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潜庵学案(黄氏原本 全氏修定)(2)
承下问,仰见用功之勤,于先儒明理之书,必求洞彻,浅陋何足承厚意。然平生于此,亦尝致思,恍惚之中,屡有所契,而不知手舞足蹈者。大略天下之物,其形体、性情、位分、度数,凡如此如彼者,皆是道理当然,所以千古万古无一毫变易,盖理至此止,不可得而易也。止此谓之极,无以加谓之太极,不过道理之总名尔。物有去来生死,而此道理常在人闲,耿耿人心目中,所以圣人提出,濂、洛画出。其所提出画出,只是一个所以为物者而已,思之而见,察之而得,然则形声臭,可以耳目闻,故谓之无极。无极太极,只是一个,非有二也。有物必有则,有形必有性;则各有所至,性各有所极。物与形出于气,而则与性即太极之各具于物者,与物未尝相离。然必别提出状之于物上者,物有去来生死,其则其性,乃道理之本体,无时而不在也,故须别作一处,盖欲使之见其则之必如是,知其性之常如此,故文公云「非有以离乎阴阳」。即阴阳而指其本体,不离乎阴阳而言,盖形气与理为一。然形气须作形气说,道理须作道理说。既须各说,则须画个有形有气者在下,无声无臭者在上。形气是所为者,道理是所以为者,便自分大小尊卑,一上一下,皆自然之理也。非独如此,道理本是做一处,如前所言,但可以心见,而不可以耳目见尔。往年尝以管见为《太极说》一篇,其中有云:「物皆理之所为,则物固小而理自大,物自沈而理自浮,物自后而理自先。」当时为此,亦不曾念到濂溪《图》。及孙伯御先生以为「物与理不相离,岂可言浮沈」,始省得来指与人看一个空圈在上,一个空圈在下,如何不是浮沈,因此反得自慰,恨未及与孙言也。承下问,劝渠却更须详看周子本文,最上圈是太极,不可以耳目闻见,故曰无极而太极。意谓太极不可以形气言也,,盖虽无而实有也;缘后之儒者,将太极作一块混沌之气,故立此二字以示人,使知其为理而非气。其辞则张南轩所谓莫之为而为者,最证得好。文理当然不可增减。下问所谓太极本无极,似太极之上,无所谓无极,盖上一圈即太极,太极即是无极,别作一体不得。第二圈是半白半黑,是阴阳二气,不可以太极言。但其圈之大、之圆,与上圈同,则又见其不相离之妙。中一小圈,谓太极即在阴阳中常生常死、常有常无,谓自中央一个分开作两个,只是头上一大圈,但取在其中常为主,非又别有一个小底,故文公云:「中者,其本体也。」本体即上文本体,小大不同,本非有异,亦犹五行下一个小圈,见二五之合为一者,又是大弥六合、小不满一掬之义,画出成此一个,亦是妙处,非有意为之也。图下二圈,只是一体一太极。男女圈义深最当看,男女非指人之男女,谓天地之生,气化之初,合下只有两端,一阴一阳,一牝一牡,人之男女,草木禽兽之雌雄牝牡,皆在其中。横渠所谓「阴阳两端,立天地之大义」,亦此意也。二体既成,则形感之生,散为万殊,犹一男一女,分为子孙,支庶百代,不知其极。又含一意,谓生物或有穷时,而干道坤道之生常不息,只要天在地在,则人物皆无忧,此理又当意会,难以言语详也。文公本体二字最好,谓物与太极不相离,而别提出画出者,以其所以生而言也。本体者,所以生之谓也。程子不以示人,不过如文公之言。尊见之疑,只将无极太极合为一,加详周子本文,则自明矣。区区如此,精微至理,彷佛而已,必有漏绽,更望垂教。(《答谢子祥无极太极书》。)
