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略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自利之行。摄前六度自利。无漏须有利人故。次明摄品。摄谓摄授。摄授有情。此中广明。名为摄品。以布施中前已明施讫。此中唯明三摄事 问若尔三摄事以慧为体。何故更明。义曰不然。一布施前已广明。三摄事虽慧摄。前未广明。故今辨之 语自性中。可意语。不离间。谛语。谓不妄语。法语。不粗恶。引摄义语。不绮语。又未必配之。俱一一皆有此四

论解难行语有三。第一即以能杀一切人者。是怨家恶友。能摄益之。余可知

论解一切门中。语有四。第一令入佛法。先说五停心观。最先所应作法也。第二已入法者。余可知

论善士语中有五。第一即毗奈耶因事制戒也。第三四依。谓乞食。粪扫衣。树下坐。一切修善等。余可知

论解一切种语六种七种。六种中后四。以四辨次第配之

论解遂求中有八。谓不取四净。取后见等八也

论解二世乐中有九者。第四说净戒难者。谓外道执自戒为净戒。第五见亦然。八轨则。如声闻地 清净行语。有二十者。谓前力种性品有二。一种十五相。一五种相。合为二十。彼如此云

论一切利行复由三门。第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中。谓以法业德招集守护等者。法谓如法。不以邪命而得财。业谓商主等业。而得财。德谓道德。有德故得财。他供养者是

论解一切种中。或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七种者。依二乘出离第一。远师云。是闻慧也。以财等长养摄入闻慧。远离是思慧也。第三止。第四观。第五舍。余二大小二根别。今准不然。依二乘出离第一。即依二乘之教。方便令出离。此约随一乘一分善巧。二者远离。谓或远离一分惑等。又总望远离自乘惑等。三或于心一境性得定。四清净诸障得慧。前远离者。总言离惑。不言得慧财等。五修习作意。正安处之。谓修道中作意。或一切作意。而安处之。第六第七。现安处已得自乘果

论遂求中。何以唯此八者。谓障三学等故。无惭愧二。障戒。惛沉睡眠二。障定或慧。掉举恶作二。障慧或定。嫉悭二。总障三学。故不说余。或可。是八缠。此中未勘

论解二世乐中有九种。饮酒为身过。身过有四也。口过有四。意过为一 窣罗。若米酒也 迷[肄-聿+余]邪。果酒也 未陀。蒲桃酒也

论清净有十种。外有五种中。第一云先恶行者。谓以恶为先。而多行恶。或先造恶。而便造善者。或先时以来造恶者 第二不转利行者。谓不转佛法令入邪中。非不缚邪而于近道。若尔应与此文意相违 第五又诸菩萨于诸有情若于自义诸善法品等者。此中意。若有有情。虽自乘法三品善果法。可劝导者。而劝导之。若入自乘已后之法。而劝导之

论总结中。第三云由三因缘得善清净。到究竟地为一。即第十地 或系属一生为二。即住天者 最后有为三。即已害生身

论总结前等得果中。唯明后八。不论自性得果者。以自性门。不离后八门故不说 问曰若尔如上来。俱云第二一切。后方余七。是此差别。若不离故不说。应不说第二门所感果。义曰不然。初自性。第二差别感果。自性不说。此感果中约相似者。非克体感共一。自为诸果因门故

论解难行感果中。云感希奇者。希奇法。谓圣教希奇法。或神通希奇法

清净感果中。云四净者。谓所依净。神足为依。取住舍自在。即延促命等。境界净。即化变起三种自在。心清净。即一刹那入无量定等。智清净。即一字中。说一切法。如对法第十四解 或所依等。如二十二功德中辨。此亦能感顺生死流转果者。谓若无漏行。望有漏果。为增上缘资感。若有漏行。望有漏果。是正感第四十四卷  初持瑜伽处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

上来自分。虽自他利。未明供养三宝。下次辨之。即造修之行。供养三宝。亲近善友。修习无量。此中广明。因以标名。略去修无量

论云设利罗供养。旧言身供养非也。迦耶是身。设利罗是体。即佛体法身是。下中虽言供养色身。意供养真佛法身故言体也。故言制多等法性慧。法性慧者。即真如也。制多供养。即佛塔灵庙也。窣堵波。言高胜。制多。言塔

论解广大供养中。七种名上是。若多供养。即奉于无尽财。是若妙供养第三又即如上所陈财敬供养。是总。总言如上物。若多供养第一。妙供养第二。乃至淳净心猛利胜解为七。远师云。若诸菩萨于如来所为一。制多所为二。乃至财供养多妙等三。现前四。不现前五。自作六。他作七。若淳净心下。释上发心。义意有妨。又文意有违。何以七者。此中明广大。意在供养心及物。自求菩提。而取如来制多者。不然。所供养境故。皆诸师同此。今大师依第二释。以多则为第一。财妙为第二。乃至淳净心第七

