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厦门自宋以上,无可考。幅员虽小,而形势险要、山川雄峻。前明屡被兵燹,为倭奴、伪郑所觊觎。自康熙十九年奠定后,人民蕃庶,土地开辟,市廛殷阜,四方货物辐凑,骎骎乎可比一大都会矣。凡一岛之事,皆备载焉。曰分域略。
沿革
宋为嘉禾屿,属泉州府同安县。宋名嘉禾里,以产嘉禾得名(「鹭江志」:『宋太平兴国时,产嘉禾,一茎数穗。故名』);统绥德乡二十一都(统图二)、二十二都(统图二)、二十三都(统图二)、二十四都(统图二)。离县城六十里,水程七十里。在县南海中,广袤五十里(「同安县志」)。
元因之,立千户所。
明为中左所。洪武元年,定自京师至郡、县,皆立卫、所。是年,汤和克福州,闽地悉平。泉州置卫指挥使,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福建,抽三丁之一为沿海戍兵防倭,置卫、所当要害处。城水澳,为永宁卫,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又复设守御千户所;城厦门,移永宁卫中、左二所兵戍守,为中左所,设守御千户所。亦隶福建都指挥使(「府志」)。
按明「会典」:一卫五所,共船五十只;一所十船,一船旗军一百名。船有亏折,有司补造;损者,军自修理。中左所应有额设兵船十只,「府志」仅载水寨游兵船额,而于卫、所未详;补以备考。
国朝曰厦门。
按明江厦侯周德兴城厦门为中左所,「厦门」二字始见;则前已称厦门矣。景泰间,徙浯屿水寨于厦门,仍其寨名,间称浯屿寨;嗣后,但称中左所。至国朝平定两岛,乃名厦门。「读史纪要」作夏门,一名鹭屿;「同安县志」:『厦门一名鹭门』;「鹭江志」作鹭江。二字之义,未知所本。
顺治十八年,迁沿海居民,以垣为界,三十里外悉墟其地;复为郑氏所据。康熙二年,提督马得功复之,总督李率泰令弃其地(「同安县志」)。
康熙二年,诏舟师会剿金门、厦门。十月,大军克厦门。谕如顺治十八年例,迁界守边,厦门遂墟(「武功纪盛」)。
康熙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提督万正色克复厦门,疏留总兵官杨嘉瑞镇之。二十二年,靖海将军施琅挂侯印,驻扎厦门。嗣是水师提督开府于此,移驻石浔巡检司。二十五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厦门。雍正五年,又以兴泉永道驻焉(「同安县志」)。
形势
大屿盘礡,近帖内地;蕴之以篔筜、辅之以鼓浪,高居堂奥,雄视漳、泉,中左之镇城也(「同安县志」)。
中左者,同安之外户;鼓浪者,中左之辅车,安危共之(蔡献臣「清白堂稿」)。
泉视同为唇齿,同视鹭为咽喉。同安最冲者中左,次冲者石浔(池显方「晃岩集」)。
金为泉郡之下臂,厦为漳郡之咽喉(「海国闻见录」)。
同安三面距海,金、厦尤为险要,门户之防也(「方舆纪要」)。
