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2章

盖不特律己甚严,即其以道义规昌言,亦可谓婉而严矣。惟是《上故相留公诗》,注谓“公入朝不屈,称前正奉大夫。”考梦炎以德祐二年降元,特为世祖所鄙,又曾劝杀文天祥,安得有入朝不屈之事?《梦斗集》中又有《南园歌》,为吴潜窜循州而作。诗末附数语云:“履翁再相,力言奸邪误国数事,理皇竟不能平。

会似道以江上肃清之报,径达禁中,上遂罢潜相。明日乃以似道奏付外。”考《宋史》,似道江上肃清之奏在理宗景定元年三月乙酉之前,吴潜之罢在是年四月己酉。若如梦斗言,是於己酉之明日始以似道奏付外,则上距四月乙酉前将及一月。是时朝野方以荆、鄂为奇功,乃捷书到禁中,一月始布於外,与情势尤有未合。或其后人掇拾遗稿,不免以赝本窜入,未及致详耶。又《杏山摭稿》数条,乃后人所集梦斗讲学之语,原附集末,今亦仍之焉。

《秋堂集》三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柴望撰。望有《丙丁龟鉴》,已著录。其诗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西凉鼓吹》诸编,俱佚不存。此本乃后人杂裒而成。诗末尚有《道州台衣集序》。

其《梦傅说》以下十一绝,疑即《咏史诗》中之作也。望以淳祐丙午上《丙丁龟鉴》得名。然应诏上书,但当指陈人事,论朝政之是非,乃牵引谶纬,以值岁干支推衍祸福,穿凿附会,迂诞支离。其心虽出於忠诚,其言则涉於妖妄。乃出狱归里,士大夫至祖道涌金门外,赋诗感慨,倾动一时。王应麟《困学纪闻》尚载其表中之语,以为佳话。宋末士气之浮嚣,於是为极。已别存其目,纠正於本条之下。至其人,则宋亡以后,遁迹深山,至元十七年乃卒。翛然高节,追步东篱。

其诗虽格近晚唐,未为高迈,而黍离麦秀,寓痛至深,骚屑哀音,特为凄动,亦可与谢翱诸人并传不朽。故残章断简,犹能流播至今也。

《蛟峰文集》八卷、《外集》四卷(江苏蒋曾莹家藏本)

宋方逢辰撰。逢辰初名梦魁,字君锡,淳安人。登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理宗改赐今名。官至吏部侍郎,以母忧归。德祐初,徵拜礼部尚书。会父疾,未赴。

宋亡,元世祖诏御史中丞崔彧起之於家,以疾坚辞不出。至正间修《宋史》,有司不得其事状,故不为立传。惟《黄溍集》中有所作《逢辰墓表》,尚略见其始末。明邵经邦作《弘简录》,始为补传,然亦据溍所述,不能有所增益也。

是集乃其五世从孙蒙城知县渊等所辑。《正集》八卷,前七卷为逢辰诗文,末一卷附以其弟逢振所作。逢振字君玉,景定中登进士,官至太府寺簿,亦国亡之后抗节不仕者也。《外集》四卷,则其七世从孙玉山知县中所续辑,凡逢辰历官诰敕及酬赠诗文皆在焉。逢辰当丁大全、贾似道柄国之时,皆能力抗其锋,持正不屈。其提点川东刑狱及为江西转运副使,政绩亦俱有可观。惜其遗篇散佚,所录奏劄惟宝祐三年《请除内竖》一疏尚存。馀若《论雷变》、《论边备》、《论吴潜去位》、《贾似道匿败》诸劄子,皆平生建白之最著者。《墓表》略见大概,而悉不载於集中。其所掇拾,大抵案牍简札之文为多,而策问一首至并考官评语载之。盖散佚之馀,区区搜辑而成,故不免识小而遗其大矣。

《秋声集》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卫宗武撰。宗武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人。淳祐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归闲居三十馀载,以诗文自娱。据至元甲午张之翰所作集《序》,称九山墓宿草已六白,则宗武实卒於至元二十六年己丑,在宋亡后十年。故焦竑《国史经籍志》载《秋声集》八卷,列入元人。然宗武实未仕元,仍当从陶潜书晋例也。

集久失传,今从《永乐大典》中采辑编次,得诗词四卷,序记、志铭一卷,杂著一卷,以略存其概。华亭卫氏,自礼部侍郎肤敏后,资政殿学士泾、直宝谟阁湜,兄弟相继,以学术著。宗武世系虽无考,而《张之翰序》称为乔木世臣后,则当为泾、湜之裔。文采风流,不失故家遗范,有自来矣。其诗文根柢差薄,骨格亦未坚緻。盖末造风会之所趋,其事与国运相随,非作者所能自主。至於《咏荀彧》一诗,称其徒抱忠贞,遗恨千古,其学识亦有所未逮。然核其全集,大都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盖胸襟既别,神致自殊,品究在《江湖》诸集上。且眷怀故国,匿迹穷居,其志节深有足取,而《宋遗民录》诸书乃竟脱漏其姓名。

