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度自信,成功的第一秘诀(1)
NO.1自信——潜能的放大镜
特别乐观、特别自信的人总能不断地从自己身上找到前进的动力,总能设法让自己身体里的潜能超水平地发挥和释放出来。——李开复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过,面对这些挫折,有的人会越挫越勇,而有的人则会灰心丧气,认为自己潜能不足,从而丧失斗志。关于这种差异,李开复曾经做过明确的解读,他认为后者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李开复曾说:“一个人的潜能和他表现出来的能力往往并不是1∶1的关系。”大多数时候,都是潜能大于能力,但我们不自知罢了。而又由于这种不自知,让我们陷入自卑,从而丧失了更多展现潜能的机会。
李开复是一个自信的人,他也希望人们能够跟他一样,变得自信,让自己的潜能全部展现出来,甚至是放大自己的潜能。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拥有“放大”自己潜能的能力,才能够做成更多的事情,而这种能力的得来,则主要靠自信。这不仅是他的观点,更是他的亲身经历。
在李开复所写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曾提及这样一件事情。他11岁那年,跟随家人来到了美国,就读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天主教会学校,在那里上初一。由于刚来美国,李开复一句英语也听不懂。一次数学课上,老师问同学们“1/7”换算成小数是多少。李开复听不太懂老师问的是什么,但他认识黑板上写的“1/7”,而且记得以前背过这个问题,就主动站起来答道:“0.14285714……”当时,老师和全班的学生都震惊了,尤其是从来不让学生背诵这些东西的老师,竟然将李开复认作是学习数学的天才。
下课之后,老师找到李开复,鼓励他去参加数学夏令营,并且想让他帮助班上的其他同学学习数学,还说要送他去参加数学竞赛。
老师和同学们的这种认可,是李开复从没经历过的,也给了他从未有过的自信。当时,李开复迫切地想把英语学好,因为只有学好英语,听得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才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李开复心里也知道,自己在课上的回答并不是由于什么天分,不过是因为之前背诵过相关内容罢了。但这种自信还是给了他很大的力量,让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有很多的潜能可供挖掘。最后,他终于在自信心的驱动下取得了成功,在英语和数学的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数学方面,还在全州的数学竞赛中得了冠军。
这件事不大,却让李开复明白了一个道理,自信就像一个放大镜,可以“放大”一个人的潜能。想通这个道理之后,他也变得更加自信了。在他后来的生活中,自信一直伴随着他,为他带来了很多的成就。
1993年,李开复在苹果任职,当时的苹果公司因为效益不好,正在大幅度裁员,搞得人心惶惶,大家都无心工作。可是,细心的李开复发现,公司当时有很好的多媒体技术,不过PC却无法将这些技术充分利用到产品中。他还预测到,这些技术应用好了很可能会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而成为主流。而且,这些技术再加上用户界面的突破,也很可能成为以后公司业务的主流。
李开复认识到这些后,没有多想马上动笔写了一份题为《如何通过互动式多媒体再现苹果昔日辉煌》的报告,交了上去。他的自信让他觉得,自己的这份报告肯定能够得到高层的认可。
果然,李开复的报告引起了公司高层的注意。多位副总裁经过商议后决定,采纳李开复的意见,发展简便、易用的多媒体软件,同时任命李开复为互动多媒体部门的总监。
这是一次带有自荐性质的升迁,而李开复能够在苹果大幅裁员的背景下得到这次升迁,靠的就是他的自信。如果没有自信,而是跟其他同事一样,消沉、懈怠,那么李开复是不可能获得这个机会的。在整个过程中,自信就像一个放大镜一样,帮助李开复“放大”了潜能,拓展了他的舞台。
李开复在职场中遇到的问题,其他人也会遇到,有些还曾遇到过多次,但因为没有自信,很多人都在困难面前倒下了。他们缺乏自信,没有那个能够将自己的潜能进行“放大”的放大镜,自然也就无法让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想要成功并不难,从某种角度上讲,拥有足够的“自信”就可以了。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困难有足够的了解,再经过一番思考,自然就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了。很多时候,真正阻挡我们的不是困难,而是自己那颗不自信的心。
NO.2不自信,等于埋葬竞争力
如果你有自信,它会在无形之中释放出能量,推动你走向成功;如果你自卑或恐惧,它也会在无形之中释放出能量,导致你走向失败。——李开复
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极其迅速,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生存就要有很强的竞争力,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人,是很难成功的。现实中,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明白要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生存,可对于如何获得竞争力,什么叫作竞争力,却往往不甚了了。关于这个问题,李开复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想有竞争力,首先要有自信。