普读书不多,于象山、平山未能悉其表里。姑据来示一二,则其于思、孟、程、朱之大义,已有胡、越参辰之拟。谓朱似伊川,陆似明道,朱似伊川则有之矣,陆似明道,岂不以陆之持敬有类于终日危坐如泥塑人者邪﹖又岂不以明道未尝著书,而陆鄙薄传注似之,抑谓陆亦元气之会,能有龙德正中气象邪﹖明道不寿,不及有书;伊川得年,以有《易传》。若如陆说,则《易传》为虚作,而大、小程异趣矣。《诗》、《书》、《易》、《礼》、《四书》,微周、程、朱,学者至于今犹夜行耳。据当时,则朱之训诂为可矣。由今观之,则朱之《四书》,《诗》、《书》、《礼》、《易》是邪非邪﹖可有邪不可有邪﹖汉儒性命之学微,正坐不识性命耳,不以传注炽也,《五经》传注岂可无﹖但视其是与非足矣!岂宜一切屏之,若高洋斩乱丝,不问其是非曲直,但与之一剑哉!《六经》注我,庄生之流,傲忽之辞。《六经》注我,而我于《六经》之义,仍犹有所未明,何哉﹖未辨太极面目,而遽斥无极之非,未详于《易》,而遽目《易》为注我,此所为傲忽者也,先立其大,则必略其小,而迷于下学上达之途矣。且有小德出入之弊,近日有磨砺大节,至其平居,则放言纵欲,致犯清议者,此说开之也。大概陆学多犯朱书明辨是非处。《论语注》中所谓:「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又曰「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必若上章夫子之言,然后为无弊也。」又曰:「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又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中庸注》中所谓:「贤者行之过,以道为不足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大学或问》中所谓:「不知众理之妙,而无以穷之,则褊狭固滞,而无以尽此心之全。」又曰:「藏形匿影,别为一种幽深恍惚艰难阻绝之论,务使学者莽然措其心于文字语言之外,而曰道必如此,而后可以得之。」又曰:「先其大者,不若先其近者之为切也。」又曰:「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凡此无非程子之言者。诸家所记程子之言,此类不一,不容皆误、不知何所病而疑之。岂其习于持敬之约,而厌观理之烦邪﹖《孟子注》中所谓:「告子之不动心,殆亦冥然无觉,悍然不顾而已耳。」凡此皆陆学气象多相似。(《答上饶游翁山书》。)
庄节学侣
山长任松乡先生士林
任士林,字叔实。其先竹人,徙居奉化。(梓材案:赵松雪志先生墓云:「少师希夷之后,八世祖来居奉化,又再世而居琦山。」琦山属鄞,故谢山云鄞人。讲道会稽,授徒钱塘。至大初,以荐授安定书院山长。着有《中易》、《松乡集》。(参《宁波府志》。)
中易自序
大哉,干乎!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如斯而已矣。是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圣人设卦之宜也。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圣人作《易》之旨也。《易》乎,《易》乎!彰往而察来,钩深而致远,原始而反终,其几神矣。子曰:「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此之谓也。《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然而子思没,中庸之道不明,而《易》隐矣。予生千载之后,独抱全经,潜心研思,亦既有年,然后豁然始悟天地之变,人事之始终,作为《中易》,分上下篇,三陈其卦,所以极《河》、《洛》之数,成大衍之用,体天地之撰,盛德大业,显仁藏用,一本《坎》、《离》、《颐》、《大》、《小过》之妙,《既》、《未济》、《随》、《蛊》之几,《井》、《噬嗑》、《贲》、《困》之感,《屯》、《鼎》、《革》、《蒙》之推,圣人通变立言之旨,粲然甚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尽在是矣,可不究乎﹖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此夫子之所以为圣也。
