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图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三年,又於弘农县置弘农郡,义宁元年改为凤林郡。其年,於卢氏县置虢郡,武德元年改为虢州。其年,改凤林郡为鼎州,因鼎湖以为名。贞观八年废,遂移虢州於今理所。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西北至上都四百三十里。东至东都四百五十三里。东至陕州一百三里。

西南至商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潼关一百三十里。自关至华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河中府一百八十里。

贡、赋:开元贡:天门冬,地骨白皮,麝香。赋:绢,纟,绵。

管县六:弘农,卢氏,阌乡,玉城,朱阳,湖城。

弘农县,望。郭下。本汉旧县,隋大业二年省,三年复於今湖城县西南一里置,寻移就郡理。其年,移郡於鸿胪川,县亦随徒,即今县是也。义宁元年属凤林郡,武德元年属鼎州,贞观八年属虢州。

方伯堆,在县东南五里。宋奋武将军鲁方平所筑。

鸿胪水,过县北十五里入灵宝界,溉田四百馀顷。

卢氏县,上。西北至州一百六十六里。本汉旧县,春秋时西虢之邑。地有卢氏山,或言卢敖得道於此。山宜五,可以避水灾。隋开皇三年改为虢州,大业三年废,以卢氏属河南郡。武德元年,又置虢州,县依旧。

熊耳山,在县南五十里。《禹贡》导洛於此。

阌乡县,望。东南至州一百里。本汉湖县地,属京兆尹,自汉至宋不改。周明帝二年,置阌乡郡。按:阌乡,本湖县乡名。阌,古文“闻”字也,《说文》“从门,{日攴}声”。隋开皇三年,废阌乡群,十六年移湖城县於今所,改名阌乡县,属陕州。贞观八年,改属虢州。

秦山,一名秦岭,在县南五十里。南入商州,西南入华州。山高二千丈,周回三百馀里。

黄巷坂,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即潼关路也。《水经注》曰:“河水自潼关东北流,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岸高道狭,车不得方轨。”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又潘岳《西征赋》曰“溯黄巷以济潼”,亦谓此也。

桃源,在县东北十里。古之桃林,周武王放牛之地也。

黄河,在县北三里。

全鸠水,一名全节水,汉戾太子亡匿之处。

思子宫故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汉武帝为戾太子所筑也。

曹公故垒,在县西二十五里。魏武征韩遂、马超,此地置垒。又宋武之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滨河带险,大小七营,皆此处。

赫连氏京观,俗号平吴台,在县西二十二里。赫连勃勃使太原公昌攻刘裕将朱龄石於潼关,克之,筑台以表武功。

玉城县,上。西北至州六十里。本汉卢氏县地,属弘农郡。後魏正始二年,分立石城县,废帝改为玉城县。周武帝天和元年废。隋义宁元年重置,贞观八年移於今理。

朱阳县,上。东北至州七十里。本汉卢氏县,属弘农郡。後魏太和十四年,蛮人樊磨背梁归魏,立朱阳郡并朱阳县,令樊磨为太守。大统三年,分为朱阳郡,属东义州。周武帝保定二年,又省郡。宣帝大象元年,割卢氏西界以益朱阳县。

隋开皇四年北属陕州,大业三年改属虢州。

湖城县,望。东南至州五十二里。本汉湖县,属京兆尹。即黄帝铸鼎之处。

後汉改属弘农郡,至宋加“城”字为湖城县。

荆山,在县南。即黄帝铸鼎之处。

夸父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湖县故城,在县西南二里。

汝州,临汝。望。开元户二万六千五十二。乡六十。元和户一万三千七十九。

乡三十七。

《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周王畿及郑、楚之地,後属於晋。六国时,复为韩、魏之地。秦属三川郡,在汉为河南郡之梁县地也。隋开皇四年,自陆浑县界移伊州理於此,大业二年改为汝州,三年改为襄城郡。隋乱陷贼,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复为伊州,贞观八年改为汝州。

州境:东西二百三里。南北二百五十二里。

八到:西至上都九百八十里。西北至东都一百七十里。南至蔡州四百五十里。

西南至郑州四百七十五里。东至许州二百三十里。

贡、赋:开元贡:细纟。赋:纟,绵。

管县七:梁,临汝,鲁山,叶,襄城,郏城,龙兴。

梁县,望,郭下。汉旧县,古蛮子邑。战国时谓之南梁,以别大梁、少梁,即《左传》云“楚为一昔之期,而袭梁及霍”也。隋炀帝改梁县为承休县,属汝州,贞观元年又改为梁县。

蛮中聚,即戎蛮子国也,在今郡西南,俗谓之麻城。又有阳人聚故城,在今县西。秦灭东周,徙其君於阳人聚,即此城也。汉末孙坚大破董卓军於此。高齐於此置汝北郡,以备周寇,故城在今县南,亦名王坞城。

