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天下刘伯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窥探时局,选领导,等时机(2)

所以,孙炎就被派来请他出山。来了就是客,刘伯温很周到,又是给他泡茶喝,又是好酒好菜招待,一起谈文学,一起嗑瓜子,但几天过去了,孙炎嘴都嗑麻了,刘伯温就是不点头。孙炎很纳闷:刘伯温的老朋友宋濂都投奔了朱元璋,他却不肯,为什么?

难道他想效仿三国诸葛亮,让朱元璋三顾茅庐来请他不成?孙炎想来想去,就算刘伯温是诸葛亮,朱元璋也不是刘备,这事不靠谱。

鬼才知道刘伯温到底怎么想的。孙炎不是鬼,当然不知道刘伯温的想法,所以只能带着困惑和遗憾走了。

第二个人来访

孙炎不知道的是,刘伯温之所以请不动,不是因为他真的想隐居或者等朱元璋来请他,而是在等待两个时机。

第一个时机,是等待他的两个好友的消息。这两个好友,一个是丽水叶琛,一个是龙泉胡深。此时二人正奉朝廷之命率军镇守处州。两人素来满腹经纶,都比较有料,其中叶琛善于治民,与龙泉的章溢、金华的宋濂、青田的刘伯温并称“浙东四先生”。论智谋,自然刘伯温首屈一指,但若论带兵打仗,胡深算得上一代悍将。但当悍将遇到名将,只能成为手下败将。这位名将,叫胡大海。胡大海,字通甫,虹州(今安徽泗县)人。此人不但身材魁梧,而且智勇双全,天生一块将军的料。朱元璋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州市)的时候,胡大海跑去投奔他,朱元璋一见到他立即喜出望外,惊为天人,二话不说,拜为大将。胡大海同志果然不负朱元璋厚望,此后攻城略地无不得手,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升为右翼统军元帅,升官速度堪比火箭。

朱元璋非常看重胡大海,让他率六万人去打婺州(今浙江金华)。

名将不愧是名将,攻城像拔萝卜,一拔一个准。很快,他就攻下了婺州,接下来就是丽水。

丽水,只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而已,胡大海大军压境,胡深和叶琛率领的几千民军根本不是对手,敌强我弱,毫无悬念,丽水陷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好汉不吃眼前亏,打不赢还不能跑吗?胡深和叶琛仰天长啸一声后,带领残军撤到龙泉,与那里的章溢会合。

如今,“浙东四先生”三个困守龙泉,一个隐居青田。对于这几个名气响当当的人物,朱元璋全都志在必得。龙泉的三个如果不投降不归顺,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至于青田的那个刘伯温,看在他没参与对抗大军的份上,还是得客气点儿,要请他过来。

朱元璋正要发兵龙泉,突然被一个人拉住。这个人的名字,叫宋濂。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又号玄真子,浙江金华潜溪人。此人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他的一生:老实人、大好人、文豪。老实人,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老实人,老实到世人皆知,最后就因为老实而被慈悲为怀的马大脚从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堪称老实人有福的罕见范例。大好人,彻头彻尾的大好人,好到从不陷害任何人,从不与人争权夺利。文豪,大文豪,如果你高中语文课学过他的《送东阳马生序》,你就知道他的文章写得有多好,以及他为什么能写得那么好。他的文章好到让他跻身与刘伯温、高启齐名的“明初诗文三大家”之列。

眼见朋友要遭难,宋濂突然发力,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朱元璋停止了发兵。他告诉朱元璋,自己和刘伯温、叶琛、章溢和胡深都是好友,既然是朋友,自己就能劝服他们都归顺。此事包在自己身上。宋濂这个平时那么老实的人关键时刻突然也不老实,变得这么灵活,朱元璋也大吃一惊,于是表示同意,让他写信给刘伯温,通知他将有人去请他出山。另外派人去龙泉招降叶琛他们三人。

信很快到了刘伯温的手中。看到宋濂的名字,刘伯温大吃一惊:想不到老宋这么没气节,正义起来比谁都正义,投降起来比谁都快。

紧接下来,刘伯温陷入了沉思:“浙东四先生”已经先低头了一个,现在就剩下叶琛、章溢和自己。宋濂这么一搞,叶琛、章溢和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宋濂马上告诉了他答案。在信中,老宋还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即将来青田帮朱元璋请他出山。

两天后,刘伯温还收到一封信,胡深亲笔。在这封信中,刘伯温得知了那个他一直在等待的消息。

信中胡深说到他和叶琛、章溢三人都已经降了朱元璋。他本人被任命为左司员外郎,继续统领龙泉等县兵马,准备奉命征讨江西。

刘伯温放下信,长长地舒了口气:宋濂之后,叶琛和章溢也都降了朱元璋,第一个时机已经到了!选定领导的方向也可以确定了!

