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岳庙,在县西北三十里,泰山之南。《郡国志》庙前有柏树,汉武帝所种,赤眉贼斫一树,见血乃止,有岳令掌之。开元十三年冬,玄宗登封泰山。登封之夕,凝氛昏晦,迅风激烈,皇帝出齐宫,露立以请,及明清霁,旗幡不摇。事毕至山下,日光重轮又抱戴,明耀五色。千官称贺,其日大赦,以灵丘昭感,封泰山神为天齐王。
莱芜县,中。西南至州二百六十里。本汉县也,故城在今淄州东南六十里。
齐灵公灭莱,莱人流播,邑落荒芜,故曰莱芜。後汉范史曾为此县长,百姓歌其清俭,曰:“甑中生尘范史,釜中生鱼范莱芜。”至晋废,後魏移古嬴县於此。贞观元年废入博城县。至长安四年又於废嬴县置莱芜县,取汉旧名也,属兖州。
韶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其山出铁,汉置铁官,至今鼓铸不绝。
曲阜县,上。西北至州四十五里。本汉鲁县,即春秋时鲁国,伯禽所都。其地即古炎帝之墟也。自後或为鲁国,或为鲁郡,而县属焉。高齐文宣帝省鲁郡,仍於鲁城置任城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仍移汶阳县理此,属兖州。十六年,改汶阳县为曲阜县。
防山,在县东二十五里。《礼记》曰“孔子既得合葬於防”,即此是也。
寿丘,在县东北六里。皇甫谧以为黄帝生於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
曲阜,在县理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今按:季子台及大庭氏库及县理城,并在其上。
洙、泗二水,东自泗水县界流入,又西南流经县北,分为二流,水侧有一城,为二水之分会也,南为泗水,北为洙水。二水之,即夫子领徒之所居也。
沂水,亦名雩水,源出县东南八里。
泽,俗名连泉泽,在县东九里。鲁僖公牧马之地,《诗》曰“牡马,在之野”,是也。
阙里,在县西南三里鲁城中,北去洙水百馀步。
两观,在县东南五十步。定公二年“雉门及两观灾”,即《家语》孔子戮少正卯之处。
矍相圃,在县西三里鲁城中。
孔子墓,在县西北三里鲁城之北。
灵光殿,鲁王所造,在鲁城内。案《文选》,汉景帝子名馀,封为鲁王,好理宫室,而建此殿。遭王莽乱,宫室被焚,建章皆隳坏,而灵光殿岿然独存。
泗水县,上。西南至州一百里。汉卞县之地,即春秋之虚丁地。隋分汶阳县於此城置泗水县,属兖州。
尼丘山,在县南五十里。叔梁纥祷尼丘山而生孔子。
梁父山,在县北八十里,西接徂徕山。《封禅书》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七十二家。”
龟山,在县东北七十五里。《诗》曰“奄有龟蒙”,定公十年《左传》曰“齐人来归龟阴之田”,是也。
泗水,源出县东陪尾山,其源有四,四泉俱导,因以为名。
盗泉,源出县东北高径山之阴。《淮南子》曰:“孔子不饮盗泉之水。”
漏泽,在县东七十里。此泽漏穴有五,皆方丈馀,深二丈以上。其泽每春夏积水,秋冬漏竭。将漏之时,居人知之,不过三日,漏水俱尽,先以竹木作薄篱围之,水族山积也。
菟裘故城,在县北五十五里。鲁隐公曰:“使营菟裘,吾将老焉。”
任城县,紧。东至州七十六里。本汉旧县,属东平国。古任国,太昊之後,风姓也。僖公二十一年《左传》曰:“任、宿、须句,皆风姓也。”注曰:“任,今任城县也。”《魏志》曰文帝封鄢陵侯彰为任城王。齐天保七年,移高平郡於此,任城县属焉。隋开皇三年,罢高平郡,属兖州。
承注山,在县东南七十六里。女娲生处,按今山下有女娲庙。
桓公沟,源出县理西四十里萌山之下。宋武帝《北征记》曰:“桓公宣武,以太和四年率众平赵、魏时,遣冠军将军毛彪生凿此沟,号曰桓公沟。於今四十九年矣,沟已填塞,公遣宁朔将军朱超更凿石通之。”
