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耕地地力评价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隆德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端,居六盘山主脉的西侧,属宁夏固原市管辖。地处东径105°48′~106°15′,北纬35°21′~35°47′之间,东北、东南、西北分别与固原市的原洲区、泾源县和西吉县相连,南部、西部分别与甘肃省的庄浪县和静宁县接壤,东西宽41km,南北长47km,土地总面积985km2。
隆德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位置图
隆德县行政区划图
全县辖3镇10乡118个行政村。总人口1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6万人,占总人口的90.9%。人口密度为191人/km2,是自治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
二、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于降水的再分配,地下水分布,水土流失和土地利用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隆德县地形总的特点是东高西低,并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东部为六盘山山地,向西为近山土石丘陵,再西进入黄土丘陵地区。海拔随之渐次下降,全县地面最高处为“米缸山”(也是六盘山的最高峰),海拔2942m,最低处在渝河出境处,海拔1720m,相对高差1222m,平均东西向地面坡降为3%。
按大地貌划分,全县可分为山地、土石丘陵、黄土丘陵和河谷冲积平原等类型。
(一)山地
山地主要是由白垩系地层构成的六盘山山脉,总面积195657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1%。山地的特点是海拔高,坡度陡,切割深。其海拔高度均在2400m以上,有82%的坡度在25°以上。由于坡度陡,土层较薄,一般土层厚度为50~100cm,局部侵蚀严重处,基岩裸露地表。
表1-9 隆德县土地利用现状统计
(二)土石丘陵
在山地以下为土石丘陵,面积257170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7.18%。土石丘陵的坡度较山地平缓,大部分坡度小于25°,7°~25°的面积约占土石丘陵总面积的63.3%。相对高度也较低,大部分高差在50~100m之间。土石丘陵的基岩,主要由红色砂砾岩、页岩和泥灰岩等构成。部分地区为第三纪红色粘土层。
(三)黄土丘陵
西部广大地区为黄土丘陵,总面积685518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5.8%。黄土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形破碎,冲沟密布,沟道密度达1.2~1.9km/km2,侵蚀模数为3300~4000t/km2。大部分坡度在7°~25°之间,小于7°的坡地不足12%,大于25°的坡地也在6%左右。
黄土丘陵的中小地形可分为塬、梁、峁及沟台地和沟掌地等类型。梁和峁及其附近的坡地是面蚀特别严重的地区,土壤多为黄绵土。沟台地位于坡麓冲沟两侧,沟掌地则位于沟头,二者地面均较平缓,水肥条件好,是当地较好的农田。
(四)河谷冲积平原(川地)
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两侧,包括河床、河滩地、低阶地(川地)和高阶地(塬地)等部分。面积213171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2%。其中川地19932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3%。川地地形平坦,土壤比较肥沃,是隆德县古老的农业区,也是目前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高阶地的面积不大,全县约2.6万亩,主要分布在渝河等川地的上部。在沙塘、神林、陈靳等乡镇,有较大面积的高阶地分布。高阶地的地势平坦,土壤侵蚀轻微,肥力水平较高,多为基本农田。
三、成土母质
隆德县成土母质按形成条件和性质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洪积冲积物
洪积冲积物是山洪和河流搬运沉积下来的次生黄土、次生红土,以及各种岩石风化的碎屑混合物。主要分布于唐家河、十字路河、好水川、渝河、甘渭河、庄浪河和水洛河沿岸的河谷平原上。其特点是冲积层明显,有效土层较厚,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相对较高,质地多为砂壤,轻壤和中壤土。在洪积冲积母质上发育的土壤,主要有新积土。
(二)黄土母质
黄土母质在隆德县广泛分布,面积约占45%。呈淡黄和灰黄色,颗粒组成以粗粉粒(粒径0.05~0.01mm)为主,物理性粘粒(粒径小于0.01mm)含量在25%~30%。质地均匀,疏松多孔,无水平沉积层次,沟边常形成直立陡壁。黄土富含石灰,含量多在100g/kg以上,有机质、氮、磷含量低,钾素含量较高,pH在8.4左右。在黄土母质上形成的土壤主要是黑垆土和黄绵土。
(三)红土母质
红土母质在隆德县一般呈条带状分布。红土呈棕红色,质地粘重,棱块状结构,紧实致密,孔隙很少;有机质和氮素含量低;全磷含量较高,pH>8.5。在红土层下部可见到石膏结晶体(羊脑石)。红土因质地粘重,故耕性不良。
(四)残积母质
残积母质是岩石风化物未经搬运就形成的成土母质。一般都含有大小不同的岩石碎片,且土层较薄。根据母岩性质不同,残积母质可分为以下类型:
1.红色砂砾岩风化物
2.泥灰岩及灰岩风化物
3.砂质泥岩风化物
4.页岩风化物。
(五)坡积母质
在山地和丘陵的坡麓,由于重力作用,常堆积有较厚的来自上部的风化物,其特点是成分比较混杂,没有分选作用和水平层次;沿坡麓分布,面积较小,但范围较广。
四、农业自然资源
(一)气候资源
隆德县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的东缘,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六盘山西麓,由于远离海洋,且地势较高,一方面具有大陆性气候与海洋季风边缘气候的特点,另外又深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在气候区划上,属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随着地形的变化,冷热差异较大,具有东凉西暖,南温北干,冬长严寒,夏短酷热、春快多风、秋早凉爽,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日照较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而多变等特点。
1.光能资源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唯一能量源泉,也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以增大体积和积累干物质的能量来源。
(1)总辐射
隆德县全年总辐射量为122.04kJ/cm2。春季(3~5月)为36.79kJ/cm2,占全年30.2%;夏季(6~8月)为39.86kJ/cm2,占全年32.7%;秋季(9~11月)为23.13kJ/cm2,占全年19.0%;冬季(12~2月)为22.26kJ/cm2,占全年18.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的总辐射量为86.74kJ/cm2,占全年的71.1%;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的总辐射量为54.08kJ/cm2,占全年的44.3%。
从本县各月各时段太阳总辐射能年变化曲线图(图1-1)可看出,春季总辐射量一直稳定上升,到5~6月份达到最高值,7月份开始下降,到11月份为全年最低,之后开始逐渐上升。
图1-1 隆德县各月各时段太阳总辐射能曲线
(2)生理辐射
