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1987年9月14日,在这个极为普通的日子里,随着键盘被敲击发出的最后一声“吧嗒”,中国通过北京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之间的网络连接,向全球科学网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这用现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来描述就是开启了新世界大门。
中国过去20年是如何理解互联网的?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在2015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提出“互联网是工具”,当然,认为互联网是工具无可厚非,但他从根本上低估了互联网的价值;中欧商学院教授李善友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思维,利用互联网思维做离互联网最远的事儿,是未来3~5年最大的机会。中国学习颠覆式创新的人很多,李善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专家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价值观,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CTO王坚认为,互联网是从工具到思维,再到底层基础设施。什么是底层基础设施?是自来水、是电、是煤、是高速公路。所以马云说:“我们认为未来阿里巴巴提供的服务会是企业继水、电、土地以外的第四种不可缺失的商务基础设施资源。”而美籍华裔学者吴霁虹教授则从商业生态的角度提出,“互联网是一个新的生命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栖息地”。
这些大咖的结论正代表了中国产业界对互联网认识的演进发展:当我们认为互联网是工具的时候,这是一个百亿的市场;当我们认为互联网是渠道的时候,这是一个千亿的市场;当我们认为互联网是基础设施的时候,这是一个万亿的市场。而如今,全球商业已开始从旧世界向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生命体大迁移,这改变的不仅是商业的战术,更是在重塑我们的意识、观念和方法,从而实现商业领域的“基因突变”。所以,如果认识不到互联网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将无从把握未来的商机。那些最高深的技术都是不被察觉的,这些技术不停地把它们编织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下一个趋势是万物互联(IOT),之后是人工智能,整个社会被一轮一轮的技术浪潮所侵袭,只不过大部分人是无法察觉的,都在静待这个时代到来。
过去,无论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两化融合,都是“+互联网”的概念,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是工具,而工具的特点是被动。所以,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了才有价值。由于用户、市场、雇佣关系以及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发展,未来的互联网是一个物质、能量、信息相互交融的网络,传递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还包括物质、能量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工具,它上升为矛盾主体,传统产业变成被“+”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