厦门四面皆海,西接宝珠、高埔,东联烈屿、金门;太武当其南、〈氵丙〉州横于北;西南界海澄、龙溪,白礁峙焉;东南出大担、小担,澎湖通焉;西北有美人、天马之奇,东南拥鸿渐、香山之秀:洵泉郡之名区、海滨之要地也(「鹭江志总论」)。
鹭江山水形势记(杨国春撰)
禾岛自同邑分龙,迤逦西界而来。由天柱,越仙旗,起伏五十里余,岗峦重迭;东行至文圃山,崭然屹峙,蜿蜒而下。逾龙门,过朱岭(朱子所到处),挺起大屏山,顿伏跌断;至排头门,列嶂横飞,蓄势临江,崩洪渡海。天马北峙、太武南雄,左辅宝珠、右弼猴屿,日月护峡分明;北有金髻、镜台、鼠屿为送、南有东坑、白屿、嵩屿为护。过海突起一山,如眠牛形,名牛家村;厦之龙基焉。盘礡郁积、崔巍特挺,为小文圃;金头水肩镇重,如大文圃倒降两支逆龙:如北之婆姐砦、小天马、钓鱼翁、狗屿、虎屿是也;又如南之观音山、官浔山、东渡蟾蜍山是也。又东行,至浮云山,历塘边,南山耸焉;腰落一支,结店前、后莲、竹〈土巠〉等乡。又东起东阮山傍,抽一支,结篮后、坂上、锺宅等乡。遂东向断跌,翻转南行,一山横列二里许,双龙合结,中有天池养荫龙气,名薛岭山;奔跃十余里,洪济山耸焉。屴崱巍峨,为厦岛诸山之冠。其间乡社累累,如后坑、后埔、浦园、吕厝、莲坂等社,一皆行龙所萦拂也。又自洪济东分一支,结虎山、东澳、湖边、何厝、高林、五通诸社;中从云顶,重峰迭嶂,顿跌西南,鴈塔乡其分支也。行十余里,至狮山,出御屏,边海南行,龙蟠虎踞。控水尖而引阳台,鹤膝蜂腰;历天界而挺虎岫,老龙脱润。从靖山卸落,结聚入首处,平地特出三台。明江夏侯周德兴相阴阳、观流泉,度地居民,建城其中。南分一支,由石泉山越镇南关而下,势如长蛇,回环包裹。外而鼓浪屿前拱,又外而青浦诸山作案。北有美头山、水鸡腿,为城后界;城前霞溪一水,北流篔筜之元绕案,会潮而出东南水口,则有虎头山、龙头山对峙关锁,外有大、小担两屿为捍门。西南则太武,镇海旗尾护焉;东北则鸿渐,烈屿环焉。至若全厦水势归宿,北则同安安海北界,水会聚于厦东南;西则漳州海澄东界,水会归于厦西南。四水东注,八面旋绕,其中源于生气、朝于大旺、流于囚榭,千形万状,难以尽述。经云:火从地中特地起,真形势之奇也。虽其岛纵横三十里许,而山峰拱护、海潮回环、市肆繁华、乡村绣错、不减通都大邑之风。此扶舆磅礡之气所锺,可于小中见大焉。
嘉禾海道说(孙云鸿撰)
厦门,在宋为嘉禾屿。屹然海中,周五十余里。环嘉禾者,为嘉禾海。北望高浦,西界海澄,东阨烈屿;南临大海,汪洋浩瀚,障以太武。外与金门相为犄角,二嶝防于内(大嶝、小嶝),二担捍于外(大担、小担);浯屿则孤悬海表,控制要冲。于是东南海口布置扃钥,固若金汤。潮流岐分,因地屈折:南分三门(大担门、小担门、青屿门),东岐二派;南流从南而转北,东流由东而旋西。岛居泉、漳交错之地,故潮流亦达焉。自东来者,由北而至同安;自南而来者,西绕鼓浪屿而抵漳州。诸溪汇流,朝宗于海;潮汐潆洄,常一日而再。至港汊孔多,喷余波以四达。斯大小帆樯之集凑、远近贸易之部会也。自担门东渡黑洋至于台、澎,上接沙埕、下连南澳,据十闽之要会、通九译之番邦,则在嘉禾海以外矣。