全年生理辐射为61.05kJ/cm2年,5月份是最高值,为7.26kJ/cm2。5~6月份是作物生长活跃期,生理辐射也以这两个月为最高。在作物整个生长期(气温稳定通过0℃期间)内,生理辐射43.37kJ/cm2,占年生理辐射的71%,植物生长活跃期(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生理辐射27.04kJ/cm2,占年生理辐射的44%。
(3)日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2228.1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0%。月日照时数最长为5~6月,最短为9月。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419.7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63.7%,稳定通过1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742.6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37.8%。
2.热量资源
(1)气温
全县年平均气温5.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8.5℃,极端低温-25.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6.9℃,极端高温31.4℃。在空间分布,大致是东冷西暖,东经106°02′以东,年均气温<5℃;东经106°07′以西,年均气温>6℃;106°02′~106°07′之间为5℃~6℃。平均每向东推进1km,年平均气温下降0.08℃。而南北差异较小,平均每向北推进1km,年平均气温下降0.03℃。各月平均气温在-8.5℃~16.9℃之间;旬平均气温在-8.9℃~17.4℃;候平均气温在-9.5℃~17.5℃之间。全年没有一旬(候)平均气温>18℃,候平均气温从11月第3候到翌年3月第3候都在0℃以下,期间长达125天。但没有一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下;候平均气温≥10℃的时期从5月第2候开始到9月第5候共143天。气温年变化的特征:春季升温特别快,3、4月份,月升温6.2℃,平均旬升温2.2℃,候升温1.1℃。由于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极不稳定,常发生春寒和倒春寒,造成冻害。夏季气温稳定、温和,各月、旬、候之间变化不大。秋季9月以后,由于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入侵,故气温迅速下降,10~11月降温可达7℃/月,秋季降温率比春季升温率要大。冬季又维持稳定状态,各月、旬之间变化很小。
隆德县积温等值线图
(2)积温
隆德县平均积温呈西高东低分布,≥0℃的积温在3000℃以上的地区很小。东经106°02′以西>2800℃,106°02′~106°09′为2800℃~2400℃,106°09′以东<2400℃。≥10℃积温与0℃相似,绝大多数地方≥0℃在1600℃~2200℃之间。
在农业生产中,至少取80%的保证率来衡量该地区的热量资源,才较稳定可靠。全县≥0℃积温,保证率80%在2280℃~2948℃之间,≥10℃的积温,保证率80%在1444℃~2234℃之间。平均无霜期124天,初霜期9月20日,终霜期5月18日。
3.降水与蒸发
隆德县年降水量502mm左右。降水的地理分布:由于六盘山的抬升,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现象明显。全县平均每升高100m,年降水量增加19.6mm。东经106°以东,由于高度急剧上升,平均每升高100m,大约年降水量增加27.6mm;西部则由于坡度平缓,平均每升高100m,年降水量只增加11.6mm。降水量分布除受高度的影响外,还随经纬度的不同而异。降水量以东经106°为界线,以东>500mm,以西<500mm。东部每向东推进1km,年降水量增加4.3mm;西部每向西推进1km,年降水量平均减少1.7mm;全县平均每向西推进1km大约减少3.0mm。降水量随纬度的不同也有差异,与经度相比,则变化不明显。平均每向北推进1km,年降水量减少1.6mm。降水时间变化:全年降水量最多月为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22.2%~24.4%,最少月为12月份,只占0.6%~0.7%;冬季12月至2月降水量占全年的2.7%,春季3至5月占17%~18.5%,夏季6至8月占55%~56%,秋季9至11月占23.9%~24.5%,作物生长期4至9月占全年的87.0%。年蒸发量为1313~1588mm,干燥度为1.25~1.60之间。
图1-2 隆德县各月降水量分布
4.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不利的气象条件而造成作物减产欠收,称之为农业气象灾害。隆德县为多灾地区。其主要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低温等。
(1)干旱
干旱是指在无灌溉条件下,长期无雨或雨水很少,气温高,湿度小,蒸发大等外界环境因素造成作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发生水亏缺,并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使作物凋萎或枯死,进而导致减产或失收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据史料记载,从宋景德元年(1004年)至民国38年,隆德县有干旱记载的年份共179年。1950~1990年40年中,出现旱害的年份共20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干旱连年发生。
隆德县降雨量等值线图
干旱发生的时间,与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干旱的轻重与作物各时期需水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丰欠。根据当地作物生长季节特点,把3、4、5三个月作为春季,6、7两月作为夏季,8、9、10三个月作为秋季。春季发生干旱,主要影响冬小麦返青、春播作物出苗和分蘖。春旱在1940年以前发生频繁;1941~1961年较少;1962年开始增多,1975年之后几乎连年发生;夏旱发生对夏秋作物均造成减产。夏旱在1942年以前发生频繁,1956~1966年较少。秋季若发生干旱,不仅对秋作物的成熟,产量有影响,对秋播的冬小麦生长,壮苗、安全越冬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又是翌年夏季作物丰欠的因素。农谚“八月底墒雨,十月关门雨”、“麦长隔年墒”,说明秋雨还是很关键的。若以次年春季连旱时,则对作物的影响就更大了。1946~1971年秋旱发生较少,1972年以来几乎连年发生。
(2)冰雹
冰雹的危害仅次于干旱,对作物局部性毁坏力强,并有暴雨山洪,常造成绝产和人畜伤亡。冰雹最早始于4月1日(1964年),最迟始于6月14日(1966年);最早终于6月1日(1975年),最迟终于10月24日(1962年)。平均初日为5月2日,平均终日9月1日。绝大部分出现在6、7、8三个月。主要时段在上午11时以后,13时至17时最为强烈,19时以后机率很少。
(3)霜冻
霜冻一般是指温暖时段内,由于平流、辐射,使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降低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冻害甚至死亡的短时间的低温(通常是在0℃或0℃以下,有时可略高于0℃)。由水气直接凝华成冰晶聚在植物体表面上的霜,称为白霜;由气温降到零度以下,使作物遭受冻害的,叫做黑霜。隆德县的黑霜出现频率较高,常造成夏秋作物的严重减产,如1972年9月1日~3日的霜冻,损失粮食达250万kg以上。
据气象资料统计:隆德县白霜最早出现于9月1日(1980年),最迟终日为6月17日(1969年)。平均初日为9月20日,平均终日为5月18日,最长无霜期161天(1973年),最短为94天(1976年),历年平均124天。一般无霜期日数,随海拔高度自西向东缩短,沿六盘山一带,在90~120天之间。
(二)水资源
