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在继承中闪耀的美德
是我的祖父,让我学会了修身养性、明德唯馨的人生哲理。
先父遗留之名望,加上仍留存在我心中的记忆,让我树立起虚怀若谷且果敢坦率的性格品行。
是我的母亲,让我养成了遵守孝道、乐善好施的习惯。非但不能为非作歹,而且也不能心存恶念。在生活上,应该恪守勤俭节约之风,而不得沾染上奢侈虚荣之气。
而曾祖父给我的遗训则是,与其频繁出入于公共学校,不如在家里请一位好的家教老师;而且,在求学上,我们都应该慷慨解囊、吝啬不得。
我们当地的里长教诲我,切莫卷入马戏团中蓝绿两派的党争,更不能成为肉搏决斗中的任何一方。里长还教导我,要养成勤勉劳作而不思回报的好习惯;凡事要尽量亲力亲为;不要介入他人的纷争纠缠;对于流言飞语应该嗤之以鼻。
戴奥吉纳图斯对我的告诫是,不要让自己为无关轻重的琐事奔波,更不能迷信江湖术士的惑众妖言,所谓的符咒驱魔云云都是骗人的鬼话;对于短兵相接,要做到既不畏惧也不狂热;尊重他人话语表达的权利;从来不要排斥对哲学的信服;听取巴克斯、坦德西斯和马尔塞勒斯等伟人的传奇故事;在我年纪尚轻的时候,我便尝试过对话体的写作,并且从那时起便向往自己能够过上一箪食一瓢饮、返璞归真的生活;同时,我也期盼着自己能够将其他与希腊有关的学问知识一网打尽、谨记于心。
是拉斯蒂克斯让我深深领悟到,必须对自我的性情品格予以提升与塑造;我也从他身上学会了莫要在诡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要切忌投机取巧内容的写作。多一些勉励他人的谏言,少一些炫耀自己多么有修养的吹嘘。还须谨记的一点是,做好事、为善举的行为并不是为了让自己脸上有光并可以在别人面前炫耀;在写作上要切忌片面追求辞藻华丽的坏习惯,也不能一味追求诗情画意的唯美主义创作;穿着要得体并视场合而定,如果在家里也穿上非常正式的服装是可笑的,反之亦是同样道理;在给别人写信时,应力求言简意赅、平铺直叙,拉斯蒂克斯在锡纽埃瑟给我母亲写信时就是如此;
假设有人在言词上冒犯了我或者在行为上得罪了我,但只要他们表现出化干戈为玉帛的诚意,我仍然愿意宽宏大量地去接受他们抛出的橄榄枝;从他身上,我也养成了在阅读时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好习惯,而且也绝不轻易相信那些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者的言辞;我要感谢他,因为是他让我有机会接触到爱比克泰德的经典语录与言论,并且是从他亲自收藏的书籍中传给我的。
阿珀洛尼厄斯让我深谙了意志自由和矢志不渝的内在含义;他也让我明白了无时无刻都要保持理性的重要意义,非理性的东西则都应该被我们摈弃;即使在痛失亲子或长病不起的情况下,也依然要表现得泰然自若;在阿珀洛尼厄斯身上,我仿若见证了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好榜样,即在教导和训诫别人的时候,既要做到果断坚决,又要做到灵活应变,而且绝不会因脾气暴躁而大动肝火;我眼中所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人:虽然在讲大道理的时候能够把自己的切身经验和特长结合起来,但却始终保持谦卑不傲的低调态度;从他身上,我也懂得了其实可以在从朋友那里获得尊重与青睐的同时,不会让他们鄙视或者贬低你的人格,也不会让他们对你视若无睹。
从塞克斯都,我看到了一种和善的气质,一个以慈爱方式管理家庭的榜样;合乎自然的生活观念,看到了毫不虚矫的庄严,小心为朋友谋利;对无知者和那些无理的人的容忍:他有一种能使自己和所有人欣然相处的能力,以致和他交往的愉快胜过听到奉承,同时,与其交往者高度尊敬他。他以明智和系统的方式发现和整理人生原则,他从不表现愤怒或别的情绪,完全避免了激情,同时温柔宽厚,他对人嘉许而不过分,拥有渊博知识而毫不骄傲。
从文法家亚历山大,我学会了避免挑剔别人,不去苛责那些表达粗俗、欠文理和发音错误等毛病的人们,而是巧妙地通过回答的方式、证实的方式、共同探讨事物本身而非词汇的方式,或者别的委婉方式,引出应当使用的正确表达方法。
从弗朗特,我注意到一个暴君那里存在的嫉妒、伪善和虚伪,知道我们中间那些被称为贵族的人一般是缺乏仁慈之情的。
从柏拉图派的亚历山大那里,我学得了如非必要,不要经常对人或写信说我很忙;懂得了我们并不能以紧迫事务的借口来逃避对与自己一起生活的那些人应尽的义务。
从克特勒斯,我学得了当一个朋友对你抱怨,即使是无理的也不能漠然置之,而是要使他恢复冷静;要好好说到别人的老师,正像多米蒂厄斯提起雅特洛多图斯一样;我还学得了真诚地爱我的孩子。