按厦门四面:东至翔风里、金门岛,水程八十里,一潮可至(出大担五十里);西至积善里鼎尾,水程一潮可至,约五十余里;南至海南太武山,水程半潮可至,一日来回,约二十余里;北至安民唐厝港,水程若干里;东南由海至澎湖,水程七更;西南至海澄、龙溪交界,水程若干里;东北至翔风里刘五店汛,由五通渡,水程三十里;西北至从顺里浔美汛,由高崎渡,水程三十里。
又按「鹭江志」载:八景曰洪济浮日、阳台夕照、万寿松声、虎溪夜月、鸿山织雨、篔筜渔火、五老凌霄、鼓浪洞天;后人又补十二景。凡志皆有八景、十二景之名,并绘图焉。厦门屹立海上,极目苍茫,波涛拍天,沐日浴月,阴阳开阖,变化万状。其佳景,正不在此。且凡志所谓八景、十二景者,亦各陈陈相因、吟咏类似,殊乏趣味。故从略焉。
山川
山川应志其脉略。厦门广袤不及七十里,登洪济山顶,一览可尽;且已详杨国春「鹭江山水形势记」。今但分类编载,而以寺观、古迹石刻附入,俾游者得浏览焉。
洪济山在城东北二十五里。峭拔耸秀,嘉禾山脉发源于此(「嘉禾名胜记」),为屿中诸山之冠。上为方广寺,有黯济岩、云顶岩、留云洞(「县志」作留云岩)、一片瓦、风动石、星石诸胜(「府志」)。绝顶有观日台(道光五年杨登云重修),鸡鸣时,遥望日如火轮,从海中跃出紫涛苍雾间,奇观也(「览胜志」)。或云方广寺,即云顶岩。山上下皆巨石屹立,一镌「天际」、一镌「龙门」(「嘉禾名胜记」)。山之南为和尚石,石迭成洞,可容数百人;昔人避倭处。中有流泉(「鹭江志」),明丁一中、池浴德、傅南式、刘存德、洪朝选、左丞、刘在业、叶普亮,俱有诗刻。道光十二年,周凯题名石上(采补)。
金榜山在洪济山西南。山黄色,如列榜;因名。一名场老山(县志)。唐女士陈黯累举不第,隐于场老山(「通志」);以黯自号场老,后人称曰场老山。山上有石刻「迎仙」二字;筑楼其上,名迎仙楼。今架梁之坎犹存(「闽大记」)。当时,书堂有新罗松二本(「闽书」)。堂侧石壁,高十六丈,名玉笏(「县志」);又有石镌「谈元石」三字,俱相传为朱子书。临海有石,俗呼鹰搏兔石;黯钓矶也。今筑地,矶在田中(「府、县志」)。又有动石、浮沉石(「闽书」)。
五老山在城南六里。山如五老形,故名(「县志」)。五峰并列,而无尽岩居其中(「方舆纪要」)。大石嵌空,其下虚敞。宋僧文翠建普照寺(「府志」。又按「普陀寺僧谱」:院五代僧清浩建,初名泗洲;宋治平间,改普照院。元至正间废,明洪武间毁于兵);寺盛时,常居大众百余人。自唐以来,兴废不一,俱名普照寺。国朝康熙间,靖海将军施琅重建,改名南普陀。左右有鼓山、钟山,有洞名六月寒洞。左有云巢,又有石笕以引水。寺右,乾隆间复建龙王庙(「嘉禾名胜记」);门有御制平台纪功碑亭四。前有平原,为水师演武场。壁有俞大猷、佟法海诗,俞诗今为苔没,不可识。寺祀观音大士。道光十三年,僧省己醵金重修(采补)。
文公山在城东二十一都虎山北(「鹭江志」)。相传朱子尝游其巅,故以为名。右有双石对立,名仙石(「县志」)。
虎山在二十一都,城东三十里。山形俨然一虎蹲踞,因名(「鹭江志」。俗呼虎仔山)。其势,北拱同安。万历初,建塔于上;为水口捍门(考「县志」明郭贞一「修虎山塔序」,再修于嘉靖二年。及二十一年,雷灾。至万历间,雷又灾,重修。则塔之建已久,非始于万历初也)。山麓有龙湫(「湫」俗误「须」)亭,下有龙洞,四时不涸(「府志」)。山之西四十里许为金鸡亭,与篔筜港口对(「嘉禾名胜记」)。相传:昔里人掘地得金鸡,建亭跨之;故名。今为往来孔道(「县志」)。