根据《隆德县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报告》,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24亿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840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4230万m3。现有水库库容容积6710万m3。总蓄水量1214万m3。农业可利用水资源9260万m3。地表水资源总量按唐家河、什字河、好水河、渝河、甘渭河、庄浪河、水洛河等七条河流分配,地下水资源总量按其七大水系分配,多分布于河谷川道区,地下埋深一般为20~200m,矿化度0.28~1.788g/L,各河流为水资源输出区,无过境客水,降水是唯一的水资源。各主要河流水文特证值见表1-1,隆德县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分析见表1-2。
表1-1 隆德县境内各河流概况表
表1-2 隆德县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分析
(三)生物资源
1.植物资源
隆德县生物资源丰富。据历史记载,从秦汉以来,直至19世纪初,全境到处可见青山绿水、林茂草丰的自然风光。宋代史料中曾有“葫芦河上游为黑松林所广覆,好水川一带可藏匿数万兵马而毫无踪迹”的记述。可见隆德县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林茂草丰的森林草原区。据《隆德县志》记载,六盘山区共有高等植物788种,隶属113科,382属。其中苔藓植物41种;蕨类植物18种;种子植物729种。种子植物为优势种群,分86科,337属,占全国种子植物总科数的28.5%;占总属数的11.3%,占总种数的2.9%。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蚕豆、玉米、豌豆、莜麦等;经济油料作物主要有马铃薯、中药材、蔬菜、胡麻等;林木品种有槐、柳等,干鲜果品主要有苹果、桃、李、梨等品种。
隆德县水系图
1920年以后,至解放初期的短短30年间,由于连年战乱的破坏,加之人口增加,开荒毁林毁草现象普遍盛行,致使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去平衡,光山秃岭逐年东延,解放前夕,仅六盘山一带的阴湿区,残存天然次生林24.57万亩,广大的中西部到处是光山秃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极“左”思想和政策多变的影响,造林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年年造林不见林,而天然林却大量地被破坏。至1980年,全县保存天然林4.25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0.01万亩,共计有林面积14.34万亩,森林复盖度9.56%。比五十年代初期的16.39%,减少了6.83%。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全县大面积种草种树,全县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到65.0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3.69%。
2.动物资源
隆德县畜禽、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亦十分丰富。据《隆德县志》记载,六盘山区的陆栖动物按其生态类群可分为落叶阔叶林动物群、灌丛草地动物群、河谷动物群和田舍动物群4类,共计207种,亚种2种,隶属24目、60科。
第二节 农业生产情况
一、农业生产发展概况
(一)农村人口与劳动力
2009年末全县共有农户51082户,农业人口156345人,其中农村劳动力76034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8.6%。农民人均耕地3.78亩。2009年全县农业生产总产值3.18亿元,比2001年的2.0亿增长1.18亿元,增幅59%。农民人均纯收入2959元,较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9元增加1380元,增幅162.1%。
表1-3 “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农业主要经济指标
(二)农业经济综合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隆德县农村虽然经过了土地改革、农村合作社、人民公社、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曲折的进程,但农业生产仍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再加上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农业税的逐渐免除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广大农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粮食生产稳定提高,畜牧养殖业强势发展,设施农业、中药材、生猪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经济势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971.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1980年不变价)增长73.6倍,比1978年(1980年不变价)增长28.9倍,比1990年(1980年不变价)增长14.9倍,比2000年(1990年不变价)增长5.5倍。其中农业产值31665.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7.6%,比1949年(1980年不变价)增长41.3倍,比1978年(1980年不变价)增长22.6倍,比1990年(1990年不变价)增长11.4倍,比2000年增长5.2倍;林业产值2394.4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比1978年(1980年不变价)增长26倍,比1990年(1980年不变价)增长14倍,比2000年(1990年不变价)增长2.3倍;牧业产值18144.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比1949年(1980年不变价)增长921倍,比1978年(1980年不变价)增长63.7倍,比1990年(1990年不变价)增长24.4倍,比2000年增长6.3倍;农业服务业产值2767.4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平稳较快发展,为全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隆德县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革。首先在种植业内部,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压缩小麦,积极扩大马铃薯、蔬菜、胡麻、中药材、蚕豆等特色产业。从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情况看,1980年之前,以粮食作物和油料为主,零星种植自食蔬菜。1980年之后开始推广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到2009年在全县总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由1991年的50.07万亩调整到40.4万亩,减少9.67万亩。油料、蔬菜、中药材、牧草等作物面积由12.3万亩增加到19.07万亩,增加6.77万亩。水果面积达到7350亩,比1991年增长3.6倍。