所谓时机,其实就是台阶,说得再明白一点儿,就是面子。“浙东四先生”一直备受关注,一举一动都会招人议论,何况自己在里面名气最大,绝不能先做出投靠农民起义军这种事,否则必定遭到天下人耻笑。只有当其他三人先迈出这一步,自己才可能跨出这一步。所以,他一直在看他们的动静,看他们在处州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其实,在刘伯温得知朱元璋派人攻打处州这一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已经预料到他们镇守处州的结果:胡深、叶琛二人必败,他们所镇守的处州必失。

因为他们遇到的对手不是一般人,而是朱元璋手下的名将胡大海。

但他一直在等待最终的结果:他们败军之后将去往何处?死是不会死的,但他们会作何选择?是降还是逃?降就没有悬念了,肯定是降朱元璋,但如果逃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逃肯定是没有地方能躲得住的,只有找一个新的领导来投靠才能逃过一劫,但选择谁来当新领导?是张士诚,还是陈友谅?

刘伯温期待得知他们最终的选择。很快,他就得知了答案:章溢、叶琛和宋濂三人都已经投降了朱元璋。

他们也都看中了朱元璋,正好与自己的倾向不谋而合,看来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眼光也是一致的。

这事儿到现在很明了了——“浙东四先生”中,如今三个已经都归顺了朱元璋,现在就剩自己一人。然而,刘伯温心里清楚,自己迟早必将出山,但还不是现在。他还需要等待一个时机——第二个时机。这个时机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个时机到来之前,绝对不能出山!至于这个时机是什么,我们后面就会知道。但宋濂在信中说了,有个人会二度请他出山。该来的还是要来,那就等这个人来吧。

果然,他来了。

高智商的较量

刘伯温一听他自报家门,连忙拱手作揖,大叹相见恨晚。虽然与他素昧平生,但刘伯温对此人的事迹早已有所耳闻,深知这是一个水平相当之高的人,甚至不在自己之下。这个人,叫朱升。

朱升,字允升,号枫林,安徽休宁回溪人。此人很有志向,年轻时就四处游学,精通经史百家,声名远扬。但他的科举之路却比较坎坷,四十岁之后才中了个举人,后授池州路学正(相当于教育厅官员)。天下大乱后,池州也不能幸免,于是他干脆隐居起来,带徒授课,著书立说。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发兵徽州,朱升被人引荐到他面前。

既然都是老乡,又是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实在太有缘分,加上这人又是名人,朱元璋虽然跟当年的刘邦一样文化水平低,但不像刘邦对文化人粗俗无礼惯了,一有文化人上门拜访就把人家的帽子取下来往里面撒尿。朱元璋不同,正由于他本身没有文化,所以他才对文化充满渴望,对有文化的人充满羡慕,对朱升这种知识分子非常敬重。

一见面,朱元璋就向他抛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平定天下?对于这个高难度的问题,朱升只用一句话做出了解答——“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的,你没看错,这句有名的平定天下九字方针就是他向朱元璋提出的,不是李善长,也不是刘伯温。字虽少,却字字珠玑。这话很浅显,但相当有道理:

先打好基础,不要强出头,出头的椽子先烂,称王这事儿别急,先缓一缓,等翅膀硬了再说。

元朝虽然腐朽不堪,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凡是敢于出头跟他做对的,绝对不会放过,只要一得知谁称王称帝,那就是你活得不耐烦了,不剿灭你睡觉都不踏实!

所以当时经常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元军为了扑灭在某一带活动最猖獗、势头最猛、称王称霸的那股势力,经常调集几省的大军共同镇压,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也不放过。所谓枪打出头鸟,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朱元璋原本心里急于称王,但听了朱升这话后顿时醍醐灌顶,立即悬崖勒马,拉着朱升的手,感激道:“多亏了先生,不然元璋几铸成大错!”

这也就是张士诚、陈友谅都早早称了王而朱元璋却甘居人后,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才称王的原因。

因为朱升的这句话,朱元璋在此数年内保持低调,免遭元朝廷的密切注意,成功地麻痹了不少其他义军头领,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可以说,在遇到刘伯温之前,朱元璋得以悄悄发展壮大,皆赖此人之功。

如今,这个高人来到了刘伯温的面前。注定,这是一次高智商的交锋。刘伯温第一眼看到朱升就发现此人骨相丰满,眉清目朗,才气过人,一副典型的平安之相。但也能看出他并无大志,可是这种面相偏能让他随遇而安,不仅能自保,还能让他所到之处也跟着他沾光。

福相,大福之相。刘伯温深信面前这个人一生会平平安安。

如果你知道后来大明开国后,朱升毅然离开南京回到老家休宁颐养天年,免受朱元璋的屠戮,得以安然谢世,你就会知道刘伯温的判有多么准确。

两人一见面开始喝酒聊天,朱升就目前江浙的军事形势问了刘伯温一个问题:“吴国公已经招降方国珍,并已派常遇春、胡大海两路大军攻打张士诚,伯温先生认为胜负会如何?”

