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杜润滋来宁重建党组织
1930年5月,中共北方局(顺直省委代)派原中共北平市委领导成员、组织部长杜润滋来宁夏省城开展工作,恢复和建立党组织。来到宁夏省城后,杜润滋利用他和宁夏中学(原五中)教务主任杜立亭(杜承业)的同乡、同学关系,以在宁夏中学(简称宁中)任教为掩护开展工作。此时,恰巧宁夏中学英文教师黄执中回米脂接家眷,并受宁夏中学校长徐宗孺之托,顺便为该校聘请教师。中共陕北特委利用这个机会,派中共党员赵子元、马汉文、高锦尚来宁夏中学任教,并协助杜润滋工作。
10月初,原在河南开封一中任教的中共党员邬逸民、刘梅村和进步青年何高民等人因党组织遭破坏转至郑州。当时,正值蒋、冯、阎中原大战,郑州户籍稽查很严,邬逸民一行遂转由北平来到宁夏省城。何高民通过其亲戚宁夏省财政厅厅长扈天魁的关系,在省财政厅谋得职员一职,并安排邬逸民在宁夏中学任教,刘梅村在宁夏师范(原八师)附小任教。不久,邬逸民、刘梅村便与杜润滋接上了组织关系。杜润滋、邬逸民、刘梅村、赵子元、马汉文等5名中共党员,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以宁夏中学为活动基地,建立起中共党组织,杜润滋为负责人。
党组织一经成立,就积极组织和领导银川地区的革命斗争,很快使一度停顿的党的工作得到恢复,相继发动和领导了宁中学潮、未遂的宁夏小南门兵变以及宁安堡护路队兵暴。
1930年春,马鸿宾代理宁夏省政府主席后,极力向学校安插国民党右派势力。宁夏中学校长徐宗孺是马鸿宾的好友,在宁夏教育界工作多年,有较高的声望,但思想守旧,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走读书做官的老路,有一部分师生追随其后,在学校形成一股保守势力。
杜润滋、邬逸民、马汉文、赵子元等中共党员,在教学中经常联系实际,抨击时弊,启发学生的思想觉悟,很快受到进步学生的好评,一批进步学生如孙殿才、梁大均、李天才、李振邦、李广林、潘钟林、征克非、张琪等,很快就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秋季开学,学校因发放助学金不公,引起部分学生强烈不满。在进步教师的支持下,学生杨生连等人带头,多次质问宁夏县长刘瑞甫和校长徐宗孺。校方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将带头“闹事”的学生杨生连、梁大均、张韶翎等人以“违反校规”“犯上作乱”之名,挂牌开除学籍。杨生连不服,气愤地砸了牌子,结果形成两派师生的对立与斗争。
面对这种局面,杜润滋决定发动进步学生,公开揭露校方发放助学金不公、袒护落后学生的行径,并由孙殿才、梁大均、李天才等联络进步学生,公开提出“驱逐绅士徐宗孺”“拥护杜立亭当校长”的口号。这个口号得到了大部分师生的支持和响应,最后发展为罢课、闹学潮。
杜润滋
杜立亭
邬逸民
宁中学潮使宁夏当局十分震惊,他们派军警包围了学校,按照校方提供的名单,军警抓捕了十几名进步学生。军警的暴行,激起了广大师生更加强烈的愤怒,为了争取斗争的胜利,营救被捕学生,杜润滋、邬逸民等中共党员和杜立亭等进步教师联合起来,发动学生上街游行,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并联系被捕学生的家长,鼓动他们加入斗争行列。社会舆论和学生家长都站在要求公正、民主、进步的学生一边,谴责当局镇压无辜学生,呼吁释放被捕学生,要求当局接受学生的合理要求。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当局被迫免去徐宗孺的校长职务,委任杜立亭为宁中校长,释放了被捕学生。但是,仍然坚持开除杨生连、张韶翎、梁大均等人的学籍。
杜润滋在宁夏省城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原银川二中院内文庙旧址)
宁中学潮引起了马鸿宾的警惕,开始加强对宁中进步师生的监视。11月20日,宁夏省党部拆查陕北安边小学教师王鼎三给杜润滋的来信,发现其中有“现在社会黑暗,当用朱毛革命精神,快刀斩乱麻之手段从事一切,请兄努力”等言词,并从杜润滋的住处查抄出《唯物史观之社会进化史讲义》等多种进步书籍,还通过邮局查出有《青年》《海光报》《国际月刊》等进步刊物在宁中和师范学生中流传,便以“共产党嫌疑”罪名将杜润滋、杜立亭逮捕。1931年初,宁夏省教育厅又秉承当局决定,下令驱逐邬逸民、赵子元、马汉文、刘梅村、黄执中等人即日离宁。尽管中共党组织领导人被捕,部分中共党员被驱逐出境,但党组织负责人杜润滋在狱中因身份尚未暴露,又加时任监狱科长王永昌的帮助,仍同外界保持联系,继续领导进步力量进行斗争。
1931年4月,梁大均、李天才设法与狱中的杜润滋取得联系,不断将外面的情况向杜润滋汇报。杜润滋秘密发展李天才为中共党员,指示李天才回中宁县宁安堡到地方部队参军,待机策动兵变;指示梁大均等人做马鸿宾部队和其他杂牌军的工作,待机策动兵变。
1937年,李振邦作为宁夏篮球队员参加全国比赛
梁大均
李天才
年初,蒋介石任命马鸿宾代理甘肃省主席。这充分说明马氏家族完全投靠了蒋介石,冯玉祥极为恼火,密令驻陕西邠州(今彬县)的苏雨生和驻兰州的余部相机消灭马鸿宾的军事势力,并令雷中田在兰州扣杀马鸿宾,先后发生了苏雨生部进攻宁夏和兰州的“雷马事变”。面对这种局面,杜润滋认为起义时机成熟,便指示李天才、梁大均等人聚集宁夏省城,秘密组织力量,分头做当地驻军的策反工作,联络反马地方武装,准备发动兵变。
9月,在宁夏省城,梁大均等人首先联络了原宁夏中学闹过学潮的李广成、李振邦、张琪、杜学义等同学议事,研究兵变具体事宜。尔后,他们又联络了马鸿宾部修械所的赵炮匠和马鸿宾部驻宁夏省城东郊掌政桥的骑兵连以及驻扎在宁夏省城小南门的步兵排。同时,还在宁北、宁南联络地方武装和失意军人密议共同起事,袭击宁夏省城。其计划为:骑兵连首先起事,与小南门步兵排配合,攻打警察局和城防司令部,各地驻军起来响应。他们将队伍定名为“抗日救国西北军”,以杜润滋为司令,并拟定了各县负责人的官职,刻制了印章、委任状,计划于12月23日在省城小南门举行兵变。
同时,李天才回到中宁县宁安堡后,做通了原枣园护路队队长孙天才和恩和护路队队长张自箴的工作,计划与驻宁安堡南门洋行马鸿宾部特务营四连里应外合举行暴动。但这两处兵变均告失败,李天才、李振邦等骨干被捕。
小南门兵变时埋藏武器地址(小南门五堆子桥)
1931年,邬逸民为与宁夏中学部分师生登游青铜峡一○八塔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