在畜牧业内部,60年来,畜牧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标准化逐步推进,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畜牧业从家庭副业逐步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建国初期,农村劳动力基本从事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2009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47104.1万元,按行业划分,农业收入22727.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8.2%,林业收入731.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6%,牧业收入8607.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8.2%,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饮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收入1503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2%。
四是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式,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全县实现了梯田化,建设高标准梯田49.8万亩;水浇地10万亩。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传统农业也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设施农业、马铃薯、蚕豆、中药材、花卉、畜牧等产业带已初具规模,农产品实现了由出售初级产品到加工农产品提高附加值的转变。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由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机械化农机具和运用机电动力大面积推广;由单纯种植业机械化发展到面向农林牧全方位机械化;由农户自发发展到农机专业户;由小农机发展到大农机,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生产力。2009年末,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191484千瓦,比1991年的26504千瓦增长了7.2倍。随着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09年机耕、机播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23.8万亩、16.09万亩和6.7万亩。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化肥,并注重科学施肥,对保障农业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2009年全县农用化肥使用量达到23968实物吨,比1991年的10948吨增长了2.2倍。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财力的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
五是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通过不断推广农业科学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和新品种,农产品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的目的。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88837t,比1949年增长5.94倍,比1977年增长3.1倍,比2000年增长1.6倍。油料作物总产量7583t,比1949年增长4.6倍,比1977年增长5.8倍,比2000年增长1.7倍。2009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数54233头,比1991年增加1331头、羊存栏32436只,比1991年增加3241只。肉类总产量7988t,比1991年增加4673t,奶类产量156t,比1991年增加149t,绵羊毛产量52t,比1991年增加21t,禽蛋产量680t,比1991年增加185t。
(三)种植业生产发展状况
1.种植业生产现状
据2009年统计,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0.4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0.74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67.5%;油料作物面积7.7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12.7%;瓜菜种植面积4.6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6%;中药材种植面积2.9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4.6%;其他作物(饲料)4.6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6%。粮食作物平均单产218千克/亩,总产量8883.7万kg。在粮食作物中,其中夏粮20.68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0.8%,平均单产165.2千克/亩,总产3416.8万kg,占粮食总产量的38.5%。秋粮作物播种面积20.06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9.2%,平均单产272.6千克/亩,总产量5466.9万kg,占粮食总产量的61.5%。油料作物平均单产98.9千克/亩,总产量758.3万kg。中药材平均单产160.1千克/亩,总产量457.7万kg。蔬菜平均单产1325千克/亩,总产量591万kg。其他作物(饲料)平均单产580千克/亩,总产量2640.8万kg。完成农业总产值31665.3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971.8万元的57.6%。
2.农作物总产和单产变化情况
1950~2009年,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只有1953年因灾减产低于1949年,有9年单产低于50千克/亩。1949~2009年,平均单产为85.8千克/亩,总产4479.8万kg,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最高年份均为2008年,分别为221千克/亩和8883.7万kg。
表1-4 德县“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农作物播种面积
表1-5 隆德县“十五”及“十一五”主要作物产量统计表
1950~2009年油料单产低于1949年的有18年,1年于1949年持平,单产、总产最低年份均为1962年,分别为14千克/亩和36.5万kg。单产、总产最高年份均为2009年,分别为99千克/亩和758.3万kg。
从农作物单产、总产变化情况看,60年来,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以及政策影响,1977年之前发展缓慢,徘徊不前,单产、总产低而不稳,年际之间变幅大。1977年之后,单产逐年提高,2008年单产、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农业生产发展阶段变化
