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以德服人,做事先做人(2)
这时候,元朝统帅伯颜已经渡过长江,分兵两路进攻临安。文天祥向朝廷建议,集中兵力跟元军决一死战。但是赵熙与很多大臣都惧怕元军,一味求和,文天祥势单力孤。1276年,伯颜带兵占领临安,谢太后和恭帝赵昆出宫投降,元军把他们连同文天祥等人押往大都(今北京市)。文天祥中途逃了出来,历尽千难万险,到了福州,与张世杰会合。
1278年,元军攻下潮州,文天祥又被俘虏。元朝丞相博罗派投降官员去劝降。文天祥对其一顿痛骂,骂得他们抬不起头.灰溜溜地走了。元朝对文天祥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他被戴上脚镣手铐,过着囚徒的生活。
文天祥被关在牢房里,恶劣的环境只能折磨他的身体,却并不能摧毁他的意志。
后来,元军押着文天祥,希望利用他诱降南宋残军。当船队经过珠江口零丁洋时,面对波涛翻滚的零丁洋,文天祥感慨万千:自己死不足惜,大宋江山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今后谁来护卫幼主,光复江山呢?感慨惆怅之余,他吟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名作《过零丁洋》。
南宋灭亡后,元将张弘范在庆功宴上向文天祥敬酒说:“宋朝已亡,您的忠孝也尽到了。如果您能为元朝做事,元朝宰相岂不非您莫属吗?”
文天祥说:“国亡而不能救,做大臣的死有余辜,难道还能贪生怕死吗?”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赴大都。4年中历尽苦难,不论是威胁,还是利诱,文天祥始终不动摇。他写了许多诗,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一片忠心。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叫作《正气歌》,表达了坚持民族气节,绝不向敌人投降的浩然正气。1282年,文天祥在大都慷慨就义,时年47岁。
历史经验与智慧:
人类对立场的尊崇正在于坚守立场的艰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守住立场的人就稳住了自己人生的航向。坚持住自己的立场,这样的人生才是光明磊落的人生。
朱元璋的贤内助——贫贱相依,患难与共
辉煌腾达的时候能够守在你身边的人,到你落魄的时候并不一定会再次出现在你的身边。能够患难与共的人才能共荣辱。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氏是个没有缠足的大脚姑娘。后来,朱元璋登基当了皇帝,她做了正宫娘娘,人们背地里就叫她“大脚皇后”了。
马皇后虽然脚大,人也长得不出众,却聪明机敏,为人淳朴善良,对朱元璋的生平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马氏是郭子兴的义女,她和朱元璋的结合是郭子兴一手包办的。
当初夫妻俩寄人篱下,难免碰见不少嫉贤妒能的小人。时间一长,就连郭子兴对朱元璋也不给好脸色了。
有一次,郭子兴借故臭骂了朱元璋一顿,然后又关了他的禁闭,不让他吃饭。马氏心疼丈夫,总偷着给他送吃的。一天,马氏刚烙完大饼就有人来了,慌忙中她顺手把烙饼揣进怀里,等别人走后掏出来偷偷送给丈夫时,她的胸脯已被烫伤了一大片。当时朱元璋感动得哭了。直到登基的那天,在对群臣讲皇后贤惠的时候还提了这件事。
马皇后总是劝朱元璋说:“夫妻贫贱相依,患难与共,富贵长久,这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君臣之间,能否做到长久互相信任却很难啊!你不忘同我患难,更希望你不忘和群臣的患难。”朱元璋易怒好杀,马皇后劝他不听时,常解开衣服叫朱元璋看她胸前烫的那块伤疤。这对朱元璋的触动很大。
平定天下后,马氏仍时常劝朱元璋克制容易发怒的毛病。
宋濂是个有学问的人,帮朱元璋平定天下,算是个有功之臣。丞相胡维庸因过被杀,宋濂的孙子也被牵连进去。因此,朱元璋逮捕了宋濂,也定成死罪。
马皇后知道这事后,十分难过,在和丈夫同桌吃饭时一声不吭。朱元璋见妻子反常,问其原因。马皇后说:“孙子的事爷爷并不知道,怎可一并定罪呢?”朱元璋被打动了。第二天,便免了宋濂的死罪。
公元1382年秋,马皇后得了重病。朱元璋千方百计为她寻医治疗,可她什么药也不吃。朱元璋问及原因,她说:“如果我的病好不了,你会治医生死罪的。”不管朱元璋怎么劝,她硬是药不沾唇,宁愿自己病死,也不愿丈夫枉杀一人。
临终时她仍劝朱元璋:“希望你改改脾气,求贤纳谏,对待功臣善始善终,使天下臣民各安其所。”
历史经验与智慧:
马皇后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朱元璋落魄时坚定地守在他的身边,而是在她贵为皇后之后仍然以一种平和淡然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包括对朱元平日的规劝,其用心之良苦,其为人之风格,不能不让人敬重。做人能如此,就非常难得了。
于谦保卫北京——敢担重任,临危不惧
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这是对一个人的肯定,也是对一个人的考验。
1499年8月,明朝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线崩溃,京城里人心惶惶。
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宣布由郕王朱祁钰监国,并召集大臣商量退敌对策。有的大臣主张先逃到南方去,避过此劫后再做打算。
兵部侍郎于谦坚决要求给予有力回击:“京城是天下根本,人心所系,难道大家忘记了宋朝南渡的事例了吗?”
