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松开孩子的手(1)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幸福,孩子有自己的命运,父母总是希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但是父母无法陪孩子走完一生。所以,不如及早让孩子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自立的孩子,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坐享其成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因为真正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努力。把自主的权利还给孩子,因为,那本来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自立的孩子,还需要父母自信地放手,让孩子自己掌握他们的命运。
1、相信孩子
——爱因斯坦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
迄今为止,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重大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并因此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实,小时候的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已满四岁的爱因斯坦还学不会说话,所以人们都怀疑他是个“低能儿”。
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并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他为儿子买了积木,让他搭房子,搭了一层,便表扬和鼓励一次,结果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入学后,爱因斯坦的表现仍然很平庸,当时学校的训导主任曾向爱因斯坦的父亲断言:“这个孩子将会一事无成。”
无情的讥笑和讽刺,使爱因斯坦的情绪非常低落,他甚至害怕上学,怕见老师和同学们,他也认为自己真的是个笨孩子。
父亲鼓励他说:“你一点都不笨,他们能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他们却一点也不会做;你表现得稍差,是因为你的思维与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会在某个方面比任何人都强。”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常常提一些古怪的问题。比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时间是怎么回事?空间是怎么回事?别人都以为他脑子有毛病。
一天,母亲带着爱因斯坦到郊外去游玩,别人家的孩子,有的爬山,有的游泳,惟独爱因斯坦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河边,凝视着湖面发呆。
这时,一些人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母亲的身边,不安地问道:“小爱因斯坦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还是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吧?”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说:“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问题,你们根本不知道,他不是在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教授。”
由于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并且他逐渐克服了自卑,精神愉快地学习和实验。爱因斯坦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相对论”,成为科学巨人。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比较:对比不同情绪的两个学生同一门功课的成绩。
结果表明,精神愉快的学生要比情绪低落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出20%左右。
这位心理学家对此解释说:“学生在情绪轻松的情况下,大脑处于积极的接收和工作状态,能够吸收较多的东西,而且思考灵活、联想丰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常常思考紧闭,思想僵化,反应迟顿。”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消极情绪,就应该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及早地采取行动,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消除这种心理障碍和精神负担。
2、让孩子早早体验生活
——艾森豪威尔母亲对孩子“做饭”的教育
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969),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靠自己的努力考入西点军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在服役期间,艾森豪威尔就显露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因此他受到赏识而步步高升,1941年还是上校,到1945年他已是五星上将了。二战胜利后,杜鲁门总统任命他为陆军总长。1948年艾森豪威尔退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一职。1952年竞选美国总统获胜,1956年连任。
艾森豪威尔的父亲戴维·雅科布·艾森豪威尔一生艰难,后来做了一家煤气公司经理,情况才稍有好转。母亲艾达·伊丽莎白·斯托弗是个虔诚的教徒。
艾森豪威尔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形成了百折不挠、奋勇向前、勇于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品质。所以,他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一个强者的形象。
艾森豪威尔的父母曾两次受骗,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母亲每次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是加紧工作。
艾森豪威尔的父母相亲相爱,在艾森豪威尔的记忆中,他们没有吵过架,美满和谐的家庭生活对艾森豪威尔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艾森豪威尔的父母从不溺爱孩子,而是根据他们所信奉的宗教“河上兄弟”派的传统,严格教育孩子。他们教给孩子各种文化知识,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包括做饭、打扫卫生等。
一次,艾森豪威尔的弟弟染上了猩红热,家里的事情顿时紧张起来。妈妈向艾森豪威尔交待了一件“大事”,就是给全家人做饭。
艾森豪威尔小小年纪哪里会做饭。况且,此前他根本没做过饭。但是他想,好多事情都是逼出来的,母亲把这件事交给自己了,于是下定决心把饭做好。因为弟弟得的是传染病,所以父亲和几个儿子挤着住在楼下,妈妈则和邻居一位大妈一起照看弟弟。两个哥哥在外面做工,所以烧水做饭的事情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艾森豪威尔头上。
刚开始,母亲手把手地教他,怎么切菜怎么生火,母亲会每天吩咐他做什么饭,每当吃饭之前,他都会在厨房里忙活一阵,还真的能行!或许是从来没有做过饭的原因吧,他感到做饭还有几分新鲜有趣,所以做得极其认真仔细。由于没做过饭,所以手艺不精,他做的饭菜,常常让家里人吃得直皱眉头,还叫嚷着难以下咽。
后来,越做越熟练,还练就了一个拿手好菜,就是会做一种汤,家里人都非常喜欢喝。艾森豪威尔真是高兴极了。