从我兄弟西维勒斯,我学得了要爱亲人、爱真理、爱正义;通过他,我知道了思雷西亚、黑尔维蒂厄斯、加图、戴昂、布鲁特斯;从他我学习了一种以同样的法则对待所有人,实施平等和言论自由的政体的思想,了解所谓君主,即要最大范围地尊重被治者的自由;我还从他那里学得对于哲学的坚定不移的尊重,学得行善,为人随和,乐观,相信朋友的善意;我还看到他从不隐瞒对他所谴责的那些人的意见,而他的朋友无需猜测他的意愿,这些意愿是透明的。
在马克西默斯身上,我学到了内心自我掌控的能力,并不会被心外之物所影响与左右;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包括卧病不起在内,都能够一如既往地保持愉悦的内心状态;在道德修养上,使内心愉悦和庄严尊贵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状态;面对窘境时应做到坦然面对,而不要喋喋不休地抱怨。我所注意到的是,每个人都相信他会言出必行,而且都深信他不会出于恶意去办事;他从未流露出惊恐意外的情态,从来都不会急匆匆地行事,但也绝不会误事,他也不会困惑不堪或灰心丧气。
马克西默斯从来不会用虚假的笑容来掩饰他内心的烦躁,同时,他也很少会有出现三分钟热度或疑神疑鬼的时候。他乐善好施的习惯早已有之。对待他人,马克西默斯永远开启着宽恕原谅的大门,因此他也得以避免犯下不该的错误;如果说他一直秉承着公正不阿的态度,倒不如说他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人。我也注意到另外一点:没有人会觉得被马克西默斯所蔑视或不容,也不会觉得马克西默斯会表现出自己比别人略胜一筹的心态。马克西默斯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总能用一种让人容易接受的幽默方式来为人处事。
在我父亲那里体验到的
在我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温和的品性态度。他做出的最后决定之所以无须质疑,是因为他的确经过了全面周详的妥善衡量与思考;与一般人不同的是,我父亲绝不是那种贪慕虚荣之辈;先父历来勤耕耐劳;只要是有利于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情,他都会洗耳恭听并举双手赞成;他坚决赞同论功行赏的原则;他的真知灼见来自于丰富的人生阅历,其中既有行之有效的成功行动,也有最后无果而终的惨痛失败。我所注意到的一点是,我父亲早已克服了稚气未脱的愤怒情结;在平等原则上,他并不觉得自己要比其他人享有额外的特权或等级;他不会强求自己的朋友在用餐时随传随到,也不会要求他们在自己出国远行的时候陪同前往,因要紧事没尽到朋友义务的人,依然被他视为真心的知己并不离不弃。
根据我亲眼所见的事实,先父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各项重要的事项上都会表现出深思熟虑的处理态度与习惯,在这一点上他绝不会轻易改变,他从不会因为在事情处理时取得了初步令人满意的方案而止步不前、草草收场;在对待朋友的问题上,先父总能让自己与朋友的友谊之树长青,不会喜新厌旧,同时还保持着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心态;无论出现什么意外状况,他都能坦然面对,而且表现出非常好的处事心态;先父在看待事物时还颇富远见,而且能够以小见大;对于趋之若鹜的盲目夸赞和各种谄媚,他都能予以反思;对国家大事和军机要务则始终保持警惕的态度,在收支事务上则是一位开源节流的好手,并能为因自己所造成的失误而承担责任并接受他人的指责;在信仰上他不迷信神灵,而在待人接物上则不会采取礼赠行贿、大献殷勤或阿谀奉承的低俗方法;始终保持清醒与坚定立场,是他在处理任何事务上所表现出来的风范。他既不会做出任何卑鄙无耻的念头或行为,也不会搞一些毫无意义的新花样。至于那些或多或少有利于日常生活质量的天然赠物,他在利用时的态度是既不冷漠也不狂热,所以,在他得到这些事物时,他不会矫揉造作地表现出乐此不疲的夸张模样;而在他没有得到这些事物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强求。从来没有人说他是一名诡辩家,也不是经人豢养的奴才,更不是什么只会卖弄学问的迂腐学者;几乎在每个人的眼里,他都是一个成熟稳健、无可挑剔的人,而且绝不听信谗言,不但能妥善处理自己的事务,也能帮助别人解决难题。除此之外,他特别尊敬那些实至名归的哲学家,虽然他不会去指责那些伪哲学家,但他也不会轻易受到这些伪哲学家的干扰与影响。在与人交谈时,他能让自己的谈话内容被人接受,而不会让人感到笑里藏刀。
