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职官十三(3)
五等诸公位视三公,班次之。开国诸侯位视孤卿、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开国诸伯位视九卿,班次之。开国诸子位视二千石,班次之。开国诸男位视比二千石,班次之。
王国置傅、相、公以下则台各为选置之,皆掌知百姓事。郎中令、将军、常侍、典书令、典卫长。伯、子无典卫。典祠以下,自选备上。诸官多同前代。若王加将军开府,则置长史、司马及记室、掾属、祭酒、主簿、录事等官属。张绾字孝卿,自中军宣城王长史徙御史中丞。武帝使宣旨曰:「为国之急,唯在执宪直绳,用人本不限升降。晋宋代周闵、蔡廓并以侍中为之,卿勿疑是左迁。」时宣城王府资重,故有此旨。嗣王则唯置郎中令、中尉、常侍、大农。藩王则无常侍,制与后汉同。
陈置九等,公主有家令之制。郡有王,嗣王,藩王,开国郡、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沐食侯,乡、亭侯,关内侯,关外侯。
鄱阳王之封也,遣度支尚书萧睿持节兼太宰告于太庙、五岳,尚书王质持节兼太宰告于太社。
凡亲王起家则为侍中。若将军方得有佐吏,无将军则无府,止有国官。皇太子子,冢嫡者封王,依诸王起家,余子并封公,起家中书郎。诸王子并诸侯代子,起家给事。三公子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令仆子起家秘书郎。若员满,亦为版法曹,虽高半阶,资级秘书郎下。次令仆子起家著作佐郎,亦为版行参军。此外有扬州主簿、太学博士、国常侍、奉朝请、嗣王行参军,并起家官,未合发诏。
皇弟、皇子府置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咨议参军、友、掾属、记室等官。其嗣王、藩王府,则递减之。王国置郎中令、将军、常侍、典祠令、舍人等官。其嗣王、藩王,则递减其员。诸王公参佐等官,仍为清浊,或为选司补用,亦有府牒拜授者,不拘年限,去留随意。在府之日,唯宾游宴赏,时复循参,更无余事。若随府王在州,其僚佐等或亦得预催督。若其驱使,便有职务。其衣冠子弟,多自修立。非气类者,惟利是求,暴物乱政,皆此之类。
后魏道武皇始元年,始封五等。至天赐元年,减五等之爵,始分为四,曰王、公、侯、子,除伯男之号。皇子及异姓元功上勋者封王。皇族及始藩王皆降为公,诸公降为侯,侯、子亦以此为差。于是封王者十人,公者二十二人,侯者七十九人,子者百有三人。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县,子封小县。其后复加伯男焉。
孝文太和十八年诏:「凡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食邑者,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
旧制,诸镇将刺史假五等爵及有所贡献而得假爵者,皆得世袭。延兴二年,诏革此类,不得世袭。又旧制,诸以勋赐官爵者,子孙世袭并袭军号。后改降五等,始革之,止袭爵而已。
凡公主皆嫁于宾附之国;朝臣子弟,虽名族美彦,不得尚焉。后魏道武帝因见汉书娄敬说高帝,欲以鲁元公主妻匈奴,良久,故立此制。又江阳王女卒,灵太后诏赠乡主。
诸王侯亦各有师、友、文学、侍郎、掾属、舍人等官。时王国舍人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咸阳王禧乃取任城王隶户为之,深为孝文所责。公主有家令丞。高平公主薨,欲使公主家令居庐制服。太常博士常景曰:「妇人无专国之理。妇人为君,男子为臣,古礼所不载,则家令不得纯臣,公主不得为正君,明矣。」乃寝。
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封内之调,尽以入台,三分食一,公以下四分食一。王置师一人,余官大抵与晋、宋、梁制不异。公主则置家令、丞等官。
后周制封爵,郡县亦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者,皆加开国。授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者,并加使持节大都督。皇弟、皇子置友及学士等员外,余吏阙闻。