论不雌黄涂之言其也。不苏灌洗。言其腻也。局崛罗香。言恶臭气香。遏迦华。言臭华也。此方无故不翻

论无染供养有六者。为有五供养字为五。于第三供养字中分二。一不轻弃掷。谓不掷物供养为一。不散漫不杂染为一。故有六种。远师此中全别

论云修无常想苦想无我想者。此为三法假也。不言空者。即无我同故不说

又论言于其涅槃修胜利想者。谓此为诵。言常诵也。伽他为颂。邬柁南为撮施。此言于涅槃修胜利想。即常诵也

论云如优昙钵花时乃出现。谓西方有树。常不出花。但于枝岐间生。若轮王出世方始生花。先云优昙钵花也

论云四于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义若合若离随自在转等者。谓所依止师说法。若与旧同名合。若别名离。或依经论等合等。若别出兼见。不依经等名离。曲如法之见也。随师自在而不倾动。又自性名合。差别名离。又合者即令此义相符。如因明中合等。若离者令此义别。如因明中离等

论解四无量。慈无碍善根为性。悲无嗔善根为性。喜亦无贪善根为性。舍如舍数。若依小乘。为除上相违惑故。假明观为。今大乘以所缘三境故。实起无量救之。三境者何广如下辨。更有余释。如对法抄疏。三种无量。以何为体。前二以后得智为体。无缘无量。以正智为体 其境界者。有情缘无量。但总缘有情有苦。而救拔与乐。不观以实有情故。下文与外道共 法缘无量。谓观有情空唯法。想无实我等。而救拔之外道计我故此不共。此二皆后得智。大悲之所为也 无缘无量。以无分别智缘真如。修慈是无缘无量 问曰何故于真如修慈也。义曰真如是慈根本者。有无缘可后得智起悲救众生等。不然不能。从根本说以真如为境。有义与后得智缘真如为相。议曰不然。此是疏。何以得知。若根本说。即无分别智所行。若救众生。即缘俗智是。何以后得智。缘如是无缘无量。故知无分别智是。不决择中自当分别

论言三聚。谓邪定等三。无量虽四。境有三种。一无苦无乐。即慈境。慈能与乐。慈不缘苦。缘苦是悲故。慈境无苦。为无乐者。而与之乐故。无苦乐是慈境 有苦者。是悲境 有乐者。是喜境。随喜彼乐故。即此三种是于境。至下更辨。下解慈悲中。虽不牒无苦乐境。如有苦等境。解言欲与乐。即已解竟。此中悲拔苦。亦缘无色界。以缘行苦故。虽不能化。亦后能化。初来起悲 舍无量中。次第远离痴嗔贪惑者。无苦无乐众生。劝令离痴。有苦众生。劝令离嗔。有乐。劝令离贪。令彼舍三惑故名为舍 又自有此三惑。自能舍故。亦名为舍 又令生离惑。至圣果位。而放舍之名舍 又怨亲平等故名为舍。此亦且得令离三惑。前三现乐非利益。舍一令离三惑。当来出苦名利益

论解苦中。前五十五中。云痴异熟生苦谓若猛利体受所独等者。此盛年时故言猛利。何以言痴异熟生者。由痴生怨嗔故。受二箭受。箭受即赖痴所生。故言痴异熟生

论解增至八门中。云自逼悭苦。谓无系外道。即尼犍子。悬头刺股拔发投类等 一类威仪。长时坐卧立等。后五十五苦。不取根本九。但取余随生苦。第二门中有四种苦故。故得成五十五 增至十门中。谓如前说五乐所治有五种苦一因二受。三苦对治集。此云唯无乐苦。四受不断集者。因所治。谓恶业翻善业。根境顺苦受。独翻顺乐受因苦二受乐。今翻云受苦。即苦受也。三苦对治乐。谓饥得食等。今翻不得苦。四受断乐。谓入灭定。今翻云在有心位故苦。五出离乐。即出家乐故。下言家即在家苦也 远离。即得色界初禅定。远离欲界结。今不得色初定故。有欲界结苦 寂静。即第二定离初禅寻乐。今不离初禅故有寻苦 菩提乐。即三菩提。今在异生位故苦。故家。欲界结。寻异生苦。如次配之。前增九门八法中。不言苦。但言利等二者。即此因明苦故。不明苦也

论解十九苦中。前之八种前五十苦中来。后十一苦。后五十五苦中来 问曰何以尔许苦来。余不来耶。义曰从大重取以为大悲境故。据苦增上说。又随所来处。一门中增者。自中取大悲境。别勘上文释之。不能烦引

论解由四缘悲名大悲。若悲在四无量名悲。不名大悲。尚与声闻共。初地以去菩萨。亦有苦悲名。大悲唯在佛地及第十地 问曰何故初地至九地。不名大悲。义曰由四缘方名大悲。九地以前菩萨。虽有缘甚深行苦及猛利作意二因缘。无长时习及极清净因缘故。长时习由三缘故。极清净要第十地等故。故九地已还菩萨。不名大悲

论言修习如是无量得四种功德胜利者。住等为四。得现在乐住。一得福德资粮。二于菩提意乐坚固。三为生忍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