林匹亚斯,正是她指使刺客采取行动,同时应直接受到怀疑的还有亚历山大本人;而亚历山大即位后,马上宣布这件谋杀案完全是出自波斯的国际阴谋,是为了阻止马其顿的东征而使出的手段,但这种冠冕堂皇的解释实际是为了掩饰其真正的动机。在丈夫死后,奥林匹亚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常常扮演重要角色。在亚历山大离开马其顿王国去东征期间,曾任命安提帕特治理国家,然而野心勃勃的奥林匹亚斯每每从中作梗。不过当亚历山大死后,安提帕特的儿子卡山德却成为了摄政王。公元前316年,卡山德宣判奥林匹亚斯死罪,并不准她以基督教仪式入葬。
至于亚历山大的猝死,历史上一直有多种说法,至今仍没有绝对使人信服的结论,尽管当时的历史学家曾对他最后的一段日子作了详细的记录。著名历史学家阿利安记录道:(公元前323年)5月29日他因发烧睡在浴室中。翌日沐浴后进入寝宫,与米迪厄斯整日玩骰子。晚间沐浴,献祭神明,进餐,整夜烧未退。5月31日依例再沐浴、献祭,躺于浴室中之际,听尼尔朱斯讲述航行大海探险经历取乐。6月1日烧得越发厉害,他整夜难安,次日整日高烧。他命人将床移至大浴池旁,躺在床上与诸将领讨论军中空缺及如何挑选补足。6月4日病况更为恶化,须由人抬至户外进行献祭。之后他命高级将领在宫廷院内待命,命亲兵指挥官夜宿寝宫外。6月5日他被移至幼发拉底河对岸的王宫中,略睡一下,但高烧不退。当将领们进到宫中,他已不能言语,直到6月6日均是如此……
根据历史记载,亚历山大在临死前曾一直过量饮酒,发病期间有高烧不退症状。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利安在其著作中,对此有详尽的记载。他写道:自从其密友赫费斯特翁死后,在最后的一段日子里,什么都不能制止亚历山大贪恋杯中物,连王后临盆也不顾,反而喝得更凶,以麻痹自己;那年5月他又为尼尔朱斯举办盛大的饮宴,在连喝两天后开始感觉发烧,而且烧得越来越严重,他口渴,又喝更多酒解渴,结果昏迷不醒,最终引发肝功能衰竭而死去。
一些正统的史书认为他是在征服期间不幸感染上了恶性疟疾,由此发烧多日而死的。也有人认为,他是因过量饮酒而导致身体虚弱得病而死的。不过在最近,有一些研究者从医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观点。美国弗吉尼亚州卫生健康部的流行病学家约翰·马尔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传染病专家查尔斯·卡利谢尔通过研究宣称:亚历山大是感染了一种名为“西尼罗河”的病毒而死亡的,他们声称这是在通过对历史的分析以及先进的测试后得出的结论。他们还认为,这种“西尼罗河”病毒很容易以鸟类或者其他动物作为宿体,通过蚊子传播进而感染人类,而历史著作的记载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其推理吻合。这两位医生为此引证了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记载:“当亚历山大三世到达巴比伦一处断壁残垣时,发现空中盘旋着许多乌鸦,它们互相叼啄,一些死乌鸦从空中摔落下来,掉在亚历山大身边。”根据这一细节,他们分析这些乌鸦很可能就是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然后将病毒传染给亚历山大。此外,二人还将亚历山大的呼吸道感染、肝功能紊乱以及皮疹的症状输入到一种诊断程序,程序测试结果显示,亚历山大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几率是100%,这验证了他们观点的正确性。不过,对于这种推断,同样有一些医学家表示怀疑。美国罗得岛大学的流行病学家托马斯·马思虽也赞同这是一项值得关注的研究,但是对上述结论却表示异议,其理由在于:易受“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的人群一般是老人或者是免疫力低的人,而亚历山大当时只有33岁,且年轻健壮,因此他感染此病毒的几率会很小。
