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茵陈(四两) 柴胡(四两) 升麻(三两) 龙胆草(二两) 黄芩 大黄(各三两)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若身体羸,去大黄,加栀子仁五六两,生地黄切一升。(《古今录验》、《千金》同,出第十卷中)《千金翼》论曰∶凡遇天行热病,多必内瘀着黄,但用瓜丁散纳鼻中,令黄汁出乃愈,即于后不复,恐病黄矣,常须用心警候病患四肢身面微似有黄气,则须用瓜丁散,不得令散漫失候,必大危矣。特忌酒、面,犯者死。
又凡人无故,忽然振寒便发黄,皮肤黄曲尘出,小便赤少,大便时闭,气力无异,食饮不妨,已服诸汤,余热不除,久黄者。苦参散方。
苦参(一两) 黄连(一两) 葶苈子(熬) 瓜蒂 黄芩 黄柏 大黄(各一两)上七味,捣为散,饮服方寸匕,当大吐者,日一服,不吐日二,亦得下。服药五日,知可消息,不知更服。忌猪肉、冷水。(《古今录验》、《千金》、《短剧》同,出第十八卷中)崔氏疗黄胆,身体面目尽黄。茵陈汤。太医校尉史脱方。
茵陈蒿(三两) 黄连(二两) 黄芩(三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甘草(一两炙)人参(一两)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同,出第一卷中)《延年秘录》栀子汤 疗遍身黄如橘,心肋满急方。
栀子仁(四两) 黄芩(三两) 柴胡(四两) 升麻(三两) 龙胆草(三两) 大黄(三两)栝蒌(三两) 芒硝(二两)上八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四五里进一服。(出第十卷中)《必效》黄胆身眼皆如金色,但诸黄皆主之方。
取东引桃根细切如箸,若钗股以下者一握。取时勿令见风,及妇人并鸡犬等见之。以水一大升,煎取搦一小升,适寒温,空腹顿服。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唯眼最后瘥,百日方平复,身黄散后,可时时饮一盏清酒,则眼中易散,不则散迟。忌食面、猪、鱼等肉。此方是徐之才家秘方,其侄珍惠说,密用。(出第一卷中)《近效》疗发黄,身面眼悉黄如金色,小便浓如煮黄柏汁者,众医不能疗。良验茵陈汤方。
茵陈(四两) 黄芩(二两) 栀子(三两) 升麻(三两) 大黄(三两) 龙胆草(二两) 枳实(二两炙) 柴胡(四两)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若身绝羸,加生地黄一升,栀子加至七两,去大黄;如气力不羸,依前着大黄取验。忌如法。不瘥更作,以瘥为限,不过三四剂瘥,隔三五日一剂。(《经心录》同,李皓处得此方,神良)
黄方三首
《病源》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为 黄也。(出第十二卷中)《广济》疗 黄,身面眼俱黄,小便如豉汁色。茵陈散方。
茵陈(四两) 白藓皮(三分) 栝蒌(四分) 黄芩(三分) 栀子(四分) 芍药(三分) 青木香(三分) 柴胡(三分) 枳实(三分炙) 黄连(三分) 紫雪(八分) 土瓜根(三分) 大青上十四味,捣筛为散,煮茅根饮,待冷。平旦空腹以茅根饮服五钱匕,一服少间,当一两行微利。利后煮稀葱豉粥食之,利多以意渐减,常取微泄,利通一两行为度,瘥止。忌猪肉、冷水、鱼、蒜、粘腻及诸热食。(出第一卷中)《必效》疗阴黄,眼睛黄,汗染衣,涕唾黄方。
好黄蒸(二大升)上一味,每夜以水二大升浸, ,暖令热,勿令沸铜器中。平旦绞取汁半升饮之,余汁须臾则饮,冬日微暖服,夏冷冻饮料,每夜则浸,依前服之亦得。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为验。两方并极效,忌面、羊肉、猪鱼。
又疗 黄,汗染衣,涕唾黄者方。
取蔓荆子捣细末,平旦以井花水和一大匙服之,日再,渐加至两匙,以知为度。每夜小便裹浸少许帛,各书记日,色渐退白,则瘥,不过服五升以来必瘥。李润州传,极效。(《备急》、《肘后》、张文仲、《深师》同,出第一卷中)
黄胆小便不利及腹满喘方二首
仲景《伤寒论》,黄家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身汗出者,表和里实也,宜下之,大黄黄柏皮栀子硝石汤方。
大黄(四分) 黄柏(四两) 栀子(十五枚) 硝石(四两)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三物得二升半,去滓,纳硝石更煎取一升。先食顿服尽。
(《短剧》、《千金翼》、《深师》、《范汪》并同)又黄胆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者,不可除其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方。
半夏(五两炮) 生姜(八两)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三服。忌羊肉、饧。(《范汪》同,并第十四卷中)
黄汗方三首
