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处世篇(3)

后来,又有一艘载满了人的大船经过,船上的人要信徒赶快上船,信徒却嫌船上太拥挤,想着观世音菩萨会来救他。

可是,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已经奄奄一息了。就在此时,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他却向禅师抱怨说:“我信佛是如此的虔诚,但是观世音菩萨在我遇难之时却不来救我。”

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观世音菩萨。菩萨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你却嫌这嫌那,一次一次地拒绝。看来你与菩萨无缘了。”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困境。如何才能摆脱困境呢,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一颗自救之心。俗语说得好:自助者,天助也。相信自我,充分利用外境,殊不知,原来菩萨就站在自己身边,朝着自己微笑呢。

修习方得道

一个人在水上漂浮时,感觉口渴时是完全可以张口喝水的。但他害怕沉溺水中,便没有张口,以至于最后被渴死。溺、渴都是死,但是怕溺而不怕渴,其实是没有掌握在水中解渴的方法。要想在苦海中能生存下来,则必须将自己所知的法理通过实践和检验加以领会。

有人懂得医学,并且能给他人医治病痛。可是一旦自己病了,却无从下手。这往往是因为太熟悉自己,再也不能抱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病情了。如果真正有所实践,就能掌握理论并加以运用,能治天下病自然就能治好自己的病了。

对于佛理来说,必须将自己的所知加以修行和实践,才能真正认识到真理的妙处。否则,就会好比聋人弹奏音乐一样,别人听到而自己听不到。同样的道理,听闻了佛法真理的人,自己若不去修行,难以从中得到什么收获。

人们必须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加深自己的内涵,并且使知识真正起到作用。如果不去加以运用和检验,即使是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无端地增加自身的负担,甚至会成为一种累赘。

睁眼如盲

云岩禅师身为一位得道高僧,座下名徒众多。

一日,徒弟洞山禅师来向师父索要一样东西,云岩禅师便问他欲要何物。

洞山不客气地说:“我想要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显得异常平静,只问洞山的眼珠何在。洞山却说他自己根本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然一笑,说道:“要是你有眼珠,将会如何安置?”

洞山不禁语塞。

过了一会儿,云岩禅师非常严肃地说道:“你要的眼珠,是我的,还是你自己的?”

洞山叹了一口气,答道:“其实我要的并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不答话,却大声喝他出去。但洞山禅师也没什么动静,仍然非常诚恳地说道:“我没有眼珠,出去看不清前途呢。”

于是,云岩禅师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胸口,说道:“这不早就给你了吗?怎么还会看不到!”

洞山禅师听后有所领悟。

肉眼是观看世间万象的,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心眼才能观察宇宙的本体,看到的是普遍的,里外如一的东西。而我们要探究的是事物的本源。因而,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心眼去观察世间万物,以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有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去改造世界。

知非便舍

慧远禅师年轻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四处云游,见多识广,从而对参禅带来帮助。

一次,在云游途中,他与一位嗜烟的人同走了一段山路。然后在河边休息时,那人给了禅师一袋烟,禅师很高兴地接受了那人的馈赠。由于他们彼此谈话十分投机,分离时,那人又送给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

两人分开之后,禅师心想:这个东西十分舒服,肯定会打扰我禅定,时间一长,定会恶习难改,最好还是趁早戒掉。于是便将烟管与烟草全扔了。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又迷上了书法,每日钻研,自然有所成就,甚至有几个书法家居然对他的书法大加赞叹。他转念又想:“自己偏离正道了,如此一来,难以成为禅师。”从此,他就一心放在参悟佛禅上,苦心钻研,最终成了一位德行高深的禅师。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但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去奋斗。往往有些人会在树立目标后,却不自然地丧失了航向,甚至自己的所作所为与目标是相悖的。此时,自己要善于发现并立即作出改正,而且勤奋地付出,才能达到目标。

破镜

仰山禅师收到老师洲山禅师送来的一面镜子,仰山拿着镜子对门下的弟子问道:“洲山禅师送来一面镜子,你们说说看,到底是洲山禅师的镜子,还是我仰山的镜子?如果是仰山的镜子,为何又是洲山禅师送来的?若说是洲山禅师的镜子,为什么又在我仰山手里呢?如果你们答得对,便把镜子留下来,答不出,便将它打破。”

