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四有二偈。明不離願。謂願於一切眾生恒不離佛及諸菩薩。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願。願不離一乘故。初句為總。同志一乘故。餘句為別。於中。先三句自分行同意業。同者平等一緣故。身業同者。同得如意神通故。語業同者。同說一味法故。上即三輪同。一切行願同者。若福若智。萬行皆同。後一偈勝進同。以更成益復顯示故。
五願常面見下二偈。供養願。願供勝田故。第三句為總。興廣大供故。大有六種。一心大。無疲厭故。二供具大。財法正行皆具足故。財供攝在總句。法正行。即第五六句。三福田大。即初二句。四攝功德大。即第七句中。究竟普賢道。是勝功德故。五因大。即第七句中清淨二字。如空清淨。為無常果及常因故。六時大。即第八句。
六有二偈。明利益願。願於一切時。恒作利益眾生事業。無空過故。亦名三業不空願。前偈修福智等。為不空因。獲無盡藏。是不空果。謂蹔見身。則必定佛法。蹔聞音聲。則得實智慧。纔生淨信。則永斷煩惱。得如大藥王樹身。得如如意寶身。名功德藏。後偈利益時處。謂遍於時處。求能益法。利眾生故。故地經云。乘不退輪。修菩薩行。今見諸佛演菩薩行。即乘教輪修菩薩行。
七普盡十方下。有三偈。明轉法輪願亦名攝法上首。謂佛轉法輪。願皆攝取而轉受故。文中。初偈轉法輪處。苦據有修行言。合屬前段。為修行處。前已有處。此中晉譯及興善本。皆無修行。故屬此段。次一偈能轉圓音。次二句轉法輪時。第十一句所轉法輪。末後一句。即能攝方便。
八有二偈。明淨土願。願清淨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行諸眾生故。略無淨土之言。以影在後段故。而具淨土七種淨義。初偈即同體淨。以同法性故。令一多互相即入。今文雖辨念劫圓融。意取持中圓融之剎。二有半偈。明自在淨。如摩尼珠。美惡斯現。自在圓通。是故。文云於一念見。舉其佛者。顯是佛土。三亦常入佛境界中者。即是因淨。因有二種。一者生因。謂六度等。如淨名說。二者依因。此復有二。一鏡智淨穢。為土所依。二後智通慧。為土所依。此二皆是諸佛境界。又境界者即是相淨。謂七珍等。第八一句。攝於三淨。謂四以如幻二字即是果淨。果亦有二。一所生果。即是相淨。略在境界。廣則影在後承事中。二示現果。臨機示現。故云如幻。五解脫威力。即受用淨。謂受用淨土。離過成德。如用香飯得三昧等。今解脫煩惱。即是離過。道力之能。即是成德。故地經云。成就清淨道。六梵本此句。無及成字。有眷屬字。即是住處眾生淨。人寶為嚴故。七者相淨。已如前說。
九於一毛端下有二偈。明承事願。願往諸佛土。常見諸佛。恒時敬事。聽受法故。第八句為總。餘皆是別。初之一偈。即承事處。初二句通是真實義相。互相涉入。如帝網故。就中。三世莊嚴剎。即一切相淨土體相。有差別故。第三句即無量相。謂前二相遍十方故。其第四句。辨能知見故。地經云。智皆明了。現前知見。明唯智知。非識境故。故梵本云。我甚深入莊嚴剎。深入有二。一智深入。二身深入。入彼莊嚴剎中。承事如來。非嚴淨彼。若去而字下加剎字。理無違矣。第五一句所承事佛所有佛故。六七二句。即承事時。八相時故。地經之中。但列土相。殊闕此經。
十有三偈成正覺願。願與一切眾生。同時皆得無上菩提。恒作佛事故。文有十二力。前九明業用。後三結因成果。前中九句。有其七業。前之六句。力字居中。一初句即自在業。以神通力普周遍故。二一句示正覺業。不離一毛端處。而於一切處八相成道。故名普門。合云以大乘力遍普門。謂大乘稱理。互相即入。而普遍故。三次三句。即說實諦業。謂說實諦。令物悟故。文中通舉說德及益。謂一以智行力內滿功德。二以大慈力。普覆而說故。梵本云。以智行力功德滿。以大慈力覆一切。後句以福德力遍清淨。即是自他離障。亦說之益。四次第六句即證教化業。說自所證。以化物故。謂以菩提智。契涅槃理。故無所依。梵本云。以智慧力無所依。五一句種種說法業。具足定慧方便等故。六一句不斷佛種業。積集菩提。佛種豈斷。七一句法輪復住業。依大智慧。能淨一切諸善根故。後三句結因成果。由內伏煩惱外降諸魔。普賢行圓。故成菩提。亦可後三復為三業。以成圓十八。摧滅煩惱業。九降伏魔怨業。十普圓勝圓業。上已別說。十願竟。