于谦的主张得到了多数大臣的支持。皇太后和郕王委派于谦指挥军民守城。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皇太后让郕王朱祁钰做了皇帝,又封于谦做了兵部尚书。
于谦欣然受命,当即立下军令状:“不见成效,甘受处罚!”接着,他并开始部署内固京师,外筹边镇。
1499年10月,瓦剌军兵临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
于谦重新调配兵力,精密部署。为了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于谦还下了一道严令:凡临阵打仗时,将官不顾士兵先退缩的,斩将官;士兵不顾将官先退的,后队斩前队。同时,他还命令把所有城门封闭起来,堵塞退路。
将士们士气振奋,下决心跟瓦剌军拼死战斗,保卫北京。
双方刚一交战,明军枪炮轰鸣,乱箭齐发,瓦剌军首领也先的弟弟索罗和大将毛那孩首先中炮身亡。这一战,杀得敌兵溃不成阵。也先见势不妙,企图撤兵,明军紧迫不放,瓦剌军死伤惨重。从此,也先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辉煌胜利,于谦立下了汗马功劳。
历史经验与智慧:
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责任,越是在危急时分越应该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是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社会职责的承诺。在考验中体现责任,在责任下锻炼自己的能力。
戚父教子——不贪富贵,不慕虚荣
好的习惯往往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如果能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方面注意到这一点,从严要求自己,至少你又离成功近了一步了。
戚家祖先戚祥跟随明太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最后为国捐躯。明太祖特封他的后代到登州(今山东蓬莱)担任指挥佥事,并且世代承袭。
戚家将因家风严而闻名。第六代戚家将叫戚景通,文武全才,刚正不阿,被人誉为难得的好官。
戚景通任江南粮把总。一次,他押运粮食入太仓时因没有给仓官送财物,而遭到仓官的刁难。戚景通的部下张千户一向佩服戚将军,就送来300两银子请他用钱打通关节,避免灾祸。戚景拒绝了:“我因不愿违背良心才得罪赃官,若是收下你的银子,不也同样是违背良心吗?”后来戚景通因此而丢官。
官场上的厄运并没有让戚景通伤心,令他不如意的只是年过半百还膝下无子。公元1528年,夫人为56岁的戚景通生下了一个男婴。他激动地说:“我为儿子取名继光,要他继承、光大我6代将门家风,前程无量!”
戚继光从小跟随母亲读书习武,10岁时,他就读了许多兵书,还能写出一些漂亮的诗文。
戚景通白头得子,钟爱异常。他对自己的儿子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戚继光少年时,父亲就经常给他讲,武将必须有舍身报国的高尚气节,打起仗来应有身先士卒的勇猛精神。他希望儿子将来能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事业,对戚继光的要求十分严格。
当戚景通告老返乡时,祖居的房屋已近百年,很是破旧。次年,他打算修缮一下,命工匠安设四扇镂花门户。工匠们对戚继光说:“公子家是将门,请安设十二扇镂门户吧!”戚继光向父亲提出这个意见。父亲严厉斥责了儿子这种图虚荣、讲排场的想法,说贪慕虚荣,连这点家业也会保不住的。戚继光虚心地接受了父亲的批评。
戚继光13岁那年订婚了,亲戚送他一双考究的丝履。戚继光穿着这双丝履走过庭前,父亲看见了,十分生气地批评他:“为将之道,文武双全。文要精熟韬略,足智多谋;武要临敌破阵,武艺高强。然而更重要的是为官清正、爱兵如子。从小不贪图富贵,将来才能和士兵同生共死。你这样做以后就势必要侵占士卒的粮饷,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最后,父亲还将丝履毁裂,不让戚继光从小养成奢侈享受的坏习惯。
戚景通不仅竭力制止儿子沾染坏习气,还十分注意把儿子往正路上引导。一次父亲问戚继光:“你的志向何在?”
戚继光答:“志在读书。”
父亲告诉戚继光:“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清‘忠孝廉洁’四个字,否则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并命人把“忠孝廉洁”四个字写在新刷的墙壁上,让戚继光时时省览。戚景通教育儿子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克己奉公,讲求气节,对儿子的成长起了很好的影响。
戚继光一面刻苦学习武艺,一面立志发愤读书,以求继承父业。三年过去了,戚继光博览群书,学业大进。15岁时,戚继光就以深通经术出名于家乡一带。后来,戚继光果然成为一位平定倭寇的民族英雄。
历史经验与智慧:
戚门家风好,体现在戚父对戚继光的教育上,能够从小抓起,从一些生活方面的细节之处开始做到。因为作为一名长者,戚文明白品性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之重要。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保持下去才会谈得上开创事业。有这样的家庭环境,戚继光能够成为一名民族英雄也就不奇怪了。
左光斗入狱——心忧天下,不以己重
个人的安危无关紧要,在艰难的环境中能够把个人的安危与重大的取舍联系在一起,不以己重,体现那就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了。
明朝名臣左光斗学识渊博、为官正直。
有一次,身为科举考试监考官的左光斗在寺庙内看见一位伏案熟睡的书生。他被书生案头文采激扬的文稿所打动,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貂皮披风解下,披在了书生身上。临走时,他问过和尚,才知道那书生叫史可法,是来京城应考的。
考试那天,左光斗在考场上见到了史可法,拿过他的试卷一看,见文风犀利,文笔生动,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
考试结束,左光斗把史可法带回自己的府邸,勉励了一番后,当着史可法的面对夫人说:“自家的几个孩子都没才能,将来我的事业就靠这小伙子继承了。”
史可法听后深受感动。自此,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
左光斗一心一意想整顿朝政,却被奸人所害,于公元1625年进了监牢。在狱中,他始终坚持个人原则,遭到了残酷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