仰山禅师连说了三遍,没有一个人答话,于是,仰山便把镜子打破,离座而去。

明镜喻禅心,而在禅心中都没有你相我相,甚至连禅心也不可得。但是,常人往往关注的是你我之间的区分,是与不是的可否,难以想到中和二者的万全之策。因而,在行事时,不能灵活处理,只能在两个极端处徘徊,自然也就难以将事情办好。

唾沫自干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与人打架,因而人们都很讨厌他。

一日,这个年轻人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正遇到一休禅师在讲佛法,听完之后异常懊悔,决定痛改前非,并且对一休禅师说:“师父!今后我再也不与别人打架斗口角了,即使人家把唾沫吐到我脸上,我也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就让唾沫自干吧,别去拂拭!”一休禅师轻声说道。

年轻人听完,继续问道:“如果拳头打过来,又该怎么办呢?”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拳而已。”一休禅师微笑着答道。

那个年轻人实在无法忍耐了,便举起拳头朝一休禅师的头打去,继而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呢?”

一休禅师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十分关切的说道:“我的头硬如石头,可能你的手倒是打痛了!”

年轻人无言以对,似乎于禅师言下有所领悟。

我们生活在红尘之中,尤其需要大度包容。如果一个人气量狭小,遇事斤斤计较,那么在生活中就会处处碰壁,烦恼无限。假如能以实际行动理解、包容了别人,那么你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包容。

知错就改

晋代和尚法遇,乃著名高僧释道安的弟子,住持当时江陵的长沙寺。

寺里有一僧人,因酒醉,晚上没有为大殿上香,法遇知道后,只做了轻微的处罚。而只凭喝酒已触犯戒律第一条,即可逐出山门,何况又误了殿上烧香呢。道安在很远的地方知道了这件事,便用竹筒装了一根荆条,亲自封好,派人送给法遇。

法遇开封见到荆条,立刻说:“这是由饮酒僧引起的,这件事,是我教导徒弟不够勤勉且对其处罚又不严而造成的。致使道安师父在那么远的地方还担忧我,送荆杖警示于我。”

说完,即令维那僧敲鸣木鱼,召集众僧,把道安禅师寄来的竹筒放置在香案上,烧了一柱香。法遇站起来,走到众僧面前,向竹筒致敬后,就趴在地上,命令维那僧用荆条抽他三下,然后把荆条放回竹筒中,垂泪自责,并把醉僧撵出了山门。

这件事传出后,人们无不交口称赞,都说法遇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和尚。从此,长沙寺法纪严谨,道风端正,外地僧人纷纷来此挂单,寺庙香火十分兴旺,法遇最终也成了得道高僧。

法遇荆杖自责的佳话,说明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捕捉人们错误的陷阱。人生肯定要犯很多错误,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地面对错误,做到知错必改,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鹦鹉学舌

有一天,韩愈去拜访宝通禅师,问道:“你春秋多少?”

宝通禅师举起念珠,反问道:“知道了吗?”

韩愈答道:“不知道。”

宝通禅师说:“昼夜一百零八。”

韩愈听完更是不解,于是便回去了。

第二天,韩愈又去拜见禅师,到了院门前面见到首座,于是提起前一天的事来询问其中的意思,首座叩齿三下作答。等见到宝通禅师,又提出同一问题,宝通禅师也是叩齿三下作答。

韩愈见此情况说道:“原来佛法没有两样。”

宝通禅师听了,忙问他的话是何意。

韩愈答道:“刚才请教首座,他也是如此。”

于是,宝通禅师急忙召呼首座道:“你也是这样回答的吗?”首座笑着点了点头。宝通禅师立即决定把首座打出院去。

宝通禅师常以叩齿来回答别人的提问,表示禅不能开口讲,一讲就失去了禅意。而首座却依样画葫芦,还自以为得意,最终只会被禅师打出院去。

禅要讲创造性,鹦鹉学舌就是典型的没有创造性,也就失去了禅的生命,因此遭到禅师的反对。我们在行事中,也忌讳鹦鹉学舌,随波逐流,必须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巧妙的新方式来达到完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