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他保持着一种恰如其分的关心。他既不是那种特别关注生活细节的人,也不是那种对个人形象漠不关心的人(虽然并不是根本不修边幅的那种)。在他自己的照料之下,他倒是没怎么去看过医生,没吃过多少内服药也没用过多少外敷药。
对于那些天赋异禀的人,如一些天生的雄辩口才家、精通法律或伦理知识的学者以及其他方面具特殊才能的人,他从来都是秉持着一种乐意举荐的心态,而且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嫉妒之心;他会尽可能地去帮助这些人,并使这些人能依其特殊天赋而获得公众的一致赞誉;他始终按照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从来不会弄虚作假。而且,他不喜欢经常变动住址的迁居生活,而更喜欢住在同一个地方,因为这样可以使他能够方便地利用一些熟悉的事物;刚刚他还为头痛发作而叫苦不迭,一会儿的工夫之后他又恢复了精神抖擞的状态,再度完成他未完的工作。
他几乎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就算有,也都是与他所从事的公务有关;在观光建筑和公用建筑的建设事务上,他则表现出少有的严谨与节约态度,特别是在捐赠的问题上,因为他的观点是,在这些事情上,需要关注的是做这些事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而不是注意通过这些举动来获取额外的名声。他觉得即使是洗澡,也要避免不合时宜的尴尬场面,他并不觉得大兴土木就是一件好事,对于吃的东西他也不是特别关注与敏感,所穿衣服的材质与色调搭配,乃至家奴是否长相过得去,都不是他特别关注的事情。他的衣着穿戴都是从他的海滨别墅——罗内姆运送来的,还有一部分一般都是从拉努维阿姆那边携带过来的。在那个塔斯丘佗的收税人请求他原谅的时候,他就宽恕了那个人,这件事我们都知道,这也符合他的为人准则。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从来不会去求全责备,更不会得理不饶人。也从来没有动过粗,有人甚至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他竖起汗毛;他会对各项事情进行不紧不慢、逐一考察,好像他掌握着充分的时间。他做事就是如此井然有序,从来不会搞砸,最令人佩服的是,他总能始终如一地保持着精力充沛的状态。苏格拉底的一些故事同样发生在他的身上,因为他也能够放弃那些本可以用来享受的诱惑事物,而诱惑事物往往是许多人因为意志薄弱而无法抵抗、甚至会沉溺其中的东西。
这种既能坚强抵制某种诱惑又能在同时保持清醒的品质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格特征,而且也是拥有一颗完美灵魂之无敌者的明显标志。这一点,已经在他对马克西默斯疾病例子中表现得一览无遗了。
感谢上天,让我拥有如此善良的祖辈、父母、姊妹、老师、伙伴、亲戚和朋友,我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感恩。此外,我还要感谢上天的是:我有幸没有冒犯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实际上就我的个人性格而言,还是有可能做出冒犯他们的事情的。
但在他们帮助与关怀之下,我有幸没有遇上这种事情。另外,我要感谢上天的是,虽然我祖父的妾室早就没有再抚养我了,但我却依然能够顺利保留健康的青春,直到我终于有机会在合适的时候展现出我血气方刚的男儿本色。仰仗我父亲这位称职的好老师,我身上没有任何傲慢之气,而且我也清醒地认识到,住在一个有卫兵把守、每天穿金戴银、火把照得通明、雕像布满四周的宫殿里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唯一定义,每个人都可以过上一种按照自己喜好的不同幸福生活。
同时,没有过上那种奢华生活,决不意味着这个人在思想觉悟上尚显不够或缺乏身体力行的勤勉态度,倒可能是因为他更重视另一种价值诉求,即我们在凡事上都要顾及公共利益,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最高统帅的国家治理方略。我为有这样一个好兄弟而感谢神灵,因为他时时都以自己以身作则的德行来鞭策与激励着我。
而且,他对我的尊重和拳拳深情,让我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感谢上苍保佑我的孩子们都健康茁壮地成长;我在诗词歌赋方面没有很深的造诣,假如我有所进展的话,相信我可能会沉溺其中;我有幸可以在有生之年及时回报那些曾经精心栽培过我的人,让他们得到相应的荣耀,在他们还没有年事已高之前,我就让他们实现了曾经对我寄予的厚望。我有幸可以认识阿珀洛尼厄斯、拉斯蒂克斯、马克西默斯这几位。我有幸对生活树立了如此清心寡欲的坚定信念,即凡事都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践行。只要我们心中有神灵,那么自然会得到他们的恩赐与帮助,而且他们还会赐予我们灵感。我那种按照自然本性生活的坚定信念,是不可能被其他原因所改变的。