第一阶段:1950~1956年国民经济恢复期稳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除1953年因灾减产,粮食单产26千克/亩,总产1151.2万kg,低于1949年的生产水平,其余各年生产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粮食平均单产45.3千克/亩,平均总产量1571.4万kg。油料在这一时期除1953年单产8千克/亩,总产38.25万kg,减产外,其余各年均处于上升趋势,平均单产31.8千克/亩,平均总产量182.1万kg。
第二阶段:1957~1962年,高指标等因素造成的经济困难时期的下降阶段。粮食作物单产(除1959年63千克/亩)逐年下降到1962年的37千克/亩,比1956年减少37千克/亩,减产50%,总产下降到1962年的2006.3万kg,减产1538万kg,下降43.4%。油料单产从1957年起逐年下降到1962年的14千克/亩,比1956年减少23kg,减产62.2%,总产到1962年下降到36.5万kg,比1956年减产212.5万kg,下降85.5%。
第三阶段:1963~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粮食单产由1962年的37千克/亩上升到1965年的74千克/亩,增产37千克/亩,增幅100%,总产量达到4172.8万kg,增产2166.5万kg,增幅108%。油料作物1965年单产达到37千克/亩,比1962年的14千克/亩增产23千克/亩,增幅164.3%,总产量165.7万kg,比1962年增加的36.5万kg增产129.2万kg,增幅354%。
第四阶段:1966~1977年属“文革期”不稳定阶段。这12年间,粮食作物除1975年单产77千克/亩,总产量4265.4万kg外,其余年份单产都徘徊在50千克/亩左右,总产量停留在2000万~3000万kg,1973年单产最低,仅为38千克/亩,比1965年下降36千克/亩,下降48.6%,总产量2006.6万kg,比1965年减少2166.2万kg,减少51.9%。油料生产在这12年间除1975年单产63千克/亩外,其余各年一直停留在20~25千克/亩,1976年为最低,单产仅为21千克/亩,比1965年减产16千克/亩,减产43.8%,总产量89.9万kg,比1965年减少75.8万kg,减少45.7%。
第五阶段:1978~1988年稳定恢复阶段:在这期间贯彻了“因地制宜,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方针,农业生产开始稳步恢复发展。粮食单产稳定在60千克/亩以上,其中1984~1988年连续5年持续增产,到1988年单产达到90千克/亩,比1977年52千克/亩增产38千克/亩,增幅73.1%,总产量达到4517万kg,比1977年的2857万kg增产1660万kg,增幅58.1%。油料生产1982~1987年连续6年持续增产,到1987年单产达到58千克/亩,比1977年的27千克/亩增产31千克/亩,增幅114.8%,1987年总产达到391.5万kg,比1977年的129.9万kg增产261.6万kg,增产201%。
第六阶段:1989~2000年稳步提高阶段。在这一时期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了大力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由1978~1988年的55.1万亩下降51.3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由5.1万亩增加到7.2万亩。粮食单产除1992、1994和1995年因灾减产未超过100千克/亩外,其余年份均超过100千克/亩。1996~2000年连续5年单产突破100千克/亩,1998年达到148千克/亩,平均单产由1978~1988年的73.2千克/亩提高到113.8千克/亩,增产40.6千克/亩,增幅55.5%。油料生产除1992年、1995年和2000年因灾减产,其余年份单产均突破60千克/亩,平均单产由1978~1988年的40.4千克/亩提高到59.4千克/亩,增产19千克/亩,增幅47%。
第七阶段:2001~2009年快速提高阶段。在这一时期,继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以提高作物单产为突破口,压缩粮食种植面积,加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食单产连续9年稳定在175千克/亩以上,其中2008年达到221千克/亩,创历史最高水平,平均单产由1989~2000年的113.8千克/亩提高到189.3千克/亩,增产75.5千克/亩,增幅66.3%。油料生产连续9年稳定在75千克/亩以上,其中2004~2007连续稳定在80千克/亩以上,2008~2009年稳定在95千克/亩以上,2009年达到99千克/亩,创历史最高水平,平均单产由1989~2000年的59.4千克/亩提高到86.2千克/亩,增产26.8千克/亩,增幅45.1%。
二、农业生产条件
表1-6 隆德县不同阶段粮油作物面积与产量
(一)灌溉排水现状
据隆德县水务局调查,全县现有水库28座,年供水量2156.7万m3,骨干坝38座,年供水量548.5万m3,河沟自流引水1处,年供水量91.38万m3,机井4眼,年供水量11.9万m3,扬水站5处,年供水量36.25万m3,跨流域引水1处,年供水量140万m3。现有干渠41条,总长度217.44km,其中衬砌长度132.96km,支斗渠896条,其中衬砌长度133.92km,输水管道3条,总长度23.79km。
(二)主要作物灌溉制度
隆德县大部分耕地为旱地,水浇地仅8.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8.6%。灌溉水源以库水为主,蓄水量主要由降水量的多少决定,降水量多的年份灌溉面积和单位面积灌水量相应增大;降水量少的年份则反之。2009年实际灌溉面积4.2万亩。灌溉作物主要为冬小麦、玉米和瓜菜,其中冬小麦生育期浇水1~2次,头水在5月上中旬灌溉1~2水,灌水量一般一次为50~90立方米/亩;地膜玉米在生育期浇水2~3次,分别在大喇叭5月下旬至6月上旬灌溉2~3水,灌水量一般为30~40立方米/(次·亩);瓜菜以机电灌溉为主,根据作物需水量不同,灌溉次数和灌水量不等。
(三)农业机械化
到2009年未,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191484kW,主要农业机械设备有:大中型拖拉机480台、小型拖拉机4774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857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000台、农用排灌电动机564台、农用排灌柴油机91台、机动脱粒机125台、农用运输车6787辆。完成机械耕地面积23.8万亩、机械播种面积16.09万亩、机械收获面积6.71万亩。
(四)设施农业
隆德县按照自治区《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从2007年开始把设施农业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因地制宜、依水布局、集中连片、突出特色”的原则,做到统筹规划、示范引导、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制定了力争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实现户均一亩设施农业的目标。通过四年来的发展,到2010年底,隆德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38890亩,其中日光温室7270亩,大中拱棚31620亩,其中500亩以上基地17个,1000亩基地7个,涉及11个乡镇,36个行政村,4860户农户。通过设施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以下成就。一是设施农业面积迅猛发展,从2006年设施农业总面积不足300亩发展到2010年的38890亩,增长130倍。二是生产的蔬菜占据了县内及周边蔬菜市场。三是设施种植结构发生了大的改变,温室由原来的叶菜种植转变成以果菜种植为主,并且向花卉及果树延伸。四是拱棚马铃薯种植填补了南部山区乃至全宁夏的空白。
第三节 农业生产概况
一、种植结构与轮作倒茬
(一)种植结构
1.粮、油(经)作物结构比例
