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法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中风门(3)

凡治疠风之法,以清荣卫为主,其汗宜频发,血宜频刺,皆清荣卫之捷法也。生虫由于肺热,其清肃之令不行,故由皮毛渐入腠理胃肠,莫不有虫。清其金,则虫不驱自熄。试观金风一动,旱魃绝踪,其理明矣。然清肺亦必先清荣卫,盖荣卫之气,腐而不清,传入于肺,先害其清肃之令故也。苦药虽能泻肺杀虫,亦能伤胃,不可久服。胃者荣卫从出之源也,久服苦寒,荣卫转衰,而腐败壅郁,不可胜言矣。所以苦参丸之类,荣卫素弱,谷食不充之人,不宜服也。大枫子油,最能杀虫驱风,然复过于辛热,风未除而目先坏者多矣。其硫黄酒,服之必致脑裂之祸。又醉仙散入轻粉和末,日进三服,取其人昏昏若醉,毒涎从齿缝中出,疠未瘥而齿先落矣。盖除疠之药,服之近而少,疠必不除。服之久且多,疠虽除,药之贻害更大。惟易老祛风丸、东坡四神丹,二方可以久服取效,取为法焉。祛风丸;四神丹。

要知脉风成则为疠,然人之荣血,正行于十二经脉之中者也。用平善之药,生血清热为主,驱风杀虫为辅,更行汗之刺之之法,无不愈者。且非极意惩创之人,不可与治。以戒色欲,禁口腹,二者非烈汉不能也。

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即痛痹也。《经》既言以寒气胜者为痛痹矣,又言凡伤于寒者,皆为热病,则用药自有一定之权衡。观《金匮》用附子、乌头,必用于表散药中,合桂枝、麻黄等药同用,即发表不远热之义,至攻里必遵《内经》,不远于寒可知矣,诸家方中,不达此义,即攻里概不远热,独《千金》犀角汤一方,深有合于经意,特表之为例。犀角汤。

更有内热因血虚炽盛,始先表散药中早已不能用辛热者,即当取夏月治温热病之表法为例。诸家复无其方,独《本事方》中,有牛蒡子散,先得我心,亦并表出。牛蒡子散。

中风门方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方论见前法中,然以菊花为君,亦恐风邪乘虚,迸入心脏故也。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 茯苓 牡蛎(各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矾石 黄芩 当归 干姜 芎 桂枝(各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初服二十日,用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风引汤 除热瘫 ,方论见前法中。盖风者外司厥阴,内属肝木,上隶手经,下隶足经,中见少阳相火。所以风自内发者,由火热而生也。风生必害中土,土主四肢,土病则四末不用,聚液成痰。瘫痪者,以风火挟痰注于四肢故也。观《金匮》此方,可见非退火则风必不熄;非填窍则风复生。风火一炽,则五神无主,故其用药如是之周到也。 大黄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滑石 石膏 寒水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小惊 螈 ,日数十发,医所不疗。巢氏用此方治香港脚。

愈风丹 治诸风证,偏正头痛。

防风通圣散、四物汤、黄连解毒汤各一料,加 羌活 细辛 甘菊花 天麻 独活 薄荷 何首乌(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茶清下,不拘时服。 按∶外风与身中之火热相合,以阳从阳,必上攻于头。然风火盛,荣血必亏,故其药如是也。

胃风汤 治虚风证,能食,手足麻木,牙关急搐,目内蠕 ,胃风面肿。 升麻 白芷(各一钱二分) 麻黄葛根(各一钱) 当归 苍术 甘草(炙) 柴胡 羌活 本 黄柏 草豆蔻 蔓荆子(各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一盏,去滓服。 按∶风入胃中,何以反能食?盖风生其热,即《内经》瘅成为消中之理也。方中但去其风,不去其热者,以热必随风外解,不必加治耳。

薏苡仁汤 治中风,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 薏苡仁(三钱) 当归 芍药(各一钱二分) 麻黄官桂(各五分) 苍术(米泔水浸锉炒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上水二盏,生姜七片,煎八分,去渣温服,食前下。自汗减麻黄,有热减官桂。按∶此为风湿相搏,关节不利之证,故用药如是也。

排风汤 治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及五脏风发等证。 防风 白术 当归 芍药 肉桂杏仁 川芎 白藓皮 甘草(炙各一钱) 麻黄 茯苓 独活(各三钱)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盏,姜三片,煎七分,去渣服。

