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志气做事才有底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不怕起点低,就怕没志气(2)

如果不是风云突变,李嘉诚会沿着求学治学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并且极有可能继承父业,在家乡做一名教师。他走上经商这条路并取得了辉煌业绩,是完全出乎其亲朋好友意料的。

后来有记者问起李嘉诚:“请您说说一个人的成功是不是跟从小的志向有关,而一个人的志向是不是天生的?”

李嘉诚回答说:“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事物都是发展的。人的志向是由儿时的幻想到对以后成长中的实际情况的想法,也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就涉及两个环境:其一是自己的理想造就的;其二是现实生活给你的。这两个环境是你无法抗拒的。它们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磨炼意志的过程。就拿我自己来说,童年的时候,父亲教育我要学习礼仪或遵守诺言,而我呢,也受到父亲的熏陶,自小便很喜欢念书,而且很有上进心。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发誓,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桃李满天下博学多闻的教师。但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贫困生活迫使我孕育一股更为强烈的斗志,就是要赚钱。可以说,我拼命创业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来。当我1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我要肩负家庭的重担,因为我是长子,而父亲并没有留下什么物质给我们,所以读书是绝对没有可能了。赚钱是迫在眉睫,这样我的志向就有了改变。而且接下来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日子里,我有韧性,有独立创业的勇气和胆量,自然会有回报的。”

能够自食其力、踏入社会的你已经过了幼稚的年龄,思想也日趋成熟。如果因立志不当而破坏了自己的一生,将永远无法挽回。人生路上,要紧处只有几步,立志便是其中关键的一步。因此,在立志前一定要细细思量,且莫让眼泪冲刷悔恨。

4.认识自我,不让理想成空想

一个没有认识自我或无意认识自我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或不能做些什么。对他来说,理想只是一个摆设,因为每当他前进一步,理想便后退一步。

一个人的理想之所以不能够实现,是由多方面不利因素造成的。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要有效避免或消除这些不利因素。而要想做到这点,必须要从根本做起。要知道,只有正本,方能清源;否则,只能独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苦果。

每个人都可以有理想,但有的人把理想变成了现实,有的人却把理想变成了空想。为了能够不把理想变成空想,为了让理想腾飞,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正确树立自己的理想。那么,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呢?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已有的能力和各种潜质,才能树立起可实现性强的理想。有了这样的理想后,再通过不断努力去增强自己的能力,发掘自身所具有的潜质,成功将会离你越来越近。

一个人能不能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能否正确认识自我是一个关键点。不过,认识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说过:“认识别人难,认识自己更难。”事实的确如此。为了让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自我,社会学给我们指出了认识自己的三个途径:

第一,在和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通过和他人比较,我们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因为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是相对他人而言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长处和短处之分。

第二,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是一面镜子,能把自己照得很清楚。因为别人的评价是综合了更多的比较得出来的,因而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公允的,听听别人的评价会有助于认识你自己。《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邹忌不断地拿自己与徐公比较,从不同人的回答中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并且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超越了自我。

第三,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在闲下来的时候回忆一下:自己做了哪些事情,长于什么或拙于什么,成功了多少或失败了多少。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后,对自己就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学会如何认识自我,然后真正地面对自我,为自己立下一个好目标。有了这个前提,再加上你的付出,理想将不会是空想。

5.成为大人物

如果因为身份卑微而不接触大人物,就永远难以成为大人物。

怎么才能有一番作为呢?最明智的做法是向大人物看齐,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偶像和奋斗目标。在与他们接触、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一步步将自己变成一个大人物。

如何使自己一步步变成大人物呢?

首先,立志成为大人物。

如果你已决意在某个行业发展时,就应该向往和争取顶尖的地位。如果你想从事经商活动,你就要立志成为那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果你想从事文艺工作,你就要发誓并一心一意地向着明星、大师的方向前进;如果你想在政界有所作为,你就要矢志成为一个领袖级别的人物。

威廉·詹姆斯说:“与真正清醒的自我相比,生活中的我们只能算半梦半醒。我们的火焰熄灭了,我们的蓝图暗淡了,我们的智力和体力只开发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一个人能否取得大成就,关键在于他有没有追求卓越目标的品质。只要具有了这种品质,然后就可以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那样,以充分的智力和体力使自己成为所在领域的杰出人才。

然而,有些人却对大人物望而却步,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也可能成为一个让人瞩目的大人物。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颓废心理油然而生。他们本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算一天”、“随随便便混饭吃”的态度来打发日子。一旦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人生将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偏离了正常的生活模式。

而一个生机勃勃、目标明确、深谋远虑的人,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进步着,相信“士别三日,应刮目相看”是不断积累的结果。他们知道只有前进才能进步,不管是进一寸还是进一尺,最重要的是每天都在进步。最终,这样的人成了大人物。

美国著名企业家查尔斯·齐瓦勃先生的事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他一开始生活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山村里,从事着马夫这个卑微的职业,可是谁又能想到他以后会成为一个名声赫赫的人物呢?

