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

她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孟子: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也就是“言必行,行必果。”当孟家还在马鞍山的那个小村子居住时,看到邻居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的猪好好的,为什么要杀掉它呢?”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答应:“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一下午都在等着能吃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从仅存的一点生活费中,拨出一部分钱给孟子从邻家买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还有一次,在孟子读书时,一天放学回家,看见母亲正在织布,便扔下书包,准备出去玩。

母亲叫住了他,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还不是和过去一样。”孟母见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便拿起剪刀,一下子把织好的布剪断了。

并且告诫他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织布一样,现在布没织完而从中间剪断,就永远不会织成一匹完整的布。”

“求学的道理,也是如此,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是为了增长知识,有了学问,将来你就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你现在如果荒废了学业,将来就不免要做很苦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完母亲这番教导,受益很深,从此由早到晚勤学不止,后又拜子思为师,终于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儒。

孟母晚年,身体仍十分硬朗,对孟子的督教也从未放松过。孟子也十分敬爱母亲,他除了周游列国那一段时日以外,大多数的时间,都留在老母身边。为了母亲他不忍远离故国谋求更大的发展,只是在齐国担任了一个清闲的教授职务。

光阴如梭,悠忽之间,三十年岁月过去了。此时的孟母已年逾古稀,而孟子也已过知命之年了,他为自己整日无所作为,长吁短叹,闷闷不乐。孟母知道原因后,又对儿子说出了一段千古名言:

“夫妇人之礼,精五味,擅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己,故有闺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以言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

几句话就使孟子心中豁然开朗了,于是孟子收拾行囊,准备再次周游列国,这次孟子的游历受到了各国人民空前的尊敬与欢迎,可惜就在孟子扬眉吐气的时候,孟母却溘然辞世了,在归葬故乡——马鞍山时,乡邻们争相在路旁祭奠,对这位伟大的母亲极尽哀思。

孟母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伟大之处又岂止“精五味,置酒浆,养舅姑,缝衣裳”和“三从之道”,她更重要是能在儿子的各个成长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

17、让孩子走出家庭

——泰戈尔父亲的旅游教育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1861-1941),出生于印度,是著名作家、诗人、艺术家。

泰戈尔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政、经等,他几乎样样精通。其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热情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外国出版发行。

泰戈尔一生硕果累累,他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和大量文史著作,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还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歌曲。

泰戈尔的家族是印度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最高贵的婆罗门种姓。父亲代温德纳特是位生活简朴、纯洁的智人和隐者,在社会上被尊称为“大仙”。他赞成孟加拉的文化启蒙运动,支持社会改革,对吠陀和奥义书都深有研究,是个哲学家和宗教改革家。

他对子女的管教很得法,儿子泰戈尔的智慧和个性的发展深受父亲的影响。

泰戈尔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们的饭菜同珍馐佳肴无法同日而语。今天的孩子将会讥笑我们的穿着。在不满十岁时,不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我们穿鞋袜。冬季在衬衫外最多加上一件棉背心。那时我们从来没想过,我们的吃穿是很差的……我们只要获得一点东西,就会感到心满意足。从果皮到果肉,我们从来舍不得扔掉一星半点。今天家境富裕的孩子所获得的食物,多半没有被消化而给糟蹋掉了。”

泰戈尔很庆幸自己的成长命运,他不仅避开了因长辈的溺爱而变坏的危险,反而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强健的体魄。

他在《我的童年》中写道:

“我一点也不比那些乱吃硬塞的孩子瘦弱,而且可以说更有力气……我把衣服、甚至鞋袜都浸湿,也不会伤风感冒。秋晚,我躺在露天的阳台上过夜。”

泰戈尔建议那些想使自己孩子身体好的父母,都能像自己父亲一样,不用任何方式来宠爱孩子。对此,他幽默地说:“这样做不但给你节省了伙食费,还节省了请医生的钱。”

代温德纳特也从不干涉子女的自由。

泰戈尔在《回忆录》中写道:

“父亲一生不干涉我们的自由,有几次我的作为违背了他的情感和理念,他只要稍加暗示,就可以制止住的,但他没有这样做。他认为,内心禁忌的力量未产生之前,最好还是等待,消极地接受某种意见,是不会使人痛快的。他深知,没有爱而单纯地执行命令是虚假的。他懂得真理的道路迷失了,还可以复得,但用外力强迫一个人或使一个人盲目地接受真理,最后倒会阻碍他走上真理的道路。”

父亲还有意识地广泛地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的条件和机会。

在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为他主持了成人仪式。仪式结束后,代温德纳特问儿子是否愿意跟他一起去喜马拉雅山旅游。泰戈尔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他当然愿意!

在桑地尼克那些日子里,代温德纳特为在孩子身上唤起自信和责任感,让他掌握钱财,计划每天的生活开销。

旅行到阿默尔特萨尔时,父子俩又逗留了更多的日子。这里的人是有神论者,他们的宗教要义强调一元神梵天的基本精神和人的友爱。父亲定期带泰戈尔去庙里吟唱颂神曲。这一活动大大丰富和陶冶了泰戈尔的情操,令他终身难忘。他们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后来进入喜马拉雅山区。大自然的美使小泰戈尔陶醉了。

在这里,泰戈尔开始了他心旷神怡的山居生活。每天破晓前,父亲身裹红披巾,手执油灯,来床前叫醒泰戈尔,与他一块背诵梵文颂词,然后父子俩到山间林中做逍遥游。回来后,父亲教他一小时英文,然后跳进冰冷的水中沐浴。下午仍是读书散步。傍晚,父子俩在屋外平地上促膝而坐,儿子给父亲唱自己喜欢的颂神曲,父亲却给儿子讲述初级天文知识。