(梓材谨案:谢山《奉万九沙问松乡集书》云:「任士林者,鄞人,当宋季元初时。其人与谢羽、唐玉潜友善,博学,工文词。当是时,鄞、江称著述手者,首学士袁公桷,而士林实与齐名。」据此,则先生之梗概可知。又案:先生讲道会稽,当是韩庄节辈学侣也。)
教谕黄戆庵先生叔英(别见《东发学案》。)
刘氏门人
参军熊勿轩先生禾
熊禾,字去非,一字退斋,建阳人。志濂、洛之学,乃访考亭之门人辅氏而从游焉。(梓材案:董丞相槐为嘉定六年进士。次年甲戌,下至咸淳十年复在甲戌,如先生与丞相同学于潜庵,不当年岁悬绝如是。所谓考亭之门人辅氏,亦谓辅氏之门耳,非亲受业于潜庵可知。又案:王宗学文贯为宝庆三年丙戌进士,前于咸淳甲戌者四十八年,已为潜庵再传弟子,益知先生之非亲受业也。)咸淳十年,登进士第,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谢枋得闻而访之,相与讲论而别。束书入武夷,筑洪源书堂讲学,凡一星终,乃归故山,筑鳌峰书堂,及门者甚众。尝与胡一桂论学,谓「秦、汉以下,天下所以无善治者,儒者无正学也。儒者所以无正学者,《六经》无完书也。《六经》无完书,则学不可得而讲矣。儒者无正学,则道不可得而明矣。千五百年,牵补架漏,天地生民何望焉﹖考亭夫子平生精力在《四书》、《诗》、《易》,至于《书》,则付之门人。九峰蔡氏犹未大畅厥旨。《三礼》虽有通解,缺而未补者尚多。勉斋黄氏、信斋杨氏粗完《丧》、《祭》二书,而授受损益,精意究无能续之者。《春秋》则不过发其大义而已,岂无所俟于来学乎﹖当吾世不完,则亦媿负师训矣。」先生于《六经》,祇《仪礼》、《外传》未及成,余皆有集疏。每经取一家之说为主,裒众说以证明之。已而《春秋通解》厄于火。今所传者,《易义》、《大学讲义》而已。皇庆元年卒,年六十,学者称为勿轩先生。
勿轩文集
记甲申岁,余始卜居武夷之南,邑里秀俊,相与游从者,固不乏人,而求其颖异成材者,指亦未易多屈。当路崇植儒官,奖引士类,惟儒官一途为快捷方式,于是年盛力强,欲藉以奋身者,胥出焉。隐屏之下,曲溪之滨,岁岁作赠语,饯友朋,散在郡邑,盖不少矣。樵泮居闽上游,往年拔其尤一人为之正,曰刘某,今年拔其尤一人为之录,曰詹君履,皆武夷旧游也。君履行有日,同舍各致赠言之义,余将何以告子,则谓之曰:「当路遴选儒官一途,非但可资以进身也,涵养德器,修砺学业,正在此时。夫以一乡未足而之一国焉,见闻颐养,当益广矣。今风俗偷薄,纲常埽荡,前修文献欲尽,吾闽自道南以来,号小邹、鲁。樵昔为多士之国,当有韬德蕴道,升堂而发熏养之叹者。坐明伦堂,领袖前庑,岂但曰友之云乎﹖抑当有事之者云耳。请告子以樵先正故事。方伊、洛之学盛行,西山李氏早年登龟山之门,尝与以求仁次第,每有所讲,必曰:『不然,参之二十年,然后涣然不逆。』汉上朱氏,一日见上蔡问为学之要,朗诵『子见齐衰』与『师冕见』二章曰:『一部《论语》,尽说与贤矣。夫仁者之旨义,何待二十年而有得﹖而此二章,亦何有乎精妙,而足以尽一部《论语》之大义﹖此在学者深思而自得之。』伊洛之学,有传于樵者,自二公始,干、淳盛矣。端明黄公道德之懿,师表宇内,以文公之行,行之乡国,凡书俯伏请纳端拜之礼,流风懿范,蔼然逮今。果斋诸贤,克绍考亭之学,又其后出也,遗言绪论,必尚可寻。此皆后学所当景慕而取法焉者也,君履其勉之。谦恭自下,以持其身,勤敏不怠,以造于学,常若武夷相与游从时,修途万里,发轫正不俟忙,巨木千寻,其培根也不可不厚,君履其重勉之。(《送詹君履学正序》。)
(梓材谨案:此下有《考亭书院记》一条,移入《晦翁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