按∶虚风冷湿,虽已入脏,其治法必先宣之使从外散,故用药如是也。

人参补气汤 治手指麻木。人参 黄 (各二钱) 升麻 柴胡 芍药 生甘草 炙甘草 五味子(各五分)上水一盏,煎至五分,食远临睡时服,渣再煎。

按∶诸阳起于指,手指麻木,风已见端。宜亟补其气,以御外入之风,故用此为绸缪计也。

舒筋保安散 治左瘫右痪,筋脉拘挛,身体不遂,脚腿少力,干湿香港脚,及湿滞经络,久不能去,宣导诸气。

木瓜(五两) 萆 五灵脂 牛膝(酒浸) 续断 白僵蚕(炒) 松节 白芍药 乌药 天麻 威灵仙 黄 当归防风 虎骨(酒炙各一两) 上用无灰酒一斗,浸上药二七日,紧封扎。日足取药焙干,捣为细末。每服二钱,用浸药酒调下,酒尽,用米汤调下。 按∶此治风湿搏结于筋脉之间,凝滞不散,阻遏正气,不得通行,故用药如是也。

解风散 治风成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人参(两半) 麻黄(二两) 川芎 独活细辛 甘草(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盏半,生姜五片,薄荷叶少许,煎八分,不拘时服。 按∶风成为寒热,乃风入胃中,而酿荣卫之偏胜。第四方胃风汤,正驱胃风使从外解之药。此因风入既久,胃气致虚,故以人参为君,臣以麻黄、川芎,佐以独活、细辛,使以甘草,而和其荣卫,乃可收其外解之功也。若夫久风成为飧泄,则风已入于里,又当用人参为君,桂枝、白术为臣,茯苓、甘草为佐使,而驱其风于内。此表里之权衡,《内经》之旨要也。本方虽用风成寒热四字,漫无着落,今并及之。

搜风顺气丸 治风燥便秘,因致气闭不行,临时用之,以疏风润燥顺气,殊不可少。本方条下过于夸大,谓久服百病皆除,老者还少,岂理也哉,然又云孕妇勿服,如服药觉脏腑微痛,以羊肚肺羹补之,则其药有偏峻,不可久服,明矣。 车前子(一两半) 白槟榔 火麻仁(微炒去壳) 牛膝(酒浸) 郁李仁(汤泡去皮另研) 菟丝子(制) 干山药(各二两) 枳壳(麸炒) 防风 独活(各一两) 大黄(五钱半生半熟)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茶米饮任下,空心临卧各一服。去肠风宿滞,并肠风下血。

桂枝汤 治风从外来,入客于络,留而不去,此方主之。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各三钱) 大枣(二枚)上用水盏半,微火煎八分,温服。须臾啜热稀粥,以助药力。温复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详见《尚论》太阳上编。 按∶此方为中风一证,群方之祖。不但风中入络,即中经、中府、中藏药中,皆当加入本方。以风从外入者,究竟必驱,从外出故也。后人竞用续命汤为加减,此方置之不录,未免得流忘源矣。又况源流俱失者哉!小续命汤 治中风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战掉,语言蹇涩,肢体麻痹,精神昏乱,头目眩晕,痰火并多,筋脉拘急,不能屈伸,骨节烦疼,不得转侧,诸风服之皆验。香港脚缓弱,久服得瘥。久病风人,每遇天色阴晦,节候变易,预宜服之,以防喑哑。 防风 桂心 黄芩 杏仁(去皮尖炒) 芍药 甘草 川芎 麻黄(去节)人参(各一钱四分) 防己(二钱) 大附子(炮七分)上为 咀,作二帖,每帖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服。 精神恍惚者,加茯神、远志;骨节烦疼,有热者,去附子倍芍药;无热者,倍官桂、附子;心烦多惊,加犀角;呕逆腹胀,加半夏倍人参;烦躁大便涩,去附子倍芍药、加竹沥;藏寒下利,去防己、黄芩,倍附子,加白术;自汗去麻黄、杏仁,加白术;脚膝弱、加牛膝、石斛;身痛加秦艽;腰痛加桃仁、杜仲(姜汁炒);失音加杏仁。

按∶此方无分经络,不辨虚实寒热,若不细辨加减,难以取效。今并录易老六经加减法为例,用方者师其意焉可矣。

易老六经加减法∶麻黄续命汤,治中风无汗恶寒,本方中麻黄、杏仁、防风各加一倍。桂枝续命汤,治中风有汗恶风,本方中桂枝、芍药、杏仁各加一倍,二证皆太阳经中风也。白虎续命汤,治中风有汗,身热不恶寒,本方中加知母、石膏各一钱四分,去附子。葛根续命汤,治中风身热有汗,不恶风,本方中加葛根、桂枝、黄芩各一倍,二证皆阳明经中风也。附子续命汤,治中风无汗身凉,本方中加附子一倍,干姜、甘草各一钱,此证乃太阴经中风也。桂附续命汤,治中风有汗无热,本方中加桂枝、附子、甘草各一倍,此少阴经中风也。羌活连翘续命汤,中风六证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痛,或麻木不仁,本方中加羌活、连翘各一钱半。