[△@、]第二有八偈。總結大願。於中二。先有三偈。總結十願。後有五偈。結歸二聖。今初。前之八海結前九願。後之一偈。結正覺願。前中謂一淨土願。二成熟眾生願。三轉法輪願。四受持願。五修行二利願。六利益願。由願圓故。七有二願。親近二字即承事願。供養二字即供養願。諸佛海言通上二願。八即不離願。不離同志。故長時無倦。後偈結正覺者。以三世因圓正覺果滿故。二一切如來下五偈。結歸二聖。及攝所餘。歸二聖者。謂普賢文殊。彰行所屬。亦即釋成普賢行願。名法門主故。言攝所餘者。謂餘不說一切大願。是故文云一切願海。即同地經如是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大願。文中二。初二偈。偏同普賢。後三偈。雙齊二聖。今初。所以同者。普賢行故。稱法界故。言長子者。最尊勝故。出現亦云。誰是如來法長子故。若表法者。即表法界。先萬物生。無過此故。如有偈言。普賢真身遍法界。能為世間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虗空。既無有始。則是長義。不捨因行。故為佛子。但云同等。非但無量阿僧祇願。如法界量無盡行願皆悉願同。後三偈。雙同二聖者。文殊表解。解發願故。普賢表行。依解起行故。故願與行。分屬二聖。理實皆通。又表理智。一相契合。行願相扶。所以雙同。
[△@⊙]第三一偈。結皈迴向者。上來諸願。皆屬迴向。彌顯三段。皆屬迴向。
[△@●]第二願我臨欲下四偈。願生淨土。全同長行。顯經勝德轉生之益。此令起願。彼約說益。為意不同。然准興善三藏所譯。從文殊師利勇猛智下。兼此四偈。並在顯經勝德之末。末後二偈之前。即頌長行。則此下十二偈。並頌顯經勝德。應分為四。初五偈頌生淨土。次二偈頌校量聞經功德。次四偈頌通顯五果。後一偈頌究竟果。即應改於願我二字。為是人字。則無惑矣。今且依文。文則可知。不生華藏而生極樂。略有四意。一有緣故。二欲使眾生歸憑情一故。三不離華藏故。四即本師故。
[○@、]第二一偈。總頌十門。總結無盡。亦別屬十願十無盡句。第二十方所有下七偈。頌顯經勝德。文亦分二。先有二偈。頌前校量聞益。後五偈頌通顯諸行益。長行有三。一通明五果。二別明淨土果。三究竟菩提果。其生淨土。在前願中。但頌初後。即分為二。前四偈。頌通顯五果。後一偈。頌究竟果。今初。文具五果。初偈增上果。次偈等流果。次偈離繫果。次半偈異熟果。後半偈士用果。後一偈。頌究竟果。可知。
[○@、]第三三偈。頌結勸受持。初半偈結前諸行。次一偈半。重顯勝益。後一偈結成迴向普及眾生。
△第三爾時普賢菩薩下。結說讚善。乃是義生。此會入定。未有佛說。古德共立佛令頓證。
◎大文第三。爾時世尊下。流通分。於中二。先指所說法。後時眾受持。今初。向普賢說已是義結。今云佛說。亦是義生。意欲總該。亦有二意。一此之一會。佛為會主。雖諸善友。以總該別。亦屬佛說。二遍該九會。以皆不起菩提樹王。遍一切處。一時頓說。向見普賢。在菩提場。攝末皈本。以本該末。並為佛說。
二文殊師利菩薩下。時眾受持。於中亦二。先列能持眾。後總顯受持。前中三。一列菩薩。次列聲聞。後列雜類。今初。文有四類。前之二類。多在此會。第三普賢。義通常隨。則遍該九會。第四種種世界普來集會。迹通二義。一是前來遠集新眾。二通九會。集有遠近。而梵本無文。二大智舍利弗下。列聲聞眾。唯局此會。三並諸人天下。列雜類眾。二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彰其信受。通前諸眾。然此流通。偏通第九。若通九會。於理無違。何必將斯。要該九會。又准前例。說法之後。尚闕現端及證成等。但案梵文。足有終始。
我佛昔於大劫海 修行苦行為眾生 證此難思解脫門 何幸得聞能讚演 願此勝因皆上薦 寶祚長安帝道昌 四恩百辟及含生 同證玄門齊智海
此疏十卷之內始五卷不慮自栂尾奉感得之為具一部末五卷借諸人之筆功奉終全部為如意輪院常住所安置也今年御堂新造之刻並造佛之務勵書寫之志冀佛教傳持而學林枝茂佛閣不朽而香華不怠爰(光經)苟依所望難點止書外題雖恐惡翰只仰結緣而已。
應永年九月十六日金剛佛子澄賢(夏藹十生年十六)
一本奧記云。
右正元華嚴疏二十卷大藏闕亡有年所矣紹興己巳圓證大師義和得之於梁公御藥鼎來吳江例囊并勸緣鏤板纔辨十二卷先公知府良中因過師談華嚴得疏讀之不能去手欣然囑師足其八卷又得綱要且欲手書未幾傾背俱不及成溥等痛心泣血追述先志亟命刊印式遇外除飯僧徧施闡揚佛旨普益後人福利所皈畢助超往。
紹興二十五年十月十一日孤哀子溥濬溉濯泣血書