隆德县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经济作物仅有胡麻一种,80年代开始种植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4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8%,到50年代下降到84.4%,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为85.1%和83.1%,与50年代相比较变化不明显。从80年代开始随着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比例下降,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比例增加。到200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70年代的83.1%下降到78.8%,经济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21.2%。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2001年的42.3万亩下降到40.7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78.8%下降到72.8%,经济作物面积由2001年的12.2万亩增加到15.2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比例21.2%增加到27.2%。
2.夏、秋作物间面积变化
从粮食作物内部结构看,2001~2009年,隆德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大力推行压夏增秋取得了显著效果。夏粮(冬小麦、豆类)播种面积由2001年的305310亩,减少到2009年的206625亩,减少98685亩,减幅32.3%。秋粮(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由2001年的147330亩,增加到2009年的200220亩,增加52890亩,增幅35.9%。
(二)轮作倒茬
合理轮作倒茬对于农作物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恢复培养地力,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消灭田间杂草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隆德县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的土壤与其他自然条件,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轮作制度。这些轮作制度,对于维持地力和高产稳产,都具有积极作用。不同区域的轮作倒茬方式如下。
1.河谷川道区
位于县境西北部,为好水河、渝河、甘渭河等河流的中游川道区,是以冬小麦、玉米、设施农业占优势的区域。其倒茬方式为:
(1)水浇地
①冬小麦→冬小麦→瓜菜→马铃薯→胡麻
②冬小麦→冬小麦→瓜菜→玉米(2到3年)
③瓜菜→冬小麦(2到3年)→玉米(2到3年)
(2)川旱地
①马铃薯→冬小麦→冬小麦→药材(连作2~3年)→油料(马铃薯)
②豆类→冬小麦→冬小麦→玉米(连作2年)→冬小麦
(3)油料(牧草)→冬小麦→玉米→玉米、中药材(连作2~3年)→马铃薯
上述轮作倒茬方式的优点是:豆类茬可以养地,以恢复地力,冬小麦则可以保证轮作周期实现高产,同时夏秋作物结合,有利于伏天翻晒土壤,秋季接纳雨水,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结合,可以消灭田间杂草和防治病虫害。
2.黄土丘陵区
本区位于土石丘陵以西,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普遍采用以下倒茬方式:
(1)豆类→冬小麦→马铃薯→胡麻
(2)豆类→冬小麦→玉米→玉米→马铃薯
上述轮作方式的特点是,可以利用豆类作物养地,而冬小麦和马铃薯则可以保证高产,做到夏秋作物结合,深根和浅根作物结合,有利于深耕翻晒、蓄水保墒和消灭田间杂草及防治病虫害。
3.土石丘陵区
本区位于六盘山西麓海拔2040m以上的土石丘陵上,具有气温低、日照少、无霜期短、土壤有机质高的特点。主要作物有冬小麦、蚕豆、胡麻、马铃薯等。传统轮作方式有以下三种。
(1)蚕豆→冬小麦→
(2)蚕豆→冬小麦→马铃薯→胡麻
(3)胡麻→冬小麦→蚕豆→冬小麦
以上轮作方式可以充分发挥蚕豆、胡麻等当地优势作物的作用,对于培植地力和稳定产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耕作与施肥
(一)耕作
土壤耕作对于保蓄水分,调节养分和消灭田间杂草,以及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隆德县为一年一熟制的旱作农业区,抗旱耕作,蓄水保墒是旱作农业的基础。土壤耕作主要有耕翻纳雨蓄水,通过伏天、秋天的早耕,深耕,接纳雨水,秋雨春用;耙耱保墒,秋季收墒时,耕后耱地,保住墒气。冬春以镇压为主,减少气态水的损失,起到保墒和提墒作用,运用中耕技术既消灭杂草又减少水分蒸发。具体耕作制度与方法。
1.五墒耕作法
早耕深耕多蓄墒,过伏合口保底墒,雨后耙耱少耗墒,适时早播用冻墒,深耕达到18~25cm,做到二耕二耱;
2.冬种地
应做到前作收后及时早耕深耕蓄墒,雨后耙耱保墒,播前结合施肥进行浅耕耙耱,秋茬地收后深耕一次,白露后及时深耕收墒;
3.春耕除草
种植牧草、小杂粮、马铃薯等秋作物的田块,如杂草危害严重,尚须春耕一次,以灭除恶性杂草和创造松软细绵、上虚下实的土壤环境,为作物出苗提供有利条件。但无杂草危害的田块,可不进行春耕,多为边犁边种边耱,以利土壤保墒。
4.中耕除草和耙耱破除板结
在作物出苗后,小麦、胡麻、蚕豆等作物一般需松土除草二次,马铃薯齐苗后松土除草一次,现蕾前中耕培土一次。作物播种后至出苗前,往往遇雨而使土壤板结,影响出苗以致缺苗断垄,导致作物歉收。因此雨后必须进行耙耱,破除板结,以利作物出苗。
5.镇压提墒
冬小麦地,冬季需用石碾镇压一次,以封闭裂缝,使土壤与麦根紧密结合,可以使分蘖节保持湿润,有利于冬小麦的越冬保苗;春播地,经过碾压,可以消灭暗坷垃,压实土壤孔隙,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6.歇地耕作
在地多人少的张程、杨河等乡镇,每年留有一定面积的歇地,留茬过冬,待春播结束后开始耕翻,晒土熟化,秋后接纳雨水,打耱收墒,以备来年耕种。
(二)施肥
施肥是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合理施肥,才能使作物实现高产稳产;施肥也是改善土壤理化,促进土壤熟化的重要手段,施肥水平和肥料质量,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极大。长期以来,隆德县施肥水平相当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有机肥施用现状
隆德县农田施用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包括厩肥、厕所肥、畜圈肥、草木灰、坑土肥等,这些肥料除草木灰以外,其他几种基本以土为主,肥料质量普遍不高(详见表1-7)。有机肥施用量长期保持在500~1500千克/亩,其中以八十年代中期至2005年之前施用量最多,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数量增加,家畜减少,有机肥施用量有下降趋势。
表1-7 主要有机肥养分含量
2.化肥施用现状
施用化肥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开始为农村各社队统配国产氮肥,如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等。70年代初,配购日本尿素,继之以国产尿素、碳铵、各种磷肥和美国产磷酸二铵等。施用形式由最初的雨天撒施发展为带种肥、冬小麦苗期开沟追施、秋施肥、叶面喷施、与农家肥混配播施、与种子分层条播。各种化肥用量渐次增加。1971年全县化肥施用总量593t,平均每亩农作物施用量0.9kg。1978年化肥施用总量2025t,平均亩施用量3.1kg。1988年总用量7504t,平均亩用量12kg。2001年化肥施用总量26888t,平均亩用量41.5kg。2009年化肥施用总量23968t,平均每亩施用量51.3kg。