泰戈尔与父亲一起度过的四个月的野外旅游生活,是他童年时代最幸福快乐的日子,也是他一生最有价值的感受。

每当忆及此事,他总是十分感激父亲,是父亲使他认识了生命的真谛。

我国古代对于人的成长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要求。泰戈尔的父亲正是这样培养了他的儿子。攀越山峰、游览胜迹、长途跋涉、颂诗读书,这对于一个文学家的幼年来说,其意义不但是一段快乐奇妙的时光,更是一种受益匪浅的经历。这对泰戈尔日后的发展,无疑具有基础性的培养作用。

18、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汤川秀树的母亲对孩子的培养

汤川秀树是日本著名的物理学家,1949年他获奖时,年仅42岁,同时也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论物理学家。

汤川秀树兄弟五人,都是颇有建树的学者。这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他们的家庭教育。

在明治之前,外祖父驹橘是守备和歌山城的武士,他对汉学很精通;明治以后又从事西学的研究,一直到晚年都在孜孜不倦地吸取着各种知识。

汤川家的孩子们从五六岁起就随祖父读汉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更是他们必读的课目,这对儿童来说是件苦差事,但当他们精通汉字后,读起这些书来就不怎么费力气了。

汤川秀树的父亲琢治,在日本是一位地质地理方面的专家,他曾多次到达中国,兴趣广泛,也喜好中国的琴棋书画。

琢治的特点是,一旦对什么感兴趣,就要收集其所有的文献,进行研究学习。

他迷上围棋,就买了好多围棋方面的书;他喜欢上了绘画就要搜尽所有绘画方面的书……

所以,汤川家中简直就是一所大大的书库。

汤川秀树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家里的书抓住了我,同时也给了我想像的翅膀。”年少的汤川秀树每天要读很多的书。

琢治从不强迫孩子读书,他认为为名次学习就违背了学习的初衷。他尊重孩子们的独立人格,希望孩子们将来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所成就。

汤川秀树的母亲则是一位温和的女性,她的教育原则是对每个孩子都要公平,并希望每个孩子都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有学问的人。

父亲对性格内向的汤川秀树是否上大学表示怀疑,很少反驳丈夫的母亲开口说:“这样做对汤川秀树不公平。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母亲平时说话不多,她不爱对孩子们说教,但是从不拒绝孩子们提问题,只要孩子一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她一定会停下手里正在干的活,耐心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汤川秀树在自传中写道:“母亲是女性中少有的思考力丰富的人。”

汤川秀树的母亲毕业于东洋英和女校,英文学得很好。

在东京时,她为了能使全家人吃上可口的饭菜,每周末都要参加烹调学习班。

到京都后,随着孩子的增多,她也和京都的主妇们一样,忙前忙后很少抛头露面,但她仍长期阅读一些代表先进思想的杂志。

专心家务的母亲生前在遗言中写道:愿意提供自己的大脑做科学解剖。

父亲琢治还是犹豫着是否送汤川秀树到大学读书,这时东京大学的校长森外三郎对琢治做了保证:“汤川秀树的思维是属于飞跃发展的类型,他构思敏锐,在数学上很有天赋,这一点,我可以向您保证。”

读小学时,幽默的数学老师竹中马吉激发起汤川秀树对数学的兴趣;高中时物理老师森总之助,更使汤川秀树成为酷爱读书的“书虫”。他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去京都的书店购书,他买得最多的也是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书。

不可否认,汤川秀树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家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19、不一定要望子成龙

——冯友兰对女儿宗璞的教育

宗璞,文学家,本名冯钟璞。父亲叫冯友兰,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是已故北大教授、著名哲学家。

冯友兰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他一生学识渊博,著有:《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他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后,1929年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52年调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冯老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他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这对宗璞老师以后走上文学之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冯老给宗璞童年印象最深就是他老在书房里。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让宗璞反复背诵唐诗宋词,每天早晨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背一段白居易的《百炼镜》。

有一次,宗璞因为一点小事与小朋友吵架了,父亲就把她领进书房,拿一本《百炼镜》让她背,背着背着她就不再生气,和小朋友重新和好了。

抗战时期,小宗璞随着父母一起到了昆明,他们的住所和当时北大文科研究所离得很近,于是她每天跟随父亲到那里看书。

小宗璞看书的范围很广,哲学、自然科学的书无所不看,冯老也从不加限制,他认为:书读得多了,人才能增长见识。

上中学时,有一次宗璞跟同学们一起到滇池去玩,回家后她把对滇池的感受写了一篇散文,不久就被登在杂志上,这是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当时只有15岁。

后来,在报刊上就能经常见到她发表的文章了,人们开始称她为作家。当母亲把这一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虽然心里很高兴,但他却认为女儿虽然天资聪颖,但做文学学力还是不够。

后来在为《宗璞小说散文选》作序时,父亲写道:“世界上伟大的作家都是既有很高的资质,又有过人的学力。杜甫说他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一句指的就是他的学力,而下一句指的就是他的聪明与才智,二者都有,才能写出他的惊人诗篇。”

宗璞的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礼的贤惠女性。她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说到母亲,宗璞老师深情地说,在我们家里,最不能想像的就是没有母亲的样子了。母亲病重住院后,父亲说:“没有了你娘,这房子太空。”

但是在1977年母亲还是抛下了父亲和儿女们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她卧在病榻上用力抓住宗璞的手说,她可以放心地离开人世了,因为她的儿女们都很有出息。

四个子女确实都没有辜负自己的母亲,大儿子学机械制造,大女儿学外语,小儿子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是一位出色的飞机制造专家。

一次,冯老在接受采访中回答提问时,列出对他一生最有帮助的三个女子:一位是他的母亲吴清芝夫人,也就是宗璞的祖母,一位是宗璞的母亲任载坤,还有一个便是女儿宗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