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哲宗
△绍圣二年(乙亥,一峣九五)
1、正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戊戌朔。) 庚戌,宣政使宋用臣言:“昨自元丰二年四月内导洛通汴,六月成功放水,四时行流不绝。遇冬凌结,即督责沿河官吏,打拨通流,并无壅遏。自元祐二年,每遇冬深便行闭塞,使河流涸竭,殊不究当日导通之意。欲乞於正月内择日开拨,放水归河,永不间塞,四时流通,如遇凌结,止可将西五斗门减放节限水势,如惠民河行流,则无壅遏之患,於国家有万世源源不绝之庆。”从之。(《纪事本末》卷百十二。案:《宋史·河渠志》卷四:元年十一月,李伟言:“清汴导温洛贯京都,下通淮、泗,为万世利。自元祐以来屡危急,而今岁特甚。臣相视武济山以下二十里名神尾山,乃广武埽首所起,约置刺堰三里馀,就武济河下尾废堤、枯河基址,增修疏导,回截河势东北行,留旧埽作遥堤,可以纾清汴下注京城之患。”诏宋用臣、陈祐甫覆按以闻。明年正月庚戌,用臣奏云云,同此。《长编》卷四百三十六:元祐四年十二月末,梁焘论回河。原注:云:绍圣二年正月十三日,宋用臣云:“自元祐二年,每冬深辄闭塞汴口。”考十三为庚戌,《纪事本末》作戊戌日,与《长编》及《宋史》有异,是恐传钞之误,今据改之。又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甲戌,蔡京云云可参考。)
孙路除陕西转运使。(《长编》卷五百五:元符二年正月庚戌,诏孙路体度边情、斟酌保明以闻。原注:孙路先以绍圣二年正月十三日除陕漕,六月三日加龙图阁、知庆州。又卷三百四十六:元丰七年六月乙亥,诏董戩殁,继立为谁。原注:孙路除陕西在绍圣二年正月十三日。案:王巩《甲申杂记》云:刘晦叔昱言:“阿李国本不当立,因私其国母而得立,其大臣温稽沁常不协,密遣腹心诣王文郁请乞内附,文郁请於朝,神宗曰:‘此欲我为渠援耳,但善加慰抚而已,亦以夷狄攻夷狄之道也。’边臣老将,叹服睿算。於是终元丰置而不论。”绍圣初,孙路以为可纳,章子厚除路漕陕西经营之,晦叔亦漕陕西,将往,问安厚卿、李邦直,厚卿曰:“先帝不纳,岂无深虑耶?”邦直曰:“路好官职。”既至永兴,但见路与锺傅对榻而寝。一月一日,傅谓晦叔曰:“此事决难为,得之易,守之难也。”其后,锺傅被召,具言不可,子厚亦意缓。后锺傅坐冒赏贬,遂复搆成其议。又长编卷四百六十七:元祐六年冬十月庚辰,孙路改礼外。原注:孙路寻改吏中,论熙河事附注绍圣二年正月十三日。案:原文已佚。据《编年备要》云:元祐间,孙路为徐王侍讲。闻朝廷议弃地,即上书言:“自通远至熙河,两州叆一径耳。熙河北关,已接夏境,昨自开挌地百八十里,濒大河而城兰州,然后熙河有屏蔽。使夏虏北据兰州,南跨故境,熙河固已迫矣。出而左则通远绝,出而右则河州断,熙河孤寄一川中,岂不殆哉!恐有不测,则岷州亦不守而阶、成遂失。夫蜀道甚可忧也。横山一带,地险阻而肥沃,人强悍而善战,谓之山界部落劲兵之处,此元昊所以渡沙碛而肆猖狂者。昨大兵一出而城壁峙立,虽未尽横山之广,已裂其腹心而城其要害矣。今若委而与之,其众复集,其地复守;且相导而南下,则环、庆而东,麟州以西,傍边之人,岂得安枕?是兰州、横山未可轻议也。”不报。於是朝廷知路有前日之议,命为陕西转运。是岁正月,迁环庆经略安抚。窃依《长编》所云,附论熙河事,当即此。惟《长编》谓发论时已由礼外改吏中,而《编年备要》犹谓为徐王侍讲。《长编》谓绍圣二年正月十三日除陕漕,六月三日知庆州,《编年备要》谓正月已由陕漕迁环庆经略,是必有误,今从《长编》。又案:罢熙河分画地界在八月七日庚午。)
2、乙卯,诏定《缘边城堡镇寨条》。(《长编》卷四百八十七:绍圣四年五月庚午,诏馈送依《缘边城堡镇寨条》施行。原注:云:《沿边城堡镇寨条》,见二年正月十八日。)
3、癸亥,枢密院奏。(《长编》卷四百五:元祐二年九月己未,夏人犯镇戎军。原注:张之谏死,昌祚病起,但贬王伸。十一月二十四日之谏迁官,闰十二月十六日展磨勘,绍圣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枢密院奏,亦合参照。案:原文已佚。)