防风通圣散 治诸风潮搐,手足螈 ,小儿急惊风,大便结,邪热暴甚,肌肉蠕动,一切风症。 防风 川芎当归 芍药 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 麻黄 山栀子 石膏 桔梗 黄芩 白术 荆芥 甘草 滑石(各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至八分服。涎嗽加半夏生姜制;开结加大黄二钱;破伤风加羌活、全蝎各五分;腰胁痛加芒硝、当归各一钱。 按∶此方乃表里通治之轻剂,用川芎、当归、芍药、白术,以和血益脾。所以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可多服也。

祛风至宝膏 治诸风热。 防风(一两半) 白术(一两半) 芍药(二两半) 芒硝(五钱) 石膏(一两)滑石(三两) 当归(二两半) 黄芩(一两) 甘草(二两) 大黄(五钱) 连翘(五钱) 川芎(二两半) 麻黄(五钱不去节) 天麻(一两) 荆芥(五钱) 山栀子(五钱) 熟地黄(一两) 黄柏(五钱) 桔梗(一两) 薄荷(五钱) 羌活 人参(各一两) 全蝎 细辛 黄连(各五钱) 独活(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任下,临卧服。 按∶此方亦表里通治,即前防风通圣散十七味,更加熟地黄益血,人参益气,黄柏、黄连除热,羌活、独活、天麻、全蝎、细辛去风,乃中风门中不可移易之颛方。又非前通套泛用之方比也。

不换金丹 退风散热,治中风口 。 荆芥穗 僵蚕 天麻 甘草(炙各一两) 羌活 川芎 白附子 乌头蝎梢 藿香叶(各半两) 薄荷叶(三两) 防风(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任下,涂处亦可。 按∶此方祛风之力颇大,至清火散热,殊未必然。大约风而挟寒,痰气窒闭者宜之。

三化汤 治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主之,内有便溺之阻膈,此方主之。 浓朴 大黄 枳实 羌活(各等分) 每服一两,水煎。 按∶此乃攻里之峻剂,非坚实之体,不可轻服。盖伤寒证胃热肠枯,不得不用大承气以开其结。然且先之以小承气、调胃承气,恐误用不当,即伤人也。在中风证,多有虚气上逆,关隘阻闭之候,断无用大承气之理。古方取药积腹中不下,以渐填其空窍,俾内风自熄,奈何今人每开窍以出其风,究竟窍空而风愈炽,长此安穷也哉!摄生饮调苏合丸 治一切卒中,不论中风、中寒、中暑、中湿、中气。及痰厥、饮厥之类,初作皆可用此。先以皂角去皮弦,细辛、生南星、半夏为末,吹入鼻中,俟其喷嚏,即进前药。牙禁者,中指点南星、半夏、细辛末,并乌梅肉频搽自开。 天南星(圆白者湿纸裹煨) 南木香 苍术 细辛 甘草(生用) 石菖蒲(各一钱) 半夏(百沸汤泡少顷一钱半) 上七件,锉散。分二服,水一盏半,生姜七浓片,煎取其半,乘热调苏合香丸半丸灌下。痰盛者,加全蝎二枚炙。 按∶此方治卒中,气闭痰迷,不得不用之剂。但正气素虚之人,不能当脑、麝、及辛香摧枯拉朽,随势裁节,而用十之二三可也。其牛黄清心丸与苏合丸异治,热阻关窍,可用牛黄丸开之;寒阻关窍,可用苏合丸开之。

其口开、手撒、遗尿等死症,急用人参、附子峻补,间有得生者。若牛黄、苏合之药。入口即毙,此无异以千钧镇一丝也。

乌药顺气散 治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及疗瘫痪,语言蹇涩,香港脚步履多艰,手足不遂,先宜多服此药以疏气逆,然后随证投以风药。 麻黄(去节) 陈皮(去白) 乌药(去木各二两) 白僵蚕(炒去嘴) 川芎白芷 甘草(炙) 枳谷(麸炒) 桔梗(各一两) 干姜(炮五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憎寒壮热,头痛,身体倦怠,加葱白三寸煎,并服出汗。或身体不能屈伸,温酒调服。 按∶中风证,多挟中气,不但卒中急证为然。凡是中风证皆有之,严用和云∶人之元气强壮,荣卫和平,腠理致密,外邪焉能为害。

或因七情饮食劳役,致真气先虚,荣卫空疏,邪气乘虚而入,故致此疾。若内因七情而得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外因六淫而得者,亦当先调气,后根据外感六气治之,此良法也,宜八味顺风散。严氏此说,于理甚当,其用八味顺气散,乃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六君子汤中用其五,加乌药、青皮、白芷,共八味为剂。较前局方乌药顺气散,不用麻黄、枳、桔、僵蚕等风药,正先治气后治风之妙旨。后人反惜其说有未备,且谓方中不当杂入白芷,吹毛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