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解读神秘的心理效应(1)
从“鬼苹果”到人人喜爱的美味佳肴——禁果效应
经典案例
土豆从美洲引进法国时,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认可。宗教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而农学家则告诉人们,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这些“权威人士”的断言,使土豆成了不受欢迎、稀奇古怪的东西。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他尝到了土豆的“甜头”,就想回到法国后,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因为那些权威人士的断言,谁也不敢种土豆。
后来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开始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要求,要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副武装的卫队看守这块土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卫就撤了。
这使人们非常好奇,是什么好东西需要这样煞有介事地看守?一定是好东西,才怕别人偷啊。人们这样一想,就猜测土豆一定是非常美味或很有好处的食品,就禁不住想要知道个究竟。他们于是商量好,晚上到那块土地上偷挖土豆,然后种到自己的菜园里去。
心理课堂
不用说,土豆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人们发现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它没有任何可怕的地方。帕尔曼切就这样达到了目的。
生活中,越是禁止的东西,人就越感兴趣,越想得到,这是人的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情,越会引来人们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使人们充满窥探和尝试的欲望,千方百计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或尝试它。这一现象被称作“禁果效应”。“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需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在接受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上例中土豆的推广就是很好地利用了“禁果效应”。
心理视点
人的心理是多么奇怪啊,越是禁止、不让做的事,人们越是想了解个明白。这是由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决定的。人们渴望揭示未知事物的奥秘,本来一个平常的事物,如果遮遮掩掩,就会大大吊起人们的胃口,非要弄到手,研究个明白而后快,否则这种好奇心就会一直折磨人们的心灵。
历代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诲淫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我国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萨德、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作品。但是被禁不但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名声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读到它们,反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
有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比如不让读不健康的书,不让早恋,不允许玩游戏、网络聊天,等等。但是如果一味地严厉禁止,却不讲明利害,就容易产生“禁果”效应,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甘冒风险去尝那些也许并不甜的“禁果”,这反倒使教育走向了反面。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教育方式,避免进入“禁果效应”的误区。
帮书商做“宣传”的总统——名人效应
经典案例
有一个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便给总统送去一本,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上了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闻之,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仍有不少人出于好奇心而争相购买,书很快又卖完了。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出版商仍大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大发其财。
心理课堂
商人利用总统的声望,大肆宣扬其书是经过总统评论的。购书者出于好奇,想知道为什么总统会觉得那本书不错、讨厌和难以下结论,所以争相购买。这其中便存在名人效应。由于总统属于众所周知的人物,又被世人尊敬,所以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人注意。商人就利用了这一点,发了一笔横财。
所谓名人效应,是指名人对大众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的影响程度、范围和效果。
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大都愿意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名人雅士题写名称;很多书籍也喜欢请名人题签;有的药品、保健品的宣传资料上,常常见到政界高级知名官员的题词和接见董事长、总裁的照片。这就是因为人们更愿意买名人的账。还有许多人初次见面,总爱向对方夸耀自己认识某某大人物,一提到那些官居要职的人,即便攀不上亲戚,也一定要说成是自己的熟人,或曰“朋友”,或“朋友的朋友”。这些人无非是想假借名人之名为自己带来好处。
心理视点
名人效应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助力。但物极必反,由于名人所带来的效应是一种无形的资产,那么如何适当利用这无形的资产来获取相当的利益就非常重要了。倘若过度依赖名人效应所带来的利益,那么得到的必然会是反效果。
在我国明朝年间,江西吉州地方有个名叫欧阳伯乐的秀才到省城赴考时,在行李担上插了一面旗,上写“庐陵魁选欧阳伯乐”,以标榜自己是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众考生见此便赋诗一首加以嘲讽:“有客遥来自吉州,姓名挑在担竿头。虽知你是欧阳后,毕竟从来不识修(羞)。”
如何正确对待名人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呢?想要正确地处理名人效应,首先要了解这个名人在什么方面更能体现出其名人效应,用在不恰当的地方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其次要正确地知道这个名人效应所能带来的利益和社会效应究竟是多少,如果心里没底,一味追求名人效应带来的金钱利益,那么这个名人也只是如昙花一现而已。
名人效应在推进社会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正确利用才能发挥出名人效应的优势,才不会陷入名人效应的泥潭而不可自拔。
“机长综合征”频发的原因何在——权威效应
经典案例
一次,著名空军将领乌托尔·恩特要执行一次飞行任务,但他的副驾驶却在飞机起飞前生病了,于是临时给他派了一名副驾驶员做替补。和这位传奇式的将军同飞,这名替补觉得非常荣幸。在起飞过程中,恩特哼起歌来,并把头一点一点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打拍子。这个副驾驶员以为恩特是要他把飞机升起来,虽然当时飞机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起飞的速度,他还是把操纵杆推了上去。结果飞机的腹部撞到了地上,螺旋桨的一个叶片割入了恩特的背部,导致他终生截瘫。