虽然这样,假如我对神灵的信念有所懈怠,或者在内心深处放弃了他们的统率,那么我还是会犯下各种错误;虽然我全身心投入这种生活的时间已经很久,但我却从未达到本尼迪克塔和狄奥多士的境界高度,唯有经历过一场恋情之后,我才找到被救赎的感觉。虽然我并不具备拉斯蒂克斯的那种气质风范,但所幸的是我也没做过足以让我悔恨交织的事情;虽然我母亲不幸英年早逝,但我依然感恩能与她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无论何时,只要我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都能得到回应;而我自己,却从来不需要别人的额外帮助。
我还要感恩的是,我妻子不但对我情深义重,而且也是我的贤内助,具备朴实的优良品质;我庆幸自己能够请到这么多优秀的教师来教导我的孩子们;我庆幸自己竟然在梦中找到对付口吐鲜血和头晕眼花的灵丹妙药……当我决定潜心研究哲学的时候,所幸没有步入诡辩家的后尘,也没把时间浪费在索然无味的历史考据和三段论中,最后也没有把心血白白倾注到虚无缥缈的天国探索上;上面所有事情,都要得益于神灵的帮助和命运在冥冥中的安排。
每一件事都是最后一件事
在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就会对自己说:今天,我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包括非常鸡婆、忘恩负义、狗眼看人低、满口胡言、见不得人好以及不善交际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染上这样的恶习,是因为他们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的缘故。但是我自己,却深深知道善恶美丑的本来面目;即使是那些做错事的人,他们在本性上与我并没有天大的区别,他们与我们血脉相连,而且我们有着不分伯仲的智慧和程度相近的信仰。
丑行并不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东西,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这些同胞所犯之错而对他们心存怨气或者记恨一辈子,因为同胞们齐心协力才是我们的天性,我们情同手足,唇齿相依的天然关系把我们紧紧地维系在一起。所以,如果我们自相残杀的话,那么就违背天命,最终只能落得个自寻烦恼和众叛亲离的悲惨收场。
不管我最后成了什么人,都只是一具会呼吸的肉体而已,当然还有一个具支配力的意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心存杂念,分心是要不得的;但如果你这时已经行将就木、奄奄一息,那么便没有必要再眷顾自己的臭皮囊了;那只是用血液和骨头组合起来的连接物,当然也有神经、静脉和动脉等东西。仔细倾听你自己的呼吸,看看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就是进进出出的空气而已,而且每时每刻吸进去和排出来的,还不是完全一样的气体。最后来说说意志吧:可以这样来认识它,假如你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人,那么你就不会成为意志的奴隶,而是相反,你不会像被人操控的木偶那样去做出一些违背社会的恶行来,不要对现状抱怨不休,不敢面对未来的态度也是要不得的。
神灵操控一切,万事万物都在天意的安排之中。命运的安排始终脱离不了自然法则的约束,也无时无刻不在与神的旨意交织和纠结在一起。世间万物皆肇始于神灵的旨意;除却神的旨意,还有一种不可背反的天命,这种必然是为了庇护整个宇宙,而你我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自然法则整体,可以给其中每个环节和部分都带来一致性的好处,而其最终还确保了大法则的维系。通过各种元素的变化及其组成事物的变迁,宇宙整体保持着其本来的面貌。让这些原则在你身上应验吧,同时也让这一信仰永远注入你的思想之中。
不要对僵死的书籍抱有太大的期望,你就不会含恨而终,摆出乐观向上、坦然面对的态度,从我们的内心深处向死神表达谢忱,然后安然逝去。
