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艺术设计的历史(5)
2.6.1“波普”设计运动
“波普”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次重要的设计运动。“波普”一词首先出现在艺术和思想领域,表现在设计上,“波普”不仅仅带有大众享有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波普”设计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叛传统的特征。英国是这个时期欧洲最能反映“波普思想”的国家。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早已失去作为世界“设计中心”的地位,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设计水平大大的超过了当时的英国。英国希望通过努力,在设计方面弥补未能真正参加“现代主义运动”的损失。事实上当时英国的设计水平已经落后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要想赶上德国、美国、荷兰、瑞士等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在短时间是十分困难的。而“波普”运动则正好给了英国设计一个从侧面发展的“捷径”。战后出生的年轻人所接受的教育和以往的大不相同,美国的大众文化似乎更加适合他们的口味。摇滚乐、好莱坞电影、快餐文化很快被年轻人接受,年轻人似乎更钟爱这种快节奏的文化。现代主义强调理性,重视功能,缺乏人情味的设计风格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的青年消费群体。英国的设计界注意到了青年人的兴趣取向,开始在设计风格上进行转变,从而发起了“波普”设计运动。
英国的“波普”设计运动开始来源于艺术创作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的一些视觉艺术从业人员,包括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等开始组织起来对美国的大众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从而对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雷纳·班汉(Reyner Banham)提出美国大众文化背后的金钱问题,认为汽车式样内包含了“性与权利”的内涵。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于1956年利用梦露的肖像、电视机、录音机、通俗海报、健美先生、网球拍等美国大众文化的代表形象,进行拼贴,完成了早期“波普”的代表作《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作者通过照片拼贴的形式将他所理解的美国大众文化尽情地表达出来,在当时的青年设计家当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60年代以后,“波普”运动在英国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其中包括大卫,霍克尼、阿兰,琼斯等人。他们的注意力不再像汉密尔顿等人那样集中在美国的电影业和汽车业上,他们主要从“波普”的另外一些更具有视觉影响力的形式,比如连环画、科幻小说、广告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以这些元素作为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反映出“大众文化”的本质。
2.6.2国际主义
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在战后的年代,特别是60、70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平面设计风格,成为垄断性的风格。80年代开始以来,国际主义风格因为种种原因而开始衰退,从而造成了包括后现代主义等等一系列当代设计运动的产生。国际主义设计在战前的欧洲是一种知识分子的社会工程努力,动机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他们能够买得起的设计,彻底改变设计以往为权贵的立场,使人民大众能够享有良好的设计,包括住宅、产品、平面设计等等,虽然这时的探索充满了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思想色彩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幻想,但是,从思想意义来说,这种探索是进步的,代表了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特征。但是,当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受到德国纳粹的打压,在欧洲受到独裁政权的摧残而被迫迁移到美国,这种原本具有民主的设计就变成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成为企业美国的代表,其意识形态的初衷基本被改变了。原来是一种因为民主主义动机、社会主义动机而不得己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化形式,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则多原来只是为达到低造价目的的一种手段,战后则成为形式追求的中心。目的性被取消了,为达到目的而不得已采取的手段变成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设计的核心内容。因此,战前欧洲具有民主主义色彩的、具有强烈社会主义色彩的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变成具有强烈美国资本主义特征的国际主义设计,本来为无产大众服务而发展出来的现代主义设计现在变成了资本主义企业的符号和象征的国际主义设计。又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大,影响西方各国,终于变成国际主义设计运动。
国际主义风格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已经牢固地建立了。欧洲现代主义的一批大师,如米斯·凡德洛、马谢·布鲁尔、沃尔特·格罗佩斯已经成为美国建筑界的魁首,领导了整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主流。他们设计的一些重要的建筑,比如米斯在纽约设计的西格来姆大厦、以及意大利设计家吉奥·庞蒂在米兰设计了佩莱利大厦等,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从而又影响到全世界的公共建筑风格。从发展的根源来看,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同宗同源的,德国包豪斯的领导人基本都来到美国,在美国主持大部分重要的建筑学院的领导工作,贯彻包豪斯思想和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现代主义,即国际主义风格。但是,从意识形态的内容来看,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已经大相径庭,虽然形式上颇为接近,但是思想实质却有了很大的距离。
源于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自从被法西斯独裁政权在欧洲大陆封禁以来,迁移到美国继续发展。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大战结束以后的一个不长时期的探索,国际主义设计终于在美国兴盛起来,它作为一种设计风格,不但从建筑设计开始而影响到其它设计范畴,并且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主义设计,影响西方各国。国际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而影响到其它的设计领域,特别是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成为流行一时的风格。作为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回应,在平面设计上,出现了与建筑上国际主义设计相呼应的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Swiss graphic Internationalism),以简单明快的版面编排和无饰线体字体为中心,形成高度功能化、非人性化、理性化的平面设计方式,影响世界各国:在产品设计上也出现了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公司的体系,以德国设计家迪特·兰姆斯为首,形成高度功能主义、高度次序化、高度功能化的产品设计风格,影响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的产品设计风格。总而言之,国际主义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70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无论是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还是平面设计,现代主义风格都成为设计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