录存是集,以发潜德之光,亦足见圣朝表章幽隐,砥砺风教之义也。

《牟氏陵阳集》二十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牟巘撰。巘字献之,湖州人。父子才,理宗朝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以刚直著名。巘亦登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入元不仕,闭户三十六年。故其集中《九日五言诗序》,论陶潜於王弘中路具酒食事,及题渊明图诸文,意皆自寓。

又尝谓世喜称渊明入宋书甲子无年号,黄豫章亦曰甲子不数义熙前。然今陶集诗本无书年号者,渊明耻事刘裕,大节较然,此未须深论云云。故巘文中多书至元年号,意本此也。是集凡诗六卷、杂文十八卷,前有至顺二年《程端学序》。王士祯《居易录》称其诗有坡、谷门风,杂文皆典实详雅。今观所作,知士祯之论不诬。牟氏本蜀之井研人,世居陵山之阳,至子才始著籍湖州。其以“陵阳”名集,盖不忘本。以韩驹诗先有是名,故此集冠以“牟氏”,用相别焉。

《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汪元量撰。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人。度宗时以善琴供奉掖庭。宋亡,随三宫入燕。久之为黄冠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元陈泰《所安遗集》中尚有《送钱塘琴士汪水云诗》。泰,延祐二年进士,则元量亦云老寿矣。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於宋末诸事,皆可据以徵信。故李鹤田《湖山类稿跋》称“其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间关愁叹之状,备见於诗。微而显,隐而彰,哀而不怨。开元、天宝之事记於草堂,后人以诗史目之。水云之诗亦宋亡之诗史”云云。其品题颇当。惟集中《醉歌》一篇,记宋亡之事曰:“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投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以本朝太后,直斥其名,殊为非体。《春秋》责备贤者,於元量不能无讥。然元量以一供奉琴士,不预士大夫之列,而眷怀故主,终始不渝。宋季公卿,实视之有愧,其节概亦不可及。

笔墨之间,偶然失检,视无礼於君者,其事固殊。是又当取其大端,恕其一眚者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湖山类稿》十三卷、《水云词》三卷。久失流传。

此本为刘辰翁所选,只五卷,前脱四翻,间存评语。近时鲍廷博因复采《宋遗民录》,补入辰翁《元序》,合《水云集》刻之。以二本参互校订,诗多重复,今亦姑仍原本焉。

《晞发集》十卷、《晞发遗集》二卷、《遗集补》一卷、附《天地间集》一卷、《西台恸哭记注》一卷、《冬青引注》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谢翱撰。翱字皋羽,一字皋父,长溪人,后徙浦城。咸淳中试进士不第。

文天祥开府延平,署为谘议参军。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后以元贞元年卒於杭州。

事迹具《宋史》本传。南宋之末,文体卑弱,独翱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传。据方凤作翱行状,称翱遗稿凡手抄诗六卷,杂文五卷,《唐补传》一卷,《南史赞》一卷,《楚辞芳草图谱》一卷,《宋铙歌鼓吹曲》、《骑吹曲》各一卷,《睦州山水人物古迹记》一卷,《浦阳先民传》一卷,《东坡夜雨句图》一卷。其《唐补传》以下如编入集中,当共二十八卷;如别本各行,则诗文当止十一卷。然世无传本,莫知其审。明弘治间,储巏所刻,已与凤所记不合。万历中有歙县张氏重刻本,益以降乩之作,尤为秽杂。此本为平湖陆大业以家藏抄本刊行,云向从旧刻录出。卷第已乱,大业以意厘定之,校他本差为完善,然亦非其旧也。末附《天地间集》一卷,皆翱所录宋末故臣遗老之诗,凡文天祥、家铉翁、文及翁、谢枋得、郑协、柴望、徐直方、何新之、王仲素、谢钥、陆壑、何天定、王曼之、范协、吴子文、韩竹坡、林熙十七人,而诗仅二十首。考宋濂作《翱传》,称《天地间集》五卷,则此非完书。意原本已佚,后人摭他书所云见《天地间集》者,得此二十首,姑存其概耳。又元张丁注《西台恸哭记》并诸家跋语为一卷,又注《冬青引》及诸家考证唐珏、林景熙事为一卷,大业皆附刻集末。今亦并录存之,庶与集中诸作可以互相考证焉。