隋开皇中,制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凡九等。樊子盖进爵封为济公,言其公济天下,特为立名,无此郡国。至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
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及大长公主、长公主皆置官属。亲王置师、友、文学、长史、司马、咨议掾、主簿、录事、功曹、记室、户仓兵骑法士等曹参军、东西阁祭酒参军事、典签等员。嗣王则无师、友。诸王公以下置官属,各递减。炀帝更名王府参军为诸司书佐,属参军则直以属为名,改国令为家令,余以国为名者皆去之。
诸公主各置家令、丞、主簿、谒者、舍人等员,郡主唯无主簿。
大唐高祖初受禅,以天下未定,广封宗室从弟及侄年始孩童者数十人,皆封为郡王。
太宗即位,问侍臣曰:「遍封宗子,于天下便乎?」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对曰:「不便。历观往古封王者,今日最多。两汉以降,惟封帝子及亲兄弟。若宗室疏远者,非有大功如周之郇、滕,汉之贾、泽,并不得滥叨名器,所以别亲疏也。先朝敦睦九族,一切封王,爵命既崇,多给力役,盖以天下为私,殊非至公驭物之道也。」太宗然之,曰:「理天下本为百姓,非欲劳百姓以养己之亲也。」于是率以属疏降爵,惟有功者数人得王,余并封县公。
贞观二年十二月,太宗谓公卿,欲使子孙长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尚书右仆射、宋国公萧瑀对曰:「臣观前代国祚所以长久者,莫不封建诸侯以为盘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参建藩屏,年踰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行。」始议列土之制。
礼部侍郎李百药上议,大略曰:「自古皇王君临宇内,莫不受命上玄,飞名帝箓,缔构遇兴王之运,殷忧属启圣之期。魏武携养之资,汉高徒役之贱,非止意有觊觎,推之亦不能去也。若其狱讼不归,菁华已竭,虽帝尧之光被四表,大舜之上齐七政,非止情存揖让,守之亦不可固焉。以放勋、重华之德,尚不能克昌厥后,是知祚之长短,必在天时,政或盛衰,有关人事。宗周卜代三十,卜年七百,虽沦胥之道斯极,而文武之器犹在,斯则龟鼎之祚已悬定于杳冥也。而著述之家,多守常辙,莫不情忘今古,理蔽浇淳,欲以百王之季,行三代之法也。谓琢琱成朴,以质代文,刑措之教一行,登封之礼云毕,然后定疆理之制,议山河之赏,未为晚焉。」
中书侍郎颜师古又论,大略曰:「臣愚以为当今之要,莫如量其远近,分置王国,均其户邑,强弱相济,画野分疆,不得过大,闲以州县,杂错而居,互相维持,永无倾夺。使各守其境而不能为非,协力同心则足扶京室。」
特进魏征又议,大略曰:「自隋氏乱离,百殃俱起,黎元涂炭,十不存一。始蒙圣帝,敷至仁以流玄泽,沐春风而沾夏雨。一朝弃之为诸侯之隶,众心未定,或致逃亡。其未可一也。既立诸侯,当建社庙,礼乐文物,仪卫左右,顿阙则理必不安,麤修则事有未暇。其未可二也。大夫卿士,咸资禄俸,薄赋则官府困穷,厚敛则人不堪命。其未可三也。王畿千里,征税不多,至于贡赋所资,在侯甸之外。今并分为国邑,京师府藏必虚,诸侯朝宗,无所取给。其未可四也。今燕秦赵代,俱带蕃夷,黠羌旅拒,匈奴未灭,追兵内地,远赴边庭,不堪其劳,将有他变,难安易动,悔或不追。其不可五也。」
六年,监察御史马周上笺,太略如李百药,谓:「宜赋以茅土,畴其户邑,必有材行,随器方授,则虽其翰翮非强,亦可以获免尤累。昔汉光武不任功臣以吏事,所以终全其代者,良得斯术也。愿陛下深思其宜,使夫得奉天恩而子孙终其福禄也。」