1、二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丁卯朔。) 甲戌,资政殿学士、新知大名府吕惠卿为资政殿大学士。先是,章惇必欲用吕惠卿帅河东,韩缜守北门。时曾布在告,韩忠彦力言之。及布出,议河东帅,上曰:“三省必欲用吕惠卿。”布曰:“不知圣意如何。”上曰:“只用王安礼。章惇言惠卿乞留京师,但愿得一宫观。”时上殿,上曰:“已除大资政,兼北京亦是重地。”布曰:“惠卿於边鄙生事,未便。”忠彦曰:“章惇言地界予后,河东方欲作为,非惠卿不可。”布曰:“惠卿本不肯安静,若朝廷更示以作为之意,边鄙安得无事?”上深然之,又问:“惠卿已行否”惇忠彦、布皆曰:“惠卿乞留乃是无况。君子难进而易退,其人可知矣!”上哂之。(《纪事本末》卷百三十。案:毕沅《通鉴》云:初,常安民面奏:“新除北都留守吕惠卿,赋性深险,王安石援引为执政,及得志,遂攻安石。使移此心以事君,其薄可知。若见陛下,必言先帝而冀以感动陛下,希望得留朝廷。”至是惠卿过阙请对,果为帝言先朝事,且泣。帝正色不答,计不得施而去,时论快之。)
2、甲午,常立以郑州观察使除正字。(纪事本末卷百六。原注:云:常立以郑州观察使除正字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也。案:钱氏《朔闰考》:是月丁卯朔,二十八日为甲午日。)
3、乙未,迁左司、会知开封府王震言,张商英遣人与盖渐谋害来之劭,坐谪监襄州酒税,改监江宁府税。(《纪事本末》卷百三十一。)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春二月,振河北饥。案:《十朝纲要》、《宋史·本纪》:辛巳日,出内库钱帛二十万,助河北振饥。
1、三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丙申朔。) 丁酉,试中书舍人林希权礼部尚书。监察御史常安民言:“希在史局八月,岂有端坐不下笔之理?况《实录》成书,希同迁一官矣。比众人皆得罪,希既置而不问,又峻迁遍私,如此何以服人?希盖章惇之党,为惇谋客,惇之肆横强狠,皆希教之,若不去希,朝廷必不安静。天下,陛下之天下,予夺黜陟,陛下之操柄,柰何是非混淆,黑白不分,尽以付权臣乎?”章屡上,不报。由是惇与其党,日毁短安民於上前,谓安民力主元祐,意欲为范祖禹等营解,然未有以显中也。(《纪事本末》卷百六。)
2、甲辰,国子司业龚原等言:“赠太傅王安石在先朝,尝进其子雱《论语》、《孟子》义,乞下本家取所进义定本下本监雕印颁行。”诏令国子监写录一本进纳。(《纪事本末》卷百三十。)
3、壬子,蔡蹈为监察御史。(《长编》卷四百九十五:元符元年三月癸丑,蔡蹈言夷门岗。原注:绍圣二年三月十七日,蔡蹈为监察。案:钱氏《朔闰考》:是月丙申朔,十七日壬子。)
4、己未,诏职事官不带职。(《纪事本末》卷百六。原注:职事官不带职,三月二十四日诏;寄禄官不带左右,四月三十日诏。案:《十朝纲要》同,作己未日。《宋史·本纪》:四月戊辰,诏职事官罢带职。与此异月日,误。与除光禄、正议、中散左右字事相合也。)
5、庚申,给事中、中书舍人言:“先帝以散文官定为寄禄法,实一代之新制。议者浅陋,妄加穿凿,遂请分为左右。元法本缘禄秩,不为流品,今合除去。若谓正议大夫、光禄大夫,是六曹及左右辖细转法有未尽合行宗补,即乞存此三等分左右外,馀并废罢。及朝议大夫、中散大夫,亦依旧存左右字,以分杂出身及无出身人,依旧作两资迁转。”从之。(《纪事本末》卷一百。案:《长编》卷四百八元祐三年二月辛巳;又卷四百三十五四年十一月庚午,诏改官资。原注:载:绍圣二年四月三日戊辰,改官资事。《宋史》作戊辰下诏,《纪事本末》戊辰无文。中书舍人於三月二十五日庚申上言乞请,三月二十六日降敕,改制在四月三日戊辰,诏敕则依《长编》辑存四月戊辰日下。《纪事本末》卷百六。原注:云:寄禄官不带左右字为四月三十日诏,是必有误。《长编》卷二百十八三年十一月辛丑日原注可考。据《纪事本末》卷一百,於三年十一月辛未有云,绍圣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敕亦合废罢。当即此也。)
6、是月,邢恕除宝文阁待制、知青州。(《长编》卷四百八十六:绍圣四年四月丁未,论恕诋诬。原注:二年三月,除宝制、知青州。又卷四百九十:绍圣四年八月丁酉,蔡渭奏粉昆事。原注:二年,除恕待制、知青州。卷四百八十六原注:又云:寻自青州入为刑侍,四月壬午,入见,令赴任。)
7、高遵惠权兵部侍郎,又权户部侍郎。(《纪事本末》卷百六。原注:高遵惠权兵侍、户侍在二年三月。)