记住,你对这些事情的领悟已经有点晚了,因为神灵已经给过你足够多的机会,只是你没有好好把握而已。现在你必须有这样的领悟,即你只是宇宙的其中一个部分而已,你在世上的存活只是宇宙大轮盘流转中的昙花一现;你的生命实在是太有限了,而假如你还不在这段“苟且”的过程中洗净你心中的层层疑云,那么再好的良机也会稍纵即逝,你也会随之而逝,正所谓良辰一去不复返啊。
我们要像罗马人那样,无时无刻都要保持大脑的思考状态。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显示出既成熟又不加修饰的尊贵气质,心中要有仁爱、自由和正义。你应该除去别的纷扰恶念。给自己加上这样一种信念,即仿佛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最后一件,并把对理性行动的冷漠态度和深恶痛绝卸下,也请把伪善、自私和对自己所得表示不满的抱怨抛在一边吧,唯有如此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你必须认识到,其实一个人只要把握住自己所有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丁点,他都能过上一种内心静谧的生活,神不就是如此嘛;因为神明就从来没有向领悟到这些道理的人索要过什么回报。
罪孽深重啊,罪孽深重,我的灵魂在低吟着,而你都不再拥有让自己的灵魂再次超度与升华的机会。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足够长的生命运程,而你的生命之火却即将熄灭,假如你的灵魂还不最后眷顾一下自己,那么只能活生生地把你的幸运转手交给别人。
你所经历过的身外之物有没有让你陷入困惑的思考呢?让自己挤出时间来学习积极向上的新鲜事物吧,不要在解不开的心结里越陷越深了。
但在此过程中,你也不要误入歧途。因为在生活中,被自己的劳碌而搞得疲惫不堪的人,也与不务正业者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恒定的目标来统率自己的每个行为。一言以蔽之,这些人的思想都是漫无目的的。
绝不要去猜测别人心里在想什么,琢磨别人心思的人从来都不是幸福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是很可悲可叹的。
你必须铭记于心的是,整个宇宙的本来面貌是什么,而我自己本身又究竟是什么,这两者有着怎样的联系,我自己在整个宇宙中占到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没人可以阻止你去说出或者做出任何符合自然法则原理的事情,因为你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奥菲拉斯图斯在评价两种不同恶行的时候(这种比较评价完全根据人类共通概念做出),用纯粹哲学家的口吻指出:因私欲而起的犯罪,要比那些因一时愤怒而起的犯罪具有更高一些的可谴责性。理由就是,因愤怒而犯罪的人,可能会因为某种内心的痛苦和突如其来的阵痛发作而失去了本来的理性;而因私欲而犯罪的人,则是被寻求一时痛快的欲望所掌控,这种犯罪似乎显得更为放纵和内心懦弱。
紧接着,西奥菲拉斯图斯以一种颇富哲学意味的口吻指出:为寻求一时痛快犯罪的行为,比因内心痛苦而犯罪的行为,具有更高的可谴责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后者就像一个人是因为遭到别人的不公正礼遇而触犯法律,其中的内心痛苦最终转化成了一时失控的愤怒;而前者则是在自己私欲的驱使下,犯下一时冲动、不可遏止的恶行。
此刻是容易被夺走的
每个人都可能在下一秒钟死去,所以我们有必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假如你相信神灵的存在,那么死亡本身就不是一件让你内心恐惧的事情,因为神不会把善良的人打入地狱;但是,如果你不相信神灵的存在,或者你认为神灵不会关心和眷顾世俗的人类,那么,生活在这样一个既没有神灵又没有神的旨意的宇宙中又有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无论是神还是神的旨意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关心和眷顾世间的芸芸众生。神及神的旨意,几乎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让人们尽量不要陷入真正罪恶的深渊。如果还有其他的罪恶,那么神与神的旨意也会让人们尽量摆脱它。
