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禅·画:中国百副名联中的养心禅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法相法云何,形槁木,心死灰,斯之护法 观音观自在,水上鸥,花间露,作如是观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联是台湾台南县竹溪寺内的对联。

上联提问守护佛法之人是何样?答:形如槁木,心似死灰,这个样子叫做守护佛法。下联问观音所观的自在是什么?答:看看水上的鸥鸟,瞧瞧花间露水,就是这样悠闲地去观照。上下联表面道出了着眼于佛法的法相宗与着眼于佛性的禅宗的截然不同之处:一个是寂清孤固、思想精神不为外物所动,一个是生机勃勃、人间情缘瞬时起灭。实则是静心修行后生命感悟的过程。

法相宗,又叫唯识宗,唐代玄奘创立,是中国众多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也是直接修证和修炼佛法的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最高佛学宗派。法相宗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研究佛法和实践佛法的佛学宗派。“形槁木,心死灰”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观音,全称“观世音”,又称“观自在”“观世自在”“光世音”,意为察觉世间声音的人。观世音菩萨观照世间的音声,依修音声法门而成道。这译名是以寻声救苦、度脱众生为目的。到唐代,因为避太宗李世民讳,略称为“观音”。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此文虽是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却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静心修养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老子》有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境界,淡泊是古老的道家思想。就老庄学说而言,“形似槁木,心同死灰”是身心修炼必须经历的一种状态,是从旧到新,是一种“大死一番,大活现成”、脱胎换骨之后可进入“观音观自在,水上鸥,花间露,作如是观”的自然清新鲜活灵动的生命状态。这便是认识后再践行的格局。

方云 《法相法云何》 纸本 88.8cm×58.8cm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