从表1-8看出,近十年来,氮肥施用量呈下降趋势,氮肥施用总量由2001年的9046吨下降到2009年的6083t,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由2001年的13.9千克/亩,下降到2009年的13千克/亩;磷肥呈增加趋势,施用总量由2001年的13671t到2009年增加到15411t,增加1740t,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由2001年的21.1千克/亩,到2009年增加到33.0千克/亩;钾肥施用量呈下降趋势,2001年施用总量为446t,到2009年下降到41t,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由2001年的0.7千克/亩,到2009年下降到0.09千克/亩;复混肥施用量呈下降趋势,2001年施用总量为3725t,2009年下降到2433t,单位面积施用量由2001年的5.7千克/亩下降到2009年的5.2千克/亩。
表1-8 化肥施用量统计表
据2007~2009年3年全县622户农户施肥现状调查统计结果分析,隆德县主要作物施肥水平分别为: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施纯氮(N)7.7千克/亩(其中基施5.6千克/亩,追施2.1千克/亩),磷(P2O5)6.26千克/亩(其中基施5.3千克/亩,追施0.94千克/亩),钾(K2O)0.17千克/亩,农家肥1100千克/亩(全部基施);马铃薯全生育期施纯氮(N)9.90千克/亩(其中基施7千克/亩,追施2.90千克/亩),磷(P2O5)4.70千克/亩(其中基施3.90千克/亩,追施0.80千克/亩),钾(K2O)0.01千克/亩,农家肥1460千克/亩(全部基施);玉米全生施纯氮(N)9.3千克/亩(其中基施5.1千克/亩,追施4.2千克/亩),磷(P2O5)4.1千克/亩(其中基施3.3千克/亩,追施0.8千克/亩),钾(K2O)0.3千克/亩,农家肥1500千克/亩(全部基施);胡麻全生育期施纯氮(N)3.6千克/亩,磷(P2O5)3.4千克/亩,农家肥600千克/亩(肥料全部基施)。
第四节 耕地利用与保养管理
一、土地利用现状
据县国土资源部门最新调查统计,全县土地已利用总面积1488319亩,其中耕地面积60990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0.98%;园地129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09%;林地65029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3.68%;草地4079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481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36%;交通运输用地1748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763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9%;其他用地8608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8%。
二、耕地土壤类型
(一)耕地土壤类型与分布
按照中国土壤分类系统,隆德县耕地土壤分为4个土纲,5个亚纲,6个土类,10个亚类,15个土属,50个土种(见表1-10)。
表1-10 隆德县耕地土壤分类与代码
续表
续表
续表
1.黄绵土土类面积与分布
黄绵土是黄土母质经直接耕种而形成的一种幼年土壤。黄绵土是隆德县耕地面积最大的一种土类,总面积339113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5.7%。黄绵土常与黑垆土交错存在,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其中以联财、张程、杨河、沙塘和神林5个乡镇面积最大,分别占各自乡镇耕地总面积的89.3%、77.5%、73.2%、64.0%和63.6%。耕地黄绵土土类分为黄绵土亚类,亚类之下又分为3个土属,12个土种。
2.黑垆土土类面积与分布
黑垆土是在半干旱草原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地带性土壤。全县耕地黑垆土面积为18730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8%。黑垆土分为典型黑垆土和潮黑垆土2个亚类,3个土属,7个土种。其中典型黑垆土面积186386亩,占黑垆土土类总面积的99.5%,在全县13个乡镇均有分布。潮黑垆土面积918亩,占黑垆土总面积的0.5%,主要分布在陈靳和凤岭2个乡。
3.灰褐土土类面积与分布
全县耕地灰褐土土类总面积51228亩,占耕地总面积8.4%。灰褐土分为暗灰褐土、石灰性灰褐土和淋溶性灰褐土3个亚类、4个土属、20个土种。暗灰褐土面积47281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8%,占灰褐土面积的92.3%;分布在陈靳、城关、奠安、好水、观庄、山河、温堡、凤岭等9个乡镇。石灰性灰褐土345亩,占灰褐土面积的0.7%;仅在观庄乡分布;淋溶性灰褐土面积3601亩,占灰褐土面积的7.0%;主要分布在凤岭和山河2个乡镇,陈靳、城关、奠安和观庄4个乡镇零星分布。
4.新积土土类面积与分布
新积土是自然力及人为作用将松散物质堆叠而成,大多分布在地势相对低平地段,如河床、河漫滩、洪积扇以及沟坝地等。耕地新积土土类总面积30174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隆德县新积土分为冲积土和典型新积土2个亚类,3个土属,9个土种。冲积土1014亩,占新积土面积的3.4%;主要分布在沙塘镇,神林乡和奠安乡也有零星分布。典型新积土29160亩,占新积土面积的96.6%;主要分布于陈靳、城关、山河、观庄4个乡镇,凤岭、好水、联财、温堡等乡镇零星分布。
5.粗骨土土类面积与分布
粗骨土是由于地形起伏,地面坡度大,切割深,上体浅薄,在风蚀和水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土壤。隆德县粗骨土为钙质粗骨土亚类,粗质粗骨土土属,石渣土土种。全县耕地粗骨土土类总面积771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0.13%;主要分布在城关镇,观庄乡也有零星分布。
6.潮土土类面积与分布
潮土是河流沉积物受地下水运动和耕作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土壤。隆德县潮土为湿潮土亚类,湿潮壤土土属,湿潮泥土种。全县耕地潮土总面积185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0.009%,仅在观庄乡分布。
各乡镇土地面积见表1-9、土种面积详见表1-10。
(二)土壤类型特征及主要生产性能
1.黄绵土土类的特征及主要生产性能
黄绵土是黄土母质经直接耕种而形成的一种幼年土壤。因土体疏松、软绵,土色浅淡,故名黄绵土。主要特征是剖面发育不明显。
黄绵土常和黑垆土交错存在。土层深厚而性状松脆的黄土母质,在不良的耕作和经营方式以及强烈的侵蚀作用影响下,其成土过程速度远远落后于侵蚀过程,因而土壤停留在母质状态。由于原有土壤剖面逐渐被剥蚀,熟土层无法保存,通过耕作又逐年从母质中补充生土,因而土壤肥力水平低。全剖面呈强石灰性反应。土壤主要由0.25mm以下颗粒组成,细砂粒和粉粒占总重量的60%。
表1-11 隆德县耕地土壤类型面积统计(到亚类)
表1-12 各乡镇耕地土种面积统计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黄绵土在耕种条件下,一方面进行着耕种熟化,另一方面又发生着土壤侵蚀,土壤形成处在熟化—侵蚀—熟化往复循环的过程中,特别是由于气候干旱和生物作用弱,延缓了剖面的发育,所以土壤始终处在幼年发育阶段,剖面由耕层和黄土母质层组成,无明显淋溶沉积层。在隆德的张程乡,黄绵土因侵蚀较强,耕层比较薄,一般15cm左右,有的陡坡耕地不足10cm,颜色为淡灰棕色,碎块状结构,耕层以下为黄土母质层,但在塬地、川台地和久耕梯田,有犁底层发育。黄绵土土壤颗粒组成以细沙粒(0.25~0.05mm)和粉粒(0.05~0.005mm)为主,约占各级颗粒总数的60%左右,同一剖面各层颗粒组成变化不大,仅表层因侵蚀、坡积、耕作、施肥的影响稍有差异。有效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的耕性与通透性较好,因而耕性好,比阻小适耕期长。土色浅,比热小,土温变幅大,早春作物返青早、成熟快,易发小苗。