亚历山大病重,众将官悲不自禁。
不过,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人们最关注的是,亚历山大到底是否被人投毒,因为许多人根本就不相信他是因病而死。虽然当时包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内的传记作者,基本上无人怀疑亚历山大是遭人下毒而死。但在亚历山大死亡5年后,国内突然有传言说他是中毒而死,而其母后奥林匹亚斯也曾因此处死许多人,并命人把亚历山大的斟酒官艾欧拉斯的骨灰散入风中,理由就是怀疑他下毒。甚至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策划毒死亚历山大的,正是其老师亚里士多德,而毒药也完全是由他提供的。多年以来,希腊人一直对马其顿的统治心怀怨恨,对亚历山大本人也深恶痛绝。当下毒者是艾欧拉斯的说法传到雅典时,民主派们一片欢呼,雄辩家狄摩西尼提议大家表决向艾欧拉斯致谢。
还有的研究者认为,亚历山大极有可能是死于慢性番木鳖咸中毒,而聪明的下毒之人正是亚里士多德,因为亚里士多德的弟子兼友人植物学家锡奥夫拉斯特斯曾提及此物的用途及剂量,并说“掩盖其苦味之上策,即使用于纯酒中”,相信这不会完全是巧合。不过对这一段历史了解最清楚的普鲁塔克也没有明确告诉人们真相,他只写道:“初时亚历山大对亚里士多德评价极高,敬爱他超过其父,但最后几年渐渐对他产生怀疑。他从未实际害及他,但其友谊已丧失原有之热情与爱,显见两人已渐行疏远。”除了亚里士多德,一些亚历山大的部下也有谋杀的嫌疑。因为随着军事上的极度成功和威望的不断增长,亚历山大当时已变得具有东方专制君王的诸多做派,而这是向来有希腊民主传统的多数人所无法容忍的。结果,很有可能,亚历山大许多昔日的好友和亲信,在目睹他染上东方化的奢糜作风、动辄杀人的暴怒,甚至竟敢自封为神以后,觉得他已变成暴君,为所欲为而喜怒无常,从而终于走出了这一步。正如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自己说过的:“无人可自由地忍受如此统治。”
更离奇的是,在亚历山大死亡600年后,他被葬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尸骸竟突然失踪,这又在后世引起了轩然大波。该事件发生后,考古界就一直将寻找亚历山大的尸骸列为最值得关注的课题之一。不久前,一位名为安德鲁·楚格的英国考古专家公布了他的重大发现:亚历山大的尸骸就埋在位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墓中,他主张应掘出墓中的遗骸进行尸检。此言一出,随即招来众多非议,因为圣·马可是天主教的圣徒。
作为研究亚历山大的专家,楚格曾出版过多本相关著作。他坚信在4世纪的基督教混乱之中,有人将亚历山大的尸骸伪装成圣·马可的尸骸而秘密埋在当时的亚历山大城,随后遗骸又被辗转运至威尼斯。他进一步论证道:“据记载,亚历山大大帝和圣·马可的遗骸都是用亚麻裹住,经过干尸化处理。亚历山大的尸骸遗失不久就出现了圣·马可的坟墓,而且都是在亚历山大城的中心广场附近,地理位置几乎相同。很有可能是教会中的高层神职人员,甚至有可能是大主教亲自下决定把亚历山大的尸骸伪装成圣·马可的遗体。几个世纪后,威尼斯商人将尸骸偷出并运至威尼斯。”
目前学术界对楚格的观点存有很大分歧,牛津大学的专家罗宾·福克斯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是剑桥大学的希腊历史教授保尔·卡勒吉则对这一观点持积极态度。甚至有人提出:“如果能将尸骸挖出并进行DNA测试,再和亚历山大的父亲的尸骸进行对比,问题就可以水落石出了。”相信这一系列谜案,绝不会在短期之内得到彻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