1、四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丙寅朔。丁卯。《长编》卷三百七十三:元祐元年三月乙酉,刘挚言官制参错,条陈十弊。原注:云:六月十四日,但稍更改不行在绍圣二年四月二日。案:此当有不行指挥,今原文已佚。)
2、戊辰,诏除光禄、银青光禄、正议、中散大夫存左右字,馀悉罢。(《长编》卷四百八元祐三年二月辛巳,又卷四百三十五元祐四年十一月四日庚午原注云云,据以辑入。又大观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丙午可考。案:杨万里诚斋《挥麈录》卷下云:官制,惟光禄大夫及中散、朝议大夫分左右、增磨勘,而初非以科第分也。元祐间,范忠宣当国,始带左右,绍圣初罢去。大观二年又置中奉、奉直二大夫,撤中散大夫、朝议大夫左右字。据《纪事本末》卷百六原注,寄禄官不带左右字,见四月三十日诏,恐误。以三月二十五日中书舍人言,误三月为四月,又以上言为降敕日也。考《宋史·本纪》云:夏四月戊辰,请朝请大夫勿分左右。与《长编》原注日月均同。《十朝纲要》作三月辛酉诏,亦以请奏日为降诏日。)
3、壬申,殿中侍御史郭知章、监察御史董敦逸言:“乞循先帝之法,诏内外两制及台谏官等各举才行一人。”诏许将、蔡京、黄履、蔡卞、钱勰、林希、王震不拘资序,各举堪备任使二员以闻。(《纪事本末》卷九十三,又卷一百。)
4、壬午,邢恕入对,流涕曰:“臣不谓今日复得见陛下,以至?溅御袍。”上不乐,遂令赴青州。先是,恕请觐,上谓韩忠彦、曾布曰:“李清臣言恕有八劄子,常在怀袖,此必曾以示人。”布曰:“臣不闻此,因言恕人才文采皆不可多得,但多言耳。”上曰:“正为此上殿必乱道。”忠彦曰:“所言必有以惑圣听。”上曰:“恕自谓有定策功。”布曰:“此岂惟恕狂妄?而刘安世等指为四凶,乃与蔡确、章惇等,恕小官,安得有此!”(《纪事本末》卷百七。案:《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夏四月,邢恕知青州。又案:《长编》卷四百八十六原注:云:三月,恕除宝制、知青州。盖命下之日也,已辑入三月,此时入见,乃令赴任也。据《编年备要》,於“安得有此”句下又有云:忠彦曰:“梁焘以此攻之。”布曰:“恕尝诮元祐执政等,恕双手分付与个太平天下,却逐恕在外。”闻者皆笑之,上亦笑。及是忠彦同恕对甚久。上曰:“恕但说与确、惇议事,云王珪有邪心,曾云但以家事归之太母,大臣不须与议”。布言:“臣亦曾见恕语珪以告清臣,清臣以告惇、确。”上曰:“珪果何如?”布曰:“珪倾邪,何所不至,不足怪。”忠彦曰:“当时缘公绘及确故贬。”上曰:“确之祸由恕起,渠云尝自辨于太母,太母亦欲召还,恐无此事,云是公绘诬之。”布曰:“未必不为公绘所绐。”忠彦曰:“恕当时言太母待遇太妃事。”上曰:“渠亦自言。”布曰:“亦闻其教。公绘云非高氏之福,太母尤恶此语。”上曰:“此语诚非理。”布曰:“此人学识以至尽心,公家诚不可得,但多犯分,如欲调一确与司马光,令新旧人同力,此可得乎?”上亦笑之。)
5、壬辰,复置措置提举籴使司。(《长编》卷三百七十七:元祐元年五月戊午,李常请置提举籴使司。又卷四百四十八:元祐五年九月乙酉,令提举官当结绝。原注:云:绍圣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复置措置司。案:《宋史·本纪》不载。)
6、是月,集贤院校理陈察改秘阁校理。(《长编》卷五百五:元符二年正月辛未,陈察罢馆职。原注:察,元祐元年十二月除集贤院校理,於绍圣二年四月改秘阁校理。)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置律学博士。案:《宋史·本纪》:丁亥,诏依元丰条置律学博士二员。
1、六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乙丑朔。) 丁卯,陕西转运使孙路加直龙图阁、知庆州。(《长编》卷五百一:元符元年八月壬寅,知庆州孙路知熙州。原注:云:绍圣二年六月三日,知庆州。又卷五百五:元符二年正月庚戌,诏路体度边情。原注:孙路先以绍圣二年正月十三日除陕漕,六月三日加直龙图阁、知庆州,四年三月一日加宝文阁待制。案:《编年备要》云:是岁正月,路迁环庆经略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