人自身的力量完全可以达到不至于陷入罪恶深渊的目的。那么,本可以让人虔诚向善的东西,怎么会使人最终走向生活的堕落呢?宇宙可能会出于本性而忽视了这些事情,最终导致这种错误的发生,即善与恶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地降临在好人与坏人的身上。
这一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因为无知,也不是因为有知,同样也不是有意施展力量去防止或纠正这些事情,而且也不可能是因为其缺乏施展这种力量或能力的意志。但可以绝对肯定的是,生死荣辱、苦乐甘甜等各种事情都会平等地发生在好人与坏人的身上,却并不一定会让我们潜心向善或者自甘堕落。故而,这些事物本身并非具有善或恶的本性。
世间事,稍纵即逝!对整个宇宙而言,这些事物的本体消失不见了,而对时间进程而言,则是对这些事物记忆的模糊直至彻底遗忘。世间所有可感知的事物,无不具有这样的特性。就算是那些带有快乐诱惑或带有恐惧的痛苦,以及那些所谓的闻名海内外的虚名都符合这一特性规律。
实际上这些东西往往都是一些毫无价值、应受鄙视、肮脏不堪、容易腐败的一潭死水而已!我们的理性力,应该注意这一点。我们的理性力,也应甄别出那些用哗众取宠的言词、观点来获得“好名声”的伪善之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死亡本身的事实原貌:如果一个人在面对死亡时,运用自我反省的抽象思维能力把与死亡有关的所有想象都进行逐一解析,那么他就会把死亡本身看做是一种符合自然本性的轮回运转规律;如果对自然世界的轮回运转还心存恐惧,那么这样的人只能说是太小孩子气了。
但不管怎样,死亡并不仅仅是自然世界的一种轮回运转,同时也是一件符合自然原本目标的一个环节。我们的理性力还要认识到世间俗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神的身边的,而且也要知道人的哪个部分可以向神靠近,最后还要知晓人的这一部分可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实现与神接近的终极目标。
人世间最可叹可怜的事情就是如某个诗人所提到的那样:世俗的凡人费尽心思地到处打听并反复询问着九泉之下的事情,或者挖空心思去揣测隔壁邻居们的想法。他们所没有认识到的是,其实一个人只要专注于自己心中的神灵并虔心尊奉神灵就可以让自己功德圆满了。
在对神灵尽显虔诚尊奉之心的时候,要摈弃脑海中的欲念和自私自利之心,切莫对来自神与人的馈赠心存不满之情。唯有如此,才可做到内心的纯洁。因为,神赐予我们的馈赠,是充满美德、值得我们敬奉的东西;而来自人的馈赠,则由于我们相互之间的血脉相连而值得我们的珍惜与爱护;不过在有些时候,人也会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对善恶的无知而值得我们的同情与怜悯,虽然这种善恶不分的瑕疵与不辨黑白的缺陷并没有什么区别。
就算你自己应该活上三千年,甚至数万年,但请时刻谨记:每个人所失去的不会是别的什么,而只有他现在的生活;每个人所享有的也不是别的什么,也只是他现在的生活。无论寿命长短,这一真理都同样适用。虽然每个人的过去并不一样,但是每个人的现在都是平等的。往事都是过眼云烟,逝去的岁月如白驹过隙。
对一个人来说,无论是过去的历史还是未来的岁月都是夺不走的,既然是一个人未曾拥有的东西,怎么可能被别人抢走呢?还有两件事情必须铭记在你的心中:第一件事情是,所有来自永恒的事物都是外在的形式而已,而且以循环不断的形式出现,对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在一百年还是在两千年乃至在不加限制的时光岁月里看到的事物,都是在性质上同一的事物,并无二致;第二件事情则是,尚在人世的长寿者与即将离开人世的人所失去的东西完全一样。因为,只有当下才是可能被夺走的东西。如果这是个客观真理,即每人只能拥有当下,那么谁都不可能会失去一件他不曾拥有的东西。
要记住,各种学说都是一家之言。犬儒学派的摩尼穆斯提出的这个观点的适用性也是不言自明的,只要我们能从这一至理名言中领悟到其中的内涵。
首先,在人的灵魂变成了宇宙中一个生病的脓疮,或者说在其变成了一个多余的赘物时,它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伤害,而这也是被历史所证实过的真理。因为,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恼怒发愁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我们本性的背离。其他事物的本性中也或多或少包含着这种类似的本性。
