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2012年11月1日在青铜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永红
各位代表:
我受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08~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民生、一切为了和谐”的工作理念,切实厉行“实、细、快”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依法履职,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突出重点,强化监督,切实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重心
创新监督方式,注重监督实效,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等多种方式,在增强监督刚性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对市水务局、农牧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听取和评议市国税局、地税局、人民银行等20个垂直管理部门、单位近年来依法行政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报告,进行民主测评;对“一府两院”73个专项工作报告实行票决制,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按照监督法规定,向“一府两院”发出审议意见13份,要求将整改和落实情况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跟踪督查,要求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推动“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促使有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是推动全市经济健康运行,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求实效。市人大常委会把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预算审查监督放在重要位置。每年年初提前介入计划和预算编制的初步审查工作,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使计划和预算草案编制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每年年中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上一年度市本级财政决算及当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促进市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预算执行,切实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根据预算执行情况适时审查、批准市本级预算调整方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坚持每年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严格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审计监督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促进了我市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是推动“兴工强市”发展战略,在促进工业提质增速上求实效。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兴工强市”发展战略,始终把工业经济的监督放在重中之重,多次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新材料基地、嘉宝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行视察,组成调查组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就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规划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服务环境等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力促进了工业园区建设和加快工业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同时,密切关注工业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多次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工业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报告,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确保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三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上求实效。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按照市委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每年都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深入各镇村,全面了解掌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发展等工作情况,及时组织对优米基地建设、葡萄产业、适水产业、生猪产业、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塞上农民新居工程等进行调研,听取和审议市政府相关工作报告。针对日光温棚和养殖园区存在的重建设轻利用、农民群众种养积极性不高、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技术培训和服务还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审议意见,并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市政府及有关涉农部门、镇(场)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是推动宜居宜业城市发展,在促进城市品位提升上求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城乡建设,多次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落实城乡总体规划情况的报告,并作出审议意见,督促市政府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严格规划执行,切实提高城乡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多次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以及城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视察,督促市政府相继完成了市一中、市医院及城市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城区改造、亮化美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工程,建成了青秀园、滨河大道、惠农渠、罗家河等一批造林绿化和湿地水系建设工程,实施了城市房地产开发、城乡道路建设、塞上农民新居、沿黄特色小镇和连片整治示范等建设项目,建设了黄河楼、青铜古镇、旅游码头等旅游文化工程,使我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五是推动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在促进民生福祉上求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作为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多次组织对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工作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促使市政府在化解“普九”债务、落实义务教育经费、推进“两基”验收达标、加大蔬菜、食品安全和农资价格监管、加强社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城乡医保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督促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群众来信来访187件(次),做到了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特别对群众提出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落后,就业再就业困难,部分网吧违规经营,公墓管理滞后,道路交通存在安全隐患,老城区供水、供暖、供电、供气、路灯、广场等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等问题组织进行视察、调研,及时提出建议意见,市政府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金相继完成了老城区维修改造,推进了城乡文化体育场所的建设,加强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以及公墓管理,落实了就业再就业政策,较好地解决了暖气不热、路灯不亮、停电频繁、广场失修等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是推动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在促进司法公正上求实效。市人大常委会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基础工作来抓,积极督查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五五”普法落实情况、“六五”普法工作情况报告,组织力量专题调研和检查普法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对公务员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劳动合同法、防震减灾法、殡葬管理条例等24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通过执法检查,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整改,推动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刑事审判、行政审判、民商事审判工作、执行工作、司法公开工作和市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公诉工作、侦查监督和监所检察、反渎职侵权及职务犯罪预防等10个方面的专项报告,督促法检“两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认真整改,促进了法检“两院”办案质量和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使法检“两院”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坚持司法公正、保障群众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民主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七是推动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求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的监督工作,督促市政府健全了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把完善社会服务作为重点,加快发展服务民生的公益组织、符合产业导向的行业组织、参与基层建设的社会组织、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型组织,加快构建居家养老、扶贫济困、就业社保、综治平安、便民利民等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了社会管理的根基。督促建立了市、镇、村“三级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矛盾处理渠道,及时解决了涉及群众切实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突出问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督促建立健全了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防灾救灾、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确保了我市的长治久安,为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切实把贯彻落实市委工作部署作为人大工作的关键
一是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保持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履职的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紧紧围绕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发展大局确定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坚持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事前向市委请示,事中向市委负责,事后向市委报告,不折不扣地执行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市委的领导之下,把市委意图和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使人大工作与市委的思路合拍、与“一府两院”的工作合力、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合心。