《潜斋文集》十一卷、附《铁牛翁遗稿》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何梦桂撰。梦桂字岩叟,别号潜斋,淳安人。咸淳元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於家。此集凡遗诗三卷、词及试策一卷、杂文七卷。诗颇学白居易体,殊不擅长。王士祯《池北偶谈》以酸腐庸下诋之,则似乎已甚。文则颇援引证佐,有博辨自喜之意。明成化中,其八世孙淳访得旧印本於同邑汪廷贵家,校正刊行,后其远孙之论等又为重刊。考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载梦桂《送留梦炎》一诗曰:“昆明灰劫化尘缁,梦觉功名黍一炊。锺子未甘南操改,庾公空作北朝悲。归来眠里吴山在,别后心期浙水知。白发门生羞未死,青衫留得裹遗尸。”盖梦桂为梦炎所取士,故是诗有王炎午生祭文天祥意。而是集不载,则其散佚亦多矣。末附《铁牛翁遗稿》一卷。

铁牛翁名景福,字介之,梦桂族孙,元时不仕,存诗四十馀首、赋一首。诗颇奇伟,气格在梦桂上云。

《梅岩文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胡次焱撰。次焱字济鼎,号梅岩,晚号馀学。其始祖本唐宗室。五代时育於胡氏,因冒姓胡。婺源人。咸淳四年进士,官贵池县尉。德祐元年,元兵至贵池,元帅张林以城降。次焱奉母遁归,教授乡里以终。集中有《媒嫠问答诗》,所谓“井底水不波,山头石不迁。什袭藏破镜,他年会黄泉”者,所以自寓其志也。其诗文本未编集,故藏书家多不著录。此本乃明嘉靖中其族孙琏蒐辑而成,琏甥潘滋校刊之,并为之序。凡赋诗、杂文八卷,冠以《雪梅赋》,盖著其素心。

九卷以下皆附录同时赠答往来之作。《目录》所载,往往与集中诗文不相应,则编次之疏也。次焱在宋、元作者之中,尚未能自辟门户,而其人有陶潜栗里之风,故是集至今犹传。集中有《赘笺唐诗绝句序》,称“叠翁注章涧二泉先生选唐绝句,次焱复为赘笺”。叠翁者,谢枋得。章泉者,赵蕃。涧泉者韩淲也。其书不传,无由验其工拙,然亦足见次焱研心诗学,非苟作者矣。

《四如集》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黄仲元撰。仲元有《四如讲稿》,已著录。是集前有咸淳甲戌《余谦一序》,所作《梦笔记》附焉。又有至治三年《傅定保序》,似犹原本。然考宋濂《潜溪集》中有《仲元集序》,称其门人詹清子类次《六经四书讲义》为六卷,其子梓又分记、序、墓铭、字训为五卷,其曾孙至又裒其遗文为十卷,而请濂序之。是仲元原集实合《讲义》、杂文共为二十一卷。今《讲义》已别本单行,不入集内。

此本止文四卷、附录一卷,与其子所辑之五卷既不相合,而其曾孙所续辑之十卷亦不在其内。是散佚之馀,重为掇拾成帙,非其旧矣。集内诸文,皆有注释,不著名氏,疑或即其子之所作欤。仲元在宋末讲学诸家,特为笃实,其出处亦均合道义。故其文章不事驰骋,而自有端厚朴直之气,知近里之言与嚣争门户者固有殊也。

《林霁山集》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林景熙撰。景熙一作景曦,字德阳,温州平阳人。咸淳七年太学释褐。官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不仕。会紥木扬喇勒智发宋诸陵,以遗骨建镇南塔。

景熙以计易真骨葬之。其忠义感动百世。然诸书或以其事归唐珏。今考此集,载《梦中作四诗》,与诸书所载珏作同。珏他诗不概见,而此四诗词格实与景熙他诗相类。且双匣亲传竺国经句,与景熙葬高、孝两陵之说合,与珏同葬诸陵之说不合。考集中有《和唐玉潜》一诗,玉潜即珏之字。则二人本属旧友,或当时景熙与珏共谋此举。其事秘密,传闻异词,遂讹以为珏作也。所著有《白石稿》十卷,皆其杂文。又有《白石樵唱》六卷,皆诸体诗。元统甲戌,昆山章祖程为其诗集笺注,传本仅存。其文集遂就散佚。此本乃明天顺癸未其乡人监察御史吕洪所编,以章祖程所注诗集并为三卷,增以《元音》所录《读文山集诗》一篇,又捃摭遗文得记十四篇、传一篇、说一篇、文一篇、序十三篇、墓志六篇、铭一篇,厘为二卷。嘉靖戊子,辽藩光泽王得江陵毛秀校本重刊,附以秀《辨证》一篇。

於《白石樵唱》题卷一、卷二、卷三,《白石稿》题卷四、卷五。书名各别,而卷数相属。骤阅之,似《白石稿》佚其前三卷者,殊不了了。国朝康熙癸酉,歙县汪士鋐等重刊,乃总题曰《林霁山集》,较有体例,今用以缮录焉。

《勿轩集》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