汝水,经县南三里。

广成泽,在县西四十里。後汉安帝永初元年,以广成游猎地假与贫人。元初二年,邓太后临朝,邓骘兄弟辅政,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请寝狩之礼。

於时马融以文武之道并用,作《广成赞》以讽。案此泽周回一百里,隋炀帝大业元年置马牧於此。

周承休城,在县东北二十六里。汉封周後於此。

黄坡,在县东二十五里。南北七里,东西十里。隋朝修筑,有溉灌之利,隋末废坏。乾封初,有诏增修,百姓赖其利焉。

临汝县,上。东南至州六十里。本汉梁县地,先天二年置。贞元七年,刺史陆长源奏请割梁县西界二乡以益之,乃自下县为上县。

鲁山县,上。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汉鲁阳县,古鲁县也,属南阳郡。鲁阳公与韩战酣,挥戈,日为退三舍,谓此地也。後魏太和十一年,孝文帝南巡,置鲁阳镇,十八年改镇为荆州,二十二年罢荆州罢鲁阳郡,改鲁阳县为北山县。周改为鲁山县。武德四年又於县置鲁州,贞观元年州废,以鲁山属伊州。八年,改伊州为汝州,县仍属焉。

鲁山,在县东北十里。

鲁齿山,在县东六十里。《春秋》“楚师伐郑,涉於鱼齿之下。”山有氵蚩水,故言涉也。

汝水,出县西一百五十里。

天息山,一名伏牛山。

氵蚩水,出县西大陌山。後汉世祖破王寻於昆阳,士卒赴水死者甚众,氵蚩水为之不流,即此水也。

温汤水,在县西四十里。状如沸汤,可以熟米。侧有石铭曰:“皇女汤,可已万病。”

鲁阳关水,俗谓之三鸦水,经县西七里。其关三鸦镇,在县西南十九里,後周置以御高齐,亦名平高城。

鲁城,在县东北十七里。高齐置以御周。

叶县,紧。西北至州二百一十里。本楚之叶县,春秋楚人迁许於此。其後楚使沈诸梁尹之,僭号称公,谓之叶公。秦置郡县,隶於南阳。《後汉书》谓之小长安,言地沃人丰也。开元三年,於县置仙州,以汉时王乔於此得仙也。二十六年废仙州,属许州。其年,又割属汝州。

方城山,在县西南十八里。楚屈完曰“楚国方城以为城”,是也。

黄城山,一名苦菜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即长沮、桀溺耦耕处。

汝水,西北流入,去县二十五里。

昆阳故城,在县北二十五里。後汉世祖破王邑、王寻之处。

烧车水,在县南二十四里。世祖破王寻,烧其辎重於此水滨,因以为名。

襄城县,望。西北至州一百四十里。本秦旧县,汉因之,属颍川郡。春秋襄王避叔带之难,出居郑地汜,在今县南一里古汜城是,盖以周襄王尝出居此,故名襄城。晋及後魏属襄城郡,隋开皇三年改郡为汝州,以县属焉。大业三年废汝州,以县属许州。开元四年置仙州,割襄城县属焉。二十六年废仙州,复隶许州,天宝七年又属汝州。

汝水,经县南,去县一里。县理废汝州城,即古襄城,楚灵所筑。後汉冯异据之,降世祖。《庄子》曰:“黄帝游於襄城之野,七圣皆迷,遇牧马童子而问道焉。”亦此地也。

郏城县,紧。西北至州八十里。本春秋时郑地,後属楚,又入於晋。七国时,又属韩。至汉以为县,属颍川郡。晋属襄城郡。後魏属南阳郡。高齐省。隋炀帝大业二年,移辅城县,於今县西北五里,属汝州,四年改辅城县为郏城县。

汝水西去县七里。

扈氵水,出县北三十里。

(城)父〔城〕故城,在县东南四十里。故殷时应国也,《左传》“楚大城城父,使太子建居之。”

龙兴县,上。西北至州九十里。本汉郏县地,後魏太和十八年置汝南县,高齐天保七年废。隋开皇十八年复置汝南,隋末废。则天证圣元年置武兴县,神龙元年改为龙兴县。县城本通鸦城,即後汉贾复城也,复南击郾所筑。後魏太和二十三年,孝文帝亲征马圈,行至此城,昏雾,得三鸦引路,遂过南山,故号通鸦城。

大龙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刘累学扰龙迁於鲁县,因以名山。

汝水,在县北四十五里,西南从梁县界流入。

湛水,在县东三十里。《春秋》襄公十六年“楚公子格帅师战於湛坂”,是也。

氵蚩阳城,一名应城,在县南二十五里。後魏置氵蚩阳县,隋开皇十年改为湛水,武德四年又置氵蚩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