事后有人问副驾驶员:“既然你知道飞机还不能飞,为什么要把操纵杆推起来呢?”他的回答是:“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
心理课堂
航空工业界有一个现象叫“机长综合征”,就是在很多事故中,机长所犯的错误都十分明显,但飞行员们却没有针对这个错误采取任何行动,最终导致飞机坠毁。上面这个故事就是“机长综合征”的一个例子。
这个故事同时揭示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规律,就是人们对权威的信任要远远超出对常人的信任。
每个人都对身边的人或者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的大小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权威人物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更大的影响。假如你眼部不适,到医院就诊,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有一位眼科专家和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大夫供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呢?相信你一定会选择专家。
如今,崇尚权威、迷信权威人士成了社会大众的一个普遍特征。社会中大多数处于中下层地位的人,学识有限,心理脆弱,对超出自身生活经验的问题不甚了解,不辨真伪,因而盲目相信所谓权威的意见。他们甚至不在乎“说什么”,而在乎说者本身的权威地位。古往今来的君主枭雄、教主领袖,乃至市井中有号召力之人,他们的号召力往往正是来源于对大众心理的这种控制。
心理视点
不可否认,“权威效应”有它积极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上进的“权威效应”是值得提倡的。如果权威人士给群众作出好的榜样,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而消极、颓废的“权威效应”则应该杜绝和制止。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明白,其实“权威”也是凡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时代和自身条件的局限。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总是跪倒在“权威”的面前,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进步。
我们看问题不要被问题吓倒,更不要惧怕权威。其实,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权威是相对的,如果我们足够努力、勤奋,我们也可以从非权威变成权威。所以,我们不能一味迷信权威。
“山里”的水真甜——安慰剂效应
经典案例
一天,几个很少接触乡村环境的城里人到野外郊游,到达山腰时,他们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深深吸引。休息时,其中一人很高兴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他说:“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
心理课堂
在健康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服用或注射安慰剂药物而引起的心理、生理的积极变化的现象,称为“安慰剂效应”。上例中那人之所以会产生那样的错觉,就是因为受到了安慰剂效应的影响。
所谓安慰剂,是用生物学上的本属中性的物质做成使受试者或病人相信其中含有某种药物的药丸或制剂,如用没有药物活性的物质淀粉等制成与真实药物一样的剂型作为安慰剂。药物的安慰剂效应是通过服药者对药物的认识、感受以及服药行为本身,通过心理—生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效果的。其效应既有加强药物生理效应的一面,又有削弱生理效应的一面。许多研究表明:至少有1/3以上的人对安慰剂有反应,出现了临床症状的好转;如果再结合言语、宣传和其他途径,安慰剂的效果还要更显著,这正应了中国一句俗语:“信则灵。”其实,不但是安慰剂,所有真实的药物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安慰剂效应”。
美国有一位生理心理学家曾将吐根碱(致吐剂)通过胃管注入呕吐病人的胃中,并告诉病人这是止吐药物,结果在短时间内病人的恶心呕吐感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病人又出现呕吐,重新注入吐根碱,恶心感又很快消失。这个实验说明药物不但有生理效应,而且通过一定的诱导会产生心理效应。在这个实例中,心理效应(镇吐和安慰)的作用超过了药物的生理效应(催吐)。这里的心理效应就是安慰剂效应。
心理视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均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人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部分与暗示性有关。因此,临床工作中不得忽视这一作用,尤其在药物治疗的护理过程中,应高度注意。
通常一个人患病后,一般都需要药物治疗,通过药理作用对机体的生理机能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药物的生理效应。研究证明,不仅如此,药物还可通过心理效应,以“接受药物治疗”的方式,在病人心理上引起良好的感受而促使疾病的好转。
药物的心理作用并非人人都一样,它与病人的各方面条件(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状况、经济水平等)以及个性特征、心理状态、服药时的心情、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有密切的关系,而其中较重要的是病人对药物的认识与态度以及接受暗示性的程度。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与病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或使用安慰治疗。如在疾病诊断不明确或在误诊情况下用药,实际上就是安慰剂,关键是如何用得更妥当,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在用药时,医护人员或家人可通过言语和态度来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
医务工作者在针对病情科学用药的前提下,应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努力创造条件使药物成为一种良好的信息刺激,充分发挥其生理和心理效应,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不认主人的狗——刻板效应
经典案例
某地有兄弟二人,哥哥叫王军,弟弟叫王伟。两兄弟一边在家帮父母耕地、担水,一边勤读诗书。这兄弟两人都写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诗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王伟穿着一身白色干净的衣服,兴致勃勃地出门访友。在快到朋友家的路上,不料突然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当时王伟正走在前不着村、后不落店的山间小道上,只好硬着头皮顶着大雨往朋友家走。等到了朋友家,他已被淋成了“落汤鸡”。
王伟在朋友家脱掉了被雨水淋湿了的白色外衣,穿上了朋友借给他的一身黑色外套。朋友在家里招待王伟吃过饭,两人就开始谈诗论文,评议前人的字画。他们越谈越投机,越玩越开心,不觉天快黑下来了。这时王伟告辞回家,但因为自己的衣服湿了,王伟就把自己的白色外衣晾在朋友家里,自己穿着朋友借给他的一身黑色衣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