女娲陵,在县东南三十九里。
魏王粲墓,在县南五十二里。
青州,北海。望。开元户五万五千一百三十一。乡一百二。
古少昊氏之墟,《禹贡》青州之地。舜时以青州越海辽远,分为营州。禹复置九州。武王克商,封师尚父於齐营丘。周成王少时,命太公曰:“东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无棣,穆陵山,在今琅邪沂水县界。无棣,今景城郡属县也。五侯九伯,实得征之。”至二十九代,为田和所篡。和子孙强盛,与燕、赵、韩、魏、楚俱称王,五世至建,为秦所灭,分齐地置齐、琅邪二郡。
汉元年冬,更为临淄,项羽立田都为王,都临淄。其年四月,田荣击都,都走楚,荣自立为王。十二月,楚击荣,荣走平原,项羽立田假为王。荣弟横击假,假走楚,楚立田广为王。三年,韩信杀广,汉立韩信为齐王。五年,信徙王楚。六年,以胶东等七十馀城封皇子肥为齐王,传国至厉王昌,国除。武帝复封次子闳为齐王。後国除,遂以齐为郡,领县十二,理临淄。後汉改齐郡为齐国。曹魏明帝封子芳为齐王,寻即帝位。晋武帝以弟攸为王,子ぁ嗣,永嘉末陷於石勒。其後南燕慕容德建都於此,至慕容超,宋武帝伐克之,以沈文秀为青州刺史,守东阳城,为魏将慕容白曜所陷,遂入後魏。隋大业三年,罢州为北海郡,领县十。隋乱陷贼,武德二年,海岱平定,改为青州,置总管府。
州境:东西二百七十里。南北三百四十四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四百五里。西南至东都一千五百五十五里。东北至莱州三百四十五里。南至沂州四百五十里。东至密州三百三十里。西北至棣州三百二十〔三〕里。
贡、赋:开元贡:仙文绫,枣,糖,海物。赋:绵,绢。
管县七:益都,临淄,千乘,临朐,北海,寿光,博昌。
益都县,望。郭下。本汉广固县地,魏於今寿光县南十里益都城置益都县,属齐国。宋及後魏属齐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青州。
淄水,西去县五十五里。
广固城,在县西四里。晋永嘉五年,东莱牟平人曹嶷为刺史所筑,有大涧,甚广固,故谓之广固。初,南燕慕容德议所都,尚书潘聪曰:“青、齐沃壤号东秦,土方二千里,四塞之固,负海之饶,可谓用武之国。广固者,曹嶷之所营,山川阻峻,足为帝王之都。”德从之。及义熙五年,宋武帝征慕容超於广固也,城侧有五龙口,险阻难攻,兵力疲弊,河人玄文说裕曰:“昔赵攻曹嶷,望风者以为渑水带城,非可攻拔;若塞五龙口,城当必陷。石季龙从之,嶷请降。後五日,大雨震雷,复开,徙舟峄阳。冉闵之乱,段龛据之,慕容恪饱围数月,不克,又塞五龙口,龛遂降。後无几,又震开之。今旧基犹存,宜谨修筑”。裕从之。超及城中男女,皆患脚弱,病者大半,超遂出奔,为晋所擒。
临淄县,紧。南至州四十里。古营丘之地,吕望所封,齐之都也。太公後二十九代康公,为田和所灭。和立为齐侯,後後王,五代至王建为秦所灭。秦立为县,城临淄水,故曰临淄。自汉至後魏,并属齐郡。高齐省。隋开皇十六年,移高阳县理此,改为临淄县,属青州。
社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一名愚公山,有愚公谷,在山之阴。
牛山,在县南二十五里。昔齐景公游牛山,北望而叹曰:“美哉国乎!迸而无死,将何去此?”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太公、丁鲍之乐也,君何与於此哉!”
营丘,在县北百步外城中。《尔雅》曰:“水出其前经其左,曰营丘。”今临淄城中有丘,淄水出其前,经其左,故曰营丘。
葵丘,在县西北二十里。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即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