严格来说,自信并不能算是一种具体的竞争力,但是一个自信可以帮助一个人获得更多的机会,能让年轻人更好地成长,帮助年轻人迅速提高竞争力。而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份自信,往往就会消极懈怠,变得越来越颓废,慢慢的,原有的竞争力也会打折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自信,就等于埋葬自己的竞争力。李开复就曾在他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1993年的时候,苹果遭遇了经营危机,曾一度想出售公司,而苹果找的买家当中,IBM也是其中之一。就在这个时候,苹果公司的高管斯卡利个人跟IBM进行了接触,想要跳槽到那边,担任CEO一职,遗憾的是,他最后没有拿到这个职位。而同时,苹果公司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认为斯卡利选择在这个时段去IBM公司面试是跟公司的利益有冲突的,而将其解雇了。
斯卡利走了之后,苹果公司任命斯平德勒接任斯卡利的职位,任CEO,领导公司的运营。斯平德勒是一个大块头的德国人,身材魁梧,长相粗犷,一看就是个很有魄力的人。事实上,他在之前的职位上也确实做得很好,这也是公司挑选他来担任CEO的原因。而当时,李开复他们也对这个大个子领导充满信心,觉得他的到来会让公司的颓势有所转变。
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原本能力很强的斯平德勒自从当上CEO之后,竟然变得不自信了。在公司里,斯平德勒一直是以口才好著称的,但成为CEO之后,每次上台超过十分钟,他就会浑身是汗,给人的感觉是他很紧张。更糟糕的是,上台前如果没有预演,斯平德勒的思路就会很乱,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让听的人一头雾水。他不仅上台作报告如此,平时工作中也一样。每当遇到麻烦事的时候,斯平德勒都会趴在桌子下面,两手抱着头,脸上则是一副非常痛苦的表情。而且,由于工作压力太大,斯平德勒还得了心脏病和恐惧症,每天上班的时候都要带着测心率的仪器,把自己弄得非常狼狈。
由于经受不了长时间的折磨,斯平德勒最后主动离职了。走的时候,他留下了一句非常悲伤的话:“离开这个让我又爱又怕的地方之后,我相信我将重新变得完整。”
能够被选任为CEO,斯平德勒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在实际担任苹果CEO的那段时间里的确表现得极为不堪,让他的手下们很是失望,自身也受尽了折磨。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正是他丢失了自信心。通过李开复讲述的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一个人如果失去自信变得多么狼狈。即使原本很有成就,很有地位的人也是一样。
我们都相信,斯平德勒是有能力的,而且,他的能力不会因为受到提拔、自身成为苹果的CEO而消失,但他在新岗位上的确没能把这份能力表现出来。他的不自信,致使他的能力发挥不出来,原本拥有的竞争力也就没有了。可以说,正是斯平德勒的不自信埋葬了他的竞争力,他才成为人们哀婉叹息的对象。
信心是重要的,更是必需的,一个人如果有了自信,那么原本办不成的事情也可能顺利办成。而没有了自信,原本很轻松就能做到的,也可能会给你造成麻烦。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强自己的自信,让自己的竞争力变得更加强大,不要因为丧失了自信心,而埋葬自己的竞争力。
NO.3自信是资本,自大是累赘
自信的态度与自我偏执、不允许自己犯错、以自我为中心、失去客观立场等做法是不能画等号的。——李开复。
自信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不仅能够助人获得成功,还能帮人提升品格。现实中,很多人都知道自信的重要性,他们也追求自信,却往往不得要领,最后成了自大,这就得不偿失了。自信和自大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自信是一种成熟的状态,一般来讲,自信的人都比较勇敢、有冲劲,他们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并有毅力将其做好,在做事的过程中,对细节有足够的重视,也往往能够取得成功。而自大则不然,自大的人通常眼中只有自己,看不见别人,他们也相信自己能够做好一件事,但在做事的过程中常常粗心大意,错过最佳时机,最后导致失败。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的是自信,而不是自大,但很多时候,自信和自大只有一线之隔,很容易就被人们混同,从而给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这一点上,不仅普通人有类似的经历,李开复也有。
在李开复5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跟妈妈说不想再读幼儿园了,想去上小学。妈妈对年幼的小开复说,再等一年你就可以上小学了。可小开复对妈妈的回答并不满意,自信满满地说:“让我自己考怎么样?考上了就让我上小学!”
