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做“绅士”和“淑女”——行为举止要得体
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查斯特菲尔德先生在写给儿子的信中,特别强调要他“保持斯文从容的举止仪态”,并认为“优雅的举止言行是立足于世的手段”。可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保持得体的言行举止是父母不能忽略的一件事情。
生活中那些言行粗鲁、无礼的孩子,除了给自己制造麻烦外,还会给父母或其他人制造麻烦。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会像一道栅栏一样,把自己与外界隔开,人们会因他不得体的言行厌恶他、远离他、孤立他,而这,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成材起到非常大的负作用。
刚进入学龄期的孩子正处在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他们还不是很明白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才是得体的、什么样的言行举止应该禁止,这就需要父母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当孩子表现出某些不得体的言行举止时,要加以制止并帮助其改正,切忌无动于衷或认为孩子长大成人后会自动改掉。要知道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只有从小就教育他保持得体的言行举止,他们长大成人后,才会懂得在什么场合要保持举止的尊严,什么场合下应该让自己轻松、愉快。在这方面,丰子恺先生的做法就值得父母们借鉴。
有一次,丰子恺先生在饭馆里请一位客人吃饭,并且把自己的几个十来岁的孩子都带了去。
刚吃完饭,就有一个孩子对丰子恺先生提出自己要先回家。丰子恺先生马上悄悄地制止了孩子。
回到家里后,丰子恺先生对孩子们说:“我们家请客,你们也是主人。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对客人的不敬。”孩子们听了丰子恺先生的话,都觉得父亲说得有道理。在以后的请客吃饭中,孩子们个个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因此而受到了客人的夸奖。可见,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育孩子保持得体的言行,孩子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父母应把孩子培养成为“绅士”、“淑女”,并不是说父母要用一套非常严格的礼仪标准去要求、规范孩子的一言一行,而是要让孩子懂得在公众场合的必要礼仪、礼节,从而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讲礼貌的好孩子。
教子心经
1.不要纵容孩子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像“绅士”、女儿像“淑女”,可是,他们却在生活中没有用“绅士”和“淑女”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即使在公众场合,也任由孩子率性而为,即使是影响别人也不加以制止。
笔者就曾经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在朋友的婚礼宴会上,一朋友带着7岁的女儿也参加了。在席间,这位小公主的表现却让人哭笑不得,只要服务员每上一道菜,她便喊道:“我先吃,谁也别动。”然后径直地把桌上转盘中的菜转到自己的面前。如果喜欢吃,便一下扒拉一半进自己的碟子里;如果不喜欢吃,便马上把嘴里的菜吐到餐桌上,并大声嚷道:“呸,难吃死了。”客人们见此都宽容地一笑,因为小孩子嘛,没有人和她计较。
而那位孩子的母亲呢,除了大口往自己的嘴里夹菜外,对女儿不妥当的言行竟然视而不见,没有表示出丝毫的不满,更不用说加以制止了。
突然,小女孩大哭起来,并不停地用筷子敲击桌面,边哭边说:“你们都是大坏蛋,谁让你们吃光了我喜欢的香酥鸡翅?那是我准备带回家的!”
“小祖宗,别闹了。下次妈妈给你买一份,你一个人吃,谁也不许动筷子,好吗?”那位妈妈终于出面“阻止”女儿了。可她话一出口,包括笔者在内,所有的人都更觉得尴尬,都为自己吃了“香酥鸡翅”而不好意思。
我们可以想象,假如这个小女孩的父母仍然不重视对孩子言行举止的教育,而任由她发展下去,孩子长大成人后,她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品德高尚的人,大有疑问。
其实,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有什么不对,因为他们的是非观念还很模糊与淡薄,除了学校的教育外,最主要的就是来自于父母的教育了。因此,父母无论多么宽容自己的孩子,都不能放松对他们的教育。事实上,教育孩子保持得体的言行举止,本身便是一种爱。
2.通过细节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言行要得体,父母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要求孩子,具体可参考以下细节:
1)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谈话。插嘴、多舌是最令人讨厌的。但在孩子的世界里,由于自控力较差和没有耐性,他们有时很难做到较长时间地专心听某人讲话,而是习惯于抢着说,打断别人的话头,或是即使在听,也心不在焉。当孩子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这些情况时,父母要立即提醒孩子,在与人谈话时要用心听、认真听,才会受人欢迎。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克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的毛病,从而在别人说话时安静地做个好听众。
2)不要当众掏耳朵和挖鼻孔。很多孩子不注意小节,喜欢当众掏耳朵、挖鼻孔。如果是因为不舒服,偶尔为之也无可厚非,但是部分孩子却不分场合,只要无所事事,手就会伸向耳朵或鼻孔,这种小动作令人反感。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或大家聚餐、喝茶时,如果您的孩子总是当众不停地掏耳朵、挖鼻孔,肯定会令旁观者大倒胃口。因此,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当众掏耳朵、挖鼻孔是失礼的行为。
3)不要当众抖动双腿。这种不雅的小动作多发生在坐着的时候。由于双腿不停地抖动,会使对方视线不舒服,而且也会给人情绪不安的感觉,这也是失礼的表现。要纠正孩子这一毛病,父母应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因为身体语言在交际中也很重要。
4)不要以“喂”来喊人。有些孩子对年长者也经常以“喂”来称呼,这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告诉孩子,遇见长辈打招呼时要用尊称,不要以“喂”代之。
5)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吐痰,也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坏习惯。有些人随意将痰到处乱吐,甚至在水泥和木头地板上也如此,这确实是一种令人作呕的不文明行为。由于痰是脏物,吐在地上会直接弄脏地面,而且还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损害他人的健康。所以,文明的做法应当是将痰吐入痰盂。如果周围没有痰盂,就应到厕所里去吐痰,吐后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3.对孩子的教育要持续
胡军的儿子栋栋8岁了,但“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胡军批评过几次后,见儿子有所改变,便没有再过问,因为他认为孩子可能已经彻底改正了。
一次,胡军带栋栋到朋友家做客。进门时,朋友夫妻都表现得很热情,胡军忙暗示儿子喊“叔叔”、“阿姨”,向主人表示问候,可儿子却径自走进客厅,连鞋也不换,往沙发上一躺大声说:“这么热的天,怎么不开空调啊?”
“哦,我开,我开。”女主人忙打开空调,其实,当天早晨刚下过雨,天气挺凉爽的。胡军见儿子又“犯混”,便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但儿子没有任何收敛。胡军觉得尴尬极了。为了缓和气氛,女主人忙拿出了香蕉和巧克力,让栋栋吃。
栋栋没有表示感谢,旁若无人地拿起了一根香蕉,并随手将剥下的香蕉皮扔到了地上,然后怡然自得地靠在沙发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胡军见状,又气又不好意思,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并暗示栋栋向主人表示谢意和说“再见”之类的话。谁知栋栋不理他的暗示,而是随手抓起了一块巧克力,谁也不看一眼,便起身走出了主人的大门,来到自家的车前,拉开车门,一屁股坐了进去,又“啪”地一声关上车门,跟谁也没打一声招呼。栋栋的这一过程做得很自然、很随意,胡军只好一个劲地向朋友表示歉意。
可见,对言行不得体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持续的,因为孩子小,自制力差,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克服掉坏习惯,因此不能当时制止一下就了事,而是要有耐心地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那样做的原因,并要持续观察孩子一段时间,因为有的孩子接受教育后,当时能表现得很好,但过几天又会再犯。只有督促孩子一段时间,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孩子才会逐渐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