十一年六月,诏荆王元景等二十一王为诸州都督、刺史,咸令子孙代代承袭,非有大故,无或黜免。其后并不愿行,乃止。后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龙朔二年制,诸王子嫡者封郡王,任职从四品下叙。其众子封郡公,从五品上叙。贞观中,王珪奏曰:「三品以上遇亲王于涂,皆降乘,违法申敬,有乖仪准。」太宗曰:「卿皆自尊而卑吾子乎?」魏征曰:「自古迄今,亲王班次三公之下。今三品皆天子列卿及八座之长,为王降乘,非王所宜当也。」诏从之。亲王府各置官属,凡府官、国官,王未出阁则皆不置。领亲事帐内二府及国官。太子男封郡王,其庶姓卿士功业特盛者,亦封郡王。自至德元年至大历三年,封异姓为王者,凡百一十二人。其次封国公,其次有郡县开国公侯伯子男之号,亦九等,并无官土。其加实封者,则食其封。分食诸郡,以租调给。自武德至天宝,实封者百余家。自至德二年至大历三年,食实封者二百六十五家,凡食四万四千八百六十户。
十六年制,王府官以四考为限。高宗时滕王元婴、江王元祥、蒋王恽、虢王凤,俱以贪暴为吏人所患,有授其府官者,皆比岭外荒裔,为之语曰:「宁向儋、崖、象、白,不事江、滕、蒋、虢。」
嗣圣二年,初置公府官员。
武太后天授二年,又置皇孙官员。皇姑为大长公主,后亦谓之长长公主。姊妹为长公主,女为公主,皆封国,视正一品。常乐长公主者,高祖之女,寿州刺史赵瑰妻也。武太后初临朝,越王贞欲举事,瑰遣使许以兵应之。公主谓其使曰:「为我报越王,与其进不与其退。汝郡王傥男子也,当不黜至今不动。」及贞败,主亦遇害也。太子女为郡主,封郡,视从一品。亲王女为县主,封县,视正二品。凡诸王及公主,皆以亲为尊。皇之昆弟妹先拜于皇子,上书称启。
神龙初,下诏革之。二年闰正月敕:「公主府设官属。镇国太平公主仪比亲王。长宁、安乐唯不置长史,余并同亲王。宜城、新都、定安、金城等公主,非皇后生,官员减半。其金城公主以出降吐蕃,特宜置司马。」
至景龙四年六月,停公主府,依旧邑司。时安乐公主,中宗女,恃宠骄恣,欲皇后临朝,冀得自立为皇太女,遂同谋鸩弒,既诛,废为庶人。
唐隆元年六月敕:「公主置府,近有敕总停。其太平公主有崇保社稷功,其镇国太平公主府,即宜依旧。」酸枣县尉袁楚客奏记于中书令魏元忠曰:「女在内,男在外,男女有别,刚柔分矣,中外斯隔,阴阳着矣,岂可相滥哉!然而幕府者,丈夫之职,非妇人之事。今诸公主并开建府僚,崇置官秩,若以女家处男职,所谓长阴而抑阳也,而望阴阳不,风雨无爽,其可乎?窃谓非致远之计,乖久安之策。书曰:『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此之谓也。君侯不正,谁正之哉!」
开元四年三月制,诸封国自始封至曾孙者,其封户三分减一。
十年,加永穆公主封千户。初永穆等各封五百户,左右以为太薄。上曰:「夫百姓租赋者,非吾有也。斯皆宗庙社稷苍生是为尔。边隅战士出万死不顾一生,所赏赐纔不过一二十匹。此辈何功于人,顿食厚封,约之使知俭啬,不亦可乎!」左右以长公主皆二千户,请与比。上曰:「吾尝读后汉书,见明帝曰『朕子不敢望先帝子』,车服下之。吾未尝不废卷叹息。如何欲令此辈望长公主乎?」左右不敢复言。至是公主等车服不给,故加焉。自后公主皆封千户,遂成其例。凡诸王及公主以下所食封邑,皆以课户充。州县与国官、邑官,共执文帐,准其户数,收其租调,均为三分,其一入官,其二入国。公所食邑则全给焉。
二十年五月敕:「诸食邑实封,并以三丁为限,不须一分入官。其物仍令封随庸调送入京。」
亲王府置傅一人,师范辅导,参议可否。初置王师,景云二年改为傅。咨议参军一人,匡正幕府,谘谋庶事。友一人,陪随左右,拾遗补缺。文学二人,修撰文章,雠校经史。东西阁祭酒各一人,接引宾客。长史、司马各一人,通判。掾一人,通判功、仓、户三曹。属一人,通判兵、骑、法、士四曹。主簿一人,覆省教命。史二人,记室参军二人,掌表启书疏,宣行教命。录事参军一人,受事句检。录事一人,功曹、仓曹、户曹、兵曹、骑曹、法曹、士曹等参军各一人,各有所主。参军二人,行参军四人,掌出使及杂检校。典签二人。宣传教命。亲事府置典军、副典军各二人,掌守卫陪从。执仗亲事、执弓刀卫从。执乘亲事各十六人,供进骑乘。亲事三百三十三人。帐内府置典军、副典军各二人,掌仪卫陪从,兼知鞍马等。帐内六百六十七人。亲王国施行公文准等署式。嗣王以下府准此。国令一人,大农二人,通判国司。尉二人,分判。丞一人,监印句稽。小吏有差。若府主薨,则诸府佐视事帐内,过葬追退。虽无妻子,亦准此。其国官听终丧。若有袭爵者,听其回事。诸公主邑司有家令、丞、录事各一人。并隶宗正寺,出降者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