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互联网+”是什么
第1节 “互联网+”的准确含义
在2015年3月之前,“互联网+”这个词还仅限于几家互联网公司提出的新锐标签,没有引起行业过多的关注。但是“互联网+”出现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时,却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道:
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如果本书接下来大讲一通“互联网+”带来的新变化会非常符合文体逻辑,但这类信息读者朋友看得太多了。实际上,在2015年3月5日下午已经有若干“互联网+”的媒体解读,“互联网+”迅速成为媒体热议的词汇。与此同时,各种商业机构迅速更新自己的产品文案,将“互联网+”这个标签贴到自家产品上自然会引来更多关注,“互联网+”成了一个“投机”的金字招牌。“互联网+”成了一个新颖的酒瓶子,什么旧酒装进去都好卖;“互联网+”又成了一个大箩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互联网+”已经与前些年火爆一时的“互联网思维”一样被过多地滥用。随后也出现了一些批判这类滥用的文章,但这类批判文章和各种解读“互联网+”的文字都比较肤浅。这种肤浅表现在以割裂的方式死磕“互联网+”,各种强拉硬扯的“互联网+”根本上没有格局观,自然也就经不起推敲。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总共5万多字,出现“互联网+”仅有上文一处,而出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两处。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这些内容在报告中与“2015年政府工作总体部署”有机地连接起来。总体部署具体把握三点:稳定完善宏观、保增长调结构、培育催生经济新动力。“稳定宏观”是目标,“调结构”和“催生新动力”是方法,这两个方法都跟经济大转型相关,而互联网都是其中重要的落地工具。只有读懂整份报告,立足于国家战略的大格局才能把握“互联网+”的真正内容。
2013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在此之前美国提出了重塑制造业战略,工业互联网成为重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模式。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也应运而生。2015年5月19日,由百余名院士着手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正式公布。“中国制造2025”也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完成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四大方面的转变。
由此不难看出,“互联网+”制造业实质是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传统产业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绝不是传统行业简单应用互联网技术,而是传统行业的根本性重塑。
传统行业的根本性重塑,不是所有传统行业里企业自己做简单的变化,转型升级的难度不亚于再次创业。会有转型升级成功的企业,也会有转型失败而消失的企业,还会有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更多数目的企业。而我们的国家人口众多,2015年高校毕业生已达749万,就业压力也会促进产生各种新生创业力量。各种创业力量瞄准的源头又将是多样化的消费。同样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鼓励大众消费”“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让万亿群众的消费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由此不难看出,“互联网+”不是一个可以割裂开解读的词,“互联网+”至少要立足整份政府工作报告来理解其含义。而“互联网+”的实质将是通过生产过程、服务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大连接”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大连接”甚至不该只限于互联网连接,报告中提到的“民生保障网”、新建铁路、高速路、水路、民航、管道等基础设施、农村物流与路网建设、“一路一带”都是“大连接”。“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大连接”来创造新红利,同时完成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