其次,当人的灵魂被人排斥和恶意攻击的时候,它也会对本身造成伤害,那些容易愤怒之人的灵魂就是最好的例证。第三,灵魂之所以会伤害自身,往往都是在它无法承受快乐或痛苦的时候。第四,在灵魂扮演一个角色时发生言行违背真意的时候,就会造成自我伤害。第五,当灵魂允许肉体漫无目标地行动,而且在不假思索、不辨真相的情况下为所欲为的时候,也会造成自我伤害的恶果。因为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必须在符合最终目标的情况下才是正确合适的做法。而理性动物的言行之本,就是要学会依照理性以及古老城邦、政府的法律去做事。
一个人短暂仓促的一生,只是蛮荒宇宙中的“一粟”,而宇宙物质才是其巨大的“沧海”。人的感知总有不足的地方,而人的身体也会尘归尘、土归土。灵魂也只是最大打转一会儿工夫的旋涡,而命运实际上是无法占卜的,最后,所谓的声望也只是没有真凭实据的虚名。总而言之,人类肉体所有的一切仿若匆匆逝去的水流,人的灵魂内在也只是黄粱一梦,随时可能在世间蒸发,生命总是在一场战争中度过,我们都是生命的匆匆过客,所有的好名声在我们死后归于湮灭。
既然如此,人还需要什么信念上的引导呢?答案就是:哲学,而且哲学是唯一的解答。真正的哲学可以成为我们心中的守护神,让我们免受暴力与伤害,让我们可以不被世俗的痛苦与欢愉所侵扰,也不去做漫无目的的事,不会犯错或做出伪善的事情来,最后,我们也不用总限于需要别人做或不做什么事情的迫切心情之中。除此之外,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要坦然面对并欣然接受。事情的发生之地便是它的根源之地,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最后,不如用一种视死如归的心情去面对死亡。
死亡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其实就是一堆生物组成元素解体而已。而既然在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不会使元素本身受损,那么我们又何必去牵挂和担忧所有组成人体这些元素的变化和分解呢?既然死亡是符合自然法则的,那么符合自然法则的东西本身当然就不是什么罪恶了。
完整的生活只有三幕戏
想想,在不久之前,你还没有躯体,一片虚无,而你现在所看到的人与事也不存在。因为,在自然本性的支配之下,一切事物都要经历变化、转动和消亡,为了别的事物持续不断地在序列中出现。
想到所有一切都是你的想法,而这种想法是你的能力所能控制的。所以,在你做出决定的时候,清除那些想法吧,犹如绕过岬角的航海者,必将驶入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湾。
不论什么单独的活动,如果其在恰当的时间终止,那么就不能说是不幸,因为它已然停顿下来;而做出这一活动的人,也并没有遭受不幸,因为这一活动本身已经停止。同样的,由这些行为组成的整体,也就是我们的生命整体,如果也在恰当的时候停止,那么也并非遭受不幸,因为其业已停止。一个受到虐待的人,如果在恰当的时候结束这一不幸的经历,那么他也不再有任何的痛苦。而且,自然本性会决定恰当的时间和终点,而年迈而终的事情,有时是由人的独特本性所决定的,但是,整个宇宙之所以能通过其他事物之变化来保持青春与完美,完全是由宇宙的本性来决定的。
对于宇宙有用的一切事物,不但始终是好的,而且总是合乎时宜的,纵使生命终结,对每个人而言也不是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耻辱,因为它独立自主,不以意志为转移,也不与普遍利益相对立;这还是好事,因为其对宇宙而言完全是合乎时宜的有利之事,并跟宇宙有着一致的关系。因为在他心中,与神性按照同样的方式在运动着,并与神性怀着同样的目标。
你必须准备好三条原则。第一条,在你做事的时候,既不要草率也不要违背正义;对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要么将其视为一种偶发事件,要么将其当做是神的旨意,而你不能去谴责这一偶然或神意。第二条,思考一下,每一个存在的事物,在从种子到获得灵魂的这段时间里,究竟是什么样的;而在从接受灵魂到归还灵魂这段时间里,又是什么样的;每一个存在物,都是由什么组建而成的,并会最终分解成什么东西。第三条,如果你突然被提升至高空并让你俯视尘世,那么你会看到人类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同时,如果你多看一下四周的空气和苍穹,你就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事物存在着;你能经常用这种“提升”的方式去思考,那么你就将看到相同的事物、相同的形式,以及生命的短暂。这些事物还值得你骄傲吗?
抛开成见,你会得救。谁会阻止你抛开它呢?