朱升相信以刘伯温的能力,哪怕他大门不出一步,也照样能尽知天下事。事实证明,果然不出他所料。刘伯温也不打哈哈,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方国珍归降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屡降屡叛是他的家常便饭,切莫当真。”朱升觉得方国珍充其量也就是个强盗,虽然反复无常,但翻不起多大的浪,朱元璋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可以忽略不计。眼前最重要的对手是张士诚,于是再下一问:“那张士诚呢?”

刘伯温抚了抚须,叹了口气,给了他一句很肯定的回答:“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张士诚身上,吴国公想胜他,难。”朱升大惊:“先生此话怎讲?”

刘伯温在隐居期间早已对时局洞若观火,对张士诚更是了如指掌,于是娓娓道来:

第一,天公不作美,连年灾荒,朝廷无粮,只有张士诚占据杭州富庶之地,要粮有粮,要钱有钱,他完全可以以此来挟持朝廷供给他兵力,此为天时;第二,杭州为江浙重地,城池固若金汤,此为地利;第三,张士诚与江浙行省左平章勾搭成奸,朝廷任其呼风唤雨,此为人和。结语:天时地利人和都集于张士诚一身,张士诚想不占据上风都难。对于刘伯温如此全面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朱升相当佩服,但他认为吴国公也有他的“天时、地利、人和”,于是他针锋相对,提出他的分析意见:第一,大宋国平章刘福通率红巾军北上讨元,已威逼大都,大元气数已尽,此为天时;

第二,吴国公朱元璋已经占据浙东、浙中,已经对杭州构成威胁,此为地利;第三,自打朱元璋进入江浙以来,婺州和处州都已土崩瓦解,各地州县纷纷投降,大批人马归附,此为人和。结语:天时地利人和同样集于朱元璋一身,不怕张士诚。这话的后两句刘伯温同意,但前一句刘伯温不赞成,因为他知道,大元的气数还未真正终结,就算刘福通逼近大都,元朝只要殊死抵抗就够刘福通喝几壶的,现在完不了,所以不能算是朱元璋的“天时”。

但刘伯温选择了沉默,他并不想跟朱升争个你输我赢。他知道,朱升是有备而来,有意逼他一较高下,然后回去告诉朱元璋他有多么厉害,让朱元璋务必将他招致麾下。

他的理智告诉他:有时候选择退让反而是一种明智。现在仍然不是出山的最佳时机——第二个时机,还没有到。

朱升也明白,刘伯温不同于以文章经史为业的宋濂,他有他的一套处世策略。他之所以还不肯答应出山投奔朱元璋,是因为他还在观望江浙局势。况且,他是江浙最大的名士,自然有他的身价,肯定不会随意任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既然刘伯温现在还不肯出山,那就只能等常遇春和胡大海两路大军获胜之后,局势更加明朗之时,再请他做出决断了。

没办法,刘伯温名气太大,架子太大,不好请。朱升只好带着失落告辞离开。然而,朱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刘伯温的确是在观望局势,但他有更深更远更周密的考虑。刘伯温知道自己迟早会到达朱元璋的面前,但他希望自己以最为漂亮的方式交给朱元璋一份完满的答卷。刘伯温相信:只要交出那份答卷,天下就将从此改变!

第二个时机已到

刘伯温说张士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断言常遇春和胡大海两路大军夹击张士诚难以取胜,当然这是客气话,言外之意是他们将遭遇失败,但朱升却唱起反调说朱元璋同样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并对常遇春和胡大海两路大军获胜充满信心。

在他看来,朱元璋现在正顺风顺水、风头正盛、所向披靡,自打进入江浙以来他还从来没败过,常遇春和胡大海作为他手下的两员大将,自然也会沾上他的福气和运气,攻下张士诚的杭州和绍兴压根儿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很快刘伯温的预测应验了——常遇春攻打杭州失败,胡大海攻打绍兴也碰了一鼻子的灰。

两支大军派出去攻打张士诚本来志在必得,没想到却双双失利,朱元璋对于这样的结果大跌眼镜,但事已至此,无可奈何,只好下令将他们都召回应天府,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