抛弃了马夫职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工厂做工。当时,他并没有把这份工作的薪水看得有多重,而是在关心新的位置和过去的位置相比哪个更有前途和希望。正是这种想法使查尔斯·齐瓦勃在新的位置上拼命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等价的回报。在近30岁的时候,他坐上了卡耐基钢铁公司总经理的位置;39岁的时候,他又坐上了全美钢铁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

其次,了解和学习大人物。

大人物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就后才成为大人物的。

通过对他们的了解,你能够知道他们如何渡过难关,如何一步步向成功靠近的。然后,你便可以用他们的成功经验来指导自己,使自己一步步向他们靠近。

第三,多听听大人物的激励之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林肯在北军取得葛底斯堡大捷后,通过一番激情洋溢、极富感染力的讲演鼓舞了士气:“1887年前,先辈们在这片大陆上创建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说是以考验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存。”

“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烈士们已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就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他们最后的安息地。”

“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永远记得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做过的事!”

“倒不如说,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在这里应该把自己奉献给勇士们已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我们应该把自己奉献给仍然留在面前的伟大任务,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地为之献身的事业;下最大的决心,不让他们白白牺牲;让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让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在林肯的激励下,北军士气大增,不久便结束了内战。

激励的话语总是能够感人肺腑的,多与大人物接触,就能够从他们口中听到更多的激励话语。在某个时候,他们的一些话甚至一句话就有可能激发起你的斗志,成为你一生的转折点。爱默生说:“我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使我尽我所能的人。”大人物便能通过他们的言语起到这种作用。

“戴维斯先生,我的孩子马歇尔在你店里有何长进?”农夫约翰·费尔特一面焦急地望着正在招呼顾客的儿子马歇尔,一面向老板打探着儿子的近况。

“约翰,我们是老朋友了。我本来不愿意伤你的心,但你知道,我是个坦率的人,为了你孩子的前途,我不得不说老实话。”

在费尔特的真诚期待下,戴维斯继续向他谈论着马歇尔的事:“马歇尔是个好孩子,本性不坏;但是他个性过于诚朴,不够机智。即使让他留在我店里一千年,也不会像一个真正的商人,他生来就没有一个商人的样子。你最好还是把他带回乡下去,教他去学着耕地吧!”

不过,马歇尔既没有继续在戴维斯的店里打杂,也没有跟随父亲回家种地,而是独自跑到芝加哥去了。

初到芝加哥,马歇尔到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在谋职的过程中,尽管有诸多的不顺,但他也并非一无所获。一个招聘伙计的老板这样告诫他:“我从前也干着最艰苦的工作、拿最低微的工资。能有今天,都是我一步步奋斗过来的。”此外,还有众多人对他有过类似的告诫。马歇尔几乎泯灭的志气被唤醒,从此在心中燃起了做大商人的希望之火。他一遍遍地反问自己:“他们都可以做出如此神奇的事来,我为什么不能?”

经过艰苦奋斗和长期不懈的努力,马歇尔·费尔特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人。

经常与成功人士接触,就能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其实,只要能够虚心地向成功人士学习,他们就会在有意或无意间为你提供某方面的便利。

6.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在这个世界上,不乏立大志者,与其相比,能成大事者却少之又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很多人不能始终坚定不移地沿着自己的志向走下去。每个积极生活的人都曾有过雄心壮志,都曾为了它付出了或多或少的努力,但到了最后却丧失了信心,主要原因无非是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作为包袱,并且始终不愿意放下这个包袱。

人们在背包袱时普遍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背上小包袱,即使很轻,一直背下去也会感到疲惫;如果背上大包袱,即使在途中一点点地减去其重量,也不会有轻松的感觉。其实道理很简单,只不过是因为人的体力是有限的。用在立志与行动上,这个道理同样讲得通。要知道,既然是所谓的大志向,实现起来自然要经过数年。如果总是因理想未实现而忧心忡忡,那么每天就会受尽煎熬,最终只会让人身心疲惫,绝望将尾随而至。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有意识地去提高。当理想还未实现时,抱怨自己能力不足只是一个安慰自己的借口,一个有志气的人是不屑于这样做的。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特别是立定了关系到一生的大志向后。只要抱着一种循序渐进的态度,在做事情的时候就能够量力而行。只有做到了量力而行,才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现,既不至于埋没才华也不至于因能力不足而承受不必要的压力。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他的声望十分显赫,只要是得知他下落的人,无论有多远,都不辞辛苦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门下,向他拜师学艺。因为,在他的指导下每个弟子都有相当出色的成绩。

一天,一对夫妇去深山找他,只见他正在检查弟子们挑水的多少,他们奇怪地发现,每个弟子的水桶都不是满的,而且参差不齐,有的多有的少。可大师看了还不住地点头、称赞。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他们的水桶都不满,你还称赞他们,这岂不是在纵容他们吗?这样如何能教育好弟子呢?”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多,而在于挑出能力。一味贪多,结果会适得其反。”

他们更加不解。大师从弟子中拉出一个人来,让他从山谷里挑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辛苦挑的水全洒了,而且膝盖还受了伤。

大师说:“你们看水洒了,还要重新去挑,膝盖破了,走路不是更艰难,是这样好还是让他们量力而为比较好呢?我是想告诉你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只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才能将力量发挥到极限。”

夫妇俩恍然大悟,立刻让自己的爱子跪在地上向大师磕头,并希望大师能够收下自己的儿子,帮他成才。

做到了量力而行,然后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再用提高的能力去完成以前做不到而现在却能做到的事情,这便是进步和提高。随着小目标的不断实现,大目标将会在你的眼中越来越清晰,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