当你还在为什么事情而烦恼的时候,那么你肯定忘记了这一点:一切都是依循宇宙本性发生的;你也忘记了:别人的恶行与你无关;你还忘记了:所有发生的一切,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并且现在在其他地方也正在发生着;你也忘记了:
一个人和整个人类之间,有着多么紧密的相互联系,这是一种共通属性,不是一点点血或者种子,而是理智。你还忘记了:每个人的理智都是一个神,来自于神性;你忘记了: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人所有,他的孩子、身体以至灵魂等,都来自神的赐予;你也忘记了:一切事物都是某种看法;最后你还忘记了: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所能失去的也只是当下。
你要反复回想:那些满腹牢骚之人,那些因拥有巨大名声或不幸、仇恨、财富之类而引人注目的人,他们现如今在哪里呢?早已化为尘埃和传说,有的甚至连传说都没有留下。在你的心里还应该记住这一类的每一件事:曾住在乡村别墅的法比阿斯·卡特利卢斯现在怎样了呢?在自家花园里的卢修斯·卢柏斯、在拜依阿的斯德丁尼阿斯、在卡帕里的第比留斯和维留斯·鲁弗斯(或维利亚的鲁弗斯),现在又怎么样了。
不如好好沉思一下:人们对引以为豪之事物的热烈追求,在竭力追逐之后毫无价值!而对一个人来说,能够有机会坦率地展示出其正直、节制以及忠于神灵,那是多么有哲学家风度!如果为最不值得骄傲的事情而骄傲,那是最难堪的。
有人问我:你在哪里见过神?你又如何知道他们必然存在?为何要对神如此崇拜?我的回答是:首先,我们可以看见神的存在;其次,虽然我没见过我自己的灵魂,但我依然对其尊重有加。而对于神,我是从不断的体验中领悟到他们的存在,感受到他们的力量,并崇拜他们。
人生的圆满在于:对一切事物都要全盘考察,他自身、质料及外在形式;不如全心全意行义举,歌颂真理。我们应该做一件好事,接着再做,使中间没有空隙,便可享生命之乐,我们还有别的追求吗?
有一束阳光,尽管其被墙壁、山峰以及无数别的东西所阻隔。也有一个共同的实体,尽管其分散于无数各有特性的个体之中。
有一个灵魂,虽然分散于无数生物并各有界限。有一个理智的灵魂,尽管好像是被割裂开来的。上述事物之中,像大气等物质,都是不能感知也不拥有感情的,但是,理智却可以将这些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使其互相吸引。而理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靠近同类事物,并与其结合,而且这种共同的感觉是无法被阻断的。
你有什么愿望?继续存在下去吗?好,你愿意继续有感觉、运动、成长,接着是停止成长、高谈阔论、沉思冥想?对你而言,这些事情究竟有什么值得渴求的呢?但是,如果你想贬低这些事物的价值,那是很容易的,转向别的选择,即去顺从理性和神灵。但是,重视上述事是与尊崇理性和神灵不一致的,因为死亡会带走一个人身上除此之外的其他东西。
对无尽和不可测的时间而言,分给每个人的,是其中多么渺小的一部分,似乎就在转瞬间被永恒吞噬!对整个宇宙实体而言,分给每个人的多么微小;而分给人类的灵魂,又是普遍灵魂中多么小的一部分啊!你所在的位置,又是整个大地中多么小的一块土壤啊!反思这一切,依循你的本性行事,欣然接受共同本性带给你的一切,没有比这更伟大的事了。
支配能力是怎么运用自身的呢?这是一切的关键。其他一切事物,不论是否在你的能力之内,都是无生命的尘土和烟气。
这种思考使我们最能开始藐视死亡,认为快乐是善,痛苦是恶的人,也对死亡持藐视的态度。
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在最恰当时机出现的事物才是善,他的正当理性行为是多还是少,都无关紧要,对于他而言,对这个世界的沉思究竟花了或多或少的时间,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对这个人来说,死亡并非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伟大国家或乃至整个世界的一位公民,五年或三年的时间,对你而言有什么不同呢?符合自然法则的事情,在对待一切时都是公正的。没有任何暴君或不公正的法官会把你赶走,除了将你送进来的自然本性,你又有什么难过呢?这个道理,就像一个执政官将一名演员从舞台上解雇一样:“可是我还没有把五幕演完呢,现在刚演了三幕。”
你说得没错,但是,在人生戏剧中,三幕就算是完整的了。因为,一出戏剧究竟是否完整,取决于要上演这出戏的人,而停演这出戏的,也是同样是这个人,而你,却什么都不是。满意地退场吧,解雇你的那个人已经对你的表演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