艾森豪威尔的父亲戴维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精通英语和德语,能流畅地用希腊文读书,但他并不让孩子与西部开拓者的孩子有任何不同之处。
在教育方法上,艾森豪威尔的父亲制定了严格的家教,用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他们要求孩子必须早晨六点钟起床,晚上九点睡觉;每个孩子干任何事情都要干好,谁不认真都要返工重做,出现错误要受到惩罚。
有一次,艾森豪威尔的二哥埃德加瞒着父母在当地一位医生那儿工作了数月之久,并且得到了一些报酬,对家里则说在认真上学。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埃德加挨了一顿鞭子。
艾森豪威尔的父母一方面用严格的家规来要求孩子,随时纠正他们的各种错误,以利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他们也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实行一贯性的示范教育。父亲平时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对儿子们进行空洞的说教,他只是以自己的行动来鼓励儿子们勤奋上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艾森豪威尔的母亲个性沉着、矜持,除了操持家务外,她还腾出时间来帮助更加困难的人。
父母的言行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明白了只有依靠艰苦的劳动,才能改变和创造生活。同时,也形成了他们善于待人接物、团结助人的高尚品行。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律原则和进取心,在小时候,父母就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
他们家住宅旁有一块空地,春天全家人在那里种上蔬菜。等到收获时,几个孩子就用小车把菜运到城里去卖,用所得的钱买衣服和生活用品。
父母虽然管教孩子很严,但在孩子做出重要人生决定时,从不向他们施加压力,而是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有一次,正上小学的艾森豪威尔膝盖受伤了,由于处理不及时,伤口发炎,腿部肿得很粗,剧烈的疼痛使他站不起来。医生诊断为血中毒,要截肢才能保存性命。艾森豪威尔断然拒绝截肢手术。父亲对医生说:我们不能代替儿子做决定,只得寄希望于奇迹出现。后来果然出现了奇迹,他的腿完全康复了。
他们一直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更高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以坚定的自信心去克服困难,适应生活,改变生活,创造生活。
3、给孩子回头的空间
——格林尼亚父母对“浪子”的教育
中国有句俗语,叫“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如果真能回头,重新做人,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劳动,他们一样能够获得社会的承认和人们的尊重;如果“回头浪子”能够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所创造,有所建树,那就更加可贵了。
周围的生活环境与“浪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地认清自己对子女的错误态度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也不算晚。
法国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克多·格林尼亚的父母就是发现自己对子女的错误引导而及时变得明智起来的父母。
1871年5月6日,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在法国瑟儿堡一个有名望的富贵家庭。
在格林尼亚青少年时代,他的父亲是一家船舶制造厂厂长,有着万贯资财。优裕的家庭条件,加上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使得他在瑟儿堡整天游荡,盛气凌人,成了名副其实的浪荡公子。
那时候,格林尼亚没有理想,没有志气,也不爱学习,倒是整天梦想当上一位王公大人。
格林尼亚长相英俊,再加之出手阔绰,瑟儿堡好些年轻美貌的姑娘,都愿意和他谈情说爱。也就在这时,他受到了沉重的一击。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刚从巴黎来瑟儿堡的波多丽女伯爵竟然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浪荡公子挡住了视线!”这如同针扎一般刺着了他的心。
经过女伯爵一番挖苦,格林尼亚猛然醒悟了,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悔恨不已。从此他发奋学习,杜绝了一切不良习惯,他要追回过去浪费掉的时间。
21岁时,他离开了曾使他堕落的家庭,留下了一封信,写道:“请不要寻找我的下落,允许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就来的。”
这时候,格林尼亚的父母也幡然悔悟,他们决心让自己心爱的儿子离去,让他自己去走一条艰苦奋斗的新路,没有阻拦,也没有寻找,也就是说,没有有意无意地去动摇儿子的决心,这无疑是对格林尼亚的支持!
格林尼亚来到里昂,经人介绍拜路易·波韦尔为师,经过两年刻苦努力,终于补上了过去所耽误的全部课程,进入里昂大学插班就读。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刻苦学习的态度赢得了有机化学权威菲利普·巴尔教授的器重。
在巴尔的指导下,他把老师所有著名的化学实验重新做了一遍,并准确地纠正了巴尔的一些错误和疏忽之处。终于,格氏试剂在这些大量的平凡的实验中诞生了。
格林尼亚一旦进入了科学的大门,他的科研成果就像泉水般地喷涌而出,仅从1901至1905年4年间,他就发表了200篇左右的论文。
鉴于格林尼亚在化学科研方面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1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此时,他突然收到了波多丽女伯爵的贺信,信中只有寥寥一语:“我永远敬爱你!”
4、让孩子拒绝依赖
——拉宾对孩子的教育
以色列和平的殉难者,被刺杀而亡的总理以萨雅各·拉宾,给人民留下了粗暴、不易使人接触的印象。即使是他的崇拜者,也不得不承认拉宾从未流露出属于他个人的温存,并且缺乏有效地与人低声谈话的智慧与能力。
然而当他面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子孙后代的时候,却表现出与平时截然不同的一面,简直是判若两人。
作为以色列的总理,拉宾总是沉浸于自己的工作之中,孜孜不倦,从未停息,直至他不幸逝世。
但他的孙子约拿旦在他不幸遇刺之后,面对一个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时说:对于我们而言,他是个好祖父。每一个人都会说,他怎么能够有时间和你们一起生活呢?使人不可相信的是,他这样一个人从未错过我及我姐姐诺阿斯的任何一个庆祝晚会,每一个学校庆典,每一次军队大阅兵,他都是准时到场。
拉宾的女儿达利亚曾经回忆说,在她年幼的时候,她的父亲一直做始终如一的事情。他从未参加过一次学校的家长会,他不是那里的一部分。
达利亚告诉记者:“但是每当我们需要他的时候,在我们生病的时候,他总陪伴着我们,无论他在哪里,只要被叫,他就马上赶到。他总是花几分钟的时间来看望我。他是一位非常非常关切子女的慈祥仁爱的父亲。”
他的遗孀利亚拉宾,在缅怀他时说道:“他从未对孩子们大声怒吼过,也从未动手打过任何一个孩子。他总是将自己对孩子绵绵不绝的爱表达出来,从未给孩子们施加任何压力,因为他希望每个孩子将来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他以自己的方式告诉孩子们,不管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下,他总爱他们,即使孩子们并不全依靠他的希望生存。总之,在生活中他总能时时让孩子们感觉到浓浓的父爱,但却从不干涉他们的生活,更不允许孩子们拿他的特殊身份做依靠。他给予孩子的是一般普通父亲都有的父爱。”
5、不要迷信权威
——巴罗教授对牛顿的教育
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从小在乡村长大。他喜欢自己看书,讨厌学校,他认为:上学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等着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