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红寺堡生态移民区的开发建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改变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落后面貌而开创的一条脱贫之路,是一项解决贫困带群众温饱和稳步脱贫致富的富民工程,更是一项影响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民心工程。自1998年始,大批回汉群众从宁夏南部山区搬迁至红寺堡区,已完成了20多万人的移民搬迁。“十二五”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了统筹山川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中南部地区的贫困问题,做出再从中南部地区搬迁35万人的生态移民工程重大战略决策,其中3.15万人规划迁入红寺堡区。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红寺堡区大部分移民实现了由“温饱型”到“致富型”的积极转变,移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移民区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移民致富渠道大幅拓宽,回汉民族关系更加和谐,红寺堡实现了从荒漠到绿洲、从贫瘠到富裕的巨大转变。
红寺堡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有着很强的特殊性:移民来源多样、民族构成复杂、经济发展滞后、宗教派别交错、资源竞争激烈等。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影响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涌现,移民经济收入增速减缓,产业化发展仍待加强,水土资源压力持续增大,社会管理尚需进一步规范,种种迹象表明,红寺堡生态移民区的开发建设进入了瓶颈期。
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移民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生态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仅依靠红寺堡区自身很难有效解决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借助外力的推动才能稳定、快速、有效地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新的跨越。
北方民族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同时也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服务宁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校的主要办学职能之一。加强校地合作,不仅是实现学校社会服务职能,提高社会贡献率的根本途径,也是我校主动了解社会发展需求,促进自身改革,促进学校“学科建设上水平、教育教学上质量、学校管理上效益”的重要方式。2011年10月15日,我校与红寺堡区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校地合作长效机制,形成学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地方助推学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双赢”格局。
为了解决红寺堡区开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推动红寺堡区移民开发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校设立了“红寺堡软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并多次组织科研人员到红寺堡区实地调研。在红寺堡区党委、政府的大力配合下,我校科研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红寺堡生态移民区域发展新视角》一书已经成形。本书不仅对新形势下红寺堡区生态移民的进程与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还从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定位、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特色产业定位与发展模式、社会管理、“黄河善谷”与慈善产业发展、民生建设多个涉及红寺堡生态移民区域发展的角度做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并对未来移民开发做出一定的前瞻性思考。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红寺堡生态移民区的开发建设提供良好的智力服务和决策参考。
2012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