黄绵土是隆德县面积最大的耕地土壤类型,由于分布地形复杂,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土壤流失严重;二是养分含量普遍较低;三是土壤干旱。改良利用措施一是修建水平梯田,变“三跑田”为“三保田”,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二是实行粮草轮作、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改进施肥方法,培肥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大力推广深耕细作,增加耕作层。
2.黑垆土土类的特征及主要生产性能
黑垆土是在半干旱草原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地带性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风成黄土和次生黄土,部分为坡积混杂母质及冲积物。黑垆土剖面发育完全,土层深厚,质地均一,多为中壤土或轻壤土。
黑垆土在长期耕作和施肥的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剖面构型。其堆积最厚的剖面具有:①熟化层。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耕层暗灰棕色,粉壤土,强石灰性反应,块状结构,易耕作。犁底层的下部见有鳞片状结构,紧实,容重大,有砖瓦碎块和炭屑等侵入体,向下过渡明显。②古耕层。暗灰带褐色,黏壤土,稜块状结构,较多假菌丝和霜粉状石灰新生体,有砖瓦碎块和炭屑,向下逐渐过渡。③腐殖质层。暗灰稍带褐色,黏壤土,稜块状结构,有小孔和动物穴。沿结构面的孔壁上有大量霜粉状和假菌丝状石灰新生体,呈舌状向下过渡。过渡层颜色不均一,有时有少量豆状和瘤状小石灰结核。④石灰淀积层。淡棕带黄色,黏壤土,块状或稜柱状结构,稍紧实,多豆状和瘤状小石灰结核,有少量小孔和动物穴,有大量棒状的石灰晶体和雏形结核,并有大量植物残体,向下逐渐过渡。⑤母质层。浅棕带黄色,黏壤土,极少根系和动物孔穴,并有少量豆状和瘤状小石灰结核。通常在熟化层之下紧接着为腐殖质层;但后者因耕种和侵蚀而日见浅薄。黑垆土的颗粒组成以粉砂粒为主,其含量占一半以上;物理性粘粒在腐殖质层约占40%,在母质层和耕作层占28%~30%。微团聚体较多,结构呈多孔状,土壤容重小。
黑垆土发育于黄土母质,土层深厚,腐殖质层也较深厚,质地均一,多为中壤土或轻壤土,土壤养分含量较高,适耕性较强,是隆德县主要耕种土壤,适应种植各种作物。黑垆土虽宜种性广,但受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仍存在着土壤侵蚀和施肥不合理等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利用改良。一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施坡改梯,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侵蚀;二是合理轮作,种植绿肥和豆科作物,种养结合,培肥地力;三是合理施用化肥,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充分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充分发挥耕地生产潜力。
3.灰褐土土类的特征及主要生产性能
灰褐土分布在土石山区,地形起伏,地面坡度大,切割深,土体浅薄,加之风蚀、水蚀较重,细粒物质易淋失,土体中残留粗骨碎屑物较多,还有部分母岩。在干湿条件下,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土壤颗粒组成中细粒物质少,而沙粒含量高。
灰褐土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腐殖质层,淀积层及母质层。腐殖质层30~40㎝,呈棕黑色,棕灰色或带褐色,粒状或碎块状结构,疏松多孔,此层下端可见粘粒淀积现象。淀积层可分为相互交错的两个亚层,上部亚层以粘粒淀积为主,结构多呈棱块状,结构面多胶膜;下部亚层以碳酸钙淀积为主,结构面上有白色假菌丝体或斑块状石灰淀积物。母质层多为岩基风化或半风化物。
灰褐土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所处局部小气候雨水较多,土壤墒情较好,适于种植多种作物,是土石山区作物产量较高的农田,亩产冬小麦150~300kg。但海拔高,地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应对坡度<25°的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防止水土流失;坡度>25°的应逐步退耕还林还草。
4.新积土土类的特征及主要生产性能
新积土是一种幼年土壤,由于生物作用和可溶性物质的初步溶淀,剖面分为有机质表土层和雏形的淀积层。典型新积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为15.33g/kg、全氮1.00g/kg、碱解氮72.35mg/kg、有效磷9.87mg/kg、速效钾178.56mg/kg。冲积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4.13g/kg、全氮0.94g/kg、碱解氮54.50mg/kg、有效磷11.94mg/kg、速效钾157.75mg/kg。
新积土在隆德县面积很小,有效土层薄,适宜种植胡麻等作物。改良利用措施一是对于坡度<25°的坡耕地修建梯田;坡度>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土流失;二是增施有机肥,实行粮草轮作,留高茬还田,合理增施氮、磷化肥,提高土壤肥力;三是深耕细作,增加土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
5.粗骨土土类特征及生产性能
粗骨土所处地形起伏大,地面坡度大,加之风蚀、水蚀大多较重,细粒物质易被淋失,土体中残留粗骨碎屑物增多,因而具显著的粗骨性特征。还有部分母岩,在干湿条件下,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土壤颗粒组成细粒物质少,而砂粒含量高。粗骨土表土层厚度10~20cm不等,质地砾质性强,结构性差,根系少,疏松多孔。表土层以下即为风化或半风化的母质层,厚度变幅较大,20~50cm不等,夹有大量岩屑体。
粗骨土有效土层薄,局部坡麓及平缓地段已开垦种植薯类,谷类、豆类等耐旱的粮油作物,但一般产量不高。耕地粗骨土土类在隆德县面积很小,改良利用措施主要是造筑水平梯田,增厚土层,培肥土壤,实行合理的耕作轮作,用养结合,粮草间作。
6.潮土土类特征及生产性能
隆德县耕地潮土为湿潮土亚类。湿潮土主要是在土体下部有长期滞水条件下形成的潜育化特征层。湿潮土土壤剖面上部呈暗棕或棕灰色;心土层呈暗棕灰色,有多量暗棕色或黄棕色锈纹斑:底土层通常呈蓝灰色,暗灰色,具多量锈纹斑,并有少量铁锰结核,含水量高,呈软块状或糊状。土体中可见淡水螺壳,根系及腐根多。湿潮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6.0g/kg、全氮1.32g/kg、碱解氮68.8mg/kg、有效磷12.88mg/kg、速效钾135.0mg/kg。
湿潮土土体潮湿,土性冷凉,质地较粘,通透性不好,耕作难,适耕期短,但持水保水性好。在早春土温较低季节,潜在养分不易释放,影响小麦苗期发育。若潜育层出现部位过高时,还可产生毒害物质抑制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甚至出现烂根现象。旱季土壤易返盐,雨季则易受涝害。需重视排水,种植耐涝耐盐的旱作物,并补施速效肥料才能促发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