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上有什么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水星其实名不副实,因为它上面一滴水也没有,是一个完全干涸的星球,这是由它的特殊条件决定的。由于水星经常隐没在太阳的光线中,所以很难对它进行研究。因此,人们对水星的早期看法,在很多方面是不正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星的真面目逐渐被人们认识。
人们平常很难看到水星,这主要跟水星与太阳之间的角度有关。水星距太阳最近时约4500万千米,最远时达6900万千米。从地球上看去,其距太阳的角距离最大不超过28°,仿佛总在太阳两边摆动。因此,水星几乎经常被“淹没”在黄昏或黎明的太阳光辉里,只有在28°附近时才能见到它。据说,哥白尼去世前抱憾终生的一件事就是未曾见到水星。
在中国古代,水星被称为“辰星”。水星的英文名字是Mercury,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的确很快,每秒约48千米,只需要88天就能绕太阳公转一周。同那些绕太阳缓慢行进的遥远行星相比,水星简直在疯狂地绕着太阳跑。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天文学家一直认为它的自转周期跟公转周期一样长,也是88天。
有些人不相信水星的自转周期为88天,但由于受仪器、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人们还无法确知水星的自转周期。随着天文学观测水平和仪器精密程度的提高,天文学家终于测出了水星的自转周期。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用一架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阿雷西博天文台射电望远镜,向水星发射了雷达波进行探测,终于测出了水星精确的自转周期为58.646天。原来,水星绕太阳公转2圈的同时,绕其轴自转3周。据此进行推算,水星的自转周期刚好是公转周期的2/3。
科学家此后对水星进行了更深入的探测和研究,但即使是当时地球上最好的望远镜也很难让人们看清水星里面的情况,于是,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高精度的工具——行星探测器。美国于1973年11月发射了“水手10号”行星探测器,这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探测水星,顺便考察一下金星。它的总重量约528千克,从磁强计杆顶端到抛物面天线外缘的宽度达9.8米。宇宙飞船飞行了3个多月后,于1974年2月飞越金星,离金星最近时有5000千米。飞船在对金星考察的同时,借助于金星的引力“支援”,使其改变了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进入了一条飞向水星的轨道,3月,宇宙飞船终于到达水星上空。
航天科学家对这艘飞船的运行轨道做了极其精心的设计。当它到达水星上空并进行观测之后,就成为一颗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了,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设计为176天,也就是水星公转周期的2倍。这样,当水星刚好绕过2周时,飞船就遇到水星1次。“水手10号”飞船先后遇见水星3次。在最后一次(1975年3月)离水星仅326千米,拍摄了一批高质量的照片,其摄影镜头甚至能清楚分辨出水星表面一二百米范围的地面结构细节。
科学家们通过对飞船的反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水星表面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和凹凸不平的盆地以及坑穴等。一些坑穴显示出陨星曾对同一地点撞击过多次,这与月球表面很像。然而,水星表面有一点不同于月面,直径在20~50千米的环形山不多,而月面上的直径超过100千米的环形山很多。水星表面上到处都有一些被称为“舌状悬崖”的不深的扇形峭壁,类似梯形斜坡,其高度1~2千米,长约数百千米。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细小轮廓的产生,同早年由于行星内核状态改变产生收缩,外壳大面积出现裂纹和移动有关。水星上有一条大峡谷,长达100多千米,宽约7千米,科学家为了纪念美国阿雷西博天文台测出水星自转周期一事,将其命名为“阿雷西博峡谷”。
由于大部分水星表面的信息都是由“水手10号”探测器提供的。“水手10号”始终飞经水星的同一侧,所以至今只有水星的部分图像。
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水星向阳面和背阳面温差很大。由于水星上的大气很稀薄,阳光的热力长驱直入,在太阳的烘烤下,其向阳面温度高达427℃,而背阳面温度却冷到-170℃。水星表面一滴水都没有。水星质量比地球小,它的地心引力只是地球的3/8,所以其表面上的物体,只要速度达到4.2千米/秒就可以逃之夭夭。
“水手10号”飞船探测到水星有一个强度约为地磁场1/100的全球性的磁场。水星具有磁场,这说明它很可能有一个高温液态的金属核。科学家根据水星的质量和密度数值,推算应有一个直径约为水星直径2/3的既重又大的铁镍内核在其内部。
有关水星,人类至今仍有许多不明之处。我们坚信,水星的谜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彻底揭开。
飞越水星上空的“水手10号”行星探测器
知识档案
水星的自转与公转
水星绕自己的轴运转,速度很缓慢,每58.65天才能完成一次自转,但它却能围绕太阳作高速运转,因此完成一次公转仅需88天。若一个人站在水星上,他会在176天的间隔之后看到第二次日出。一个在1号地点看日出的人,要等到再次回到1号地点才能再一次看到日出。这时,水星已围绕太阳公转了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