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古陆大平原:沧海桑田
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最北端,一面临海,三面环陆,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东面经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辽东半岛的老铁山与山东半岛北岸的蓬莱角间的连线即为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犹如伸出的双臂将其合抱,构成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
放眼眺望,渤海形如一东北—西南向微倾的葫芦,侧卧于华北大地,其底部两侧即为莱州湾和渤海湾,顶部为辽东湾。渤海海域面积77284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2668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20米以浅的海域面积占一半以上。渤海地处北温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0.7℃,降水量500~600毫米,海水盐度为30。
渤海海底平坦,多为泥沙和软泥质,地势呈由三湾向渤海海峡倾斜态势。海岸分为粉沙淤泥质岸、沙质岸和基岩岸三种类型。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和辽东湾北岸等沿岸为粉沙淤泥质海岸,滦河口以北的渤海西岸属沙砾质岸,山东半岛北岸和辽东半岛西岸主要为基岩海岸。
大约两万多年前,当时的渤海湾是一片酷似现代沼泽的海滩,生长着众多的棕树和杉树,许多大型的哺乳动物已形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渤海平原逐渐消失,加上古人类的大量猎杀,致使一些物种灭绝。
渤海沿岸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40条,其中莱洲湾沿岸19条,渤海湾沿岸16条,辽东湾沿岸15条,形成渤海沿岸三大水系和三大海湾生态系统。入海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堆积于三个海湾,在湾顶处形成宽广的辽河口三角洲湿地、黄河口三角洲湿地、海河口三角洲湿地,年造陆达20平方千米。湿地生物种类繁多,植物有芦苇、水葱、碱蓬、三棱麓草和藻类等,鸟类有150多种。辽河口三角洲湿地和海河口三角洲湿地是中国芦苇的主产区。
渤海沿岸河口浅水区营养盐丰富,饵料生物繁多,是经济鱼、虾、蟹类的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渤海中部深水区既是黄渤海经济鱼、虾、蟹类洄游的集散地,又是渤海地方性鱼、虾、蟹类的越冬场。因此,渤海有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河口生态系和渤海中部深水区生态系三大生态系统。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生态系统与渤海三大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渤海地区的复合生态系统。
据说渤海曾是一个地势坦荡、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当渤海尚未形成时,庙岛群岛曾是平原上拔地而起的丘陵地带,山丘高度约200米。当时气候寒冷,由于强劲的西北风和冷风寒流互相作用,致使渤海古陆平原上飘来了大量的黄土物质。风沙不仅填平了古陆上的沟壑,而且还堆起了山丘,如今庙岛上独具特色的黄土地貌仍依稀可辨。现今,在黄土中有许多适宜寒冷气候的猛犸象、披毛犀和鹿等动植物化石,这些动植物化石表明,当时渤海古陆平原生机勃勃。1万年前的大平原上草地茫茫,人们可以想象,当时猛犸象漫步河畔,披毛犀出没其间,鹿群相互追逐,古人类尾随其后伺机捕杀的景象。
20世纪70年代初,一块从渤海海底捞起的骨头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经过仔细研究,这块毫不起眼的骨头被确认为披毛犀的牙齿。披毛犀是一种浑身披着长毛的犀类动物,是远古时期生活在比较寒冷的北半球的大型食草类动物,距今约1万至4万年之间,早已灭绝,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地。渤海海底发现的披毛犀牙齿,使学术界对渤海的过去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开始了对渤海地形地貌的历史研究。人们认为,渤海在遥远的过去曾是一块裸露的大陆,因为陆生的披毛犀是无法在海水中生存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可能在晚更新世纪末期,也就是距今一两万年前,由于冰川范围的扩大,原先最深处也不过80米的古渤平面一下子下降了100~150米。渤海地区因此一度完全裸露成陆地,形成一片平坦的大平原,成为许多动物的家园。后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渤海平原逐渐被水淹没。
近年来,海平面变化的问题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海平面会上升,部分陆地会被淹没。然而也有人则认为海平面会下降,渤海平原会再次出现。彼此都有支持各自观点的理由。
据《滦州志》记载,1820年渤海西部有一个较有名的小岛——曹妃甸,其面积约8平方千米。到1925年之后,潮水和海浪不断地冲击小岛,大片土地坍入海中。如今,曹妃甸已基本沦入海内,找不到踪影了。然而,黄河口的情形却截然相反。从1855年以来,岸滩不断拓宽和淤高,潮间带的宽度,每年拓宽数十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1300多亩新土地。在渤海湾及莱州湾,由于许多泥沙来自黄河并不断沉积,岸线也不断向海中淤涨。
如今的渤海,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错综复杂,变化也因此十分复杂。岸线有进有退,变化完全相反,并且这种变化还将继续下去。
那么,曾一度繁荣的渤海古陆大平原,会重新露出海面吗?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个谜,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会被解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