《病源》黄汗之为病,身体洪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染衣,色正黄如柏汁,其脉自沉,此由脾胃有热,汗出而入水中,若浴,水入汗孔得之。(出第十二卷中)仲景《伤寒论》师曰,黄汗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也。问曰,从何得之?师曰,以汗出水入汗孔,水从外入而得之,宜黄 芍药桂心酒汤主之方。
黄 (五两) 芍药(三两) 桂心(三两)上三味,切,以苦酒一升,水七升,和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正当心烦也,至六七日稍稍自除,其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阻作)一方用美清醯代酒。忌生葱。(《备急》、张文仲、《千金》、《古今录验》、《深师》、《范汪》、《经心录》同)又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则汗出,又身常夜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即发热者,久久身必甲错也;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也;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 , 则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虫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者,名曰黄汗。桂枝汤加黄 五两主之方。
桂心(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五两)上六味,切,以水八升,微火煎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汗,须臾间不汗者,食稀热粥一升余以助汤力,若不汗者,更服汤也。忌海藻、菘菜、生葱。(《古今录验》、《范汪》同,出第十四卷中)疗黄胆身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出着衣皆黄。黄汗吴蓝汤方。
吴蓝(六分) 芍药 麦门冬(去心) 桑白皮 汉防己 白藓皮 山栀子(各六分)上七味,各细切,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滓,空腹分二服,未效再合服。(此方未详所出)
女劳疸方四首
《病源》女劳疸之状,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少腹满急,小便难,因大劳大热而房室,房室毕,入水所致也。(出第十二卷中)仲景《伤寒论》,黄家日晡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反黑,足下热,因作黑瘅,大便必黑,腹胪胀满如水状,大便黑溏者,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疗。硝石矾石散主之方。
硝石(熬黄) 矾石(烧令汁尽)上二味,等分,捣绢筛,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重衣覆取汗,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也。大麦则须是无皮麦者。《千金方》云,消石二分熬令燥,矾石一分熬令燥,故注之。(《肘后》、《短剧》、崔氏、文仲、《千金》、《范汪》、《深师》并同,出第十四卷中)《千金翼》疗黄胆之为病,日晡所发热恶寒,小腹急,体黄,额黑,大便黑,溏泄,足下热,此为女劳也,腹满者难疗方。
滑石(五两研) 石膏(五两研)上二味,为散。以大麦粥汁服方寸匕,日三,小便极利则瘥。(《短剧》、《千金》、《备急》、文仲并同,出第十八卷中)《近效》女劳疸黄家,日晡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反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大便必黑,腹胪胀满如水状,大便黑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疗与黑疸同,谷疸食则眩,心忪怫郁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并以前茵陈汤主之。
方在遍身黄部中。
《必效》女劳之黄,气短声沉者,宜服此方。
取妇女月经布和血衣烧作灰,以酒空腹服方寸匕,日再服,不过三日必瘥。
黑疸方三首
《病源》黑疸之状,苦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反黑,足下热,大便黑是也。夫黄胆、酒疸、女劳疸,久久变成黑疸。(出第十二卷中)《肘后》疗黄胆变成黑疸者多死,急治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