几个月后,妈妈托人让年纪不够的李开复参加了考试,结果李开复很争气,考了个第一名,也顺利地上了小学。这件事给小小年纪的李开复很大的鼓励,使他信心倍增,但自信的同时,他也开始骄傲了。
正式上小学几个星期后,一位阿姨来李开复家做客,问他成绩如何,小小年纪的李开复仰着头,大剌剌地说:“我都没见过99分长什么样子!”骄傲的劲头十足。就在这件事发生后的第二个星期,李开复学校举行了一次考试,结果他拿了90分。妈妈看到李开复的成绩单后,二话没说,拿起竹板就将他打了一顿。被打后,李开复哭着问什么打他,妈妈告诉他:“打你不是因为你的成绩不够高,而是你骄傲、自大,你说‘没见过99分长什么样’,那就每次都考100分啊……”
儿时的事情对李开复影响很大,通过这件事,他明白了自信和自大的区别。他认识到,了解自己的实力足以跟大一岁的孩子一起考小学,那是自信;而盲目吹牛说“没见过99分长什么样”就是自大了。自信与自大只差一个字,但区别明显,一个可以让你做成更多事情,另一个则会让你出丑,甚至阻碍你的进步。
道理很简单,明白道理的人也很多,但真正能够做到的,恐怕就寥寥无几了。而李开复就是一个懂得并能够做到的人。这不仅得益于小时候妈妈的教诲,更是因为他懂得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在自大方面也一样,他总是能够从自大的同事身上总结教训,然后严格要求自己。
李开复曾经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他有一个同事E先生,人很聪明,能力也很强,不过这个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过自大。E先生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在他眼里,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是正确的,这个习惯给他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E先生在工作中态度狂妄,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要求每个人都根据他说的做,一旦别人有不同意见,他就非常不开心。而且,如果事后证明他对了,他就会跟每个人都说一遍,自己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更要命的是,有时候他明明没有预料到,也会跟别人说自己当时就说应该这样。不过真正让他不得不离开公司的是他从不认错,一旦证明他之前的某句话是错误的,他就开始耍赖皮,不是不承认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开始的时候,大家也能够体谅他,但时间久了,就没人再相信他了。虽然他的正确率可能有95%,但其狂妄的态度和他永不承认的5%错误,让他失去了公信力,他最后只能灰暗地离开。
同事E先生的离开带给李开复的不仅是失去一个工作伙伴,还有更多的启示。他看到了同事身上的缺点,并引以为戒,告诉自己要有自信,但不能自大。也正是因为他拥有这种品质,他后来才会有那样出色的成就。
我们要学习李开复的这种品质,更要学习他的思维方式,要从李开复身上看到,如何让自己拥有真正的自信,并远离自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也要像李开复一样,看透事情的本质,再去决定自己的行为。想要成功,就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自信,增加资本;摒弃自大情绪,丢掉累赘。当我们拥有了资本而又扔掉了累赘之后,就可以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路飞奔了。
NO.4自我激励,学会赞美自己
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千万别让自信从身边溜走。——李开复
我们都知道自信的重要性,明白这是一种竞争力,更是一种力量,但对于如何获得这种重要的力量,却往往不甚了了。在这方面,李开复有很多的经验,他曾在演讲中说,想要自信很难,但也很简单。难在很多人心中的自卑已根深蒂固,差不多成为一种潜意识了,很难改变;简单在于无须别人帮助,只要有决心、有定力,自己就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