二是紧扣市委中心工作,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市委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工作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紧盯事关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进行论证,作出决议决定23个。根据市委的决定,审议批准了市人民政府提请的关于在青铜峡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增加安全生产相关指标的议案以及滨河大道建设项目、中心市区道路建设项目、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陈袁滩村镇道路建设项目、陈袁滩湿地整治工程建设项目使用银行贷款,并将项目建设银行贷款偿还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的议案,并分别作出决议。确保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广大群众的共同意愿,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行使干部任免权。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相统一,发扬民主,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五年来,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89人(次),使市委的人事安排意图通过法定程序得到顺利实现。同时,通过开展工作评议,设置调查、述职、测评等环节,先后对市卫生局、工业和商务局等5个政府工作部门进行了工作评议,肯定了成绩,指出了不足,提出了建议意见,限时督促整改,切实增强了被任命人员的依法履职意识、为民服务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
四是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全力做好市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和要求,根据新修订的选举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召开人大常委会、党组会、主任会,专题研究,精心部署。在换届选举的每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坚持深入镇、村选区检查指导,落实市委严肃换届纪律的有关要求,协调解决换届选举中的相关问题,切实做好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依法保障了市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共有195253名选民参加投票,选举产生176名市人大代表、468名镇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程序合法,平稳有序,代表结构和素质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各镇换届工作按照要求圆满完成。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切实把发挥代表作用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
一是抓规范,完善代表工作制度。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市代表工作实际,审议通过了《青铜峡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修订完善了《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等9项配套制度,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为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抓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市人大常委会把不断提高代表素质作为开展代表工作的首要任务,五年中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积极参加全国人大相关部委和自治区人大的各类培训,先后邀请自治区人大代选委负责人及有关法律专业人员举办专题讲座,采取以会代训、办班培训、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小组学习等形式开展培训活动,组织1600多人次各级人大代表全面学习宪法、监督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知识,培训面达98%以上。同时,组织各镇、街道人大主席(主任)、副主席实地观摩各镇“代表之家”、赴兄弟县(市)考察学习,开阔视野,交流经验。并坚持为代表订阅、寄送《宁夏人大》《青铜峡人大》《人民代表报》等报刊杂志和法律、法规读本,进一步提高了人大代表对人大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了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抓活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市人大常委会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活动,不断扩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参与面和知情面;通过创建镇“代表之家”和村、社区“代表工作室”,为代表学习交流、参政议政、述职评议、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搭建了平台;通过在代表中广泛开展以“四带头、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代表的工作热情;通过与各镇人大签订目标责任书,指导各镇按照乡镇人大工作条例开展活动,密切了与市、镇人大代表的联系;通过走访、慰问市人大代表,广泛听取和征求代表的建议意见。五年来,先后有520人(次)市人大代表分别参加了人大常委会会议和视察、调查、检查工作,并有140人(次)市人大代表被评为优秀人大代表,广大代表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抓督办,落实代表建议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采取重点督办、会议督办、现场督办、登门督办、电话督办、个别督办等方式,建立办理进度台账,盯住办理工作不放松,积极促使代表提出的各类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五年来,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4件,办结4件,办结率达到100%;建议和意见273件,办结223件,占总数的81.7%,其中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建议22件,办结21件,占总数的97%。督促市政府为3000多名被征地农民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安居楼18栋942套;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中正在推进住房货币补贴;曾两次提高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标准,兑现了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改造维修农村公路危桥37座。表彰奖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先进单位22个、先进人大工作者60人(次)。通过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使代表提出的城区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社区和村干部工资及养老保险、农民淌水难、行路难等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大批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和意见办结率高,投入资金多,社会效果好,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提升素质,外树形象,切实把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的根本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履职意识。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始终把学习作为创新思维观念、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常抓不懈,认真落实学习制度,通过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强化对人大常委会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党风党纪、人大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并结合人大工作实际,经常组织开展座谈讨论,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始终在思想上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打牢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努力做到视察调研先学法、讨论问题不离法、行使职权依据法、作出决议符合法。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求真务实、改进作风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精心指导各镇、街道做好人大工作的同时,结合全市开展的下基层活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协调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努力使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切实发挥集体智慧,努力提高议事质量。认真做好人大老干部工作,切实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深入开展风清气正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勤政教育活动,加强机关内部管理,明确责任,严格奖罚,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进一步提高了人大机关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监督机制。市人大常委会严格遵循法定规则,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工作制度,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青铜峡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询问的暂行办法》《青铜峡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实行工作评议的暂行办法》,修订完善了《青铜峡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暂行办法》和人大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并付诸实施,规范了监督机制,增强了监督实效。
四是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对外影响。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对重要会议、重要工作和重要活动,提前安排,周密部署,组织力量,精心策划,切实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并通过多种途径宣传人大知识、人大工作经验和代表先进事迹,积极向《宁夏人大》投稿,编辑印发《青铜峡人大》专刊,不断提高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和影响力。完成了《青铜峡市人民代表大会志》第二册的编纂。在2008年和2009年先后成功举办了华东、华南、东北、西北19县(市、区)人大工作研讨会第30次会议和纪念青铜峡市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座谈会,既宣传了我市人大工作,又扩大了我市的知名度。注重加强与外县(市、区)人大的联系沟通,在交流经验、促进工作的同时,大力宣传我市的发展成就、资源优势、招商引资政策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青铜峡、关注青铜峡。
各位代表,回顾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才能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市人大常委会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得益于自觉地把人大工作置于市委的领导之下,从而得到了市委的大力支持,保证了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有力地推动了人大工作的开展。二是必须始终把强化监督作为重中之重,才能使人大工作有所为、见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只有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探索新时期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突出监督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敢于监督不失职,善于监督不越权,才能促使人大工作有所作为、取得实效。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根本任务,才能扎实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市人大常委会担负着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的重要职责,只有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加强执法检查,严格依法办事,力促司法为民、公正执法,才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四是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代表作用,是人大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的力量源泉和重要基础。只有紧紧依靠人大代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人大工作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五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激发人大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人大工作得以不断推进的强大动力。市人大常委会只有准确把握人大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紧密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总结更多更好的做法和经验,才能推动人大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青铜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