虎头山去城南里许。山临海滨,危石耸起。上戴二小石如虎耳,故名;与鼓浪屿龙头山对(「县志」)。山下巨石壁立;前明防倭,李逢年筑炮台,镌费于上(「鹭江志」);字径三尺余,林懋时书。俗呼为打石字。道光十年,石裂崩其外。旁有海蜃寺(采补)。
龙头山在鼓浪屿下(即日光岩)。隔水与虎头山相对(「县志」)。
烟墩山在城东文公山东。下有官荣石,距塔头社里许(「县志」)。宋幼主过此,民有馈献者,悉予官;陆丞相秀夫书「官荣」刻之(「闽书」);或云「官荣」二字,合成「宋」也(「怡情集诗注」)。
紫占山去城北四里许,在豪灶社后。势极雄壮,高可数百丈;石壁巉岩,绵亘数里(「鹭江志」)。
小文圃山在城西北,去城二十里许。状若文圃山而小。山自县文圃山发脉,渡海耸拔,为岛中诸山所由起(「鹭江志」)。上有东岩,今废(采补)。
金山在城东北,近洪水桥。山赤色,无草木;故名(县志)。桥近处,有山原宽坦,郑氏尝阅兵于此。中有资福院(「鹭江志」。俗呼后院)。
蜂窠山去城南三里。高悬如蜂窠,故名。前望海中,有玉沙如带,若隐若现(「县志」)。沙长数百丈,上容百家;风水淘汰,毫无所损(「鹭江志」。俗呼为海沙坡)。上有七星石(采补)。
阳台山在城东北二里有奇。高数百丈(「鹭江志」)。峰峦耸秀,冠于诸山;带溪之水出焉(「县志」)。
鸿山在城东南里许。上有石砦遗址,石刻「嘉兴寨」三字(采补)。中一大罅,名龙喉,深不可测。相传:昔人避乱处(「县志」)。山腰缺处,为镇南关。山麓为鸿山寺,嘉禾八景「鸿山织雨」是也(「鹭江志」)。有前明「天启二年,福建都督徐一鸣、游击将军赵颇攻剿红夷」石刻题名(采补)。
凤凰山去城南里许(「鹭江志」);在望高山北,相去数百步。山下成市。上为榕林别墅,国朝黄日纪所筑;因山麓多古榕,蔡文恭新题曰「榕林」。有镜塘、洗心堂、石诗屏、钓鳌亭、小南溟、半笠亭、三台石、百人石、蹋云径、漏翠亭、披襟台、摩青阁、漱玉峰、榕根洞、亦灵阿、赋闲亭、芃岛诸胜(「嘉禾名胜记」)。「芃岛」二字,林佶书;「怡情泉石」四字,黄任书(采补)。墅中诗刻,自蔡文恭至周凯四十有二人(文恭铭榕林池石曰:『一拳一勺,具山川意;时出云雨,泽及万类』。至今称升平宰相佳谶)。
望高山在城西南水仙宫后。高可望远,因名(「县志」)。山石耸立,下临无地。五、六月间登此以睇海舶,初见如一点黑子,须臾毕现(「鹭江志」)。石之上,镌「水天一色」四字颇大(采补)。山南临海,有元帝庙,曰武西殿;与鼓浪屿对。下有龟蛇石,浮于海面(「嘉禾名胜记」)。
狮山去城东北四里有奇,在太平岩后。石势嵯峨,形如伏狮;故名(「鹭江志」)。上有虎硿草坪、长生洞(采补)。
靖山在城东一里许(采补)。
东澳山在城东,距虎山五里。有天后庙(「鹭江志」)。
东坪山在城南七里上李社(采补)。
马陇山在城北二十里许,山麓为马陇社。上有石,名金鸡石,镌「有泉德邱」四字;相传为朱子书。笔迹未肖,好事者之谈也(采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